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2010 级起实施实验班试点培养机制。从建筑学、城乡规划、景观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室内设计等专业选拔一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班,通过全方位、多层面的教学改革实验,实现本科阶段与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贯通培养,探讨复合型、实践性、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小菜场上的家》记录了2012年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完整实况,图文并茂,授学互动,有课程介绍、有教师点评、有师生互动讨论,生动而立体地反映出鲜活的课堂场景。教师的施教谋略、学生的创造驿动,在书中均得到了真实的呈现。
《小菜场上的家》是对2012 年秋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 级实验班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活动,以及围绕这个活动所进行的教学讨论的梳理和总结。该实验班由张永和负责课程教学组织指导,由年轻活跃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包括王方戟、张斌、水雁飞、柳亦春、祝晓峰、王彦,并邀请日本东工大系主任奥山信一及教授安田幸一等国外著名教授进行评图,本书记录了整个课程的教学思想、课程设置、课题要求、教学成果、评图讨论乃至国际教学比较以及有关中国建筑教育的反思等内容,对建筑专业学生及老师均是极有价值的一本书;本书还将有第二辑《小菜场上的家2》,记录第二届实验班学生的该课题成果,以及指导老师们的教学推进、调整,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具有前沿教学实验色彩的课程如何一步步发展和积累新的经验,不断达成更高的目标。
王方戟
1990 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3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学硕士
1993—1997 年,约翰·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实习
1997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学博士
1997 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2000 年至今,《时代建筑》杂志兼职编辑
2003 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设计竞赛
佳作奖
2004 年至今,《世界建筑》杂志编委 王方戟
1990 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3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学硕士
1993—1997 年,约翰·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实习
1997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学博士
1997 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2000 年至今,《时代建筑》杂志兼职编辑
2003 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中国青年建筑师奖,设计竞赛
佳作奖
2004 年至今,《世界建筑》杂志编委
2004—2006 年,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建筑设计课,客座教授
2007 年,与伍敬创立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2010 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2013 年至今,《建筑师》杂志特邀学术主持
建筑作品多次参加米兰三年展等国内外建筑展
张斌
1992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学士
1995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硕士
1995—2002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
1999—2000 年,入选中法文化交流项目《150 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
赴法国巴黎Paris-Villemin 建筑学院进修,并在Architecture Studio
事务所担任访问建筑师
2001 年至今,担任《时代建筑》杂志的专栏主持人
2002 年,创立致正建筑工作室,并担任主持建筑师
2004 年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
致正建筑设计作品多次参加巴黎“状态,中国新生代建筑师”、香
港深圳双年展等国内外建筑展,并且获得WA 中国建筑奖、中国建
筑学会创作奖、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
等多项奖项
水雁飞
1999—2004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学士
2004—2007 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硕士
2007—2009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硕士
2010—2011 年,荷兰鹿特丹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建筑师
