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世界杯冠军志之意大利
最令女球兴奋、尖叫、神魂颠倒的无外乎型男云集的“蓝色军团”了。诚然,意大利队为世界贡献了无数英俊的球星,而且都富有传奇色彩:忧郁的巴乔、忠诚的托蒂、不朽的后卫巴雷西与马尔蒂尼,还有数不胜数的优秀前锋皮耶罗、因扎吉、维耶里、罗西,还有一个比一个伟大的守门员佐夫、托尔多、布冯…… 然后“蓝军”也有挫折路,男神也有辛酸史,且看本书娓娓道来!
1.本次世界杯期间,唯一成系列的世界杯专题书籍。品类齐全,包括七本冠军队的专集以及一本球星漫画集,还有一本1930年以来的全套彩图世界杯纪实。 2.由内地第一大体育媒体集团全程参与——体坛还是国际足联中国唯一合作平面媒体——由周发行量500万份的第一大体育媒体《体坛周报》的资深编辑与记者联合打造,保证了专业水准,独家的深度解读和剖析历届世界杯,使本书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广泛的认可度以及足够的可读性。 3.本书由神奇教练米卢与CCTV张斌作序,还有国际足联副主席维拉,著名球星、2016年巴西世界杯全球形象大使罗纳尔多,西班牙著名球星伊涅斯塔等等数十位国际足球名人的联袂推荐。足球评论员刘建宏、詹俊与苏东全力支持。内地的各界关心足球的名人《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作者老榕与自媒体联盟盟主青龙老贼纷纷点赞。 4.本系列图书有大量正版珍贵照片,随书赠送著名球队夺冠具有纪念意义的大幅海报,物超所值。
体坛传媒,是以体育、健康、时尚为核心的体育文化产业传媒集团。旗下纸媒体包括《体坛周报》、《足球周刊》、《高尔夫大师》等1报10刊,占据中国70%以上的体育平面媒体市场份额。
创办于1989年的《体坛周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媒体,为广大读者提供专业、权威、周到的体育资讯和信息传播服务。
世界杯冠军志之意大利
推荐序一 只有足球可以 张斌 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能力追赶时间,只是被时间推着向前而已。四年,要多快有多快,又是一届世界杯即将开赛了。我脑海中不断有一个场景蹦跳出来--清晨,巴黎街头,我快速地奔向国际电视报道中心,还有个片子等着我去编辑。这就是1998年法国世界杯期间我的工作。当时几乎每一天都是这么过去的。对了,还有一个场景--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的世界杯系列节目《豪门盛宴》的演播室中,同事告诉我,阿根廷队和德国队比赛的那一晚,北京长安街上的车格外少。大约半个月之后,我们拿到的收视材料显示,那一晚进行的阿根廷队与德国队的比赛是南非世界杯在中国大陆地区收视率最高的一场比赛,而且比赛开始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2∶00,时间好得不能再好了。 每当这时,就会有很多记忆的碎片被我在脑海中拼凑起来。但总执拗怀旧不是事,会让人嬉笑为老人家的。可是,世界杯不就是不停地怀旧嘛,谁是冠军一定那么重要吗?我们要的不就是传奇嘛。 国际足联说,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全世界最少有60亿人次坐在电视机前老老实实地看了比赛,国际奥委会也会有类似的数据证明奥运会的收视率之高。其实,世界杯与奥运会,不必争个高下,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庆典。但是,足球作为一项运动很有必要与同类不断比肩,那么,足球这个"第一运动"的称号还有意义吗?闷头发展挣大钱不就成了吗?"第一"的称号其实啥也换不来,不过是我等热爱足球的人的心理感受罢了。这一刻我想起了前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主帅穆里尼奥的最新格言--"足球,就是人类情感的总和。" 我的这篇推荐序的题目一定会遭到其他运动热爱者的不屑,"只有足球可以",到底可以什么?坦白讲,我并非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但我知道,世界杯是唯一可以搅动世界,让其在一个月之中为之持续沸腾的比赛。看着欧洲冠军杯比赛深夜里的欢腾,我一直在比对其与世界杯的异同,我依然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但我知道那份强大的情感关联的存在感。 读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太多的书,需要我们去选择。我羡慕《体坛周报》的世界杯系列图书的出版,更羡慕他们旗下那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足球观察者们,他们身处异乡,在那里足球已是国家、民族的精神血脉。我很少在江湖走动,见识渐少,行万里路的想法总被自己牵绊。我买过英国人写的几个版本的世界杯史话,文字密密麻麻,有些排版很古典,但是坚持每四年更新版本,我想那几乎是英国足球迷们的国民读物了吧。 我期待着,《世界杯冠军志》未来也能有此功效。此书尚不得见,期待它很扎实、很精美,让我们随时可以从某一页翻起就进入一段历史岁月。谢谢所有作者,安静地写段历史,该是很有意思的,你们如若满意了,我们读起来就会饶有兴趣的。在这个夏天,足球也可以让我们重新找回阅读的快乐和冲动,谢谢世界杯。 (本文作者系中央电视台赛事频道编辑部主任) 推荐序二 没有什么比足球更美妙 米卢 足球世界里最盛大的表演即将在最了不起的足球王国巴西上演。对足球迷而言,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了! 相信许多人都知道,我和世界杯有着特殊的缘分,从1986年到2002年,我曾经率领5支不同的球队征战过世界杯,12年前与中国男足一起出征韩国西归浦,这些始终都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回忆。 中国人讲究12年一个轮回,12年过去了,或许中国国家队没有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我本人和世界杯的缘分也没有续写新的篇章,但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热爱却与日俱增,而作为我和球迷共同的老朋友--《体坛周报》,也始终战斗在世界杯报道的前沿阵地。 在巴西世界杯的舞台上,所有8支曾经成功捧杯的球队都将悉数亮相,豪门对决,快意恩仇。《体坛周报》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将借此机会推出一套冠军丛书,向所有中国球迷讲述属于冠军们的故事。在我看来,对所有中国球迷而言,这都将是一份意义非凡的礼物,它不仅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更揭示了属于胜利者的成功秘诀。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足球更美妙的东西了;生活中,也没有什么比享受足球更重要的事了。打开这本书看到这段话的中国球迷们,你们即将欣赏到足球世界里最激动人心的传奇故事。 (本文作者系著名足球教练) 推荐序三 《体坛周报》与世界杯同成长 张敦南 世界杯这项世界上最盛大的足球赛事见证了《体坛周报》的成长。 《体坛周报》创刊于1988年,迄今逾1/4个世纪,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这个历史都不算太久。1998年,第16届世界杯,《体坛周报》才第一次派出记者现场采访,团队规模为3人。2002年世界杯,欣逢中国队历史性出线,《体坛周报》特派记者组骤增至20余人,《体坛周报》也第一次在大赛期间出版日报,并为此广招人才,他们中很多人日后成了《体坛周报》的精英骨干。 虽然中国队此后再未出线,但《体坛周报》的世界杯报道继续升级。2006年,《体坛周报》第一次在世界杯报道中采取"跟队"战术,每支强队都有特派记者全程追踪。2010年,大批外国特约记者加入《体坛周报》报道团队,奉献了"梅西过生日"等独家图文报道。 正是在与国际媒体"同场竞技"的过程中,《体坛周报》迅速成长起来。如今,《体坛周报》是国际足联及世界杯的官方合作伙伴,是法国《队报》等世界知名体育报的版权合作媒体,拥有国际足联金球奖的中国媒体唯一投票权,是"金足奖"评委会成员,2013年还创立了"亚洲金球奖"评选活动。 通过多年建立的关系网,《体坛周报》在国际足球领域做出了真正的独家新闻,如2003年全球首发"贝克汉姆将加盟皇马"等新闻。《体坛周报》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2012年欧洲杯期间,德国足协少有地安排国脚专访,当时只让三家国际媒体到场,除了法国《队报》和意大利《米兰体育报》,还有就是《体坛周报》。 