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晋玲主编的《五官科护理》主要介绍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疾病的概要、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和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在五官科疾病护理内容中,突出常见病和多发病,注意疾病与护理紧密结合以及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本教材内容精炼,重点突出、编排新颖、图文并茂,更符合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生理特点。为了便于学生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实现零距离就业,除突出重点外,在每章后均设有课后小结、目标检测,书末还设置了实训指导、教学大纲等。
第1篇 眼科护理
<br>
<br>第1章 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br> 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眼球接受外界光线并成像于视网膜,再经视路传达到视皮质中枢产生视觉。眼附属器对眼球起保护、运动等作用。
<br>第1节 眼 球
<br>眼球近似球形,正常成年人眼球的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为23mm,水平径为23.5mm。眼球位于眼眶前部,借眶筋膜、韧带与眶壁联系,前面有眼睑保护,周围有眶脂肪垫衬,以减少眼球的震动。眼球向前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两眼间相差通常不超过2mm。眼球前端称为前极,后端称为后极,前后两半球的连接处称为赤道部。
<br>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图1-1)。
<br>
<br>要起维持眼球形状、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其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乳白色的巩膜,两者移行处称为角巩膜缘。
<br>1.角膜 位于眼球前中央,略呈横椭圆形,横径
<br>11.5~12mm,垂直径10.5~11mm。一般以横径表示其大小,小于10mm为小角膜,大于12mm为大角膜。角膜厚度中央部约05mm,周边部约1mm,向前呈半球状突起,为眼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上角膜由外向内分为5层。屈光.
<br>(1)上皮细胞层:由5~6层上皮细胞组成,无角化,再生能力强,损伤后修复快且不留瘢痕。
<br>
<br>(2)前弹力层:为一层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损伤后不能再生。
<br>
<br>(3)基质层:约占角膜厚度的90%,由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损伤后无再生能力,形成瘢痕,留下薄翳。
<br>
<br>(4)后弹力层:为坚韧且有弹性的透明均质膜,抵抗力较强,损伤后可再生。
<br>
<br>(5)内皮细胞层:为单层六角形扁平上皮细胞,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损伤后不能再生,依靠邻近细胞扩张和移行来修复。
<br>
<br>角膜具有以下特点。
<br>
<br>(1)无色透明,是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其屈光力占眼球总屈光力的3/4。
<br>
<br>(2)无血管,代谢缓慢。其营养主要来自角膜缘血管网和房水,代谢所需的氧主要来自空气,故在病理情况下修复缓慢。出现新生血管是重要的病理改变。
<br>
<br>(3)感觉灵敏。上皮层含丰富的三叉神经末梢,对微小刺激即产生显著反应,可起到保护眼球的
<br>
<br>
<br>作用(。4)表面有一层泪液膜,具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其光滑、潮湿及光学特性的作用。
<br>2巩膜 呈乳白色,不透明,质地坚韧,主要由致密且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巩膜外表面有眼外肌附着,还有血管和神经穿过的孔道。其厚度不均,后部视神经纤维穿出眼球处的筛状板最薄,易受高眼压的影响而形成特殊的杯状凹陷,临床称为“青光眼杯”。
<br>
