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边疆 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 新疆卷(第三辑)
定 价:198 元
- 作者:廖冬梅,姜龙,单昕,等著,厉声 编
- 出版时间:2014/2/1
- ISBN:9787509750537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668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昆仑山脚下的维吾尔族村庄——新疆墨玉县扎瓦乡依格孜艾日克村调查报告》扎瓦乡坐落在扎瓦河两岸,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它位于墨玉县城的西南部,距县城12公里,依格孜艾日克村位于扎瓦乡政府西北5公里处,是昆仑山脚下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民族的村落,民风淳朴。本书以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乡依格孜艾日克村为调查对象,详细介绍改革开放30年来依格孜艾日克村这个中国边疆基层村落的发展状况,报告的内容包括扎瓦乡依格孜艾日克村的历史沿革、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村民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关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指出村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有助于村落今后的发展。本书对于了解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同类型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沙漠瀚海中的绿洲——新疆墨玉县喀尔赛乡阿塔村调查报告》阿塔村是墨玉县喀尔赛乡下辖的一个维吾尔族农村,也是墨玉县为数不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示范村之一。它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墨玉河交汇处,是墨玉河的献礼。本书为喀尔赛乡阿塔村社会与经济发展调查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概况、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村民生活、风俗习惯、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建议及对策等七个方面,了解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在行文中按照墨玉县、喀尔赛乡和阿塔村三级行政系统阐述。本书对于了解和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同类型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加快墨玉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畜牧村——新疆墨玉县喀尔赛乡喀尔墩村调查报告》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喀尔墩村,是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村庄。喀尔墩村民族风情质朴厚重、多姿多彩,谱写着沙漠瀚海中的生命奇迹。作为生活在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我们,有义务向世人介绍这一民族色彩浓厚的村庄。怀着对喀尔墩村的无限热爱,我们通过长时间的实地调研,撰写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畜牧村》一书。本书从历史沿革、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宗教与风俗习惯等方面,梳理了一个边疆少数民族村庄的成长过程。
《一个古老庄园的新生——新疆墨玉县扎瓦乡夏合勒克村调查报告》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安定、统一和发展。只有充分对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农村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少数民族,了解边疆,进而才能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国。本书为新疆和田墨玉县夏合勒克村社会与经济发展调查报告,通过对夏合勒克村概况、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生活、宗教生活与风俗习惯、社会发展及交往意愿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本书对于了解掌握新疆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 新疆卷(第三辑)》四本分册详细、系统地介绍了墨玉县扎瓦乡依格孜艾日克村、喀尔赛乡喀尔墩村、喀尔赛乡喀尔墩村、扎瓦乡夏合勒克村四个村落的乡村概况、基层组织、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民族、宗教信仰、文教卫生、民俗风情等,涉及当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运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上述四个村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结合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调查报告不仅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而且反映了新疆基层村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给地方党政部门参考。
廖冬梅,汉族,1962年出生,重庆人,新疆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双语学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学会会员。从事维汉双语比较和维吾尔语语言文化研究,出版专著《新疆民族双语发展历史现状与成就》,发表《新疆汉语方言中维吾尔语借词的读音》等多篇学术论文。
姜龙,汉族,1976年出生,新疆奎屯人,200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语系维吾尔语专业,毕业后被选派到和田地区工作,曾在墨玉县芒来乡工作5年,现在和田地区旅游局工作,2010年9月就读于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关系。发表论文《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奎雅乡维吾尔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参与过多项国家课题的田野调研。
单昕,汉族,1983年出生,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新疆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和社会学。目前参与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3篇。
《昆仑山脚下的维吾尔族村庄》
序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扎瓦乡概况
第二节 扎瓦乡历史沿革
第三节 依格孜艾日克村概况
第二章 基层组织建设
第一节 扎瓦乡基层组织建设概述
第二节 依格孜艾日克村基础组织机构及协会
第三节 依格孜艾日克村基层管理
第四节 基层组织现状
第五节 “三老”人员
第六节 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
第三章 经济发展
第一节 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及传统生产方式 《昆仑山脚下的维吾尔族村庄》
序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扎瓦乡概况
第二节 扎瓦乡历史沿革
第三节 依格孜艾日克村概况
第二章 基层组织建设
第一节 扎瓦乡基层组织建设概述
第二节 依格孜艾日克村基础组织机构及协会
第三节 依格孜艾日克村基层管理
第四节 基层组织现状
第五节 “三老”人员
第六节 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
第三章 经济发展
第一节 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及传统生产方式
第二节 土地制度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四节 农业生产
第五节 其他产业
第六节 劳动力转移
第四章 社会发展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文化事业发展
第三节 教育事业发展
第四节 科技工作发展
第五节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第六节 社会保障
第七节 民间体育
第五章 村民生活
第一节 经济生活
第二节 家庭
第三节 婚姻
第四节 生育
第六章 风俗习惯
第一节 人生礼仪
第二节 节日礼俗
第三节 交往礼俗
第四节 生产、生活习俗及禁忌
第七章 宗教信仰
第一节 宗教信仰概况
第二节 宗教活动场所
第三节 村民的宗教生活
第八章 民族关系
第一节 民族交往
第二节 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
第九章 未来发展规划
第一节 村庄的发展规划
第二节 建议与对策
附录
附录一 经济社会表
附录二 部分乡村文件摘录
后记
《一个古老庄园的新生》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畜牧村》
《沙漠瀚海中的绿洲》
第一节 扎瓦乡基层组织建设概述
扎瓦乡始终围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和“三级联刨”活动(指在县、乡镇和村三级党组织中,开展的以“五好”村党组织、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和基层组织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所开展的具体工作如下。
(1)不断完善“三级联创”体系,开展“五好”村党支部、“五好”学校党支部和群众满意站所的创建活动,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成功实践和有效措施。2008年,全乡34个行政村中已有11个村创建为“五好”村支部,2所学校创建为“五好”学校党支部,7个站所创建为群众满意站所,现在正积极为创建“五好”乡党委做准备工作。2011年,扎瓦乡把“星级化”创建与站所管理工作相挂钩,规定如因站所工作指导不力,导致各村相应的创建T作滞后的,将追究站所连带责任。2011年该乡再创建74颗星,累计215颗星,创建率达到63.2%.2012年,该乡建立7星级村4个、6星级村2个、5星级村6个、4星级村10个、3星级村7个、2星级村5个,共141颗星。
(2)认真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乡、村领导带头亲自挂帅抓点示范,乡党政领导干部在各自的联系村每人至少培植一名“双培双带”党员干部,即每年培养一名党员干部,达到“双培双带”标准;村党支部书记至少培养一名“双培双带”党员,即每年培养一名致富能手入党;村支部委员各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2008年共把3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9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干部。
(3)认真做好机关站所干部到村任职工作,2008年乡下派35名干部(其中机关干部22名,站所干部13名),担任村支部两委班子成员,担任村支部书记4名,副支部书记10名,村委会副主任15名,会计1名,妇女主任5名。
(4)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定期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考察、考核、培养。
(5)发展党员工作应采取审慎的态度,重点从年纪轻、觉悟高、能力强、作风好、求进步的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在党员发展过程中,积极开展培训,在审批程序和材料把关上做到“严肃、严格、严谨”,从源头上保证党员的质量。
(6)在流动党员管理方面,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动向;二是建立支部联系制度,支部随时掌握自己分管的流动党员情况,并将流动党员情况定期向党委汇报,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依据;三是加大外出流动党员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工作力度,尽量使流动党员持证外出,参加外地党组织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