值此2014年世界杯临近之际,《体坛周报》与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北京亨通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携手推出《世界杯冠军志》系列图书,尽述世界杯七大冠军之风云,实乃盛事一桩。《体坛周报》的国际足球报道团队从业时间几乎都在十年以上,亲身经历过无数场比赛、无数次采访,他们为世界杯冠军立传,定能提供独到视角。 撰写阿根廷卷的程征是《体坛周报》最资深的国际足球记者。1986年世界杯,他曾现场见证了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和"连过五人"。他和巴西卷作者小中,都是中国现在仅有的阿根廷足球和巴西足球专职记者。 赵威(法国)、彭雷(意大利)、梁宏业(西班牙)、王恕(德国)都是常年旅居欧洲的《体坛周报》记者。每个人的写法都有独到之处,赵威在述史中融入了他对当事人的采访;彭雷的意大利卷集合了各种趣事,绝对让你大开眼界;梁宏业没有拘泥于历史记录,而是将西班牙队、西班牙足球和皇马巴萨的前世今生联系起来;王恕的德国卷重点描述了一些幕后故事,如1974年世界杯上所谓的"贝肯鲍尔夺权"等。 如此系统、深入地梳理世界杯历史,在中国是破天荒之举。看了作者们的书稿,我才发现,很多熟知的"历史"不尽不实。例如1950年美国队1比0胜英格兰队,堪称世界杯史上最大冷门,事后出现了很多嘲笑英格兰队的报道,流传至今。本报驻伦敦记者刘川特地泡在大英图书馆查资料,发现很多"轶事"只是段子。对于想洞察历史真相的足球迷来说,这套书不容错过。 向辛苦写书的同事们致敬,向所有读者致敬。 祝享受世界杯、享受足球! (本文作者系体坛传媒集团董事长) 推荐序四 你为什么爱意大利队? 梁熙明 2007年巴乔第一次来到中国做私人访问,在欢迎宴会上,风情万种的电视台美女主持人袅袅婷婷地对巴乔说:"我是看着您踢球长大的。"那时候的巴乔已是满头银丝。 中国开始转播世界杯以来,关于世界杯的各类书籍汗牛充栋,意大利队又是各强队中广受欢迎的一支,意甲在中国有着最深厚的人气,所以我相信,你看过的关于世界杯和意大利队的各类书籍、杂志、影像资料,已是数不胜数。 即使是最"初级"的意大利球迷,也知道梅阿查是谁(我不是打算澄清"AC米兰只称圣西罗,国际米兰只称梅阿查"那个愚蠢可笑的网络传言),也肯定知道1982年的民族英雄是保罗·罗西,他是因为卷入赌球丑闻停赛两年才复出的。至于巴乔、巴雷西、马尔蒂尼、皮耶罗、托蒂、内斯塔、卡纳瓦罗、布冯、因扎吉、维耶里……你和我,还有那位美女主持一样,是看着他们踢球长大的吧?连那个远不能跟他们相提并论、不成器的小因扎吉,也有女球迷为他专建论坛。 那么你觉得意大利队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看意大利队比赛?或者说,你为什么爱意大利队? 这问题好像有点难度。是因为球踢得好看?这种说法你肯定不认可,因为意大利队是以"防守反击"闻名的,在各类足球普及文学读物中,防守先天跟丑陋画等号,而且你也肯定知道,意大利队历史上没少发生丑陋的事,比如打架,等等。 那是因为球星众多?你如果仔细看看意大利队的世界杯战绩,就会发现其实他们好像经常在小组赛就被干掉,比如1966年被朝鲜队打败……逻辑上来说,如果都是猛将,这个队不会不经打。 那又是因为帅哥云集?确实,1998-2006年的意大利队,在每次大赛上都足以称为男模队,但似乎女球迷对此比较感兴趣。 所以,我希望你好好读一下这本书。这绝不是又一本你都知道的意大利队世界杯征战史,或是比赛的文字回顾,或是把已耳熟能详的那些历史事件又重复一遍。这本书先说的是意大利,然后再是世界杯。只有先了解意大利,了解意大利人,才能深刻地体会意大利人为什么是意大利人(对不起,这么说有点拗口)。或者说,对为什么意大利足球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一种样子,你会有自己的答案,会对他们的四座世界杯有真正的感悟。 现在,请拉上窗帘,坐在桌前,只开台灯,冲上一杯卡布奇诺,慢慢地翻开第一页…… (本文作者系《体坛周报》国际足球部主笔) 前言 蓝色的故事开始了 地中海的那一抹深蓝,是亚平宁足球的标志。毫无疑问,在当今的足球世界中,深蓝色的球衣是意大利国家队的经典标志。而在意大利国家队1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蓝色,还曾经出现过白色和黑色的队服。 巴西队的黄色、荷兰队的橙色、法国队的蓝色,这些足坛强队的代表色,都能在其国旗颜色中找到。但是,意大利国旗是绿白红三色,意大利国家队乃至体育界的标志--蓝色,到底从何而来? 时光要追溯到1366年6月20日,萨沃亚公国(后成为意大利王国)的大公阿梅德奥六世在一次十字军出征中,提供了17艘战舰和2000名士兵。在出发仪式上,阿梅德奥六世要求水手们摇动萨沃亚公国红白十字旗帜的同时,也佩戴一条蓝色的水手巾--传闻这是他的个人喜好。从此,蓝色成为萨沃亚公国在各种官方活动中逐渐开始推行的颜色,尤其多用在围巾和头巾上。1572年蓝色被写入公国章程。 1861年意大利统一,随着以萨沃亚家族为核心的意大利王国的建立,蓝色围巾开始成为意大利军队在各种庆典仪式上的必备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一些运动队开始用蓝色为球衣的主要颜色。这种蓝色有了一个专门的名词--"萨沃亚蓝"。萨沃亚公国昔日的旗帜也有80%的蓝色。到了今天,人们更习惯称它为"意大利蓝"。 不过,意大利国家队队服的颜色最开始是白色。1910年5月15日,意大利队在历史上第一场正式比赛中,以6比2战胜法国队。当时法国队队员身穿蓝色队服,意大利队队员穿的则是白色队服。意大利足协直到1898年才正式成立,总部先设在都灵,后来迁移到米兰。这期间必须走很多程序,大家也都没太在意球衣颜色的问题。当时,大家对国家队的概念也不强烈,并且,一直没有正式的国家队比赛,所以,确定颜色也没太大必要。 意大利"足协选拔队"的第一场比赛是1899年4月30日与瑞士队在都灵的那场比赛,结果是"意大利队"0比2负于瑞士队。那场比赛所谓的"意大利队"中只有3名本土球员,其他都是在意大利踢球的外籍球员。意大利队的球衣颜色为蓝白相间,这是当时热那亚队队服的颜色。足球是从热那亚海港传入意大利的,热那亚队也是意大利最早的足球俱乐部。这蓝与白的组合奠定了意大利队队服未来的色调。 言归正传,1910年与法国队比赛的意大利国家队是第一支全部由意大利本土球员组成的足协代表队,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队。比赛在即,法国队穿蓝色队服早已确定,意大利队最后选了白色队服。为什么选白色?这里有几个说法。 第一是没有确定到底用什么颜色,索性就用白色,不用染色。 第二个说法与普罗韦尔切利队有关。当时在意大利足球界,普罗韦尔切利队(ProVercelli,1892年成立,在2012-2013赛季从意乙联赛降到丙级联赛)是超级强队,堪比日后获得五连冠的都灵和尤文图斯队。普罗韦尔切利队在1908年到1922年间七夺联赛冠军(但不是正式的意甲职业联赛),在1908年至1913年差点就创造六连冠的意大利足球历史,可惜最终在1909-1910赛季的争冠附加赛中败于国际米兰。普罗韦尔切利队的球衣颜色是白色,所以意大利国家队队服也采用了白色。 第三个说法是,足协在向普罗韦尔切利队道歉和致意。1909-1910赛季,此前已经两连冠的普罗韦尔切利队遭遇了刚从AC米兰队分裂出来的国际米兰队,两队最终在赛季末并列榜首,只得打附加赛。这也是意大利足球历史上第一场正式附加赛。这场比赛可谓故事多多。 附加赛之前,普罗韦尔切利队以已经安排了一些友谊赛为由,要求推迟附加赛,其实也有点不屑于与国际米兰角逐冠军的意思。老牌劲旅认为冠军只属于自己,国际米兰仅仅是运气好点罢了。但是最后,足协推迟了冠军附加赛,而普罗韦尔切利队所谓的友谊赛也没打。 足协将附加赛安排在了1910年4月24日,但普罗韦尔切利队又一次要求推迟比赛,因为队中三名绝对主力要去为军队踢一场球。国际米兰这次强硬了--不同意。足协也受够了普罗韦尔切利队的强势姿态,而且足协正在安排对法国等队的国家队友谊赛,所以拒绝了延期。 普罗韦尔切利队怒了,俱乐部主席博齐诺可是当时足坛第一大佬,日后他更将入主足协,成为第一位国际足联的意大利籍副主席,也是创立世界杯的雷米特的好朋友。于是,普罗韦尔切利队直接派少年队(11岁年龄组)去和国际米兰成年队较量,结果是3比10。"意甲冠军"归属国际米兰,普罗韦尔切利只拿到一个"意大利冠军"(当时没有外籍球员的球队中排名最高者)聊以自慰。 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场意大利足球历史上的经典附加赛。50年后的1960年,国际米兰队不满足协判罚,在冠军附加赛中派上青年队,和尤文图斯队打成1比9。不过那好歹是青年队,让小孩子上场,能打成3比10也够让人惊讶的了。 