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内容包括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贞观君臣对致治之道的讨论,涉及古代国家治理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贞观之治”的政绩。不但为研究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初政治的重要历史资料,其治国理政的不少思想理念、方针政策也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吸收借鉴。近年来更是被运用到许多企业部门的管理模式中去,极具现实意义。
为便于读者了解和鉴赏《贞观政要》思想的精华,我们特约请朱义禄教授主编《贞观政要鉴赏辞典》。《贞观政要鉴赏辞典》全书正文以《贞观政要》40篇内容为主体,加以精到的注释、分析和鉴赏,并对《贞观政要》中为人耳熟能详的名句隽言也作了鉴赏。另将《<贞观政要)简论》及《<贞观政要>对后世的影响》作为附录。全书集原典、注释、鉴赏于一体,囊括了《贞观政要》全书原文及相关资料,较为完整地展现了《贞观政要》的思想精邃。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系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施政措施等。对唐以前朝代的得失兴亡多有论述。全书以记言为主。作者吴兢,唐代史学家。初与刘知畿等撰《武后实录》,所述张昌宗诱张说陷害魏元忠事,直书不讳。后撰有《贞观政要》等。为便于读者了解和鉴赏《贞观政要》思想的精华,我们特约请朱义禄教授主编《贞观政要鉴赏辞典》。
出版说明凡例篇目表正文附录 《贞观政要》简论 《贞观政要》对后世的影响
本篇重点讲了二个问题。一是君臣上下合力同心治理国家。唐太宗有“君臣合契”的主张,魏征响应之,提出“君臣契合,寄同鱼水”的观点。这在名言篇中“君臣相遇,自古为难”条中有详述。二是贞观君臣对鉴戒史观的探讨。鉴戒史观,就是以史为鉴。鉴戒史观在中国古代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亦你龟鉴、殷鉴。鉴,也作“监”,即镜子,引申为警戒和告诫。
鉴戒史观具体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总结历史上朝代兴衰的经验教训,为王朝的社会治理服务,以免重蹈历史覆辙。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言行的是非、善恶的褒贬,以培养个人高尚的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鉴戒史观在中国历史上早就诞生了,《春秋》旨在通过对春秋时期的君臣言行进行褒贬,以达到对后世君臣的道德劝诫。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贬损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孔子鉴戒史观的影响是很深远的,为中国历代政治家和史学家继承的发展,这在唐代尤为突出。
先是有贞观君臣对鉴戒史观有过深入的讨论,并将一些讨论的结果付诸于政治实践中。后由吴兢和刘知几作了理论上的总结,即《贞观政要》的撰写与《史通》的面世。吴兢称自己撰写《贞观政要》的目的,意图是“望纡天鉴,择善而行,旨而伸之,触类而从之。”(《上〈贞观政要〉表》)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史通?史官建置》)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对待臣说:“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经常让唐太宗鉴戒的“此事”,具体内容是:桀与纣虽是帝王,把他们与普通人作比较,普通人还深感羞耻;孔子的学生颜回与闵损虽是普通的百姓,把帝王与他们相比,帝王尚且感到荣幸。魏征在贞观十四年(640)上疏时说:“臣观古来帝王拨乱创业,必自戒慎。”鉴戒史观在唐初,是贞观君臣的重要议题之一。
