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幽与发微:中国现当代文学散点透视》汇集了作者二十年来撰写的三十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重要作家和具体作品进行了富有现实针对性的散点透视,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如社会学理论观念和方法、史料建设与现当代文学研究、影视媒介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浮躁时代的治学态度、《讲话》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涉及郭沫若、傅斯年、老舍、艾青、王蒙、汪曾祺、张炜、毕飞宇等众作家及某些屡被热炒或者向被冷落作品。《探幽与发微:中国现当代文学散点透视》作者视野开阔,思维细敏,洞察深幽,解读到位,观点稳健沉实,语言平实有力,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著作。
石兴泽编著的《探幽与发微--中国现当代文学散点透视》以深化过往文学研究、促进当下健康发展、搭建民族精神家园为旨归,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重要作家和具体作品进行了富有现实针对性的散点透视,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石兴泽,1954年10月出生,山东茌平人。现为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教学名师。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在《文学评论》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新华文摘》《北京大学学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和摘录近30篇,出版学术著作16部(含合作),主编教材4部。主持全国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和山东省教研项目多项。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多项,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山东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
石小寒,1982年1月出生,山东茌平人。现为聊城大学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巾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在《学习与探索》《文艺争鸣》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东西方文化影响与老舍文学世界的建构及其研究》(位二)等著作,参编《中国现代文学》等教材3部。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上篇 综合论述
文学社会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史料建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基石
儒学观念及其现代价值献惑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中国当代文学
“翻阅”武训研究的两座山
浮躁时代期盼严谨的治学态度
消费时代的文学呼唤浪漫主义精神
自由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影视媒介挤压下作家创作的窘境
报告文学的欣喜与隐忧
从聊城作家的群起把脉时代文学虚火
中篇 作家论
郭沫若管视
文学家傅斯年论略
老舍在青岛——兼论老舍的城市文化心理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寻找阳翰笙先生l
社会变革年代艾青的追求与困顿
杨朔别解
汪曾祺论
刘绍棠论
张炜:文学家园的守护者和守望者
卢新华印象
郭保林散文创作论
下篇 作品论
孤傲落寞者的心灵投射——高长虹两部诗集解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回民叙事——读老舍、宋之的作《国家至上》
殖民统治下的痛苦呻吟——读杨逵作《送报夫》
历史亲历者的“留言”——读《王蒙自传》
悲壮历史的深度反思——读钱刚作《海葬》
书写盲人生活境况和心灵世界的力作——读毕飞宇作《推拿》
揭橥古代文人的生命密码——读郭保林作《此情不关风和月》
知识型官员的底色和官场小说的品味——读刘伟作《拾级而上》
直视、粉饰说“正道”——读李金龙作《正道》
后记
消费时代的文学呼唤浪漫主义精神