麻烦还没完,因为派少年队出场,普罗韦尔切利队从上到下被意大利足协禁赛到1910年年底(后到10月提前解禁),所以对法国队的比赛中,没有一名来自普罗韦尔切利队的球员。其实,足协也对禁赛后悔了,这大大影响了国家队处子秀,国际米兰队基本都是外籍球员,而最好的本土球员都在普罗韦尔切利队。为了缓解双方关系,国家队选用了白色球衣,算是致意普罗韦尔切利队。实际上,此后几年,意大利国家队90%的球员都来自普罗韦尔切利队。 与法国队比赛后,意大利队的第二场比赛是客场拜访匈牙利队。当时匈牙利队和奥地利队代表着世界足球的最高水平,意大利队毫无疑问地惨败,也是这种惨败让足协下决心提前解禁普罗韦尔切利队。 1911年1月6日,这次是主场对匈牙利队,普罗韦尔切利的球员们悉数出战,足协也无须再"致歉"了,球衣颜色开始向当时意大利北方的萨沃亚王朝"致意",萨沃亚蓝开始成为意大利国家队的主色调。最初这种蓝色是天蓝色,随后几十年,湛青、亮蓝等颜色都被尝试过,最终发明了"AZZURRI(深蓝色)",这成为专门指代意大利的颜色,不仅仅是足球,在各种体育项目中,那一抹蓝色都代表着来自亚平宁半岛的人们。 时至今日,意大利国家足球队的主场球衣依然是蓝色,创立之初的白色始终是第二套球衣的颜色。这一点倒是和法国人正好相反。法国人与意大利人在足球上的对立真可谓有百年历史。2006年世界杯决赛那场蓝白大战,正是意大利队挑中了主场,才成全了蓝色的"意甲天下"。 至于意大利队球衣史上的第三种颜色--黑色,则是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发明了。1938年第三届世界杯的资格赛与首场比赛,意大利队分别对阵挪威队和东道主法国队,结果分别以2比1和3比1取胜。这两场比赛中,当时的国家元首墨索里尼要求意大利队身穿黑色球衣,因为墨索里尼建立的法西斯党当时习惯身穿黑衫,被称为"黑衫党"。随后由于国内球迷的反对以及国际足联的施压,墨索里尼放弃了在这种"小事"上的计较。在他看来,胜利和夺冠才是法西斯政权需要重视的。随后的比赛中,意大利队的蓝色球衣又回到了赛场上。 还有一个小插曲。1994年,在球衣赞助商的压力下,意大利21岁以下青年队尝试了一次玫红色球衣,毕竟球衣漂亮一些,也便于赞助商制定销售策略。但是这次尝试在意大利国内引起公愤,骂声一片。最终,意大利足协顶住赞助商的压力,保持了蓝白传统。直至今日,意大利队有各种赞助商,球衣有各种款式,各种材质,但蓝军永远是蓝军。 在欣赏这段漫长的蓝色历史之前,请允许我对为本书写作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感谢:感谢王勤伯从意大利专门邮寄资料回来助我成书;感谢骆明后期的校验;感谢梁熙明、徐鑫炜、黑玉、王惠、彭泽民、武树芳和林良锋诸位的专业指导和启迪。最后,感谢爱人和女儿的大力支持,为了成书牺牲了不少陪伴家人的时光。 目录 一、波佐奠定蓝军起步基石001 做主帅不要工资002 "一战"的洗礼005 二、墨索里尼的政治足球007 喜爱足球的党魁008 梅阿查闪亮登场010 三、本土首捧世界杯013 强的不来,来的不强014 要么夺冠,要么吃枪子儿015 四、卫冕,不靠法西斯019 皮奥拉--梅阿查的好帮手020 这次决赛很轻松022 五、公牛的血蓝色的泪025 1950年至1958年,一届比一届差026 大都灵时代的崛起028 "宇宙队"都灵应邀前往葡萄牙031 风雨中的死亡航班033 拼遗体,靠波佐035 六、"雇佣兵"的尴尬039 联赛初期,规则不严040 "阿根廷人"帮意大利队夺冠043 切萨里尼区域045 乌拉圭球星成世界杯出局替罪羊047 外援大门关闭,当打之年的雇佣兵们懊悔不已049 21世纪重开外援大门051 七、圣地亚哥之战055 大地震无法阻挡世界杯的举办056 意媒贬低智利,埋下祸端058 意大利内部混乱不堪061 拳击手胖揍意大利人063 骂智利,也骂英格兰066 八、被朝鲜牙医惩罚069 "击败意大利队只是正常发挥"070 主帅拒招国际米兰主力071 俱乐部斗争闹到国家队074 10人打11人被爆冷076 "问责门"后,主帅成罪人078 九、1970年阿兹台克的世纪大战083 新主席、新主帅和新冠军084 一胜两平,小组第一086 惨烈的半决赛088 一个睾丸引发的故事090 里维拉总被批评092 "接力棒"的发明094 回国,媒体被球迷围攻096 十、更衣室起义,1974惨败099 小组淘汰更因内乱100 卡佩罗,温布利英雄102 拉齐奥帮起义105 三届世界杯赛看客的闹剧107 一代球星的悲剧谢幕109 十一、媒体惨败,国家队复兴113 贝老爷子的疯狂革命114 贝阿尔佐特的登场116 笑呵呵的"润滑油"领队118 拒送阿根廷人情121 惜败荷兰队与巴西队124 十二、金杯,一个国家的自我救赎129 "赌球门"席卷亚平宁130 媒体与贝帅彻底闹翻133 小组赛三平出线136 连斩三敌闯入决赛139 决赛轻松击败西德队142 用金杯回敬所有质疑144 十三、"烟斗教练"时代终结147 带着老伙计们继续前进148 无缘1984年欧洲杯决赛圈150 更新球队却苦无资源152 1986年世界杯,小组赛磕磕绊绊155 被普拉蒂尼淘汰158 十四、本土冠军从指缝间溜走161 维奇尼上任162 意大利人热情筹备世界杯164 斯基拉奇是最大惊喜165 巴乔崭露头角168 爱尔兰人的愉快假期170 第一个丢球=世界杯失败171 点球大战的噩梦开始了173 失败之后的吵吵闹闹175 十五、踢飞的冠军和落寞的背影179 维奇尼摔倒再也起不来了180 萨基的革命182 险些折戟小组赛185 巴乔的88分钟神迹188 塔索蒂打断恩里克鼻子191 半决赛,巴乔受伤离场192 巴西赢下点球大战194 十六、难挡法国队冲冠脚步199 1996年欧洲杯失败,萨基下课200 马尔蒂尼父子出征世界杯203 布冯冰天雪地中的亮相205 皮耶罗力压巴乔拿10号206 用点球救赎自我208 两名"10号"的接力棒209 内斯塔的世界杯魔咒211 巴乔罚进了,别人却不进213 老马尔蒂尼愤怒辞职214 十七、被韩国人顶翻217 欧洲杯,这次不怕点球了218 金球,意大利人的又一噩梦220 佐夫被贝卢斯科尼挤走221 巴乔错过世界杯并非因为重伤222 这次皮耶罗的对手是托蒂224 感谢皮耶罗不如感谢厄瓜多尔队226 被裁判杀死229 加时赛,红牌,金球,意大利队回家了231 特帅坚持到欧洲杯后才下课233 十八、2006意甲天下235 "电话门"or"莫吉门"236 莫吉如何掌控裁判239 更衣室不谈"电话门"243 小组赛轻松出线244 伟大的左后卫诞生249 淘汰德国人,靠的是防守艺术251 齐达内是主角,马特拉齐是配角254 点球冠军,改写命运257 后记里皮走下神坛259 附录263 一、波佐奠定蓝军起步基石 2014年世界杯在巴西举行。五星巴西队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好的足球队之一。而从成绩上来说,四星意大利队紧随其后。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称雄,让意大利队成为巴西队之后夺冠次数第二多的球队。虽然有不少人认为,意大利队能在1934年和1938年蝉联世界杯,更多的是政治原因,还有乌拉圭队和英格兰队等强队不参加、南美强队派遣二线队员等因素,但历史已无法改变,世界足球的舞台上,那一抹蓝色始终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2014年世界杯抽签仪式上,当意大利队成为欧洲非种子队中的X队时,多少种子队都为之心颤。最终,乌拉圭队、英格兰队与意大利队一起组成了这届世界杯上的最强死亡之组。也许是命运使然,这三支球队曾是世界杯初期的"主角"。20世纪30年代,当足球鼻祖英格兰不屑参加世界杯之时,当1930年世界杯冠军乌拉圭队在抵制1934年世界杯时,名不见经传的意大利队突出重围,举起了雷米特杯,甚至四年后还来了空前绝后的个世界杯卫冕。于是,巴西世界杯的D组汇聚了三个创造了世界足球以及书写了世界杯最初历史的球队。 有种说法是,英国人开着战船、踢着足球,征服了全世界。意大利在足球上被"征服"源于热那亚海港。对于英国水手们脚下那圆圆的玩意儿,热那亚人及其他地方的意大利人都显示出了无比的热情和关注。19世纪末足球传入意大利,像亚平宁半岛的形状一样--一只靴子踢着一个足球,足球深入了这个民族的灵魂。100多年来,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伟大的球星、伟大的球队、伟大的比赛。我们将细细品味一代又一代亚平宁足球人为足球梦想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荣誉。 做主帅不要工资 2010年世界杯,卫冕冠军意大利队耻辱地以小组赛一场不胜的成绩,小组垫底出局。最让意大利人郁闷的是,那个夏天恰恰是意大利国家队处子秀的百年纪念。1910年5月15日,意大利国家队的第一次正式比赛在米兰上演,6比2击败法国队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当时南欧几个国家的足球水平也仅仅处于摸索阶段,与奥地利队、匈牙利队以及英格兰队都无法相提并论。