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渤海故事》从渤海的风土人情开始,将渤海精彩的人文风貌和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分别讲述了渤海名士、渤海传说与故事、渤海民俗、渤海历史等几个部分,以人—事—历史事件为情感主线,达到与读者形成情感共鸣的,从而从精神层次上唤醒读者热爱渤海,保护渤海的海洋意识。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是一套书写中国海的“立体”图书,她注入了科学精神,更承载着人文情怀;她描绘了海洋美景的点点滴滴,更梳理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脉络;她饱含着作者与出版工作者的真诚与执著,更蕴涵着亿万中国人的蓝色梦想。浏览本丛书,读者朋友一定会有些许感动,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愿“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能在读者朋友心中激起阵阵涟漪,能使我们对祖国的蓝色国土有更深刻的认识、更炽热的爱!请相信,在你我的努力下,我们的蓝色梦想,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一定会早日成真!《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渤海故事》是“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供读者阅读。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从天空俯瞰辽阔的陆疆和壮美的海域,展现在我 们面前的中华国土 犹如一个硕人无比的阶梯:这个巨大的“天阶”背靠 亚洲大陆,面向太平 洋;它从大海中浮出,F日东向西,步步升高,直达 云霄;高耸的蒙古高原 和青藏高原如同张开的两只巨大臂膀,拥抱着华夏的 北国、中原和汀南; 整个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在大陆“天 阶”的东部边缘,是 我国主张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千米的辽阔海域;自北 向南依次镶嵌着渤 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颗明珠;18000多千米的海 岸线弯曲绵延,更有 众多岛屿星罗棋布,点缀着这片蔚蓝的海域,这便是 涌动着无限魅力、令 人魂牵梦萦的中国海! 中国的海洋环境优美宜人。绵延的海岸线宛如一 条蓝色丝带,由北向 南依次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当北方的渤海还 是银装素裹,万里雪 飘,热带的南海却依然椰风海韵,春色无边。
中国的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各种海鲜丰富了人们 的餐桌,石油、天 然气等矿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能源,更有那海洋空 间等着我们走近与 开发。
中围的海洋文明源远流长。从浪花里洋溢出的第 一首吟唱海洋的诗 歌,到先人面对海洋时的第一声追问;从扬帆远航上 下求索的第一艘船 只,到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再到 现代海洋科技诸多的 伟大发明,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与海相伴,与海相依 ,创造了灿烂的海洋 文化和文明,为中国海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无论过去 、现在和未来,这片 海域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家 园。
认识这片海,利用这片海,呵护这片海,这就是 “魅力中同海系列丛 书”的编写目的。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分为“魅力渤海”、“ 魅力黄海”、“魅 力东海”和“魅力南海”四火系列。每个系列包括“ 印象”、“宝藏”、 “故事”三册,从书共12册。其中,“印象”直观地 描写中国四海,从地 理风光到海洋景象再到人文景观,图文并茂的内容让 你感受充满张力的中 国海的美丽印象;“宝藏”挖掘出中国海的丰富资源 ,让你真正了解蓝色 围土的价值所在;“故事”则深入海洋文化领域,以 海之名,带你品味海 洋历史人文的缤纷篇章。
“魅力中国海系列丛书”是一套书写中国海的“ 立体”图书,她注入 了科学精神,更承载着人文情怀;她描绘了海洋美景 的点点滴滴,更梳理 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脉络;她饱含着作者与出版工 作者的真诚与执著, 更蕴涵着亿万中国人的蓝色梦想。浏览本丛书,读者 朋友一定会有些许感 动,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愿“魅力中罔海系列丛书”能在读者朋友心中激 起阵阵涟漪,能使我 们对祖国的蓝色国土有更深刻的认识、更炽热的爱! 请相信,在你我的努 力下,我们的蓝色梦想,民族振兴的中国梦,一定会 早日成真! 限于篇幅和水平,书中难免存有缺憾,敬请读者 朋友批评指正。
盖广生 2014年元月
01 渤海那些人儿
蓬莱觅得长生药,眼见诸侯尽入关——秦始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
中国现代海洋思想的启蒙者——严复
江山依旧,古月照今生——精武英雄霍元甲
风雨李鸿童
