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紫荆花》为肇庆学院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作品集,分为诗歌、剧本、小说、散文、书评和新闻稿、书法作品等几类,共百余篇作品,主要包括:蝴蝶与鲸的沧海爱情、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花儿——献给我终有一天会老去的记忆等。
南国的秋冬之际,漫天的紫荆花盛开夺人心魄。在肇庆学院的校园里,有一条紫荆大道,这是20世纪80年代_群大学生亲手栽种,现在已经郁郁葱葱长成参天大树了。每到秋冬之际,紫红的花朵尽情开放,绚烂一片天地,历经数月。树上的花儿无穷无尽地开放,缤纷灿烂,地上散落着层层叠叠的花絮,厚厚的,绵软的。走在这条路上,便徜徉在紫荆花的海洋中,成为肇庆学院最美丽的景致。
在这里生活着一群中文学子,他们在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拿起笔抒写自己的青春与激情、梦想与心境、思索与迷惘,展现生命的奇幻与生动,有的公开发表了、获奖了,被大家共赏,生命的零零碎碎因此变得永恒。为了记住这些美丽的故事,为了更多人能够从中找到一种绚烂的美丽,我们把它们集合在这里,犹如一道风景,一片盛开的紫荆花,献给热爱文学的无限的少数人。
曾经心怀“文学梦”的一代代中文学子,以文字记载生命的激情与智慧,成为大学里最为靓丽的风景和最令人羡慕的骄子,那是至今想起都热血沸腾的日子,然而,不知不觉间,时事迁移,文学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世俗的精致与趋利的算计淹没了一切,写作变成了不可企及的艰难,文学突然与“无用”相连,令无数从事写作的人纠结、苦痛。伴随写作精神失落的,是一个时代人文素质的急剧下降与社会良知的缺失。
今天,写作人才的缺乏已经日益严重,每年来文学院招聘的单位很多,他们只有一个意愿:需要写作能力强的学生,然而,在中国高等学校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中,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却是一种最为艰难的工程,它不仅涉及思维训练、人格教育,更多的是文学功底的养成和创新意识的开掘,难以一蹴而就。而文化产业的兴起,对写作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但是,现实的情形是进入中文各专业的大学生,很少具有写作基础,应试教育的后果培养出来的是四平八稳的只有空话套话的八股文,思维僵化、语言浮泛、立意简单、技法单一,缺少激情、想象,没有创新意识和个性色彩,简单化、模式化成为通病,基本上与文学精神无缘。更令人惊心的是,大多中文学子被世俗的功利主义思想和精打细算的利己的算计主宰心灵,缺少超越与感悟。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形势下,文学离中文学子越来越远,各种证书成为将来谋求职位的资本,变成最被热衷的事业和学习的动力。而写作,这一作为中文学子最为重要的身份标志,却始终得不到中文学子的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尚且如此,其他专业的学生就更难有写作的爱好了。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成为摆在今天所有从事文学教学的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一方面,必须唤起青年学子的文学梦想和人文关怀,在关注现实中能够实现超越,拥有理想主义品质与浪漫情怀,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又必须让中文学子提高获取社会职位的综合竞争力,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多年来,文学院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遵循文学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素质教育理念,适应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构建适应创新性和应用性为基础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学与实践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个性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专业辐射职业、人文渗透个性”为专业价值理念,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初步建构现代写作课程体系和训练平台,适应现代社会对写作与创意人才的广泛需求。为此,文学院以写作教学为中心,构建“六六一一”写作平台(60篇作文、6篇读书报告、1篇学年论文、1篇毕业论文),通过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加强教师的指导工作,培养学生写作的自觉性;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和高级秘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之间实现专业互通,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使各类专业课程共享,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应用型写作能力;以社会调查为中心,通过建立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基地,以教师和学生合作的“项目”运作方式,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数据处理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创建“第四纪剧团”,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名作经典和身边故事,享受创作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通过十数年的努力,文学院的写作教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一大批中文学子在各种文学创作大赛上获得奖项,在各种公开的刊物上发表作品,而且因为写作能力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总是获得较好的职位。文学院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文学院也因此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先后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大学生社会调查实践基地建设单位等。
对于进入文学院的学子们,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开始写吧!人生也许就是从写作开始,那里有无限的风景因为写作而呈现,生命的点点滴滴于是汇流在永恒的光辉中,生活的疼痛从此会结下晶莹璀璨的珍珠,人生将会掩映在神圣的辉煌中。我们期待中文学子片断的写作而展现出的生命的美丽与神圣的凝望能够映现写作的无限风光,并能不断地被结集在一起,成为一道靓丽的景致,犹如“又见紫荆花”一样的欣喜。
肇庆学院校长、博士、教授
2013年3月
人生,从写作开始(代序)
诗歌
梦不在远方驻在心上
咫尺
绿之泉
彼岸花,旖旎情
剧本
戈多的等待
窗第四纪剧团
十字路口第四纪剧团
墙第四纪剧团
小说
广东流浪地图——创业“十日谈”
笔端流云的梦想——《广东流浪地图》创作手记
蝴蝶与鲸的沧海爱情
她她
一个苹果的距离
爱的循环
木棉花再开的时候
小布谷鸟创业复活记
坎
花落谁怜
谁动了我的玻璃窗?