意大利队前两年时间鲜有胜绩不说,更没有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主教练,选人、用人都由足协官员、记者、裁判和著名球星组成的一个委员会投票决定。 1912年,意大利国家队的第一位主帅产生,他就是伟大的波佐(VittorioPozzo,1886年3月2日-1968年12月21日)。他是意大利足球史上最伟大的教练,没有之一。他也是世界上迄今唯一卫冕世界杯成功的教练。他的故事基本上涵盖了意大利国家队起步阶段的点点滴滴。 波佐出生于都灵一个既不贫穷也不太富裕的家庭。家里的条件可以让小波佐顺利完成学业,也允许他出国求学。在法国、瑞士和英格兰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波佐开始深入接触足球。"我不认为在身体上我们和英格兰人有什么太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对足球的认识和战术。在英格兰人看来,足球是一门学问,而在意大利,很多人还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波佐后来回忆说。 在英格兰求学过程中,波佐留在曼彻斯特的时间最长,当时的曼联队场边,总有这位小伙子的身影。波佐对英式足球的那种快节奏印象深刻,这也是日后他的球队最重要的战术特点。波佐很清楚,技术和意识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日后他选择球员时,非常喜欢全面的球员。波佐的另一大特点是善于调动球员的积极性,即现代足球中所谓的心理调控能力。 波佐没有打算很早回国,但父母思儿心切,借着波佐姐姐的婚礼,将波佐叫回意大利,并成功劝说他留在祖国发展。从此,波佐成为伟大的都灵足球俱乐部的奠基人之一。 1906年12月3日的夜晚,在一家酒吧中,都灵板球队和一部分尤文图斯队分裂出来的骨干正式联盟,成立了都灵足球俱乐部。1906至1911年,波佐在都灵踢了5年球,直至1911年退役。 退役后的波佐在家人的安排下去了倍耐力公司,成为一名管理人员。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的兴趣不在于此,自己的职业应该是足球。1912年,波佐从倍耐力辞职,来到都灵队担任主帅,一干就是十年。同时波佐还兼任国家队主帅。正如前文所述,意大利队当时并没有主帅一职,训练和比赛只是由一个足协组织的委员会在组织。从1910年国家队组建以来,意大利队的成绩很一般,与奥地利队、匈牙利队等强队频频过招,总是输球。人们逐渐认识到,聘请一名主教练很有必要。 脑子里充满了足球知识,希望有用武之地的波佐主动请缨。他很明白国家队的意义,这将是一支独立的球队,而不是临时凑在一起踢场球的小团体,或许这就是他去英格兰求学后形成的职业概念。但是在波佐与足协交流初期,问题出现了,足协只想找一名执行主教练,负责具体工作,在做一些重要决定时,还是希望由委员会参与。 波佐不同意,他想得到全部权力。最终讨价还价的结果是,波佐不拿任何工资和津贴,免费为国家队服务,但大权基本由波佐掌控。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能在意大利国家队"一言堂"的也只有波佐。当然这也与时代背景有关,那时的国家队比赛任务并不繁重,而且没有什么油水,连国家队主帅都只能是兼职。 1912年6月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意大利国家队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际大赛上,这也是波佐第一次作为国家队主帅进行临场指挥。但出师不利,资格赛第一轮,意大利队就被芬兰队通过加时赛以3比2击败,经过复活赛1比0击败瑞典队后,在半决赛中被奥地利队5比1血洗。波佐极为强调进攻的打法虽然使比赛场面很漂亮,但"2-5-3"阵型还是有点不平衡。意大利媒体口诛笔伐,指责失利全因波佐。赛后波佐愤怒辞职,甚至有点自暴自弃。他离开了足球场,回到倍耐力集团,同时兼任都灵队主帅。而国家队重新交给足协委员会带领。 "一战"的洗礼 1912年年底,意大利国家队在热那亚完败于强大的奥地利队,比赛中对手展现出的高超的技战术水平,让身处意大利足球源头的热那亚人瞠目结舌。1913年意大利队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连邻居法国人和瑞士人都赢不了。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欧洲逐步陷入战争的深渊。意大利起初中立,随后加入德奥同盟国,最后又"变节"为协约国,参战无法避免。足球运动员本身就有不少人出身军队,而且身体素质很好,是征兵的主要对象。很多球员上了战场,最终无法回到绿茵场。 波佐是幸运的,他也参加了这场战争,但没有成为炮灰。作为一名指挥官,他保住性命的可能性比其他球员大了许多。残酷的战争成为波佐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他越来越明白凝聚力对一支队伍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发挥每名成员自身特点的必要性。日后,意大利队在波佐的带领下所展现出的强大意志,或许就是战争的产物。 一战结束后,足球场成为欧洲大陆没有硝烟的战场,各国都更重视国家队的成绩。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意大利队有了进步,在1/8决赛上2比1淘汰埃及队,可惜在1/4决赛中1比3负于法国队,虽然此前曾9比4击败过同一对手。国内骂声一片,于是,波佐被足协请回,不过意大利足协的目的,或许是想找一个替罪羊。 1924年巴黎奥运会,波佐再次带领意大利队出征,成绩同样一般。淘汰赛上凭借乌龙球1比0击败西班牙队后,1/4决赛上遭遇瑞士队,1比2被淘汰。赛后波佐再次辞职,直到1929年才复出执掌国家队,并且一带就是18年。在这段期间,意大利国家队获得了两次世界杯冠军和一次奥运会金牌。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波佐不在国家队的几年里,意大利足球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为波佐的成功奠定了不错的基础。 二、墨索里尼的政治足球 这里必须提到一名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他是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PartitoNazionaleFascistaItaliano)的党魁,该党于1922年至1943年间是意大利的执政党。 法西斯是拉丁文Fasces的音译,原指中间插着一柄斧头的一捆棍棒,这是古罗马时代官吏执掌权力的象征。故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又译为棒喝党(甚至足协标志在那个阶段也是以束棒为核心)。其党旗为黑色,以黑衫为党服,故又名黑衫党。1938年意大利国家队身穿黑色球衣参赛,就是墨索里尼的命令。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索里尼利用统治阶级"惧怕赤色"的心理,于1919年3月在米兰建立半军事化组织--法西斯战斗团。1921年11月正式建立国家法西斯党。纲领是法西斯国家至上,执行国家的决定是每个人的天职。1922年10月28日,在大垄断资本集团和军队的支持下,震惊国内外的"进军罗马"行动展开。数万名身穿黑衫的法西斯武装分子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成功夺权,成为意大利的国家最高领导人。 喜爱足球的党魁 墨索里尼很喜欢体育,尤其是足球。他发现,用足球来鼓吹自己的法西斯统治是个不错的方式。足球赛的胜利可以证明国家力量的强大,从而证明自己统治的能力。 那段时期,意大利足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国脚们也是如此。他们必须竭尽全力去比赛和取胜。在比赛前,俱乐部必须让国脚们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免担上"不为国家着想"的罪名。 1925年的一场友谊赛,意大利队主场7比0大胜法国队。赛后墨索里尼亲自接见了那支国家队。一代球星贝尔纳迪尼在那场比赛中上演了国家队处子秀。日后,他在1974年世界杯后执掌国家队,成为功勋教练贝阿尔佐特的启蒙者。此外,还有几场重大胜利值得一书。特别是1927年1月30日,意大利队5比1客场血洗瑞士队,一雪前两届奥运会输球之耻。 1927-1930年,欧洲举行了一项赛事,名为"国际杯",即现在欧洲杯的前身。欧洲的几支国家队打循环赛,时间视各国家队空闲而定,所以赛时一般拖得比较长。