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教育思辨与思辨教育(绪论)/1
第一章 学道:站在巨人的肩上
教师要踢好“三脚球”/ 3
如痴如醉品映潮/ 6
咬文嚼字话仲樑/ 9
巧言妙语化绝境/ 12
第二章 问道:打开思想闸门的钥匙
汉字是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 17
言语形式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载体/ 21
说和写:一边是手心,一边是手背/ 25
第三章 思道一:做一根会思索的芦苇
学生的人生绿卡,是应试还是素质/ 33
被笑话的到底应该是谁/ 36
越是文本的越是个性的/ 42
预设百分百,才能巧生成/ 46
论道:教育思辨与思辨教育(绪论)/1
第一章 学道:站在巨人的肩上
教师要踢好“三脚球”/ 3
如痴如醉品映潮/ 6
咬文嚼字话仲樑/ 9
巧言妙语化绝境/ 12
第二章 问道:打开思想闸门的钥匙
汉字是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 17
言语形式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载体/ 21
说和写:一边是手心,一边是手背/ 25
第三章 思道一:做一根会思索的芦苇
学生的人生绿卡,是应试还是素质/ 33
被笑话的到底应该是谁/ 36
越是文本的越是个性的/ 42
预设百分百,才能巧生成/ 46
导入不能脱离文本/ 49
马无夜草不肥/ 52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58
一分为二话模式/ 64
归来吧,日常应用文教学/ 67
第四章 思道二:语文那些事
这对夫妻背上背的是责任/ 77
阅读教学不妨来点“点射”/ 81
那时有“爸爸”这种称谓吗/ 83
“习”之乐在哪里/ 85
随文而教说“说”标点/ 88
随文而教“的、地、得”/ 91
骨头里的秘密/ 96
语文教学莫回避艰难对话/ 99
凝而不滞的教学最有意义/ 102
课堂,向思辨靠拢/ 105
第五章 辨道:辨误求真,不畏浮云遮望眼
这样翻译不妥当/ 109
还有没有“补充”的/ 112
“见”字到底怎么读/ 114
适时乎,适宜乎/ 116
这是“变异”吗/ 118
“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120
第六章 行道一:这样读书,读这样的书,养人
意图/ 125
意识/ 128
意念/ 134
意思/ 138
意味/ 149
意兴/ 162
意见/ 189
第七章 行道二:文本解读,心灵的对话
文本解读要符合情理合乎逻辑/ 195
文本解读不等于教材解读/ 214
教材解读要有儿童立场/ 217
闷葫芦:“小兄弟”人物形象解读/ 220
令鲁迅“悲哀”的还有“丫杈”/ 224
高猿者,老猴也/ 227
用“愧怍”呼唤愧怍/ 229
由“形”入“神”依旧是散文教学的主旋律/ 238
感谢生命中助你不停奔跑的人/ 244
第八章 行道三:变式教学,文本摇曳
变奏/ 251
呻吟/ 253
玩弄/ 256
补白/ 258
嫁接/ 262
演绎/ 265
勾连/ 268
探究/ 272
聚焦/ 276
替换/ 281
链接/ 284
变态/ 287
返璞/ 289
牵线/ 291
还原/ 295
猜读/ 299
批注/ 302
续貂/ 304
商榷/ 307
联想/ 311
想象/ 314
附录我们向杜郎口中学到底应该学什么
杜郎口中学的“九阴真经”/ 319
杜郎口中学的“九阳真经”/ 325
随文而教 说“说”标点
按照原来的预设,今天的教学任务是研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的高潮部分,对这一部分的研读,自然离不开对环境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细节描写的咀嚼。当我让学生找文中的语言描写时,突然发现了一个字——“说”,这个“说”字像一个精灵一样在我眼前闪烁,我感觉这是一个“新生”的教学点。其实,真正引起我注意的并不是“说”字本身,而是“说”字位置的不同而引起的它后面的标点符号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对于语法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随文而教”,可怎样“随文而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在具体操作上作进一步地说明。这就使得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标准》降低了对语法教学的要求。说什么语法知识又不考,不用学,讲那个没用。
于是,看看现在的学生,“的、地、得”相互通用,“词类活用”一头雾水,“遣词造句”词不达意,“标点符号”乱点一气……
其实《标准》并没有降低对语法教学的要求,只是认为原来对语法知识“大讲特讲”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既然行不通为何不改变方向。于是提出了“随文而教”的教学策略。但旧的模式打碎了,新的模式还未树立起来的时候,人们的态度往往不是积极构建,而是观望、等待……致使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降。
这也许就是,当看到本文的“说”的时候,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颤的原因吧。不如补上这一课,随文而教,让学生找找“说”在文中的不同位置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
我请同学们找到一处“说”字在前面的句子。
学生说:“没有!”
“没有不要紧!当‘说’在前面的时候,它后面用什么标点符号?”
“冒号、前引号。”
“看来,这种用法大家都知道。请找到‘说’字在后面的句子。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看句末都用了什么标点符号?”
“句号。”
“再找找‘说’字在句中的句子。”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么多啊!看看‘说’后面的标点符号。”
“逗号和前引号。”
“我们来总结一下,‘说’在前面时,它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冒号和前引号,‘说’在中间时,它后面的标点符号是逗号和前引号,‘说’在后面时,它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句号。写文章是要综合运用这三种形式,不要只用第一种。”
“还有一个问题,有没有其他词也有‘说’的作用?”
“道。”
“课文中有吗?”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下去。”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凡是表示话语的词都可以。比如喊、叫、骂等等。”
“最后一个小问题,你们看看‘说’字前面有没有其他词语?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词语?把这些词语删掉好不好?以上面最后找的三个句子为例来谈谈。”
“有。都是一些修饰语!不能删掉,这样更生动更准确。”
“‘说’字前面修饰语,很有意思。写文章时,给‘说’加上一个恰当的修饰语,写出得文章才有看头。”
—— 《第四章 思道二:语文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