<br>3角巩膜缘 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宽1~2mm,呈.灰白色半透明状。其深部是环绕前房角的Schlemm管和小梁网,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角巩膜缘也是临床上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另外,此处结构薄弱,眼球钝挫伤时易发生破裂。
<br>(二)中层
<br>中层为葡萄膜,因其富含血管和色素,又称血管膜、色素膜,有营养和遮光的作用。由前向后分为三部分,依次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br>1虹膜 为一圆盘状薄膜。其颜色因种族不同而异,国.人多呈棕褐色。虹膜中央有一圆孔即瞳孔,直径2.5~4mm。虹膜表面有辐射状凹凸不平的皱褶和隐沟,称虹膜纹理。
<br>虹膜组织内有两种眼内肌:一种是瞳孔括约肌,环绕瞳孔周围,由副交感神经支配,司缩瞳作用;另一种是瞳孔开大肌,向虹膜周边呈放射状排列,由交感神经支配,司散瞳作用。瞳孔在眼内肌的协调运动下,随光线的强弱而缩小或扩大,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br>由于虹膜位于晶状体的前面,当晶状体脱位或手术摘除后,虹膜失去依托,在眼球转动时可发生虹膜震颤。虹膜感觉神经纤维丰富,炎症时可引起疼痛。
<br>2睫状体 前接虹膜,后连脉络膜,切面为底向前的三.角形环状膜。睫状体前1/3较肥厚,称睫状冠,内表面有纵行放射状突起,称睫状突,其上皮细胞可分泌房水;后2/3薄而平坦,称睫状环。睫状体有丰富的肌纤维,称睫状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或舒张时可以松弛或拉紧悬韧带,调节晶状体的厚度而改变眼的屈光能力。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靠其自身弹性变厚,屈光力增强,从而看清近物,这种作用称调节。睫状体内富含血管和三叉神经末梢,因此炎症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br>3脉络膜 前接睫状体,后止于视盘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主要起营养视网膜外层和遮光的作用。
<br>(三)内层
<br>内层为视网膜,为一层透明膜,是眼的感光部分。可分为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神经感觉层。两层之间有潜在间隙,临床上视网膜脱离即发生在此处。
<br>黄斑位于视网膜后极正对视轴处,为一中央无血管的凹陷区,因富含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称为黄斑中心凹,是视觉最敏锐处。距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的圆盘状区域,称为视盘(视神经乳头),.是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纤维汇集并穿出眼球处。视盘中央呈漏斗状凹陷称视杯(生理凹陷)。视盘无感光细胞,故无视觉,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
<br>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主要由三级神经元构成。第一级神经元是感光细胞,分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区,感受强光(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分布在黄斑以外的视网膜周边部,感受弱光(暗视觉),如视杆细胞受损则产生夜盲。第二级神经元为双极细胞。第三级神经元为神经节细胞。各级神经元相互联系,传递视觉信息。
<br>视网膜血管是终末血管,是人体唯一用检眼镜即可观察到的活体血管,其结构和心脑血管相似,故可通过观察眼底血管状态估计心脑血管功能。
<br>考点提示:眼球壁各层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br>二、眼球内容物
<br>
<br>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与角膜共同组成眼的屈光系统。
<br>(一)房水
<br>
<br>为具有营养物质的透明液体,充满前房与后房。前房为角膜和虹膜之间的空隙,后房为虹膜、睫状体和晶状体之间的环形间隙。房水不断循环更新,其循环途径为: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进入后房,经瞳孔到前房,通过前房角,经小梁网和Semm管,入睫状前静脉归入血液循环(图1-2)。当hcl房水排出受进阻时可致眼压升高而引发青光眼。
