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介绍“风景水彩表现”的教学用书,书中除介绍了水彩的由来和发展、常见景的表现等内容,还收录了作者的:《水天一色》、《土毂祠的斜阳》、《夕阳晚照》、《古弄遗迹》、《退思园一隅》、《雨花春三月》、《常熟言子墓》、《高山奇绝处》等作品。
杨义辉1933年生,江苏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建筑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彩画家学会理事。1955年始任教授于上海同济大学,长期从事建筑专业的美术教育工作,期间曾担任美术教研室主任。1978年组建上海水彩画研究会,并任副会长。曾应邀两度赴德,在达姆施塔特等高等学府讲学、举办画展及绘画研究班。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建筑美术教学系列教学用书”主编之一,主素描一书。1996年应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协助创办建筑系。手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1994年应中国电视大学之邀,主讲水彩教学20讲,在全国播放。其作品风格细腻,情韵深婉;亦不乏遒劲有力之作,画如其人闲适、幽静。代表作:“在展览会广场上”、“湘西行”、“涛声”等。作品多次被列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名人录》、《中国水彩发展史》、及《当代中国建筑美术名家作品集》、《上海水彩20家作品集》、《中国百年水彩画》,并有《立意与表现》、《铅笔风景画》、《杨义辉水彩画集》等著作出版。
序
前言
Ⅰ水彩的由来和发展
Ⅱ基础知识
Ⅲ常见景的表现
Ⅳ作品赏析
水天一色
新绿
海湾
嘉定孔庙
桥楼
初夏
蒸蒸日上
土毂祠的斜阳
石屋
沈园
月夜
晌午
秋韵
瑞雪
曙光
雷雨后
朱家角
石桥
夕阳晚照
古城遗迹
河边
河边斜屋
古弄遗迹
水巷
小镇
金秋
南湖畔
退思园一隅
村口
晴空
绿荫深处
小镇之冬
雾滞水乡
焦山古炮台
绿草如绿菌
雨花春三月
一帆凤顺
春雨
山道
海蓝蓝
常熟言子墓
冬雪
九华山居
轻度
曙光乍泻
疗养院
高山奇绝处
南国之秋
浦江雨
莫愁女
水杉
芦村
东湖夏日
黄浦江上
雨雾金山
余辉
柴房
木渎
出钢
南华古寺
平野无边
坛罐堆砌的围墙
湖面泛舟
江天初透
雾行
洞口
工棚
笠亭夕照凝
秋浦江
晨曲
收获
十里荷塘
乌镇晴日
九华小铺
冬雪
乍浦渔湾
栖霞石塔
浅滩
千年古樟
拂晓
工业的“粮食”
周庄双桥
无梁殿内
落英缤纷
溪水潺潺
晴冬乍暖
炊烟袅袅
古刹
天平山下
归雁
雁荡金秋
泛舟
河畔桃花
双塔隐隐
溶洞
湖泊静静
盛夏的瘦西湖
九华之巅
船厂之晨
青岛百步沙
古城新绿
朱家角的早晨
乡间小路
朝霞
雨中行
路灯下
I 水彩画的由来和发展
水彩画演变成一种体系完整的画种是在英国17世纪末形成的。之前虽然有用水调色来画对象,但都是作为一种速写插图来表现或记录一些地形、地貌风土等内容,被称为风土地形画。这种用水调墨彩作画的方式,早在中国古代洛阳东郊殷人墓中就有发现,布质画幔,黑、白、红、黄的几何图案,甚至黑色是用乌贼汁来表现,无色无光。英国的这种风土地形画渐渐丰富了色彩的表现,提高了艺术效果,逐步成为风景画,其间经历了百年多的演变,直至l8世纪末19世纪初才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所以说,现代水彩画是受古代水彩画的启发而发展起来的,并不是古代水彩画技法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的水彩画也是近百年前由英国传人并发展起来的,开始是有许多人留学英国专攻水彩。其实,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在广州、北京建立教堂传天主教,《圣经》中的插图、教堂建筑的壁画就是采用这种形式的西洋画。它们多用透明或不透明的颜料调水进行绘制。清康熙年问意大利画家郎世宁(1688—1766)还担任清官专职画家,将中国的水墨画与西洋画融合起来,深受国人的喜爱,学习这种绘画技法的人也便多了起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探索,将传统的水墨技法运用到水彩中去,融入新的创作理念,创造了多种表现技法,从而使水彩更具表现力和时代感,也将水彩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