就本篇而言,贞观君臣在对鉴戒史观议论时,涉及的朝代有三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涉及的帝王为尧、舜、桀、汤、周文王、齐桓公、齐景公、齐庄公、鲁穆公、汉高祖、隋炀帝;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微子、箕子、伊尹、管仲、鲍叔牙、晏子、孟子、荀子、项羽、韩信、张良、虞世基、宇文述、宇文化及与杨玄感。尽管内容如此广泛,但对贞观君臣影响最深的,是他们亲历过的是隋末的现实。贞观四年(630),魏征对唐太宗讲了自己亲闻之事。因一起盗贼案件,隋将於士澄逮捕了二千余人。大理丞张元济调查以后,发觉有嫌疑犯只有五个人。因隋炀帝已下令斩决,臣属没有人敢把真实情况上报,二千余人都杀掉了。唐太宗听了以后,觉得这不只是“炀帝无道”,还有隋朝大臣“惟行谄谀”在推波助澜。“炀帝无道”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用阴险手段夺得了太子后,又下令让部下张衡弑隋文帝。登上皇位后的隋炀帝大兴土木,建筑东都时每月役使二百万人,死者为四到五成:“每月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北,車相望于道。”(《隋书?食货志》)三次巡游江都(杨州),耗费民脂民膏无数,仅第一次所征的挽船夫就达八万人。权臣宇文述、虞世基、裴蕴等人,“皆以谄谀有宠”。(《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一)民众暴力反抗,此起彼伏,史籍上称之为“盗贼繁多”。“内史侍郎虞世基以帝恶闻贼盗,诸将及郡县有告败求救者,世基皆抑损表状,不以实闻。”这样的“谄谀”,“帝良以为然”,“由是盗贼偏海内,陷没郡县,帝皆弗之知也。”(《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对待臣说:“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这样的鉴识,显然是从隋末的史实得出的。
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与房玄龄、岑文本,讨论了隋朝权臣宇文化及与杨玄感的谋反之事。唐太宗发问:“化及与玄感,即隋朝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回答说:“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唐太宗认为,说得很对。唐太宗对房玄龄明确表示:“不以小人之言而议君子”。宇文化及是宇文述之子,宇文述在杨广做晋王时,陷害太子杨勇有功,对杨广称帝有着关键作用。隋炀帝考虑到宇文述的功劳,把宇文化及提拔为高官。618年,时任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率宫中卫士叛乱,杀隋炀帝于江都。杨玄感是越国公杨素之子,杨素在北周时就同杨坚深相结纳,率军南下灭掉了陈。杨素为隋朝打天下,立下了卓著的功勋。杨广即位后,拜为司徒,改封楚国公。杨玄感袭封楚国公,任礼部尚书。当隋炀帝玄大军在辽东征伐高丽之际,负责运送粮草的杨玄感,却在河南率部起兵反隋。岑文本断定,宇文化及与杨玄感皆为“小人”。这是对历史人物所作的道德评价,也就是鉴戒史观中的第二个内涵。
岑本文与唐太宗认同的,“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的观点,是以孔子“贬损之义”为根据。君子在孔子那里,是仅次于圣人的理想人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是孔子奠定了以义与利来界分君子与小人的格局。君子的本质在于以道义行事,不为蝇头小利而丧失自己的品性;小人唯利是图,以追逐利益为目标而不惜践踏自己的人格。“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无论做什么时候事情,总是把道义放在首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仁”是君子最可贵的品质,没有一个时刻去违背“仁”。必要时为了践履“仁”这一全德,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一评议历史人物的标准,一直为具有正义感的人们所坚持。一如魏征所言:“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唯利之所在,危人自安。”(《诚信》)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说:“君子小人之辨,人禽之异,义利而已。”(《读通鉴论》卷十六)“义”是孔子要求执政者必备的人格境界,他要求治国者“务民之义”。(《论语?雍也》)“义”对于执政者阶层来说,就是要维护正义、公正,不能文过饰非。像虞世基那样,因隋炀帝不喜欢听到“贼盗”二字,为保持自己的官位,把民间反对朝廷的事情圧下不报;像宇文化及、杨玄感那样,先祖受隋朝的恩泽深厚,却为了一已的私利谋反而恩将仇报。这不是“小人”的所作所为吗?蔑视他们是理所必然的。只要稍加留意,贬低小人,褒扬君子的言论,在中国古代文献里,是频率出现最多的。贬低小人,褒扬君子,是贞观君臣对历史人物所作的道德评判。他们认为,小人的品性对王朝的衰败负有不可推缷的责任,这在隋亡的现实得到了证实。前面所说的鉴戒史观的二个方面,是有着内在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