<br>房水具有维持正常眼压、屈光和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的功能。间,通过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固定。晶状体由囊和纤维组成。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成,并将旧的纤维挤向中心,逐渐硬化形成晶状体核,核外较新的纤维称为皮质。随年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浓缩、增大,其弹性逐渐减弱,调节功能下降,出现老视。
<br>
<br>
<br>晶状体无血管,其营养来自房水。当晶状体囊受损或房水代谢发生变化时,晶状体可发生混浊形成白内障。晶状体有屈光功能,是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
<br>可滤去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在眼的调节功能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r>
<br>(三)玻璃体
<br>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内容积的4/5。玻璃体无血管和神经,其营养来自脉络膜和房水;无再生能力,当玻璃体病变会浑浊或变性而致视力下降。随年龄增加,玻璃体内可呈凝缩和液化状态,表现为眼前可见黑影飘动(飞蚊症)。玻璃体有屈光、维持眼球形态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若玻璃体液化或脱失
<br>,则易导致视网膜脱离。
<br>眼的屈光系统
<br>
<br>人们常把眼睛比作照相机,眼球壁相当于照相机外壳,屈光系统可以比作镜头,瞳孔好比自动光圈,晶状体的调节作用犹如调整照相距离,而视网膜则是最理想的彩色底片。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角膜与房水的屈光指数相近,二者可以看成一个单球面折射的屈光体(角膜屈光系统)。晶状体位于屈光指数相同的房水与玻璃体之间,为另一具有厚凸透镜折射作用的屈光体(晶体屈光系统)。因此可把眼的屈光系统看成包含两个屈光体,两者屈光力的组合就是整个眼的屈光力。
<br>第2节 视 路
<br>
<br>视路是视觉传导的神经通路。起于视网膜,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终止于大脑皮质枕叶的视中枢(图1-3)。
<br>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于视盘,穿出眼球后形成视神经,向后经视神经管进入颅内。在蝶鞍处脑垂体上方形成视交叉。此时来自鼻侧的纤维交叉到对侧,与颞侧未交叉的纤维合成视束。视束绕过大脑脚止于外侧膝状体更换神经元,通过内囊形成视放射,终止于大脑皮质枕叶的视中枢。
<br>视路各部的神经纤维排列极有规律,因此,当视路不同部位受损,则出现特定的视野改变,这种变化对眼底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br>
<br>图1-3 视路
<br>
<br>视神经由视神经鞘膜包裹,此鞘膜是三层脑膜的延续。鞘膜间隙与相应的脑膜间隙连通,有脑脊液填充。故颅内压升高时,常发生视盘水肿。
<br>第3节 眼附属器
<br>眼附属器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br>一、眼 睑
<br>
<br>眼睑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其内外相连处分别称内眦和外眦。眼睑游离缘称睑缘,睑缘分为前唇和后唇。前唇钝圆,长有睫毛,皮脂腺及变态汗腺开口于毛囊。后唇呈直角,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两唇间有一条灰色线,为皮肤与结膜的交界处。灰线与后唇之间有一排细孔,为睑板腺的开口。上下睑缘的内侧端各有一乳头状突起,其上有一小孔称泪点(图1-4)。
<br>
<br>
<br>部炎症或肾病时容易出现水肿,外伤时易淤血。
<br>3.肌层 包括眼轮匝肌、提上睑肌和Mül
<br>
<br>er肌。眼轮匝肌由面神经支配,司眼睑闭合。当面神经麻痹时,会发生睑裂闭合不全和泪溢。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司提起上睑作用。动眼神经麻痹时会出现上睑下垂。Mül
<br>
<br>r肌受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使睑裂增大。
<br>
<br>4.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为眼睑支架。睑板内有与睑缘垂直排列的睑板腺,是高度发达的皮脂腺,分泌类脂质,有润滑眼表面和防止泪液外溢的作用。
<br>睑板e
<br>