比赛规则为各队间主客场对阵,胜得2分,平得1分。 墨索里尼的政治足球初露锋芒。虽然对阵强大的奥地利队,意大利队主客场都输球了,但其他比赛意大利队从未输球,主客场更是双杀同样强大的匈牙利队。尤其是1928年3月25日在罗马法西斯政党球场举行的球赛,墨索里尼亲临现场。意大利球员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4比3险胜匈牙利队。那届历时三年的"国际杯",意大利队11分力压奥地利队夺冠。意大利队开始向着欧洲顶级球队高速靠进。 1928年的奥运会也值得一提。在这次大赛上,意大利队第一次站上领奖台。1927年的"国际杯"开打4场比赛后,意大利队就去了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在1/8决赛中意大利队淘汰的又是老冤家法国队。开场意大利队0比2落后,最终4比3大逆转,意大利国内普天同庆。1/4决赛意大利队打了两场,以1比1和西班牙队战平。根据当时的规则,三日后重赛。重赛上意大利人发飙,打出了7比1的比分,把又一个邻居送回家。 意大利队半决赛的对手是乌拉圭队。乌拉圭队是奥运会卫冕冠军,也是两年后的第一届世界杯冠军得主。那场半决赛打得昏天黑地,乌拉圭队逆转意大利队杀入决赛,最终击败阿根廷蝉队联奥运金牌。 意大利队与埃及队在铜牌争夺战中相遇。打不过乌拉圭队,意大利队在埃及队面前彻底爆发。开场15分钟双方就你来我往打成2比2。接下来是意大利人的天下,意大利队最终以11比3摘得铜牌。斯基亚维奥(Schiavio)、班凯罗(Banchero)和马尼奥齐(Magnozzi)三人上演帽子戏法,再加上巴隆奇耶里(Baloncieri)梅开二度,意大利队创造了国家队历史进球纪录,这项纪录直到今天依旧未被打破。值得注意的是斯基亚维奥,他是博洛尼亚的传奇射手,6年前的世界杯,正是他在加时赛中"绝杀"了捷克斯洛伐克队,帮助意大利队第一次举起世界杯。 1929年,墨索里尼钦点波佐回到国家队,开始了一段足球盛事。如果把第三届"国际杯"(1933-1935年)算作欧洲杯,那波佐实际上取得了1934年世界杯、1935年"欧洲杯"、1936年奥运会和1938年世界杯四个奖杯。 波佐的意大利队在技战术上并非那个时代的顶尖,但战斗力和赢得成绩的能力绝对一流。当时意大利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一片混乱,但在国家机器的催动下,足球成为意大利人证明自己的好途径。 梅阿查闪亮登场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改造着这个传统古国。整个社会的喧嚣和好斗因子渐渐进入足球场,从俱乐部到国家队,球风变得越来越粗放,身体优势和精神力量开始成为这支国家队的核心。那时有句话是"国家队就是球场上的战士,代表着整个国家的荣誉"。接下来几年,意大利足球飞速进步,特别是在球星培养上收获颇丰。此时,一代天骄梅阿查闪亮登场(GiuseppeMeazza,1910年8月23日-1979年8月21日)。 梅阿查6岁开始踢球,7岁时父亲病逝后,他逐渐成为家庭顶梁柱,他踢球的目的就是赚钱养家。那时职业球员虽然没有如今的经济效应,但起码可以养家糊口。小梅阿查最开始在AC米兰试训,但因为他身材矮小(成年后1.69米)未被录用。 国际米兰前球星贝尔纳尔迪尼发现了这个技术出色、力量十足的小个子。试训梅阿查后,主帅维斯立马点头。梅阿查从1927年开始为国际米兰效力,他门前的破坏力令人瞠目结舌,在各种角度、各种情况下都能将足球射入对方大门。1930年,梅阿查率国际米兰夺冠,他本人成为"最佳射手"。 梅阿查是意大利足球史上最伟大的前锋之一,在职业生涯477场比赛中共打入305球,3次斩获意甲"最佳射手"称号。1947年梅阿查退役之时,米兰的圣西罗球场被命名为"梅阿查球场"。 梅阿查对意大利足球的贡献,不仅仅是那两座世界杯,更是代表了意大利足球的真正崛起。1930年2月9日友谊赛上,意大利队4比2击败瑞士队,梅阿查以一个进球完成了国家队处子秀。同年5月11日,首届"国际杯"的最后一战,意大利队做客布达佩斯,挑战老牌劲旅匈牙利队,结果5比0狂胜,意大利队以1分优势力压奥地利队和捷克斯洛伐克队夺冠。这场比赛中,年轻的梅阿查上演了帽子戏法,世界足坛开始关注这个小个子球星。1931年,梅阿查继续着进球大业,在5比0胜法国的比赛中又一次连入三球。2月21日在圣西罗对阵奥地利队的比赛中,奥尔西和梅阿查各入一球,帮助意大利队20多年来第一次击败强大的奥地利队。 1931年,第二届"国际杯"开战,意大利队成绩仍然不错,只可惜最终还是被奥地利队抢去了冠军。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10月28日最后一场比赛,意大利队客场1比2负于捷克斯洛伐克队,成全了奥地利队。那一天,在罗马的法西斯政党球场上,"进军罗马"的十周年庆典正在进行,大家等待着意大利国家队的贺礼。国家队回国后,被国家元首墨索里尼臭骂一顿。 当然,这个所谓的"欧洲杯"并不十分重要,不至于上升到"不赢球就送命"的程度。但从那一刻开始,墨索里尼决心要在下一次世界大赛,即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上大展拳脚。有整个国家的支持,当时还不是人见人爱的世界杯主办权被意大利人轻松带回了亚平宁,在自家门口赢球、夺冠,墨索里尼的算盘打得很精。 三、本土首捧世界杯 1932年年底,在瑞士国际足联总部,国际足联听取了意大利的申办要求。当时和意大利竞争的只有瑞典一国,最后瑞典退出了竞争。有趣的是,1934年世界杯半决赛和决赛的主裁判都是瑞典人艾克林德,这和瑞典最后时刻的退让有没有关系不得而知。 就这样,世界杯被墨索里尼作为礼物送给了意大利人民,尤其是那些平日里无事可做、把绝大精力和兴趣都投在足球上的中下层人民。墨索里尼力争用足球团结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客观来说有一定效果。这届世界杯第一次推行了"直播"--广播直播。墨索里尼的巨大投资,是为了让国家主义深入每一个国民心中。 强的不来,来的不强 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成功举办后,第二届世界杯的影响力更大了。多达32支球队申请参加决赛圈,国际足联不得不举行了一次资格赛,才筛选出16支球队。值得注意的是,这届世界杯,卫冕冠军乌拉圭队没有参加,因为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时,欧洲队只去了4支,乌拉圭是在抵制"欧洲世界杯"。 英格兰队同样没有参加,一方面是不屑自己与足球上的徒子徒孙们的"折腾",另一方面是英格兰足总与国际足联在一些观念和政治问题上不统一。还有个插曲,阿根廷和巴西派遣的都是"业余队"。不过原因不同,阿根廷是"怕",巴西是"乱"。 巴西足协管理混乱,根本无法合理组织出国家队,很多球星索性在俱乐部踢球赚钱,没兴趣为国效力。而阿根廷是被挖墙脚挖怕了,意大利在世界杯前就"同化"了三名阿根廷球星:奥尔西、蒙蒂和瓜伊塔。蒙蒂更是世界杯上唯一代表两个国家队参加两次世界杯决赛的球员,1930年对乌拉圭队的世界杯决赛就有蒙蒂。 阿根廷足协的想法是,"我们才不让真正好的球星去你们那里秀呢,万一被看上了、诱惑了,损失的可是阿根廷国家队"。这种顾虑也促使国际足联随后对更换国籍的参赛者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在意大利本土,这种球员被称为"雇佣兵",意思就是哪儿给钱就去哪儿。 回到世界杯话题,"假豪门"阿根廷队和巴西队在1/8决赛上就被淘汰。美国队在首轮遭遇东道主意大利队,意大利队7比1轻松取胜,头号射手斯基亚维奥完成帽子戏法。再算上唯一一个非洲球队--埃及队被匈牙利队淘汰,8强全部是欧洲球队。这届世界杯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世界杯"。 要么夺冠,要么吃枪子儿 1/4决赛中,意大利队与西班牙队踢得有些沉闷。波佐此时的足球攻防战术愈发平衡,与东欧足球打小范围传切战术不同,波佐深受英格兰足球影响,更多崇尚凭借身体力量和长传冲击。既然皮球可以远距离输送到前场,后卫们就不需要太过压上,所以后防留人不少。与西班牙队90分钟的比赛以1比1战平。重赛在次日进行,凭借梅阿查的进球,意大利队过关。那场比赛双方消耗都比较大,梅阿查在赛后一度昏厥。 接下来半决赛意大利队的对手是老冤家奥地利队。不过奥地利队在此前以2比1胜匈牙利队的1/4决赛中消耗更大,伤了不少主力,尤其是比赛中多次出现拳脚相加。半决赛同样有些沉闷,凭借归化的阿根廷人瓜伊塔的进球,波佐的球队以1比0小胜奥地利队。意大利队在世界大赛上第一次杀入决赛。另一边,捷克斯洛伐克队以3比1击败德国队,断绝了两个法西斯国家会师决赛的"美好愿望"。 1934年世界杯决赛在6月10日举行,地点正是罗马的法西斯政党球场,墨索里尼和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并坐主席台上,5万名球迷在现场助威。