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雪、刘勇、史经昊、董贺平、马妍妍等编著的《胶州湾地质与环境》针对胶州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研究,在胶州湾基础地质与环境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心三个核心问题:胶州湾海岸带演变与现状、胶州湾空间演变与现状、胶州湾寿命问题。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胶州湾区域地质,第二章胶州湾地区自然资源,第三章胶州湾地区地形地貌,第四章胶州湾冰后期沉积体系,第五章胶州湾岸线变迁,第六章胶州湾海岸现状与规划评价,第七章胶州湾演变对沉积动力环境的影响,第八章胶州湾沉积动力环境未来变化。
第1章 胶州湾区域地质 1.1 地层 1.1.1 古元古界(Pt1) 1.1.2 中生界(Mz) 1.1.3 新生界 1.2 侵人岩 1.2.1 中元古代变质深成岩 1.2.2 第1章 胶州湾区域地质 1.1 地层 1.1.1 古元古界(Pt1) 1.1.2 中生界(Mz) 1.1.3 新生界 1.2 侵人岩 1.2.1 中元古代变质深成岩 1.2.2 新元古代变质深成岩 1.2.3 中生代印支期侵入岩 1.2.4 中生代艾山期花岗岩 1.2.5 燕山晚期侵入岩 1.2.6 脉岩 1.2.7 次火山岩 1.3 构造 1.3.1 大地构造位置 1.3.2 断裂构造 1.4 胶州湾的地质成因 1.4.1 构造成因 1.4.2 岩石地层特征 1.4.3 地貌特征 1.4.4 胶州湾的形成与演化 1.5 地质灾害 1.5.1 地震 1.5.2 海水入侵 1.5.3 山坡不稳定地质灾害 1.5.4 其他灾害 1.6 海底沉积物类型 1.6.1 现代沉积区 1.6.2 残留一残余沉积区第2章 胶州湾地区自然资源 2.1 金属矿产 2.2 非金属矿产 2.3 岸线资源 2.3.1 滨海沙滩 2.3.2 海湾与潮滩湿地 2.4 岛礁 2.4.1 海岛 2.4.2 浅滩暗礁第3章 胶州湾地区地形地貌 3.1 河流 3.1.1 大沽河水系 3.1.2 胶莱河水系 3.1.3 沿海诸河 3.2 陆地地貌 3.2.1 剥蚀地貌 3.2.2 堆积地貌 3.3 海岸地貌 3.4 海底地貌第4章 胶州湾冰后期沉积体系 4.1 海平面变化阶段划分 4.2 层序地层及体系域的确定 4.2.1 体系域界面沉积物 4.2.2 体系域界面有孔虫分布 4.2.3 体系域界面介形虫分布 4.2.4 体系域界面重矿物分布 4.3 层序地层格架及模式 4.3.1 层序地层格架 4.3.2 层序地层模式 4.4 潮流沉积体系 4.4.1 表层沉积物类型 4.4.2 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 4.4.3 大沽河一洋河水下三角洲 4.4.4 障蔽海岸沉积相第5章 胶州湾岸线变迁 5.1 岸线划定方法 5.1.1 海岸线的定义 5.1.2 海岸线的遥感识别 5.2 胶州湾岸线变迁 5.2.1 胶州湾开发历史 5.2.2 岸线变迁 5.2.3 岸线类型变化 5.3 胶州湾水域变化 5.3.1 面积变化 5.3.2 体积变化 5.3.3 几何形态演化 5.4 胶州湾海岸带环境变化 5.4.1 近20年青岛市城区变化 5.4.2 养殖区变化 5.4.3 湿地变化第6章 胶州湾海岸现状与规划评价 6.1 海岸线现状 6.2 海岸带现状 6.2.1 潮上带利用现状 6.2.2 滨海湿地现状 6.3 胶州湾海岸带规划评价 6.3.1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规划概况 6.3.2 评价指标体系 6.3.3 岸线使用属性评价 6.3.4 绿地系统评价 6.3.5 工业风向布局合理性评价 6.3.6 城市防洪安全评价 6.3.7 湿地保护 6.3.8 红岛开发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第7章 胶州湾演变对沉积动力环境的影响 7.1 胶州湾水动力的演变 7.1.1 潮汐的变化 7.1.2 潮流的变化 7.1.3 余流的变化 7.2 胶州湾纳潮量和水交换的演变 7.2.1 定义 7.2.2 纳潮量的变化 7.2.3 水交换能力变化 7.3 胶州湾海床冲淤变化 7.3.1 实测冲淤变化 7.3.2 冲淤变化数值模拟 7.3.3 胶州湾冲淤变化阶段 7.4 跨海大桥对胶州湾的影响 7.4.1 研究方法 7.4.2 大桥对潮位的影响 7.4.3 大桥对潮流的影响 7.4.4 大桥对潮汐余流场的影响 7.4.5 桥墩对周边潮流的的影响 7.4.6 大桥对胶州湾潮通量的影响 7.4.7 大桥对胶州湾的影响分析第8章 胶州湾沉积动力环境未来变化 8.1 胶州湾历史回顾 8.2 胶州湾未来预测 8.3 基岩口门潮汐通道稳定性 8.3.1 计算过程 8.3.2 胶州湾口门净输沙量变化 8.4 国内外同类型海湾对比 8.4.1 东京湾 8.4.2 旧金山湾 8.4.3 海湾对比 8.5 胶州湾保护建议 参考文献附图 附图Ⅰ 胶州湾地质图 附图Ⅱ 胶州湾岸线历史变迁 附图Ⅲ 胶州湾海岸带利用现状 附图Ⅳ 胶州湾最新版地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