<br>5睑结膜 为眼睑的内表面,紧贴睑板,透明光滑。
<br>眼睑.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眼球免受损伤。眼睑的瞬目运动可使泪液润滑眼球表面,保持角膜光泽,并可清除结膜囊内灰尘和细菌。
<br>二、结 膜
<br>
<br>结膜是一层光滑且富有弹性的半透明黏膜组织,覆盖于眼睑内面和眼球巩膜前表面。按其部位不同分为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结膜,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图1-5)。
<br>
<br>图1-5 结膜囊示意图
<br>
<br>(一)睑结膜
<br>与睑板黏附牢固,因其透明,所以可见深面的睑板腺和血管。上睑结膜距睑缘后唇约2mm处有一与睑缘平行的浅沟,称上睑下沟,较易存留异物。
<br>(二)球结膜
<br>覆盖于眼球前部巩膜表面,止于角巩膜缘。是结膜的最薄和最透明部分,可被推动。当巩膜黄染或结膜下出血时,透过结膜可见。近穹隆部的球结膜下是注射药物的常用部位。
<br>(三)穹隆结膜
<br>是睑结膜和球结膜两者的移行部分。此部结膜组织疏松,多皱褶,便于眼球活动。
<br>结膜组织内分布有杯状细胞和副泪腺,分泌黏液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从而减少接触面摩擦,保护眼球。
<br>
<br>
<br>三、泪 器
<br>
<br>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和排出泪液的泪道两部分(图1-6)。
<br>
<br>图1-6 泪器示意图
<br>
<br>(一)泪腺
<br>
<br>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正常时不能触及。此外还有位于穹隆结膜下的副泪腺,它们共同分泌泪液润湿结膜囊。泪液为弱碱性透明液体,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无机盐和蛋白等。泪液除具有润滑眼球表面的作用外,还具有清洁、杀菌、营养的作用。当异物进入眼内时,便反射性分泌大量泪液,冲洗和稀释有害物质。
<br>
<br>(二)泪道
<br>
<br>泪道是泪液的排出通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br>1.泪小点 是泪道的起始部,位于上下睑缘内眦部的乳头状突起上,贴附于眼球表面。
<br>
<br>2.泪小管 为连接泪小点与泪囊的小管。到达泪囊前,上、下泪小管多先汇合成泪总管进入泪囊部,亦有分别直接进入泪囊的。
<br>
<br>
<br>3泪囊 位于泪囊窝内。其上方为盲端,下方与鼻泪管.相连接。
<br>4鼻泪管 位于骨性鼻泪管内。上接泪囊,开口于鼻腔.下鼻道。鼻泪管下端的开口处有一半月形的瓣膜,有阀门作用。
<br>泪液排入结膜囊后,经瞬目运动分布于眼球的前表面,通过虹吸作用经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排入鼻腔,经黏膜吸收。如泪液排出受阻,可引起泪溢;若泪液分泌不足,则导致干眼症。
<br>
<br>小 结
<br>
<br>眼是人体的视觉器官,我们所感受的外界信息约90%来自视觉。本章重点掌握眼球的构成及功能,熟悉眼附属器的组成及作用,了解视路的组成。能说出眼球
<br>
<br>
<br>
<br>一、名词解释
<br>1.瞳孔对光反射 2.调节作用 3.视路
<br>二、填空题
<br>l.眼是视觉器官,包括 、 和 三部分。
<br>2. 眼球由 和 构成。眼附属器由 、 、 、和 构成。
<br>三、选择题
<br>l角膜损伤后可以再生的是( )
<br>.
<br>A.上皮细胞层与基质层 B.上皮细胞层与后弹力层
<br>
<br>C.上皮细胞层与内皮细胞层D.前弹力层与后弹力层E内皮细胞层与基质层
<br>
<br>
<br>
<br>2.力最敏锐的部位是( )
<br>视.
<br>A.视网膜 B.视盘 C.黄斑D视神经乳头E.视杯
<br>
<br>
<br>3.球形成天然“暗箱”且不透明的是( )
<br>使眼.
<br>A.角膜和视网膜B.巩膜和视网膜
<br>
<br>C.角膜和脉络膜D.巩膜和脉络膜E角膜和巩膜
<br>
<br>
<br>
<br>4.对晶状体的描述哪项正确( )
<br>下列.
<br>A.位于角膜和虹膜之间B.为胶状物质
<br>
<br>C.无调节能力D.富有血管、神经E具有弹性
<br>
<br>
<br>
<br>5.眼的.屈光介质不包括( )
<br>
<br>A.角膜B.瞳孔C.房水
<br>
<br>D.晶状体E.玻璃体
<br>
<br>
<br>
<br>6.不属于泪道组成部分的是( )
<br>
<br>A.泪阜B.鼻泪管C.泪小管D泪囊E泪小点
<br>
<br>
<br>7.神经支配的肌是( )
<br>由展.眼外.
<br>A.上直肌B.下直肌C.内直肌D外直肌E下斜肌
<br>
<br>
<br>8.视觉.形成是在(
<br> ).