海洋管理工作的拓荒者——齐勇
渤海名士风情画
02 渤海那事儿
海风习习,衣袂飘飞
以海为厨,美食飘香
家住渤海边
海洋狂欢
渤海习俗
渤海神仙文化
值得珍藏的渤海风俗画
03 渤海那些诗情画意
世代相传的美丽传说
“渤海花”——渤海的“艺术之花”
海唱风吟——文学作品中的渤海海洋文化
雅俗菸赛的渤海文化
04 渤海那些辉煌灿烂
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寻踪
古港掠影
来自远古的呼唤——贝丘文化
黄河入海流——黄河口文化
“渤海明珠”曹妃甸——孙中山“北方大港”的梦想
渤海海洋文明的一角风帆
05 渤海那些抹不记忆
大沽口炮台——历史的沧桑见证
中国近代实业渤海变迁记
海洋生态环境涉外索赔第一案
百臼维新与“大海国”思想
不能忘却的渤海民族丰碑
渤海故事——浩渺烟波里的寻梦之帆
提起秦始皇,一股威严之气便扑面袭来。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吞六国,平百越,击匈奴,让中国走向了大一统的时代。不过,在他那看似冰冷的面孔背后,却潜藏着一股不合时宜的固执,那就是寻求长生不老药飞升成仙的愿望与行动。统一六国之后,他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了寻访神仙与寻求仙药上。那么秦始皇究竟为何这么执著于成仙?他的求仙征程与渤海有着怎样的交集?秦皇岛与秦始皇有着怎样的渊源?海对于秦始皇有着怎样的意义?神仙方士,海市蜃楼关于秦始皇对于成仙的痴迷,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作为秦国的国民,他自小就在西北长大,一直生活在羌族人中。而羌族恰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灵魂永生的观念,也就是说,人死之后,或许肉体会腐烂,但灵魂是可以不灭的。这种思想后来传到了齐地,与当地灵肉并生的观念一拍即合,索性直接演变成神仙思想,即肉体与灵魂都永生不灭。自小浸泡在这种神仙文化之中,也难怪秦始皇对成仙与长生不老的信念如此情有独钟了。
可能你会想,那是他小时候比较幼稚、分不清真假,长大之后就应该不再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文化了。可惜,尽管是传说,但凭着方士的三寸不烂之舌越发真实起来。这群人大肆鼓吹神仙学说,向世人描述着仙界的美好景象——长生不老,逍遥自在。当然了,他们也不是白费工夫。既然神仙如此遥远,大家还向往成仙干吗?答案揭晓了——“来向我们请教吧。”这些方士吹嘘自己身怀方术,可以与仙人往来,也因此可以求来长生不老的丹药,渐渐地,他们干脆宣称自己掌握了秘方,可以制作丹药了。一番折腾之后捧出几颗仙丹,告诉人们吃了这个就能成仙。如秦始皇一般的权贵,听说可以永远活着享福,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自然对这些方士刮目相看。而这些方士也不失时机地拼命接近权贵,秦始皇这种巅峰人物自然成为他们趋之若鹜的对象。有了这群人整天围在身边转,整日喷洒着“仙气”,秦始皇真是不信都难。
就算是有方士在耳边整天唠叨,秦始皇也不该黑白不分吧?很巧的是,大自然似乎在助神仙文化一臂之力。为何这么说?四个字——海市蜃楼。提起海市蜃楼,你可能会说,不就是光的折射作用吗?可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只看到蓬莱等地汹涌的波涛之上会出现仙山,其上亭台楼阁井然有序,仙人轻盈地穿梭其间。方士们更是添油加醋,撺掇秦始皇前去观看。秦始皇见了这番云雾缭绕的神秘景象,对神仙文化更加深信不疑了,于是执著的秦始皇更加坚定了寻求仙药,达到长生不老的信心。
仙山缥缈,扬帆起航秦始皇登基之后,自然是要四下转转,了解一下自己的河山和子民。一天,他正巡游着呢。有人拦驾求见,秦始皇威严地问道:“什么事情?”那人回答说:“报告皇上,这里的海上有三座仙山,分别叫做‘蓬莱’、‘方丈’和‘瀛洲’。这三座仙山可了不得,寻常时候都见不着,偶尔出现的时候,只见亭台楼阁气象巍然,只闻仙乐风飘醉人心魄,最奇的就是还有仙人腾云驾雾行于其中。陛下,您何不去寻点仙药,来个长生不老呢?”秦始皇一听,龙心大悦,让人在海边的山岩上建了一座行宫。行宫一建好,他便住了进去,时刻准备着观瞻仙山。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见到了。那天天气晴朗,秦始皇看到海面上灿然生辉,仔细一瞧,惊叹不已。但见半空之中,楼台树影相互掩映,一直延绵数十里,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仙山”才从人的视野中消失,重新回到“仙界”去了。这下子,秦始皇对神仙方术算是彻底倾心了。这座成为秦始皇人生转折点的行宫遗址仍静静地坐落在北戴河金山嘴,没有飞升“仙界”,仍旧笑傲岁月春秋。
心里一激动,秦始皇便赶忙下令,四处“招兵买马”,遍寻天下方士,希望能从仙人那里求来一点仙药,好让自己也能像他们那般缥缈自如、长生不老。圣旨一出,众多民间方士蠢蠢欲动,一位名叫卢生的方士胆子颇大,干脆跑到了秦始皇驾前“毛遂自荐”,还顺便让自己的两个朋友羡门和高誓搭上了这趟顺风车。就这样,三人沐浴斋戒之后,带着些珠宝法器出发了,声称是要作为见面礼。说起来,这三人办事效率挺高,两天之后就回宫禀报说:“在不远处的海里,有一个方圆数十里的小岛,小岛上山清水秀,鲜花灿烂,松柏苍翠,尤其是岸边的细沙滩,阳光照上去,金光闪闪,脚踩上去,软绵绵的仿佛是九天仙女织成的毯子一般,柔软无比。”秦始皇一听,心里按捺不住,立马赶去观看。脚刚一踏上小岛,秦始皇便感叹道:“游览了这么多大山大水,还没见过这么秀丽的风光呢。”他干脆在小岛上留宿一夜。第二天,他没忘了送些珠宝、瓜果什么的犒劳方士,然后目送以卢生为首的方士们出海访“仙山”去了。只见阳光之下,孤帆远航,道袍翻飞飘舞,好不意气风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