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与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与读者共同探讨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更为了帮助当代中国青年人对自然规律进行感性把握和实践体验,充分认识社会历史规律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帮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保持独立思考,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公共事务,发展公共精神,进一步完善自身科学的人生观并使之有效地现实化,我们组织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
绪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概述
第一章 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之路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点领域
第二章 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家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第二节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三章 现代文化建设与中华文化发展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二节 新时期全方位的社会文化建设
第三节 全球文化语境中的中华文化发展
第四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
第一节 社会分层、社会公平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现状
第三节 扩大社会中间层,实现公平正义
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与当前形势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重点问题
第六章 区域协调与民族团结共繁荣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二节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第三节 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追求
第七章 政党与党的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政党现代化的内涵
第二节 国外政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实践探索及其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的原则与基本内容
第八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第一节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世界
后记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很大的区别,它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功能大大高于其他物质性产业的相应含量和功能。从本质上说,文化产品的价值不是由具体的物质载体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其所承载的信息、知识、精神等文化的价值决定的。文化产业的功能也主要不是在于使生产者通过生产和销售实现收入和利润,更不是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而是要使文化能得到更广泛、更快速的传播和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日常生活文化的需求。比如说,现在许多文化公园都是产业化的,尽管兴建这些公园要花费很多修建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但他们主要是要表现一定的文化含义和审美内容,而不是用来居住的。而一个生活小区也有建筑、花园和绿地,它们虽然也凝结着人们的知识、科技、智力等文化因素,但其主要的功能是实用性的居住,因此建造和维护生活小区的房地产产业就不是文化产业。再比如说,一张收入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光盘,它的物质含量也许就是几毛钱,但其文化分量是显而易见的;当它以批量化的方式被复制成成千上万张相同的光盘并出售给消费者时,它们给生产者带来的可能是几百万的利润,而给广大消费者带去的却是不能以价格来衡量的文化财富。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还不是非常富裕的时代,要想满足他们不断高涨的文化需求,文化的这种生产和传播方式是最为有效的,也最容易促进文化的发展。
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一是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二是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使它们在发展产业和繁荣市场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营造所有文化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和法制环境。三是要进一步推进文化科技创新,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鼓励和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创新商业模式,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文化服务消费,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