春鸣
学城
玫瑰花的葬礼
散文
幸福驿站
一片春愁
踩瘪你的红气球
炊烟深处
谁是谁的树洞
用衣服说话
夏夜艾蒿香
秋日风情画
此君从今天上有
大写小写又一年
毕业了……
春晨
璀璨六十
永远的绿丝带
红樱桃,绿芭蕉
寻砚
令人难受的爱情
初恋遗忘在心坎上
四季人生——给学生们的祝福
遗失的童真
那一片蔚蓝永生难忘
破碎
九月来风——《九降风》的青春
在雨中找到自己
活读运心智,甘为书奴仆
影落湖心
一掬灯光启我思
盈纱挥舞醉意难醒
永远的“红色”心结叶梦洁
消逝了的……李泽敏
你可一切安好,文学?
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花儿——献给我终有一天会老去的记忆
亚运情怀之——我与农民工朋友的约定
一个人
最无道理可讲的爱——读《来吧,孩子》有感梁嘉华
别让心痛成为习惯
让我告诉你:读书为什么
百善孝当先
谈“孝”
文学为我们而活
人性与心灵——文明诚信熔铸着、包裹着
一路紫荆花
历史流淌,辉煌肇庆
无悔邵学宽
不如吃茶去
青春缱绻
属于她们的季节
提笔年华如画
我背负着故乡前行
唱响文明之歌,弘扬和谐风尚
书评
该不该仁义——评王安忆《小鲍庄》
女人,真难!——浅谈小说《方舟》的女性主义
大森林里的“英雄”——浅评小说《雌蝴蝶》人物形象的塑造
《红豆》——对爱情的真诚描写
荒诞逻辑下的人性演绎——试析《羚羊与秧鸡》中的人性
回眸处,你的苍凉——关于《半生缘》的书评
迷失的“森林”——看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的精神世界
生命的永恒——评史铁生《我与地坛》
一曲纯洁的恋歌——评《爱,是不能忘记的》的爱情观
卑微女子的悲歌——从《油麻菜籽》看廖辉英的写作意图
人生如梦戏如人生——浅析《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的艺术魅力
茶花女的悲伤与幸福
我看金大班
简析鲁迅的矛盾心理——读《野草》有感
西江祭——评钟道宇小说《紫云》
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世的事情
新闻稿
上班族抱怨多网友称“成肚火”
的哥学英语,No problem!900多的士司机将上亚运手语英语课
开学了,当心“开学焦虑症”
高温难耐你的情绪“中暑”了吗?
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征
三女孩手绘地图“印记城”出炉
汕头悄现大学生“执教族”
省自强模范感动汕头人陈洋
透视“问题少年”的背后……
车,仅仅是追求速度吗?
新学期在即,治理教育乱收费利剑高悬
醒狮——武术精粹别样表演
婚房:现实与浪漫的撞击
名校区学位房一房难求,学位房价格又现涨势——超八成受访者愁买学位房
陆桂霞:一生献特教无怨无悔
“黄牛”中秋可赚5000多元
超5成受访职场人从没提加薪要求,如何顺利请上司为自己加薪?
掌握3秘笈可成加薪达人
封开小路蛇出没,学生家长怕怕怕!
称钱包证件被偷——男子两度上演跳楼“秀”
准大学生开学购物竟超万元
大学生清洗公交车宣传低碳生活方式
少送礼多尊重就是教师节好礼
“我谁都不怕,我叔父是法院庭长”
文武全才马健雄
谭炳强:育德育人为人师表
从钟表工到西厨主管
虫子来光顾,松树很受伤
沙井盖频被盗市政年损失十余万
真爱无言小处着手黄洁静
龙剑喜再谈“代课老师”问题:继续进修应当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
利玛窦在肇六载游行记黄洁静
登高望远知胜境——专访肇庆学院
上下川岛之外的台山印象
有困难,社区志愿者帮你搞掂!
龙泉“被地沟油”生意锐减三成
社团简介
第四纪剧团:演绎你我的精彩!
传媒中心:传播动态、传递文化
书法技能训练小组:笔墨纸砚传承古今风韵
语言艺术兴趣组
写作兴趣组
附录:文学院学生书法作品展示
版权页:
寓言里有个理发师,因为知道了国王长着驴耳朵的秘密,但又不能告诉别人,心里憋屈得厉害,最后不得不找个树洞将秘密倾诉出来才解脱。这个故事,给我们最浅显的一个启发是,别把什么都憋在心里,小心把自己憋坏了——即便没把自己憋死,也难保不会憋出病来。可生活又告诉我们,并不是谁都是你的树洞,能任由你不分巨细地把苦往里倒。
但凡一个正常人,没有会幸福到从不需要向人诉苦的。因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因为有太多太多的遗憾像讽刺,而人,又是那么不容易满足的动物。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向人诉过苦,只是,诉苦的多少和内容不同而已。你心里有苦,想倾诉一下,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你总不能事无大小,不分场合对象,随时随地都诉个不停,要是这样,即使你不烦自己,人家也会烦你。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逢人就诉,不但让她的苦显得廉价,还让她整个人都显得廉价,以致后来,别人给她的同情大打折扣,甚至鄙视她。
很多时候,诉苦除了赚得几滴同情的眼泪之外,对于问题的解决是一点实效也没有的。说自点,与其哭丧着脸在人前诉苦,不如来点实际行动,说不定还没等你诉苦完毕,问题就解决了。
有的人,当你在他耳边哆哆嗦嗦地诉说个不停时,或许他半句也不想听,只是碍于颜面,只好假装感叹唏嘘一番,好言好语地安慰你一把,让你停止唠叨,心情舒畅地离开。这些人,表面上敷衍你,假惺惺地作同情状,其实内心对你的诉苦嗤之以鼻,瞧不起你,暗地里骂你没用、没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