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乾隆自小就是一个天资卓越的少年郎,甚至有人认为康熙大帝之所以把皇位传给雍正,就是因为看中了这个拥有神奇八字的孙儿。正是在他的统治之下,清帝国达到了强盛的颠峰。晚年的乾隆自诩为“十全老人”,他甚至将自己的佛家情结发展到极致,谋划着使自己变身为佛前的一尊罗汉。称得上“才子”的乾隆很喜爱才子,喜欢舞文弄墨、行游天下,因此不断上演着诸如与纪晓岚唱和诗词、七下江南、四处题诗等故事。当然,乾隆故事里的事是昨天的事,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好事也有坏事,有许多是是非非,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作为帝王,乾隆以自身独特的个性与政绩,显示出与清帝国诸多皇帝的不同之处。首先,无论从王朝正史还是民间传说来看,他的出身极富传奇。其次,坊间广泛流传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八字极其特殊的人,似乎是天定的帝王。再次,这个大清皇帝超越祖宗规制,自诩为“十全老人”,甚至将自己的塑像打造成罗汉的样子,意图混入佛家弟子的行列。他还是个极其嗜好作诗的帝王,留下了近万首作品,成为中国历史上创作诗歌数量最多的奇人。另外,他身上背负的男女冤情孽债太多,这些四处留情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他七下江南之时。死后的他留下一笔糊涂账,清帝国从他开始步入到盛极而衰的境地。
第一章 钦定皇储
第一节 康熙爱孙
第二节 乐善堂钞
第三节 奉诏登基
第二章 弘历亲政
第一节 大权独揽
第二节 抑制宗室
第三节 前朝遗老
第四节 张鄂党争
第五节 天子朝臣
第六节 改革祖制
第七节 宽严得当
第三章 十全武功
第一节 勘定准噶尔
第二节 平定回部
第一章 钦定皇储
第一节 康熙爱孙
第二节 乐善堂钞
第三节 奉诏登基
第二章 弘历亲政
第一节 大权独揽
第二节 抑制宗室
第三节 前朝遗老
第四节 张鄂党争
第五节 天子朝臣
第六节 改革祖制
第七节 宽严得当
第三章 十全武功
第一节 勘定准噶尔
第二节 平定回部
第三节 两定金川
第四节 收复台湾
第五节 臣服缅越
第六节 两服廓尔喀
第四章 乾隆盛世
第一节 仁政爱民
第二节 六下江南
第三节 褒奖明臣
第四节 四库全书
第五章 盛世危机
第一节 官场流弊
第二节 文字狱政
第三节 由盛转衰
第四节 残破战舰
第六章 风流天子
第一节 书生皇帝
第二节 香妃传奇
第三节 太上皇帝
弘历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一代君主号令群臣的能力。承嗣帝位后,乾隆立即布告天下,详述雍正帝患病及死因,安抚天下。八月二十四日,乾隆颁布数道谕旨,晓谕内外大臣。谕旨内容有三:一是朕受皇考托付,凡皇考办理未竞之事,皆朕今日所当敬谨继述;二是诸王大臣均是深受重恩之人,各宜殚精竭力,辅朕不殆;三是外省文武大臣,如果因皇考“龙驭上宾”,将已经上奏的本章“中途赶回,另行返改,或到京后撤回不进者,经朕查出,定行从重治罪”。通过这三条谕令,乾隆很快就稳住了官内、宫外的大局。
新登皇位的乾隆表现出勤政、干练的处事风格,对先皇的丧事料理得有条有理。乾隆白天带丧办事,夜晚照常召见大臣处置政务,还要每天三次到雍正柩前哭灵,然后退回上书房要批阅奏章到三更,五更时分便又起身到上书房。如此周旋,不但张廷玉、鄂尔泰苦不堪言,就是弘时、弘昼诸兄弟也觉身体难以支撑。乾隆却能变通,七日之后便命兄弟们三日一轮人内侍灵,叔王辈则每日哭灵后在各自府邸中守孝。只有鄂尔泰、张廷玉偷不得懒又住不得大内,乾隆便命人在隆宗门内为他们专设庐棚,这样一来,由于上书房、军机处近在咫尺,虽然累些,却也免了往返之苦。乾隆在这期间连下诏谕,尊母妃钮钴禄氏为皇太后,册立富察氏为孝贤皇后。同时,颁恩诏于乾隆元年开科考试,并大赦天下。直到九月十五日过了三七,乾隆才命人将雍正梓官安奉在雍和宫,待三年孝满后再人泰陵殓葬。等到雍和官辞柩之后,轰轰烈烈的丧事暂告结束。随后,紫禁城内外撤去白幡,清一色地换上黄纱宫灯。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三日,年仅二十五岁的宝亲王弘历在众臣拥戴下,奉遗诏即皇帝位,即位于太和殿。祗告天地、宗庙、社稷之后,即布告天下,以第二年为乾隆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