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划教材》是著名文学史家黄曼君教授精心设计,并邀集朱寿桐教授等参与,集体编撰的一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术性教材。本教材具有学术的完整性,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运作、前期成因及后续影响都有着清晰的梳理;同时追求学术的系统性,以文学思潮和风格分析为前导,以作家研究为主线,以各体创作作品为基础,建构成清晰明细的文学历史叙述体制在此基础上,本尽可能地整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并将特定的学术审视和精当的学术阐述贯注于其中,以图达到知识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划教材》在结构、节奏安排上尽可能考虑到教学要求,各章设计了思考题以利学生自习。
《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划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术可能性
一、“中国”
二、“现代”
三、“文学”
第一编 “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发展
第一章 新文学的前奏
第一节 改良派文学:梁启超等人的努力
一、白话文的倡导
二、诗界革命
三、文界革命
四、小说界革命及戏剧改良
第二节 严复和林纾:翻译创造的文学史
一、严复翻译的西学名著
二、林纾的翻译小说
第三节 革命派文学之于新文学的影响
一、革命派诗歌
二、革命派散文
三、革命派的小说与戏剧
四、革命派文学的新文学意义
第四节 近代通俗文学的兴起
一、近代通俗文学气候
二、近代通俗文学之通俗性
三、近代通俗文学的近代性
第五节 文明戏运动及其影响
一、文明戏内涵的演变
二、文明戏的发展历程
三、文明戏衰落的原因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与《新青年》
二、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胡适的白话文倡导及新文体理论
一、胡适对白话文学的倡导
二、胡适的新文体理论
第三节 文学革命的主张
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二、关于文学革命的讨论
第四节 新文化团体与新文化媒体的文学实践
一、《新青年》、《新潮》的文学实践
二、《少年中国》与“四大副刊”
第五节 文学社团的蜂起
一、文学研究会
二、创造社
三、沉钟社、新月社等其他文学社团
第六节 学衡派、甲寅派与新文学的制衡力量
一、四面八方的反对白话声
二、学衡派与新文化界的论争
第三章 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发展
一、早期思想基础
二、文学求索之路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一、《呐喊》:控诉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
……
第二编 新文学的全面成熟与左翼文学
第三编 抗战文学运动与国统区文学的繁荣
第四编 抗日民主根据地及解放区文学的开拓
参考文献
后记
《憩园》写成于1944年5月,但1941年初就开始酝酿,当时,巴金曾经回到故乡,即四川老家,听到久违的乡音,看到熟悉的习俗,特别是目睹故居的颓败,突然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仿佛又找到了早已失落的遥远的旧梦,所以开始构思《冬》,也就是后来的中篇《憩园》。小说集中描写的主要还是封建大家庭崩溃之后,那些纨绔子弟的结局,揭露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寄生生活对人的腐蚀,和福荫后代、长宜子孙的封建思想,其主题和《激流三部曲》仍然有连续性,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批判性,又充溢着人道主义的温情。小说通过一个作家在返乡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了一个大公馆内新旧两个家庭的悲剧命运。主要以两条平行线索进行:
憩园的旧主人杨梦痴是一个靠祖宗吃饭的败家子,在吃喝嫖赌挥霍尽了自己和妻子的家产,被长子驱逐出门而沦为乞丐,次子寒儿上进好学,对父亲非常孝顺,知道流落街头的父亲留恋憩园的茶花,所以不避憩园新主人家奴仆的打骂,经常去摘,在父亲生病的时候,又四处求援,准备送他去医院,杨梦痴的良心受到震撼,留信给寒儿让其忘掉自己后不告而别,从此隐姓埋名,靠偷窃为生,终于在监狱里默默地死去。憩园的新主人姚国栋又重蹈覆辙,靠父辈的遗产过着悠闲而又无所事事的日子,在他们的骄纵、溺爱和金钱的腐蚀下,儿子小虎变成了一个蛮横邪恶的纨绔子弟,最后在玩乐中落水淹死。姚家虽然是新式家庭,但和憩园的旧主人是没有什么两样的。这时的巴金已经不再一味地正面抨击封建阶级的角色,在进行现实批评的同时,又夹杂着对人性弱点的理解和同情,这跟作者竭力地表现怀旧情绪和追悔情绪有关。女主人公万昭华的命运更加令人叹息,她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聪明、能干、温柔、善良,有着清醒的头脑,却也只能无奈地看着旧世界走向崩溃。
《憩园》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首先,在结构上,小说以一个易主的花园为中介,把对两个家庭的描写联系起来。对杨家,以侧面描写为主,正面描写为辅;对姚家,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辅。其次,汲取了中国的古典意境,整个叙述被一种平淡、抒情、诗意的氛围笼罩着,流露出挽歌的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