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子信息)
定 价:33 元
丛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
- 作者:张庆辉 等主编
- 出版时间:2013/7/1
- ISBN:9787302319528
-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203
- 页码:25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是关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导论课程教材,着重介绍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专业内容。全书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按学科发展内涵和教育、教学规律,将“模电”和“数电”的公共基础部分与基本电路理论、基本电子应用理论融合到一起,构成一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课。本教材的主编和编者全部是从事相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多年,且有多课程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不仅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而且有较丰富的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科研实践经验,对这门课程的内涵、特点等都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切身体验。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各本科专业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工科专业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教学目标明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方法灵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先进,反映了电子信息学科的最新发展 教学模式完善,提供了配套的教学资源解决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担负着系统和全面地介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大门的重任。对于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而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与入门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建立在物理学和数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学科。2011年,我们根据国内各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需求,在吸取国外相关教材的编写优点的基础上,组织编写、出版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全书分别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的学科体系、物理学和数学基础、基本分析理论和技术、工程应用等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
本教材内容共分为8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应用领域及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科体系;第1章着重讲述了电子器件及电子系统,并引入系统建模的概念;第2章介绍了电子技术基础,主要包含各类半导体器件的结构、特性,并给出了典型的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包含了典型的数字逻辑信号处理电路,并简单介绍了集成电路;第3章介绍了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及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第4章和第5章中分别阐述了电子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与EDA工具及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技术,这两章主要介绍两种工具的分析方法及基于EDA和单片机的典型应用,并简单介绍了Keil和Proteus的用法;第6章介绍了传感器的概念和发展;第7章介绍了SoC技术,包含了SoC技术的定义、技术特点、设计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SoC应用概念,SoC器件设计方法及混合信号SoC器件;第8章介绍了电子电路制造工艺,着重介绍了电子产品制造的基本概念、PCB制造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工艺技术及制造工艺对设计的影响。
本书适合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导论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学习有关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的导论课程的教材。本书的讲义曾在河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18学时导论课程中使用了两年,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教材着重介绍基本概念、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走向,通俗易懂;注意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的重大发明、发明的背景和发明者的相关资料;注意介绍各种典型的应用电路,便于学生对各门课程建立总体印象。编写中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精简了在中学已经讲授过的内容,增加了能反映当代电子信息发展的最新成就的内容。
本教材由河南工业大学张庆辉副教授和陈卫东担任主编,并编写了绪论、第3章、第4章和第7章;陈卫东编写了第1章;王彩红编写了第2章和第6章;金广锋编写了第5章;马浩歌编写了第8章。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之电子科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本教材的覆盖面广,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不断改进。
作者
2013年6月
第0章 绪论
0.1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0.1.1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
0.1.2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现状
0.2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
0.3 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科体系
0.3.1 专业培养目标
0.3.2 相关的学科体系及课程
第1章 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述
1.1 工程实践中的电子器件
1.1.1 概述
1.1.2 无源器件
1.1.3 有源器件
1.2 电子系统
第0章 绪论
0.1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0.1.1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
0.1.2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现状
0.2 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
0.3 专业培养目标与学科体系
0.3.1 专业培养目标
0.3.2 相关的学科体系及课程
第1章 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述
1.1 工程实践中的电子器件
1.1.1 概述
1.1.2 无源器件
1.1.3 有源器件
1.2 电子系统
1.2.1 电子系统的概念
1.2.2 系统与器件的关系
1.3 应用电子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1.3.1 建模与分析的概念
1.3.2 电路分析的应用概念
1.3.3 系统分析
本章小结
第2章 电子技术基础
2.1 半导体二极管
2.1.1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2.1.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1.3 二极管的参数
2.1.4 特殊二极管
2.2 半导体三极管
2.2.1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
2.2.2 三极管的技术特性
2.2.3 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2.2.4 三极管的参数
2.3 场效应管
2.3.1 场效应管结构与分类
2.3.2 MOS场效应管
2.3.3 结型场效应管
2.3.4 CMOS技术
2.4 晶闸管
2.5 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2.5.1 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2.5.2 电路模型与参数的选择
2.5.3 电子电路测试设计与分析
2.5.4 电子系统电源设计与分析
2.6 典型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2.6.1 放大电路
2.6.2 信号发生器电路
2.6.3 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2.6.4 滤波电路
2.6.5 模拟信号的变换电路
2.7 典型数字逻辑信号处理电路
2.7.1 组合逻辑电路
2.7.2 时序逻辑电路
2.8 集成电路
2.8.1 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
2.8.2 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2.8.3 集成电路中的基本电路模块
2.8.4 存储器集成电路
2.8.5 FPGA与CPLD器件
2.8.6 包含CPU的集成电路
2.8.7 集成电路及应用技术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3章 信号的分析和处理
3.1 信号
3.1.1 信息、消息和信号
3.1.2 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
3.1.3 基本的连续信号
3.1.4 连续时间信号的运算
3.2 信号分析和处理方法
……
第4章 电子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与EDA工具
第5章 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及应用
第6章 传感器的概念与发展
第7章 SoC技术
第8章 电子电路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