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生物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主要作为医学各展业研究生的教材,共有14章,重 点介绍分子生物 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及其医学中的应用。《医学分子 生物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作者单可人 、官志忠)内容包括DNA和RNA的结 构,功能、表达及调控,基因产物蛋白质分子与 其他生物分子的构建与装 配,蛋白质的翻译、细胞间通讯与信号转导、细胞增 生和凋亡的关系,分子生 物学实验技术和基因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DNA、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基 本检测原理,重组DNA技术及基因功能分析基本方法 ,基因与疾病、基因诊 断和基圳治疗,生物信息学在医学分子生物学巾的应 用。本书每一章节后都 附订小结,归纳重点,以便学习者能够快速搜索查找 到相关的重点内容。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分子生物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的广泛交又和渗透促使其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随着21世纪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得到极大充实和扩展,特别是在阐明基因的结构、复制、表达和突变等生物共性规律方面获得令人振奋的进展。 贵阳医学院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面对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背景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同学们渴望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急盼跟踪其最新进展和动向的求知欲望。为了适应当前医学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需要,《医学分子生物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作者单可人、官志忠)从分子生物学定义开启,即以DNA和RNA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为主线,由浅入深地介绍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表达及调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 (1)
第二节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一、核酸的分子生物学 (1)
二、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 (2)
三、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 (2)
四、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2)
一、分子生物学形成的基础阶段 (2)
二、分子生物学的早期研究和发展阶段 (3)
三、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阶段 (4)
第四节 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内容 (6)
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6)
二、分子生物学与医学 (7)
第二章 基因、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9)
第一节 基因 (9)
一、基因的概念 (9)
二、遗传信息的中心法则 (13)
第二节 基因组 (15)
一、基因组的概念 (15)
二、病毒基因组 (16)
三、原核生物基因组 (17)
四、真核生物基因组 (18)
第三节 基因组学 (22)
一、基因组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医学 (22)
二、结构基因组学 (24)
三、功能基因组学 (26)
四、比较基因组学 (28)
五、表观基因组学 (28)
第三章 转录和转录组学 (33)
第一节 转录 (33)
一、RNA 聚合酶 (34)
二、启动子识别 (35)
三、转录的机制 (36)
第二节 信使RNA (37)
第三节 真核生物的RNA 加工 (38)
一、5′加帽和3′多聚腺苷酸化 (38)
二、间隔序列的剪接 (38)
三、转录和RNA加工的偶联 (39)
四、RNA剪接的机制 (40)
五、内含子突变的效应 (42)
第四节 转录组学 (43)
第四章 翻译和蛋白质组学 (45)
第一节 翻译 (45)
一、无义介导衰变 (45)
二、起始 (46)
三、延伸 (48)
四、释放 (50)
五、蛋白质的折叠 (51)
第二节 复合翻译单位 (53)
一、多核糖体 (53)
二、多顺反子mRNA (54)
第三节 标准遗传密码 (54)
一、遗传密码的破解 (55)
二、标准密码的特性 (55)
三、转移RNA和氨酰-tRNA合成酶 (56)
四、无义抑制 (57)
第四节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 (59)
第五章 基因的表达调控 (61)
第一节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62)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62)
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63)
三、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在翻译水平的调控 (73)
第二节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 (75)
一、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76)
二、真核生物基因在染色质水平的调控 (80)
三、真核生物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82)
四、真核生物基因在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83)
五、真核生物基因在翻译水平的调控 (86)
第六章 细胞间通讯与信号转导 (88)
第一节 细胞通讯 (88)
一、细胞通讯原理及意义 (88)
二、细胞间联络方式 (88)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 (91)
一、信号转导受体及分类 (91)
二、细胞内关键信号转导分子 (92)
三、信号在细胞内的转换和传递机制 (94)
第三节 主要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95)
一、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95)
二、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96)
三、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97)
四、单次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01)
第四节 细胞信号转导功能与医学 (105)
一、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05)
二、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与药物作用靶位 (106)
第七章 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分子机制 (108)
第一节 细胞增生的分子机制 (108)
一、细胞周期概述 (108)
二、细胞周期关卡 (109)
三、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蛋白质 (109)
四、调控蛋白协同作用 (113)
五、细胞周期进程的负调控 (114)
