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歌的成就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作者的众多、作品数量的巨大以及名家辈出、众派纷呈,而且表现在诗歌特质的“新变”上。在唐诗取得前无古人的成就之后,宋代诗人面临的一个尖锐问题是如何别开生面,闯出一条自己的路。诚如清人蒋士铨《辨诗》所云:“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而其开辟,亦正如清人吴之振在《宋诗钞·序》中所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而精神独存。”这就指出了宋诗有其“变化”和“自得”的特点。宋人在继承唐诗的基础上,又努力另辟蹊径,以谋发展,终于形成了宋诗自己的面目,形成了与“唐音”迥然不同的“宋调”。
前言
徐铉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张咏 新市驿别郭同年
柳开 塞上
郑文宝 柳枝词
王禹偁 寒食
村行
春居杂兴(二首选一)
惠崇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魏野 书友人屋壁
寇准 书河上亭壁(四首选一)
春日登楼怀归
江南春
林逋 山园小梅
书寿堂壁 前言
徐铉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张咏 新市驿别郭同年
柳开 塞上
郑文宝 柳枝词
王禹偁 寒食
村行
春居杂兴(二首选一)
惠崇 访杨云卿淮上别墅
魏野 书友人屋壁
寇准 书河上亭壁(四首选一)
春日登楼怀归
江南春
林逋 山园小梅
书寿堂壁
杨亿 汉武
范仲淹 江上渔者
野色
晏殊 寓意
潘阆 九华山
石延年 古松
宋祁 落花
曾公亮 宿甘露僧舍
梅尧臣 田家
陶者
鲁山山行
东溪
悼亡三首
汝坟贫女
柳永 煮海歌
文彦博 清明后同秦帅端明会饮李氏园池偶作
欧阳修 戏答元珍
别滁
丰乐亭游春三首
画眉鸟
晚泊岳阳
秋怀
宿云梦馆
梦中作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苏舜钦 过苏州
初晴游沧浪亭
淮中晚泊犊头
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韩琦 阅古堂前植菊二本,九月十八日花犹未开,因以小诗嘲之
赵抃 次韵孔宪蓬莱阁
李觏 忆钱塘江
读长恨辞
乡思
张俞 蚕妇
陶弼 碧湘门
文同 新晴山月
北斋雨后
曾巩 西楼
城南
咏柳
司马光 居洛初夏作
鸡
王安石 河北民
思王逢原(三首选一)
示长安君
泊船瓜洲
江上(五首选一)
半山春晚即事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明妃曲二首
北陂杏花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北山
郑獬 晚晴
春尽
刘攽 新晴
雨后池上
吕南公 老樵
晁端友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王令 暑旱苦热
春游
读老杜诗集
张舜民 哀王荆公(四首选一)
村居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游金山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有美堂暴雨
中秋月
百步洪二首(其一)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舟中夜起
初到黄州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
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海棠
题西林壁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赠刘景文
荔枝叹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郭祥正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选一)
西村
苏辙 逍遥堂会宿二首
陈烈 题灯
道潜 临平道中
……
张咏
张咏(946 1015),字复之,自号乖崖,鄄城(今属山东)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历官枢密直学士,出知益州。真宗时,入为御史中丞,出知杭州,再知益州。官至礼部尚书。后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其诗列名《西昆酬唱集》,然雄健古淡,自然谐婉,与杨亿、刘筠诸人诗风格有所不同。有《乖崖集》。
新市驿别郭同年
驿亭门外叙分携,酒尽扬鞭泪湿衣。
莫讶临歧再回首,江山重叠故人稀。
注释
[新市]地名,在今河北新乐市西南,宋时属中山府。 [驿]驿站,古代在交通大道上设驿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员歇宿之用。 [郭同年]不详。同年,是指同一年中进士的人。 [驿亭]即驿站。 [分携]分手,离别。 (讶]惊。 [临歧]临别。歧,岔路口。
解读
这首写朋友间惜别之情的诗,当作于作者任相州通判或离任之际。其时,他尚未登台阁,未与西昆诗人杨亿等唱和,故此诗语言自然明净,并无纤巧雕琢之态。诗的前两句,点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与气氛。分手之处,是在“驿亭门外”,客中别离,又添几分愁绪。“酒尽”,不是写酒少,而是言“叙分携”之际语多时长。“扬鞭泪湿衣”,更见惜别深情,凄切动人。后两句承前再作渲染,以突出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临歧再回首”,是因“江山重叠故人稀”,其手法与唐人王昌龄“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诗句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