尽管我们的物质生产还很不发达,很多农民、下岗职工为了温饱和生存还要拼命劳作,即使有固定收入的人家因为看病、孩子上学、住房等问题也多数掏空腰包囊空如洗,远不像某些学者所说的已经“脱贫困”“脱第三世界”。然而我们的文学生产和研究的很多方面却已经率先挺进发达国家才可言说的“消费时代”,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消费文学的特征。你可以怀疑“消费时代”的存在,但只要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当今文坛,到处都是消费文学的碎片,靠近了看,扑面而来的是呛人的消费文学气息。你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苦涩的事实:文学的消费时代其实早就来了。任何时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规则,消费时代的运作规则便是以消费为主的规则。这隐含了一个基本事实:既然处在消费时代,文学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消费性质,接受消费时代的价值标准,乃至生产和运作流程。而消费规则就是市场规则,商品规则,是以赢利、赚取资本为生产消费为目的的规则。其对文学的影响便是,高雅的审美追求的淡化消解和通俗性、趣味性、世俗性的加强。因为消费时代的文学阅读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只有消遣闲适、轻松、愉悦、有趣味的“产品”才能得到读者市场的认可,才能为决定“产品”命运的出版社、书商带来利润。文学既然已经升格为“商品”,也就没有必要追求阳春白雪,追求诸如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审美的独特性和品味的高雅性,艺术形式的创新性和探索性,没有必要奢求提升读者的精神境界,净化读者心灵。与此相关的是文学的创造性劳动、复杂的精神活动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追求也都变成了策划、制作、制造、复制,个体性的创造行为变成了为追求利润而进行的集体制作的机械性生产行为。即便是个人写作,为适应消费时代的需求,在很多人那里也变成为愉悦读者、争取读者市场、赚取金钱利润而进行的制作行为。
因此,我们看到,原本高雅神圣的文学殿堂堆满了文字垃圾,原本清高尊贵的精神世界充满平庸、粗俗的内容。作家的眼睛不离脐上脐下,或正面直露或意会明确地表现性、欲望,以致出现“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身体修辞”“眼球叙事”等现象,径直地把文学当作“肉食品”兜售;有的作家为了满足读者的窥视心理、低级趣味和猎奇欲望,把笔触伸向闺房秘室、私人空间、身体私处,伸向洗头房、红灯区,或者豪华宾馆、洋房别墅等某些诱人遐想、勾人魂魄的特殊角落,不厌其烦地渲染秘闻奇事,津津有昧地编造“踌躇满志的白领丽人”“酒色财气的潇洒先生”“玩弄权术的大小官员”“商海角逐的富豪大贾”们(欧阳有权语)的家庭隐私和风流韵事,编造并渲染打工妹、三陪女的辛酸而浪漫的奇遇,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还要贴上“私人经验”“野史秘闻”“真情告白”“口述实录”“半自传体”的标签高声叫卖——就像某作家有了“快感”就大喊那样,唯恐不能吊起读者胃口;某些作家在躲避了崇高、消解了意义、解构了价值、填平了深刻、放弃了道义之后,热衷于表现琐碎的日常生活、有趣无聊的历史戏说、情调低下的细节描写、无病呻吟的感情泄露、暴力场面、性的情景,以及某些苍白贫血、牵强附会、随心所欲、粗制滥造的审丑艺术、快餐艺术,都将消费时代作家们追逐实惠实利的写作心态和文学的世俗化和颓废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诚如有人言:消费时代的文学,精神的反叛少了,肉体的反叛多了。心灵萎缩了,肉欲增强了。批评界当仁不让,尽情地施展消费性批评的才能,他们将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审美标准拱手让位于商业性利益原则,放任批评精神的流失,毫不顾惜学理性的缺席,轻易地拍卖学术良知,批评行为中出现市场化、商业化、人情化行为,犹如商品叫卖、推销似的炒作,甚至有些批评者毫不羞涩地扮演“托儿”的角色,导读也导购,导向不讲品味,某些报刊编辑更将所把持的版面像商场租赁柜台那样,明码标价,为文学批评的“托儿”们大开绿灯,只求版面卖出好价钱,不问登载何样内容,更有甚者,勇敢地加入其中,分得一笔羹,“红包出场,红包写作,红包版面”。批评家和报刊编辑联手,将文学消费性的文章做得十足,将文学的商品性全速推进,由此形成非良性循环。
于是出现两个密切相关的事实。文学的消费倾向导致读者的消费性阅读心理膨胀,在不算短的时间内,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很多读者,不去阅读经典名著,阅读大师杰作,而是听凭于“趣味”的驱使把精力消费在上述“平庸一粗俗”的文学地段,跟着批评的炒作诱导追风逐浪,阅读走红有趣但不入流的作品,甚至远离文学作品,在追星中打发剩余精力填充心灵空间,出现如杜书瀛先生所说,90年代以降,许多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是歌星、影星、球星以及流行歌曲,经常议论的是影坛轶事、花边新闻,而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这样的大师都很少被人谈起。与审美的世俗化、庸俗化相关的是人生追求的世俗性和功利性:躲避崇高,消解精神,耽于世俗生活情趣,追求娱乐主义和享乐主义,追求形而下和功利主义。据某媒体所反映,现在大学生都很“实际”,相见交谈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关心的便是“每月挣多少钱?”“几年提拔起来?”他们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变化成“钱”来衡量,很少考虑社会理想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