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中心(图书馆、心理战、文化中心、大学讲座…解读战后美国在日本如何借助“公共外交”实现本国利益)(商务印书馆2013年度人文社科特别推荐好书)
定 价:21.1 元
丛书名: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
- 作者:(日)渡边靖 著,金琮轩 译
- 出版时间:2013/8/1
- ISBN:9787100100519
-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 中图法分类:G171.2
- 页码:18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大16开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公共外交”的关注程度急剧提升。所谓“公共外交”,就是关于如何让对方(或者其他国家)理解本国、如何在符合本国利益的前提下,设定和认知世界并引导其言论。它并不局限于何谓外交以及何谓政治的问题,同时还包含如何理解别国或者别国的文化这种更深层次的问题。本书综合诸多敏锐的知名学者近年来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着眼于美国公共外交领域的主要旗手——美国文化中心,探究其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活动理念和活动真实情势的变迁。从文化政治学的角度来考察围绕公共外交的各种言论之争,同时对于美国的国际文化研究和战略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作者以美国在日本实施的国际文化战略为出发点,详细描述了二战后美国在日本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并将美国在日本投入的文化教育交流预算与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投入预算进行了比较,从而不难看出日本如何且为何成为美国实施其在亚洲地区的国际文化战略的重镇。作者援引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话——“我们待人要心存善意,而非恶意。比起掠夺土地、剥削压迫,这样做能取得更大的回报。未来的帝国将是头脑的帝国!”用以概括以文化为核心的公共外交成为美国实施国际战略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的原因。本书对文化外交领域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以及文化产业的参与者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拓展读者文化视野不可多得的好书!
渡边靖(YasushiWatanabe),庆应义塾大学SFC环境情报学部教授(文化人类学、文化政策论、美国研究)。2005年获得日本学士院学术奖励奖。著作包括:《跟随美国—波士顿市民的脚步与“文化政治学”》(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4年。获三得利学艺奖、美国学会清水博奖),《美国地方自治团体——国家与个人的交叉点》(新潮社,2007年),《美国家庭:跨越阶级差别》(普卢托出版社和密芝根大学出版社,2005年)。他还另有编著:《软实力超级大国——日本和美国的文化和民族资产》(M.E.夏普出版公司,2008年)等。
序言
主要缩略语一览
第一章 政治宣传抑或信息传播
一、作为例外的美国
二、美国最初的宣传机构
三、民间精英支持下的日美关系
四、白色宣传与黑色宣传
第二章 冷战下的文化宣传活动
五、宣传与文化
六、对天皇批判的回避
七、民间情报教育局(CIE)图书馆
八、慢速传播媒介
九、“对日心理战略计划”
十、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影子
十一、默罗时代
序言
主要缩略语一览
第一章 政治宣传抑或信息传播
一、作为例外的美国
二、美国最初的宣传机构
三、民间精英支持下的日美关系
四、白色宣传与黑色宣传
第二章 冷战下的文化宣传活动
五、宣传与文化
六、对天皇批判的回避
七、民间情报教育局(CIE)图书馆
八、慢速传播媒介
九、“对日心理战略计划”
十、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影子
十一、默罗时代
第三章 公共外交的诞生与越南战争
十二、“公共外交”的诞生与挫折
十三、肯尼迪一赖肖尔路线
十四、项目的改头换面
十五、朝向自由回旋
十六、朝向保守急回旋
十七、“美国”烙印
十八、对等伙伴关系时代
第四章 后冷战时期的公共外交
十九、美国新闻署的末期
二十、孤立主义抬头
二十一、曰美关系之再定义
二十二、“麦迪逊大道的女王”
二十三、公共外交的再构建
二十四、反美主义的派系
二十五、“远东的英国”
二十六、美伊开战后的对日公共外交
第五章 公共外交与软实力
二十七、税收的规律
二十八、公共外交的课题
二十九、普及化的外交空间
三十、与日本的差异
三十一、对软实力论的误解
三十二、软实力的灵活运用与公共外交
注释
后记
逐渐成为电影产业新兴据点的好莱坞也积极声援宣传活动。他们制作了大量的诸如《小美国人》(rA。LittleAmerican)、《德国佬的灵魂》 (rAc Hun Within)、 《皇帝》 (只heKaiser)、 《役畜》(/he Beast ofBurden)、 《德国佬的魔爪》 (rAcClaws ofthe Hun)等带有浓厚反德色彩的影片。。
当时,英国有路透社,法国有哈瓦斯,主要强国中唯独美国没有属于自己的通讯社。于是,公共信息委员会设立了对外部门,以纠正外国人心中扭曲的美国人形象。对外部门由外国媒体局、无线一有线服务局、外国电影服务局共同组成。每个部门都在三十多个国家设置了办事处,并开设读书室,负责发布威尔逊总统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并且富有高雅情调的演讲。负责中南美洲事务的伯奈斯,则一边与大企业进行交涉,说服它们在中南美洲设立分支机构,开设商店,一边向顾客分发公共信息委员会的宣传册,并在橱窗上张贴海报和照片。,
谈到战时宣传的效果,《美国的海外宣传》 (American P.op0.gandaAbroad)一书的作者菲茨休。格林这样写道: “如果有人怀疑公共信息委员会对美国所产生的影响的话,那么,他应该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德国开战的原因,向那些受过教育的美国人请教,这样他们的疑惑马上就会消失。你将会得到类似的回答:‘这是一场为了结束一切战争而进行的战争’; ‘那是为了实现民主主义,拯救世界’;‘为了推翻挑起战争的德皇……,美国人被克里尔洗脑了。”
……
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