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开物(西南民间工艺文化生态)》编著者余强、谢亚平 本书并不局限于有文献记载的学术史研究的范围,而是以田野调查为重要依据,把书面文献资料同实际走访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便将民间工艺的审美放入现代生态学理论的视野下加以观照,以揭示其生命活动本真状态的人类活动方式。同时强调研究的现场性、可靠性和原始性,目的在于赋予民间工艺文化生态的研究以真正的活力和现实的生命力。为此,本书并不刻意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而是注重从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层面去透视民间工艺文化所隐含的生态哲学观念,把民间的造物活动同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以寻觅其中的造物动因。
序——何以保护民间工艺文化生态
导论
一 工艺文化生态的亲和力与包容性——贵州黔东南苗族姊妹节的盛装
二 工艺存在与生态审美体验——云南丽江东巴纸文化
三 民居生态优存化的环境构型——西南民居
四 审美生命力的生态创化一云南周城扎染工艺
五 工艺与生态选择的合——性一重庆、云南的民间陶器
六 追寻生命自由的历史——贵州恢顺地区的蜡染工艺
七 人工自然生态的本源性与融合性——西南民间竹编工艺
八 刻记远古的历史“蓝本”——贵州苗族剪纸艺术
九 生生不息的生命节律——重庆铜梁龙彩扎技艺
十 才艺与智慧的结晶——荣隆二昌夏布织造工艺
十一 造型饱满、敦厚完美的生命之火——西南彝族酒器的文化生态
十二 吉祥富贵、扶正祛邪的门神——重庆梁平木版年画
十三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云南丽江古城的皮革作坊
序——何以保护民间工艺文化生态
导论
一 工艺文化生态的亲和力与包容性——贵州黔东南苗族姊妹节的盛装
二 工艺存在与生态审美体验——云南丽江东巴纸文化
三 民居生态优存化的环境构型——西南民居
四 审美生命力的生态创化一云南周城扎染工艺
五 工艺与生态选择的合——性一重庆、云南的民间陶器
六 追寻生命自由的历史——贵州恢顺地区的蜡染工艺
七 人工自然生态的本源性与融合性——西南民间竹编工艺
八 刻记远古的历史“蓝本”——贵州苗族剪纸艺术
九 生生不息的生命节律——重庆铜梁龙彩扎技艺
十 才艺与智慧的结晶——荣隆二昌夏布织造工艺
十一 造型饱满、敦厚完美的生命之火——西南彝族酒器的文化生态
十二 吉祥富贵、扶正祛邪的门神——重庆梁平木版年画
十三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云南丽江古城的皮革作坊
十四 好钢用在刀刃上——西南少数民族的铁制工具
十五 打铁先要身板硬一四川自贡仙市古镇的铁匠铺
十六 片纸来之难,过手七十二一四川夹江竹纸制作技艺
十七 雨巷那把桐油伞,如今撑开谁家的天一四川泸州桐油纸伞工艺
十八 以母为尊,以女为贵一神秘的摩梭祖母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