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首先在评述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对有关竞争力的理论进行总结,进而提出《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尝试构建评价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综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显示性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和决定性的贸易竞争力指标,前者主要由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构成,后者包括价格因素、成本因素和生产率因素。在这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本书通过将这些反映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指标与其他国家的相同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正确地认识与评价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寻找突破口和发展途径。鉴于教育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本书另辟章节依据竞争力指标,分析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和竞争力。根据中国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情况,并结合在服务产业有较强竞争力的一些国家的实际经验,总结出提高我国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政策建议,主要是依靠强化政府职能;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发高等要素;重视国内需求;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服务业跨国经营;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改善服务企业机构,鼓励服务企业创新等政策建议,以加强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
一、全球服务产业及服务贸易的发展态势
二、中国的服务业发展现状
三、国内外关于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综述
四、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服务的界定
二、服务产业的界定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
一、本书的研究框架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三、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一、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
二、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三、贸易竞争力的概念
四、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服务产业竞争力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一、传统贸易理论
二、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三、国际竞争力理论
四、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五、竞争优势理论的“钻石”模型
第三章 服务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
第一节 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评价指标
一、国际市场份额指标
二、贸易盈余指标
三、出口占比指标
第三节 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评价指标
一、价格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生产率因素
第四章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与特点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二节 国际市场份额指标分析
一、市场占有率
二、国际市场份额的其他指标
第三节 贸易盈余指标分析
一、贸易差额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第四节 出口占比指标分析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
一、实证模型
二、实证方法
三、数据及实证结果
四、结论
第二节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产业分析
一、实证模型
二、实证方法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结论
第三节 发展服务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国外实践经验
一、美国发展服务产业的经验
二、新兴工业国家发展服务产业的经验
三、中国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模式比较
第六章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
第一节 美国服务贸易特点及国际竞争力
一、美国服务贸易特点
二、美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 日本服务贸易特点及国际竞争力
一、日本服务贸易特点
二、日本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印度服务贸易特点及国际竞争力
一、印度服务贸易特点
二、印度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第四节 中国香港地区服务贸易特点及国际竞争力
一、香港服务贸易特点
二、香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第七章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研究
第一节 教育服务贸易及中国的承诺
一、教育服务贸易的内涵
二、教育服务贸易的有关规则
第二节 中国留学生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中国出国留学生服务贸易
二、中国来华留学服务贸易
第三节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
二、比较优势指数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第四节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
一、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存在的不足
二、提升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第八章 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分析
一、努力构建科学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二、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坚持循序渐进的开放,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三、促进我国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培育
四、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
五、提高服务需求比重,挖掘内需,扩大国内市场
六、提高与强化服务企业竞争力
七、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服务贸易“走出去”
八、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展经济学理论则认为,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工业化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理论,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经济结构也会转移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工业化的政府会采用促进政策提高国际竞争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相对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更能决定和提高一国或地区的竞争力。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却非常明显,而且这种作用是长期而且持久的。因此,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竞争力源自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积累。
按照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理论的观点,国际竞争力就是指各国的工业实力。除自然资源外,企业管理经验和支持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由于工业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而工业的实力又取决于企业的状态,因此,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先要提高一国和地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随着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开始把研究视角转向更为微观的领域,如竞争力在区域、产业和产品等层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准确地说,这种竞争力就是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竞争力反映一个企业或一个产业在区域或者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或者盈利竞争力等。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由企业本身的素质决定,因为企业是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换言之,企业竞争力决定着产品竞争力。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衡量标准非常简单直接,即考察该国家和地区是否拥有、拥有多少在国际上或者区域间竞争力较强的名牌企业。因此,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将该产业内的企业竞争力以及企业的产品竞争力结合起来综合考察。综合的产业竞争力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而且可以显示技术和经济交流、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