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现代会计自诞生以来,之所以能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原因就在于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和指向性作用,尤其是它的直接服务于投资人、债权人和微观经济实体的特征,更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财务管理学作为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不离其宗。教育部发布的我国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高等教育质量三十条,都明确提出本科高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应用型会计专业的本科生,除应掌握必需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会计专业的教材编写如何顺应这一时代的变化,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财务管理学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教学在理念、内容、方法、手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我们在总结和借鉴国内高校财务管理教材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并根据我校多年的人才培养心得,组织编写了本教材,提供给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及工商管理学科有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本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理念,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分为两大部分:正文与附录。正文部分即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有别于一般教材的编写习惯,该部分以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呈现的财务资源为引导,对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与财务资源的关系及其管理理论与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述。在各章内容编排上独具匠心,一改以往的理论知识的单调论述,穿插了学习目标、引导案例、知识链接、课堂讨论等丰富的内容,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和加深读者理解能力。在各章之后,列有本章小结、延伸阅读、思考题、自测题、案例分析等内容,有助于读者课后自习与练习。
更具创新意义的是,附录部分,是为本教材学习提供的财务管理实验。实验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实验(实验一、二),为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管理思维与基础操作能力而设计;
第二部分单项实验(实验三、四、五、六),为训练学生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及营运资金管理等重要知识点的运用能力而设计;
第三部分综合实验(实验七、八),主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需的知识体系要求,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资产评估等有关知识与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针对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
这些实验设计是为了适应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信息化环境,以及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要求,依托我校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对我校财务管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果。本教材配有相应的实验软件及实验指导,实验软件基于Excel平台开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些实验在本课程教学中安排的课时约为总课时的20%左右。
本书由王华、陈玉珍任主编,王华教授负责大纲审定和书稿总纂。书稿的第一、二、十章由陈玉珍编写,第三、四章由罗建华编写,第五、六章由庄学敏编写,第七章由郭旭芬编写,第八章由马崇明编写,第九章由汤海蓉编写。实验项目由陈玉珍、刘德银、金小军、车嘉丽、苏武俊等设计。实验用软件由向驹设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刘永泽教授、兰艳泽教授的悉心指导,广东财经大学财务管理系各位同人无私的帮助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热心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囿于眼界和知识的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5月
(三)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将其闲置资金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横向经济联合的开展,这种关系将会越来越广泛。企业向其他单位投资,应按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参与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关系体现的是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四)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关系。
(五)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实行内部经济核算制的条件下,企业供、产、销各部门以及各生产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要进行计价结算。这种在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六)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按照职工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了职工和企业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主要是指企业要按照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而与国家税务机关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及时、足额纳税是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是法定的义务。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关系反映的是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权利义务关系。四、财务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指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对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及其运用效果进行的规划、控制与评价。
由于财务资源是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在理财实践中,财务管理主要是对以上各项财务活动及其运行结果进行规划、控制与评价。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的内容可分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营运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资源运用效果评价五方面。
1.筹资管理
筹资管理主要是对筹资活动的管理。即在正确地测定企业的资金需要量的情况下,合理确定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这两种不同性质资金的结构,不断降低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
2.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主要是对投资活动的管理。一般而言,作为企业的长期投资,都存在着时间长、风险大的特点,决策时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及投资结构,认真进行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价,力求使投资的报酬率最大。
3.资金营运管理
资金营运管理也称为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是对资金营运周转效率进行的管理。企业营运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企业营运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就可以利用相同数量的资金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取得更多的收入,获得更多的报酬。因此,如何加快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具体包括:现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计划的确定;应收账款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的制定;存货最优批量的制定;短期借款计划、商业信用筹资计划、短期投资计划的确定等。
4.收益分配管理
收益分配管理主要是围绕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活动所进行的管理。企业收益分配关系到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综合资本成本的高低,它也影响着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心、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还会影响公司股票市价。因此,收益分配管理的核心是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以确保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得到平衡,维护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5.财务资源运用效果评价
财务资源管理和运用的好坏以及能否和其他资源紧密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财务资源如能得到合理规划与控制,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对就高,企业就充满活力;反之,就会效率低下,甚至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建立一系列财务评价指标,对财务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效果进行评价,便于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