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管理学》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科学理论与方法,充分吸收和借鉴7公共管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经验,从理论、制度、行为层面对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概括、总结和分析,既有理论深度又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尽量避免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其他课程内容相交叉和重复。《普通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管理学》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对象、公共管理作用、公共管理行为、宏观调控、政府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方法、公共管理工具、公共管理规范、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等14章。《普通高等教育公共管理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公共管理学》既可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公共管理实践者的学习用书。
第1章 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
简短提要
重点问题
1.1 行政、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
1.1.1 行政
1.1.2 公共行政
1.1.3 公共管理
1.2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
1.3 公共管理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
1.4 公共管理学
1.4.1 公共管理学概念
1.4.2 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
1.4.3 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阅读书目
第2章 公共管理理论
简短提要
重点问题
2.1 公共行政学时期的主要理论
2.1.1 传统理论时期
2.1.2 行为科学时期
2.1.3 系统理论时期
2.2 公共管理主要理论
2.2.1 新公共行政学
2.2.2 政策科学
2.2.3 公共选择理论
2.2.4 新公共管理
2.2.5 新制度主义
2.2.6 后官僚制
2.2.7 治理理论
2.2.8 新公共服务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阅读书目
第3章 公共管理主体
简短提要
重点问题
3.1 公共管理主体概述
3.1.1 公共管理主体的界定
3.1.2 公共管理主体的特点
3.2 公共组织
3.2.1 组织与公共组织
3.2.2 公共组织的特征
3.2.3 公共组织设计
3.2.4 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3.3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
3.3.1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及其管理
3.3.2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3.3.3 战略性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3.3.4 国家公务员制度
3.4 非营利组织
3.4.1 非营利组织概述
3.4.2 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3.4.3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阅读书目
第4章 公共管理对象
简短提要
重点问题
4.1 公共管理中的公民
……
第5章 公共管理的作用
第6章 公共管理行为
第7章 宏观调控
第8章 政府监管
第9章 社会管理
第10章 公共服务
第11章 公共管理方法
第12章 公共管理工具
第13章 公共管理规范
第14章 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权威凭借不同。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而政府是公权力的垄断者,它不可避免地仰仗和使用政治权威的作用。政府虽然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也是政治权威的执行者,所以许多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就有强制性,当人民违反法律的事情发生时,其便可以在职权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理,而其他组织具有这种公权力。私人部门或组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权威的行使,但这种权威是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这种权威非制度与法律所授予,而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这种权威往往不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第二,使命不同。公共管理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政府必须对公共需求作出有力回应才能不辱使命赢得公民的信任,这本质上是公权公用的要求。私人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盈利能力体现私人部门的价值,利润是私人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追求。当然,两者并非完全对立。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认为私人利益的实现可能在客观上有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同时,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私人利益的实现可能产生正负外部效应,自身的收益造福于社会或将自身的成本转嫁给社会,这需要对产权更明确的划分或政府作出合理的裁决。
第三,竞争压力不同。私人管理面对的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私人部门拥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必须不断考虑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便赢取更多具有自由选择权的顾客;公共部门一般缺乏竞争对手和竞争压力,垄断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公民一般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因而公共部门缺乏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直接动机。正是因为缺乏竞争压力导致了公共部门绩效不容乐观,一些公共管理学者主张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政府的绩效。
第四,人事管理不同。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严格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