据说当时墨索里尼下了军令状:"要么(得)奖杯,要么(挨)枪子儿"。如果输球,墨索里尼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成为笑话。 这里不得不提到上文说过的瑞典裁判艾克林德,半决赛意大利队对奥地利队时,艾克林德多次放过意大利人在禁区内的犯规,奥地利队多次抗议要求点球无果。而且,瓜伊塔破门前,梅阿查与对方门将一起摔倒,奥地利媒体认为梅阿查犯规在先,裁判却没吹犯规。 半决赛争议多多,却没有阻止艾克林德与意大利队在决赛中再次相遇。据说那场决赛的半场休息时,墨索里尼还私下与艾克林德进行了会面,至于说的是什么,已经无从得知了。 这场决赛中,波佐使用了与半决赛完全相同的11人,用略带英式的防守足球战术与捷克斯洛伐克人对抗。在墨索里尼军令状的压力下,意大利球员明显很紧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直到第71分钟捷克人普茨的小角度射门洞穿了孔比把守的大门。 被逼上绝境的意大利人彻底爆发了。波佐在场边如同大喇叭般吼叫着,而战术上,波佐将已经有些筋疲力尽的中锋斯基亚维奥回撤到边路,身体强壮的瓜伊塔继续深入客队禁区进行骚扰。第81分钟,瓜伊塔助攻,他的阿根廷老乡奥尔西在20米外打入一球,扳平比分。沉寂了10分钟的球场复活了,墨索里尼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加时赛开始仅仅5分钟,梅阿查策动攻势,又是改打中锋的瓜伊塔回做,这次是一瘸一拐的斯基亚维奥将足球射入,比分改写为2比1。终场哨响起后,罗马沸腾了,意大利沸腾了,墨索里尼喜笑颜开,与雷米特热情拥抱。无论外媒如何怀疑政治因素,意大利队确实具备了称霸世界足球的资本。 经过政府、民间的一系列庆祝,意大利队成为国民英雄。墨索里尼当然非常满意,给了每个人巨额奖金。墨索里尼还专门赠送给意大利足协一个铜质雕塑"元首之杯"。雕塑展示了门将在千军万马中跃起空中摘球的一幕,刻画出攻防争夺的激烈。这尊"元首之杯"至今依然保留在科维尔恰诺基地的意大利足球博物馆中。二战中,意大利足协所在地被洗劫一空,这尊纪念杯因太沉重幸免于难,否则那段历史将失去一个重要的见证。 因为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和意大利队的最终夺杯,足球正式成为意大利国内的第二大运动。从媒体关注、商业化、全球影响力上看,意大利的第一运动仍是自行车赛。但从民众参与角度讲,足球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第一流行运动。此时意大利国家凝聚力空前强大,墨索里尼的足球策略完全奏效。 四、卫冕,不靠法西斯 1934年世界杯夺冠,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意大利足球近百年的辉煌刚刚起步。 1934年11月14日,意大利队做客英格兰海布里球场。这里有个比喻是:毕业考试成功的意大利队,要再去和教授面试一次,作为足球鼻祖,英格兰人在足球上有自大的资本。 开场不久,动作向来粗野的意大利人蒙蒂被"粗野的鼻祖"踹断了腿,虽然蒙蒂试图继续比赛,但最终坚持不住,离开球场去了医院。当时还没有换人的规则,所以大多数时间里意大利队是以10人对11人。0比3落后时,意大利队门将切雷索利神勇地扑出了一个点球,之后梅阿查凭借个人能力连入两球,10人的意大利队最终以2比3告负。这种勇猛的足球精神,让英格兰人也不得不赞叹,并送出外号"海布里蓝狮",算是承认了意大利足球的地位。 皮奥拉--梅阿查的好帮手 1935年,因世界杯而暂停的第三届"国际杯"(欧洲杯前身)重燃战火,波佐的球队再次击败奥地利队,以11分的总成绩赢得冠军,为接下来的奥运会、世界杯强势热身。在这届"国际杯"的最后阶段,另一位传奇巨星--皮奥拉走入我们的视线,他是拉齐奥足球俱乐部的伟大射手,是意甲联赛进球纪录(274球)的保持者。 比起梅阿查,皮奥拉身体更强健,精神更勇猛,对进球的饥饿让对手恐惧。1930年,年仅16岁的皮奥拉在普罗韦尔切利足球俱乐部开始了职业生涯,在1933-1934赛季其俱乐部以7比2击败佛罗伦萨的比赛中,皮奥拉包办6球,这仍是意甲的记录。1936年皮奥拉转会拉齐奥,效力长达9年,这是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阶段。国家队也是皮奥拉自豪的舞台,他取得了与梅阿查不相上下的成绩。 1935年3月24日,"国际杯"重启,由于梅阿查受伤,波佐将联赛中状态正热的皮奥拉招入国家队。意大利队能在客场以2比0战胜奥地利队,正是因为皮奥拉的梅开二度。从此,皮奥拉与梅阿查成为意大利队的主力锋线搭档。他们一个勇猛、一个轻巧,有如此伟大的锋线双子星,再加上一套完整的防线,意大利队已足够称雄那个时代的足坛。 不得不提到的还有弗罗西(AnnibaleFrossi)--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前锋。他是波佐在1936年奥运会前从乙级联赛招入的新人,一个带着塑料眼镜的家伙。不得不说波佐眼光独到,意大利队一路杀入决赛,在柏林的最后决战中又遭遇冤家--奥地利队,正是弗罗西的两个进球,帮助意大利队赢得了本国足球历史上的唯一一枚奥运金牌。 此时,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了欧洲大陆,奥地利被德国吞并后,第四届"国际杯"无疾而终。第三届世界杯在1938年到来,然而战争却让很多优秀的球员都无法参赛。这届世界杯还有不少缺席者,乌拉圭和英格兰继续抵制世界杯,和法国争办世界杯的阿根廷因不满世界杯连续在欧洲举办也放弃参赛。好在巴西队派出了最强阵容,为这届世界杯增色不少。 意大利队作为卫冕冠军,依然是最抢眼的一支球队,无论是在足球还是在政治方面。这届世界杯的前两场比赛,墨索里尼命令意大利队身穿黑色球衣,因为他的法西斯党徒都是黑衣着装。不过,在欧洲社会陆续的反法西斯浪潮中,这种行为以及每场比赛前球队的"罗马敬礼"都引起了巨大抗议。意大利队首场对挪威队时,1万多名意大利球迷发出巨大嘘声。这针对的不是国家队,而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 场外争议没有影响场内争锋,皮奥拉成为这届世界杯的英雄。1/8决赛时,意大利队面对挪威队,皮奥拉在加时赛第94分钟的进球帮助意大利队以2比1过关。1/4决赛上,皮奥拉先助攻科劳西,然后梅开二度,意大利队以3比1轻松淘汰东道主法国队。半决赛在马赛进行,意大利队出战夺冠最大热门巴西队,巴西队十分乐观,不仅定好了飞往决赛地巴黎的机票,更是让头号射手莱奥尼达斯和主力蒂姆轮休,备战决赛。 然而,巴西队为自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皮奥拉助攻科劳西破门后,又制造了一个点球,梅阿查射入。这里有个小插曲,据说当时梅阿查的球裤松紧带断了,只得一只手提着裤子去射点球,而且那是梅阿查最后一个国家队进球。赛后,意大利队主帅波佐找到巴西队,希望对方转让机票,但巴西队宁可亏钱也不干,结果意大利队只能坐火车前往巴黎,决赛场地是巴黎郊区的白鸽球场。 这次决赛很轻松 1938年6月19日,第三届世界杯决赛打响,意大利队的对手是匈牙利队。当时人们对意大利队的看法已经有所转变,就像东道主法国队被意大利队击败后评价的:"四年前我们的闲言碎语现在看来是笑话,他们的确有夺冠的实力。" 面对匈牙利队,意大利队很好地贯彻了波佐的战术安排,稳固防守,在球场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拼抢,不给匈牙利人组织进攻的机会。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皮奥拉独进两球,助意大利队以4比2最终夺冠。皮奥拉当选该赛事最佳球员,并以5球获得银靴奖。 随后爆发的二战阻断了这名伟大射手的世界杯生涯。当然,还有很多伟大的足球人在战争面前停下了脚步。不过,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对意大利足球也做了一些贡献,因为墨索里尼认为二战是"闪电战",必胜信心极大,所以在战争前期征兵时对球员很宽容,"他们留在球场上比去战场上作用大"。墨索里尼的想法是尽快结束战争,让球员们继续在绿茵场上给他争气,所以意大利足球人才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意大利国家队在二战后仍然非常强势,直到苏佩加空难的爆发。 1948年,二战结束3年后,意大利足协认为波佐已经不再适合担任国家队主帅一职。还有一层含义:波佐是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党的拥护者,他取得的世界杯胜利都是在法西斯政权下获得的。可是实际上那个时期的体育成功哪个不被贴上法西斯标签呢?波佐不可能以个人之力,公开与整个法西斯政权抗争。 那几年,波佐唯一一次的公开亮相就是1949年去认领苏佩加空难的尸体,因为遇难者都是他在都灵的好朋友以及昔日他的国家队队员。