<br>1.试述眼球壁各层的解剖及功能。
<br>
<br>2.眼球内容物包括哪些?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br>
<br>3.简述房水的循环途径。(姜 楠)
<br>
<br>
<br>A. 视网膜 B. 视神经C.大脑皮层
<br>D. 黄斑 E. 生理盲点
<br>四、简答题
<br>
<br>
<br>
<br>
<br>
<br>四、眼 外 肌
<br>眼外肌是司眼球运动的肌肉。每侧眼有4条直肌和2条斜肌。4条直肌为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收缩时主要对眼球起上转、下转、内收、外展的作用;2条斜肌是上斜肌和下斜肌,收缩时主要起内旋和外旋的作用(图1-7)。
<br>
<br>图1-7 眼外肌模式图
<br>眼外肌除上斜肌为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为展神经支配外,其余均受动眼神经支配。各条肌肉相互配合协调运动,保证两眼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从而实现双眼单视(立体视觉)功能。眼外肌发生病变可导致斜视、复视或弱视。
<br>五、眼 眶
<br>眼眶为四边锥体形的骨窝,其开口向前,尖朝向后。眼眶有上、下、内、外4个壁。眼眶外侧壁较厚,其前缘稍偏后,眼球暴露较多,有利于外侧视野开阔,但也增加了外伤机会。其他三壁骨质较薄,较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且与额窦、筛窦、上颌窦毗邻。由于眼眶与鼻窦关系密切,鼻窦的炎症和肿瘤常累及到眶内。眼眶壁上有视神经孔、眶上裂、眶下裂等,为神经与血管的通道。
<br>眼眶内容纳了眼球、眼外肌、泪腺、血管、神经和筋膜等,其间有脂肪填充,脂肪起软垫保护作用。在眶深部,距眶尖前约1cm处,视神经与外直肌之间,有一睫状神经节,内眼手术时行球后麻醉,即阻断该神经节。
<br>
<br>
<br>第2章 眼科常用护理检查
<br>第1节 视功能检查
<br>
<br>视功能检查包括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视觉电生理检查等。
<br>
<br>视 功 能
<br>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表现有多种功能。人的眼睛不仅可以区分物体的形状(视力)、明暗(暗适应)及颜色(色觉),而且在视觉分析器(眼球、视路、视中枢)与运动分析器(眼肌活动等)的协调作用下,产生更多的视觉功能(如立体视觉),同时各功能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使视觉更精美、完善。
<br>一、视力检查
<br>
<br>视力即视敏锐度,是眼辨别最小物象的能力,反映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功能,也称中心视力,可分为远视力及近视力。
<br>(一)远视力检查
<br>
<br>距离注视目标5m或5m以外的视力称为远视力。图2-1 远视力检查表1检查条件 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远视力表(.采用5分记录法)检查远视力(图2-1)。远视力则令受检者前移至认出为止,按如下公式记录:视
<br>
<br>
<br>表悬挂处光线照明要充足,悬挂高度以1.0行视标与力=0.1× 检查距离(m)/5(m)。如3m处看清0.1受检眼等高为宜。检查距离为5m,若置反光镜,视力行视标,则视力=0.1×3/5=0.06 。表距镜面为2.5m。(1)对在1m处仍不能辨认最大视标者,应检查
<br>2检查方法 检查时两眼分别进行,自上而下,其眼前分辨指数的能力,记录其最远距离。如为
<br>逐行辨认.。在3秒内能全部辨认出的最小视标为该40cm,则记为“指数/40cm”。眼的远视力。一般先右眼后左眼,先健眼后患眼,戴(2)如在眼前也不能分辨指数,应检查其眼前分镜矫正者,先查裸眼视力,再查矫正视力。检查时遮辨手动的能力,将手掌放在受检者眼前摆动,记下最
<br>盖眼要充分,但勿压迫眼球。受检者要保持正直姿远距离,如“手动/20cm”。势,勿前倾或歪头看视标。(3)若在眼前不能辨出手动,可在暗室检查光
<br>3. 视力记录 以辨认最小视标行的小数记录。感。用烛光或手电光,测试受检者能否感觉光亮,并如能看清08行视标,则记为08,其余类推。戴镜记录其最远的光感距离,如在3m处能感知光亮,则视力及戴镜的屈度和矫正视力。正记录为“光感/3m”。常标准视力为1.0。若在5m处不能辨认最大视标,(4)不能感知光亮者,记为“无光感”。者应记录裸眼.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