2012 年至今,上海直造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前言
关于本书
课程设计始末/王方戟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与展望/张斌
一种更富“实践性”的建筑教学探索/水雁飞
“小菜场上的家“课程回溯及总结/王方戟
都市微更新
学生作业
教学讨论
教学讨论1
教学讨论2
教师简历
前言
关于本书
课程设计始末/王方戟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与展望/张斌
一种更富“实践性”的建筑教学探索/水雁飞
“小菜场上的家“课程回溯及总结/王方戟
都市微更新
学生作业
教学讨论
教学讨论1
教学讨论2
教师简历
备受各
方关注。负责课程教学组织指导的是国家“千人计划”教授张永
和领衔的教学团队,授课对象则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首届“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的20 位学生。作为卓越人才培养
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学院从2010 级起实施实验班培养机制试点。
基于本科阶段与硕士研究生阶段实现贯通培养所带来的整体教学
安排的可能,从建筑学、城乡规划、景观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室内设计等专业及专业方向选拔一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班,通过在
一定阶段内全方位、多层面的教学改革实验,重点探讨复合型、
实践性、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的教学环节,而课程教学在其中显
得尤为重要。书中展现的虽然是一门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
但从目标、内容到方法,无不围绕着整个专业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是复合型:这是城乡规划与景观学专业学生第一次做具有如此
技术要求的建筑设计课题,当然此后建筑类专业学生也会有类似
的跨专业学习内容安排,这种深度交叉的学习经历以及从中获得
的知识与能力,必将给学生今后各自的专业发展带来帮助。二是
实践性:除一位专任教授外,课程的所有指导及评图教师均是活
跃于业界的优秀建筑师,他们的职业积累与涵养,为教学平添了
更多基于专业实践的社会性导向;此外,采用整学期的长课题,
将学习内容在一个课题下前后延伸,突破了以往分解专业问题的
分课题教学组织方式,这或许更有助于教学对应实际的专业运作
秩序以及学生对处置专业实际问题的整体认知。三是国际化:实
验班会有一个集中的海外学习计划,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凸显国
际视野更为关键。此课程的设计选题虽然带有鲜明的本土地域色
彩,但在教学中仍不时借鉴与引入一些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思
想与教学理念,还约请了一些国外教师与学生对话,课程教学自
始至终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开放氛围。
本书在有限的篇幅内,图文并茂,授学互动,有介绍、有点评、
有交流,生动而立体地反映出鲜活的课堂场景。教师的施教谋略、
学生的创造驿动,在书中均得到了真实的呈现。实验班的教学尝
试才刚刚开始,这里所记录的课程教学过程无论得失与否,都会
对今后的教学推进以及相关的教学探索有所启示,这正是本书用
意所在。
吴长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2013 年11 月
前言
对于本科三年级学生,“小菜场上的家”是一道高难度的设计题:
需要处理复杂的功能关系,面对密度与容积率,选择适当的户型
和结构(当然可以“设计”而不是“选择”户型和结构,但会将
课题的难度进一步提升),还要在城市和建筑的尺度上、水平(平
面)和垂直(剖面)的向度上同时进展,超越了他们更熟悉的趣味、
形式范畴内的操作。
然而我以为,如果同学们通过做这个课程练习,能对如下相关联
的几个问题有所认识,也就有所收获:
一、肌理建筑相对于物体建筑:从城市出发考虑建筑,使建筑成
为构成城市的组成部分,也使建筑参与围合、创造城市空间,而
不是占据、消费城市空间。
二、城市空间要有明确的限定:和建筑内部的空间一样,城市空
间的质量是设计的产物,有明确的形状和界面,它们不应该是建
筑之间的、消极的剩余地带。
三、板楼:先了解这种基本的住宅类型 ,它的组织逻辑、它的(从
欧洲到亚洲的)发展史、它的局限,再决定是该继承它,转化它,
还是否定它。
四、日常建筑:建筑的社会性不仅仅体现在如灾后重建那样的特
殊状况上,通过设计关注普通市民的生活,使他们(其实就是我们)
能就近享有便利的商业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也许更是具有普遍
现实意义的建筑工作。
因此,这个课题的价值所在是明确的。至于如何在今后优化本题
在教学中的具体执行,正是这本书编辑出版的初衷:记录梳理教
学的各个环节,以期带来反思,发现改进之处。例如时间组织就
是一个问题:现在这已是一个历时一学期的大作业。但由于其复
杂性,一学期下来,城市层面的工作花时间多了,建筑设计就显
得浅了一些。我不知是否可能考虑延长到两学期,第一学期聚焦
城市,第二学期专攻建筑,从而让建筑可以深入到结构、材料的
层面?当然,我也意识到这条思路是危险的,很容易走入建筑学
制永远不够长的歧途。是否存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待我们在
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再进一步摸索、发现。
张永和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
非常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同济大学“千人计划”教授
普利兹克建筑奖独立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