此后10年,波佐全身心投入科维尔恰诺基地的构建,作为意大利国家队训练基地以及教练培训班所在地,科维尔恰诺已成为意大利足球的圣地。 日后解密的文件还了波佐一个清白。二战期间,波佐曾帮助意大利自由党的革命人士逃出意大利,并秘密抵抗过法西斯政权。这算是为波佐的政治生涯正了名。 伟大的波佐执教意大利队6927天,带着65胜17平15负的成绩和两座世界杯离开了国家队,他的荣耀标志着意大利足球从起步到登顶的30年。波佐的离去以及随后发生的苏佩加空难,导致意大利队在接下来几乎二十年里处于荣誉真空期。 1968年12月21日,一代功勋教练波佐仙逝。他无疑是意大利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主帅,也是世界足坛最伟大的主帅之一。毕竟世界杯四年一届,国家队主帅想要卫冕世界杯,难度比一年一度的欧冠大得多。前意大利队主帅里皮在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队夺冠后,2010年再接教鞭,想重闪前辈波佐的光辉,可惜南非世界杯小组赛后意大利队就被淘汰了。 五、公牛的血蓝色的泪 1949年5月4日17时04分,一架菲亚特G212航班从里斯本飞往都灵,在天气因素、人为因素和机器故障的作用下,这架载着都灵队全体队员的飞机撞上了苏佩加山山顶修道院的外墙,全机31人罹难。 这是足球史上最惨痛的飞机失事事件之一。对于意大利足球来说,这更是一次毁灭性打击,因为那时正是"大都灵时代",意大利国家队几乎被都灵队队员占据。有一个纪录空前绝后:1947年5月11日,意大利队在友谊赛中以3比2击败匈牙利队,其中意大利队11人中有10人来自都灵队,只有门将是尤文图斯队的森蒂门蒂。 1950年至1958年,一届比一届差 1949年的苏佩加空难几乎使整支意大利国家队队员遇难,我们可以想象,1950年的世界杯上意大利队会遭遇何等命运。更何况,空难之后,新晋国脚们极度恐惧飞行,这支国家队从意大利乘船去巴西,耗时三周才抵达。而在颠簸辛苦的航行中,球队的所有训练用球因为固定不当,都献给了大西洋。到巴西时,蓝军的战斗力直接打了个对折。 摆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世界杯时隔12年后重新起航,1950年世界杯在巴西举办。作为卫冕冠军,意大利队在第一轮循环赛中就惨遭淘汰。开赛第一场,面对完全由业余球员组成的瑞典队,有心无力的意大利队以2比3输了。 这个小组中本该有四支球队,但印度队因国际足联拒绝他们的球员光脚上场而决定退赛,剩下瑞典队、意大利队和巴拉圭队三队角逐一个出线名额。瑞典队第二场小组赛以2比2战平巴拉圭队,几乎锁定出线权,使得意大利队最后一场以2比0完胜巴拉圭队没有任何意义。而英格兰队放下架子来参加世界杯,却被美国队和西班牙队双双击败。于是,意大利队和英格兰队一起成为1950年世界杯上最悲剧的球队,他们一个是卫冕冠军,一个是足球鼻祖。 再来说说1954年的世界杯,这届世界杯在意大利的近邻瑞士举行,旅程不再是问题,但这无法弥补意大利队实力真空期的无奈。意大利队这次与东道主瑞士队、英格兰队和比利时队分在一组,首场就以1比2输给了瑞士队。最后,意大利队与瑞士队同积2分,要打附加赛角逐一个小组的出线名额,但这次意大利队输得更惨,以1比4惨败之后打道回府。 1958年世界杯中的意大利队更加悲情,虽然招募了1950年逆转巴西队夺得世界杯的乌拉圭球星斯基亚菲诺和吉贾,但意大利队连预选赛都没有过关,问题出在小组赛最后一轮与北爱尔兰队的交锋上。事实上1957年12月的比赛中,意大利队客场以2比2战平了北爱尔兰队。这个比分已经保证意大利队可以进军世界杯,但意大利足协没事找事,非要认定这场比赛没有国际级主裁,要求必须重赛。或许意大利足协压根不信意大利队会输给北爱尔兰队这个小球队,结果,吉贾开场不久就被罚下,意大利队以1比2告负。于是,1958年世界杯留下了意大利国家队历史上唯一一次没有进军决赛圈的遗憾。 至此,20世纪50年代的三届世界杯,意大利队一次预选赛折戟、两次小组赛被淘汰。在意大利足球界,这一段时间被称为"黑暗时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AC米兰与国际米兰的崛起,意大利队才迎来复兴,在1968年欧洲杯上夺冠,不过那是后话了。现在,我们重新聚焦"血色公牛"的故事,都灵队的崛起和毁灭恰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意大利队的主旋律。 大都灵时代的崛起 都灵俱乐部是意大利创立最早的俱乐部,甚至早于意大利足球源头热那亚俱乐部,但因为成立初期都灵不是以足球为主,而是作为板球俱乐部,所以意大利足球历史上没有认定都灵的第一位置。 但是,都灵队一直都是意大利足坛的重要力量,冠军教练波佐出道时就曾在都灵队效力和执教。Granata是意大利语中都灵的昵称,意思是"石榴红"。它作为都灵队球衣的颜色延续至今,只不过苏佩加空难将这身石榴红队服染成了血红色。 1930-1935年,都灵城的另一支球队尤文图斯实现了五连冠的伟业,之后的都灵队本可以追平甚至打破这种传奇,但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完成。一切要从1939年夏天说起,前都灵球员、皮革商人费鲁奇奥·诺沃入主都灵成为主席,诺沃踢球时的球技很差劲,连他自己都说:"是的,那时我就是个傻瓜。" 这个诺沃不是阔佬,在都灵期间从没有过什么大手笔投资,哪怕和其他俱乐部竞争球星,也仅仅是那种"你出30万里拉、我出33万里拉"的精打细算型。诺沃在都灵的成功,靠的是以独到眼光招揽各种人才,而且善于听取意见。1938年世界杯夺冠后,意大利队没有太重的比赛任务,所以功勋教练波佐成了诺沃的顾问,引进了一套英格兰足球训练体系,特别是英格兰教练莱斯利被签下执掌青年队,这位莱斯利正是日后苏佩加空难时都灵的一队主帅。 诺沃招揽的第一位球星是从瓦雷塞签下的18岁天才前锋奥索拉(FrancoOssola),签约费仅仅是5.5万里拉,不幸的是奥索拉后来也在苏佩加空难中丧生。1941-1942赛季,诺沃一口气签下五位新球员,包括1938年世界杯冠军队左边锋费拉里斯。这里有个小故事,从尤文图斯新来的伯雷尔为了给新老板献礼,打听到尤文图斯队友加贝托将以30万里拉的身价转会热那亚,于是都灵老板诺沃"碰巧"出价33万里拉,成功将这位日后建功立业的主力中锋加贝托截获。 战术上,都灵队采用了英格兰人查普曼创立的"3-2-2-3"战术,也就是著名的"WM"战术,在亚平宁打出一股攻势足球的美丽风暴,成绩越来越好。1941-1942赛季,都灵队以3分之差被罗马队历史上第一次夺去意甲冠军,决定性的一场输球是联赛倒数第三轮的都灵队兵败威尼斯队。 但是诺沃没有被失败的怒火冲昏头脑,而是在赛后直接去了威尼斯队的更衣室,和威尼斯老板开诚布公地说:"开个价吧。"最终,都灵队以140万里拉抢走了一代球星瓦伦迪诺·马佐拉(中场组织者)和罗伊克(边锋)。这位马佐拉就是后来国际米兰的传奇球星桑德罗·马佐拉的父亲。都灵队这次也是赶在尤文图斯之前出手,又一次打击了同城劲敌。至此,"大都灵"骨干搭建完成。 1942-1943赛季,虽然开局不利,但都灵队接连获胜,在最后一轮以1分优势力压黑马利沃诺队,意甲职业化以来都灵队的第一个冠军终于到来。赛季进球榜上,加贝托打进14球,费拉里斯打进12球,马佐拉打进10球,都灵队的火力愈发猛烈。随后的意大利杯决赛上,奥索拉梅开二度,加上费拉里斯和马佐拉的进球,都灵队以4比0击败前一个赛季的冤家威尼斯队,成为意大利足球历史上的第一个双冠王。 这个时候,意大利在二战中的局势愈发不利,球员们也面临被征召入伍的危险。意甲各队开始想办法将球员注册到重要军工企业中,比如都灵就和菲亚特合作(当时尤文图斯还不是菲亚特的),成立了都灵菲亚特队,意思是球员们在军工企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总算保留住了意大利足球的财富。不过,随着美军在南部登陆,意大利南北间的铁路线也遭受了巨大破坏,联赛只能暂时分成南北两个赛区各自进行,所以1943年至1945年两年间没有了所谓的意甲冠军,否则都灵队的连冠伟业绝对要盖过尤文图斯的五连冠。 1945-1946赛季就是都灵队与尤文图斯队的竞争,直到最后一轮都灵队以9比0大胜利沃诺队,而尤文图斯队被那不勒斯队以1比1逼平,公牛捍卫了球衣上的意甲冠军标志(这还是1942-1943赛季的冠军),真正的大都灵时代开启。头号球星马佐拉以29球加冕最佳射手,"红色公牛"的铁蹄驰骋亚平宁。 此后两个赛季,都灵队的优势越来越大,1946-1947赛季都灵队以10分优势压倒尤文图斯夺冠,并且打入104球,比尤文图斯队(83球)多出21球。1947-1948赛季,都灵队超出尤文图斯队16分,进球则达到恐怖的125球,第二名AC米兰队才打进76球。 这个时期,波佐依然是意大利国家队主帅。一方面都灵太出色了,另一方面波佐本来就是"都灵的自己人",所以国家队长期被都灵球员们占据,比当今尤文图斯掌控意大利国家队还要厉害。上文提到过,与匈牙利队的那场比赛中,意大利国家队由10名都灵球员和1名尤文图斯球员组成。其实,意大利国家队其他时候也多为八九名都灵球员,当时意大利媒体和球迷调侃意大利国家队是"蓝色公牛"。 "宇宙队"都灵应邀前往葡萄牙 所谓物极必反,也许"公牛"过于"逆天"了,甚至被上天妒忌,1949年的苏佩加空难成为都灵乃至意大利足球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悲剧要从1949年2月27日的一场国家队友谊赛说起,七名都灵球员出战,意大利队4比1击败葡萄牙队。赛后,双方一团和气,去了酒吧。葡萄牙队的著名球星、队长费雷拉(效力于本菲卡俱乐部)马上就要退役了,打算在赛季末举办告别赛,已经联系了意甲的博洛尼亚队去捧场。 当时都灵队可是如今"宇宙队"的概念。1948年都灵队访问巴西,被巴西人热捧,甚至随后的著名巴西球星阿尔塔菲尼起步时都被称为"小马佐拉",可见当时都灵队的影响力。所以费雷拉动了请都灵队去捧场的念头,马佐拉也是性情中人,觥筹交错中就答应了下来。 都灵老板诺沃一开始并不同意,因为告别赛日期是5月3日,正逢联赛冲刺阶段,国际米兰队追得挺紧,诺沃不希望一场友谊赛扰乱了连冠大业。但是马佐拉坚持道:"要是连说话都不算数,还踢什么球?做什么人?"最后老板和队长达成协议,4月29日如果都灵队能在圣西罗不输给夺冠对手国际米兰队,基本确定夺冠,球队就可以去葡萄牙打友谊赛。比赛的结果是0比0,联赛夺冠已无大碍,诺沃便同意球队去葡萄牙了。马佐拉本来有点伤,朋友都劝他别去了,但组织者不可能不去。本来诺沃也要陪同球队前往,但因为感冒留在了都灵城,算是因祸得福。 因特殊原因没赴这趟"死亡之旅"的还有几位。功勋教练波佐本来是有位置的,他卸下国家队教鞭后也没有太多事情,准备去葡萄牙,但那些年诺沃对波佐频繁使用都灵球员参与国家队比赛不满,导致两人关系冷淡,再加上波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度被定义为"法西斯帮凶",诺沃不喜欢波佐陪同球队,这反而让老帅避免了意外。当时的"意大利好声音"、广播员卡罗西奥也应邀前往,但他的儿子参加一个宗教仪式需要他参加,于是他逃过一劫。 球队方面,主力后卫托马因伤没有成行,是大都灵队唯一保存下来的主力。二号门将甘多尔菲也留了下来,因为主力后卫阿尔多·巴拉林请求诺沃派他的弟弟、都灵三号门将迪诺·巴拉林去葡萄牙。甘多尔菲对此很失望,结果巴拉林兄弟一去不回,反而是甘多尔菲得以幸存。 1949年5月3日,在里斯本国家球场,4万观众观看了这场欧洲最好的两个俱乐部之间的较量,最终本菲卡队以4比3取胜。大家踢得很尽兴,观众也买账,老队长费雷拉很感动,赛后对马佐拉说:"兄弟,谢谢你。" 那天晚上,大家继续去酒吧庆祝,球员们一点都没有担心过回程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取代波佐随队来到葡萄牙的《新闻报》记者卡瓦雷罗有不祥的预感,他的最后一条电话报道是:"今天早上都灵球员起得都很早,大家准备回程了。大概17点到都灵,我听说天气不太好,希望风雨别让我们跳得太厉害……" 风雨中的死亡航班 5月4日早上4点,都灵队所在地区开始大雨磅礴,这是至少50年不遇的暴风雨天气。这架菲亚特G212飞机从里斯本起飞,途经巴塞罗那时停了一下以补充燃料。在机场,都灵队遇到了AC米兰队,大家都是熟人,米兰人是去马德里打友谊赛,也是此前意大利队以3比1击败西班牙队的比赛后俱乐部之间敲定的。两队分道扬镳,却已然生死相隔。 5月4日下午,航班再次起飞航向都灵,但天气情况实在太差,塔台曾经建议航班去米兰降落,再坐火车回都灵,但飞行员过于自信,坚持返回都灵。按照计划,16时50分,航班就应该出现在都灵机场附近了,可塔台一直没有在雷达中观察到这架航班,无线电通信也没有任何回答。 直到17时,航班终于回复:"我们正在萨沃纳上方,海拔2000米,20分钟后到达都灵。"17时02分,塔台再次发出一条消息:"云层密集,雷电交加,能见度不到40米,如果你们一定要降落,只能盲降了。"航班随机回话,这也是这架死亡航班的最后一条消息:"谢谢你,知道了,我们马上飞过苏佩加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7时05分,苏佩加山顶的修道院处,发出一声巨响,就像地震一样,修道士们和在附近餐馆吃饭的游客们感到惊吓,纷纷前往探查,结果发现了一架坠毁的航班。这架航班直接撞到了修道院正面的花园外墙上,直到今天,这面残缺不全的外墙依然被保留,以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 后来的调查中发现很多疑问,几分钟前飞行员还报告说在海拔2000米高度,为何一下子就撞到了海拔只有669米的苏佩加山顶?根据飞机的遗骸判断,飞机在撞毁前机头向上,应该是在拔高高度。 调查显示,飞机的高度仪器失灵了,哪怕坠毁后,数字依然停留在2000米。飞行员很可能是被迷惑了,风雨交加中根本不知道飞机已经下降到了如此低的高度,在能见度40米的情况下,发现面前是苏佩加山脉时再拉高高度,但飞机的时速是180公里/小时,一切挽救措施已经没有意义,死神已经张开了怀抱。还有报告说,当时飞机已大幅度偏离航线,应该是被风雨带偏了,乃至飞行员看到苏佩加山的时候,意识中还认为山脉应该在飞机的右侧。 拼遗体,靠波佐 死亡航班中的31人无一幸免:20名球员、2名官员、2名教练、3名记者、4名机组成员。当时参与灭火的人以及参加搜救的人都不知道,这架航班上的人是都灵队成员。直到有人发现了一张都灵队海报、两件残缺不全的血红色都灵球衣,人们才发现这个残酷的事实。消息渐渐扩散开去,整个意大利疯狂了,各种电话打到俱乐部、警察局、医院、消防局,"难道真是他们?""不会吧?""上帝宽恕我们吧!" 日后的国际米兰队巨星桑德罗·马佐拉那时还很小,留在家中看着窗外喧嚣的人群和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还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但那时我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很多年后小马佐拉回忆道。1964年5月27日的欧冠决赛场上,国际米兰开启大国际时代的那场标志性胜利,小马佐拉梅开二度击败皇家马德里队。对方门将是已经不再年轻的匈牙利巨星普斯卡什,他在赛后对小马佐拉说:"我认识你的父亲,今天我明白了,你完全继承了他的天赋。"普斯卡什第一次与老马佐拉相遇,正是在1947年11月意大利队对匈牙利队的那场友谊赛上,10名都灵球员在场,创造了一家俱乐部提供国脚数量的意大利纪录。 机场塔台很快也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再也没有航班的回话,一个打来的电话打破了所有人还保存的渺茫希望。工作人员目瞪口呆,一声、两声,哭泣声渐渐传遍整个塔台、整个都灵、整个意大利。 在通向苏佩加山的公路上,无数汽车、自行车、行人都要去探个究竟,想去亲自验证那消息不是真的……最终几千人被挡在了苏佩加山下,政府已经启动了紧急预案,进行搜救和死者辨认工作。搜救其实已于事无补,飞机已支离破碎,更何况人。 功勋教练波佐是第一批到达现场的,他是真正能帮助警方辨别遗体的人,因为很多遗体都已经支离破碎。辨认、拼凑工作是波佐忍痛完成的。"我都不知道那时我的感觉是什么,很多人的身体分成了四五部分,但我认识他们,因为我经常与他们在一起,除了脸,还可以看衣服,看领带,看戒指,所有所有,我不能让他们错误地拼凑在一起!"十年后波佐才敢再去回忆那晚发生的事情。 波佐到来后,警察们也明白专家来了,一名警员专门在波佐身后记录着。波佐和助手们靠着放大镜,一点点地分析和拼凑,被甩得很远的四具遗体也被找到。马尔特利和马罗索的两具遗体实在无法辨认,利用了排除法才算确定下来。 那是一个风与雨的夜晚,泪水冲刷着苏佩加山顶的狼藉,却无法洗去意大利人心中的痛。 在随后举行的葬礼上,都灵城里参与送别的人达到100万,那个时候,绝不仅仅是都灵人,全意大利的足球人、普通人都汇聚到都灵城,为这支伟大的球队送上最后一程。接下来的联赛即便其他球队都认同冠军归属都灵队,但都灵仍然坚持派出了青年队。小公牛们以全胜完成了联赛,这也是"大都灵时代"的终点。 此后的赛季,几乎全军覆没的都灵队无法再重整旗鼓,加上尤文图斯、AC米兰双雄的崛起,都灵队连续几次以大比分输给强队后,老板诺沃在1953年9月正式离开都灵。伟大来得不易,却消失得那样突然。让我们记住那一年,1949年,中国的己丑牛年;5月4日,金牛座周期--铁蹄飞踏亚平宁的公牛最终倒在了苏佩加山前。 意大利国家队遭受了灭顶之灾,近在眼前的1950年世界杯还必须坐船前去。尤文图斯队的射手博尼佩尔蒂回忆:"他们指着飞机说,那将是棺材。"谁还敢坐飞机?去世界杯成了生死挑战。 于是,人才断档,军心涣散,接下来的三届世界杯坎坎坷坷,意大利队再无佳绩。有人要问了,难道其他球队就找不到像样的国脚吗?当时的局面是,好的本土球员都在都灵队,尤文图斯队和AC米兰队在那时更多是依靠外援打天下,随着都灵队的覆灭,意大利本土球星缺失,这才有了接下来几年大规模"归化外援"的趋势。接下来一章,我们将讲述意大利队"雇佣兵"的历史。 ……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