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丛书:十位名师教<老王>》精选国内黄玉峰、曹勇军、程翔等十位知名语文名师同上经典课文《老王》的案例,并请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魏本亚等高校学者及全国其他知名语文特级教师进行观察、点评,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探讨语文的教学艺术。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叙述了作者与老王的交往过程,表达了作者的反思与救赎的情感。
魏本亚,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语文教育硕士导师组组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首席专家,国培专家,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研修项目首席专家,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指导专家。
尹逊才,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在《语文建设》《教育导刊》《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项;承担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省级特级教师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2项;教育部考试中心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组命题专家、全国语文学习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学会副秘书长。
序言:寻找语文教学的本真(苏立康)
绪论:寻找语文教学的起点与终点——以《老王》教学为例(魏本亚)
高中篇
余映潮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夏雷震)
四、专家点评(时金芳)
黄玉峰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成龙)
四、专家点评(张秋玲)
秦晓华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仇定荣)
四、专家点评(尹逊才)
郑朝晖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袁向萍)
四、专家点评(步进)
黄厚江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陈国林)
四、专家点评(魏本亚)
曹勇军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曹国庆)
四、专家点评(周杰)
董旭午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蒋祖霞)
四、专家点评(魏本亚)
初中篇
刘金玉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凌宗伟)
四、专家点评(尹逊才)
程翔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岳亚军经志芹)
四、专家点评(张秋玲)
王君
一、课堂实录
二、执教反思
三、课堂观察(丁卫军)
四、专家点评(步进)
后记
第一,教学应从何处起步。
教学应从何处起步是伴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一再被追问的问题,近年来的教学设计理论清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教学的起点应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已有能力与其新增能力之间的差值。了解、分析并清楚地知道学生学习某一新知识之前已具备了哪些先期知识,若要掌握这一新知识,还需要先学习哪些知识,或是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就能获取并掌握这一新知识,这是教学的起点与立足点,教师的教学就应该从这里起步。然而,黄老师的这节《老王》最令人遗憾之处就是忽略了上课地点及学生的变化。笔者曾有幸聆听黄老师在浙江省绍兴一中上这篇课文,那节课实现了真正的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教师教学问题的带动下,结合教师呈现的PPT文字解读,再加上教师适时四两拨千斤的点拨,学生的思维彻底地被激活了,学生对文中“老王”与“杨绛”这两个人物有了深刻、独到的认识,特别是对“杨绛”与“老王”在那个特殊时代的这份特殊关系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与反思。
然而,遗憾的是地点变了、学生也变了,学生在没有听教师讲解之前自读文章的理解更是不一样了。这点在两节课的第二个时段,学生尝试回答三个教学问题时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这~时段,在绍兴一中上课,共有9个学生,在23分钟的时间里全方面地阐释了自己对《老王》这篇课文的初步理解,其中阐释时间最长的用时3分钟,用时最短的也花费了40秒的时间。在23分钟的时间里,9个学生用了大约2500个汉字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用字最多的541字,用字最少的106字。除却时间长短之外,与徐州三中的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相比,绍兴一中的学生已经从文字的表面转述,透视到了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老王这么一个形象,有些同学的回答甚至颠覆了教学参考资料的权威说法(具体的作答内容,见下文)。徐州三中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但在这个环节只用时2分31秒仅有3个学生回应教师的提问,而且是在教师的追问中机械回应老师的连环问题。3个同学回答这三个问题共用了165个字,其中第二个学生仅仅说出了“我觉得她理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