六、生长因子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114)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115)
一、细胞凋亡概述 (115)
二、细胞凋亡机制 (115)
三、凋亡相关调节蛋白 (117)
四、两种主要的凋亡信号转导途径 (118)
第八章 DNA、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基本检测原理 (121)
第一节 DNA 检测方法及原理 (121)
一、DNA序列测定 (121)
二、分析基因拷贝数变化的方法 (124)
三、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分析 (131)
第二节 RNA表达水平检测原理 (132)
一、RNA的种类和测定意义 (132)
二、mRNA测定方法 (133)
三、DNA微阵列技术 (138)
第三节 蛋白质水平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139)
一、蛋白印迹法 (139)
二、流式细胞术分析特定蛋白质 (139)
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140)
第九章 重组DNA 技术 (142)
第一节 重组DNA 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定义 (142)
一、重组DNA 技术的发展历程 (142)
二、重组DNA 技术相关定义 (144)
第二节 重组DNA 技术中常用的工具酶和载体 (145)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45)
二、基因克隆中的工具酶 (149)
三、基因克隆中常用的克隆载体 (151)
四、基因克隆中的表达载体 (157)
第三节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过程 (159)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59)
二、载体的选择 (161)
三、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 (162)
四、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163)
五、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后的筛选和鉴定 (165)
六、克隆基因在宿主细胞内的表达 (169)
第十章 基因功能分析基本方法 (172)
第一节 生物信息学预测基因功能 (172)
一、同源性与进化分析 (172)
二、同源性分析提供基因功能信息 (173)
三、生物信息学预测蛋白质功能 (174)
第二节 基因功能失活分析基因功能 (174)
一、基因敲除技术 (175)
二、反义RNA技术 (178)
三、RNAi技术 (179)
第三节 基因功能获得探索基因功能 (183)
一、转基因动物模型 (183)
二、基因转染技术 (184)
第四节 其他基因功能分析技术 (185)
一、定点诱变技术 (185)
二、报道基因和免疫细胞化学 (186)
第十一章 基因与疾病 (189)
第一节 基因与疾病概述 (189)
一、基因疾病 (189)
二、疾病基因与遗传易感性 (189)
三、基因突变与疾病 (190)
第二节 单基因疾病 (193)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193)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195)
三、性连锁遗传病 (197)
第三节 多基因复杂性状疾病 (197)
一、多基因复杂性状疾病 (198)
二、癌症发生的多基因多因素机制 (200)
三、其他疾病及易感基因 (203)
第十二章 基因诊断 (205)
第一节 基因诊断概述 (205)
一、基因诊断的定义 (205)
二、基因诊断的基础 (205)
三、基因诊断的特点 (205)
第二节 基因诊断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06)
一、核酸分子杂交 (206)
二、PCR及其相关技术 (208)
三、DNA序列测定 (212)
四、DNA芯片技术 (212)
第三节 基因诊断策略 (213)
一、通过致病基因检测诊断疾病 (214)
二、通过连锁遗传标志检测诊断疾病 (214)
三、通过表型克隆建立疾病基因诊断指标 (215)
四、通过基因表达定量分析诊断疾病 (215)
第四节 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215)
一、遗传病基因诊断的基本策略 (216)
二、常见遗传病基因诊断技术 (216)
第五节 肿瘤的基因诊断 (220)
一、肿瘤基因诊断的基本策略 (220)
二、易位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测 (220)
三、肿瘤相关基因检测 (221)
四、肿瘤相关病毒基因检测 (222)
五、肿瘤标志物基因或mRNA 的检测 (223)
第六节 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223)
一、感染性疾病基因诊断的特点及其策略 (223)
二、基因诊断技术诊断病毒感染性疾病 (224)
三、基因诊断技术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 (225)
四、基因诊断技术诊断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225)
第七节 基因诊断在法医学上的应用 (226)
第十三章 基因治疗 (229)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基本策略 (229)
一、基因置换 (229)
二、基因添加 (230)
三、基因干预 (230)
四、自杀基因治疗 (230)
五、免疫基因治疗 (230)
第二节 基因转移技术 (231)
一、基因转移的生物学方法 (231)
二、基因转移的非生物学方法 (234)
三、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237)
第三节 基因干预技术 (238)
一、反义RNA (238)
二、RNA干扰技术 (238)
三、核酶 (239)
第四节 表达调控对基因治疗的影响 (240)
一、基因内部的调节机制 (241)
二、基因外部的调节机制 (241)
三、病灶微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241)
四、治疗基因的诱导表达 (242)
第五节 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 (242)
一、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研究 (242)
二、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 (243)
三、病毒性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 (245)
四、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 (245)
第六节 基因治疗的前景与问题 (245)
第十四章 生物信息学在医学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248)
第一节 生物信息学概况 (248)
一、生物信息与生物信息学 (248)
二、生物信息学发展简史 (249)
第二节 生物数据库 (249)
一、核酸序列数据库 (250)
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 (252)
三、表观遗传学数据库 (253)
四、其他数据库 (254)
第三节 生物序列分析 (254)
一、两序列分析 (254)
二、多序列分析 (260)
三、分子系统树 (263)
四、比较基因组 (267)
五、多态性分析 (268)
六、基因功能注释 (272)
第四节 基因表达分析 (273)
一、基因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分析 (273)
二、基因芯片数据分析 (274)
第五节 蛋白质结构分析 (276)
一、蛋白质结构及其数据库 (276)
二、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276)
三、三级结构预测 (276)
主要参考文献 (278)
中英文名词索引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