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和声学》主要内容包括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副三和弦、副七和弦、副属和弦、变音和弦的用法,模进、近关系转调、和声分析等基础性和声技法。
本书适合作为全日制以及各类业余形式(如函授教育、网络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等)的本科生教材,也适合作为基础和声学科研爱好者的参考书。
和声学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音乐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基础和声学是非作曲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之一,也是一门重要的理论修养课程。本书是为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音乐学方向“基础和声学”远程教学而编写的,之所以称之为“基础和声学”,是因为本书编写至近关系转调为止,这是参考我国高校音乐学本科和声公共课教学大纲而定的。本书也可用于高等艺术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和声公共课教学,以及作曲方向学生和广大和声爱好者的参考教材。
进行四部和声写作与和声分析训练,是学习多声部音乐创作与音乐作品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本人通过研究大量的和声学教程,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编写了这本《基础和声学》,总结该书的特点并作以下说明。
(1) 针对基础和声学的教学内容,该书力求强化基础,对相关和声理论作全面、系统的梳理,按先后,分层次,有逻辑地展现各个知识点。
(2)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轻松、高效地吸收各个章节的内容,该书在写作时力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以简洁的笔墨准确的诠释相关和声理论,如以图的形式集中呈现某一和弦之前的预备及之后的解决,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 该书的和声写作题均为本人出题,考虑到和声公共课的教学特点与要求,这些习题多为上下句结构的两句式乐段,且长度、难度适中,适合学生做课后练习。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其他和声教科书中的习题进行练习。
(4) 从第七章开始加入和声分析,每一章均有相关的配套习题,供学生练习。该书的附录部分提供了三十道和声分析的综合练习题,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部分习题进行练习。
该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国内外和声专著(见书后参考书目)的理论观点,在此,深表感谢。同时,在制谱方面,我的学生黎子华、蔡致远、武传宝、符艺夕给予了很多帮助,亦表示感谢。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且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该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或其他问题,希望各位专家、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该书在日后的修订中进一步完善。
唐勇2014年4月于广州大学城
第一章 绪论 一、和声概述 二、和弦的分类与结构 三、和声的功能与和弦标记 四、和声进行 练习一第二章 四部和声的基本要求 一、四部和声概述 二、原位正三和弦音的重复与省略 三、和弦的旋律位置 四、和弦的排列法 五、原位三和弦的六种形式 练习二第三章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一、声部进行 二、和弦的连接法 三、和声连接中需避免的不良进行 练习三第四章 乐句、乐段与终止式 一、乐句 二、乐段 三、终止式 练习四第五章 用正三和弦为平稳旋律配和声 一、配和声概述 二、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 练习五第六章 用正三和弦为含跳进旋律配和声 一、同和弦转换 二、四、五度关系和弦连接的三音跳进 三、二度关系和弦连接的跳进 四、全终止中的反向八度或平行八度 练习六第七章 和声分析 一、和弦外音概述 二、和声分析的目的 三、和声分析的任务 四、和声分析举例 练习七第八章 用正三和弦为低音配和声 一、为低音配和声的步骤 二、旋律写作要领 练习八第九章 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 一、六和弦概述 二、六和弦与三和弦的连接 三、两个六和弦的连接 四、三个六和弦的连接 五、六和弦的应用 练习九第十章 正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 一、四六和弦概述 二、四六和弦的类型 练习十第十一章 属七和弦 一、属七和弦概述 二、原位属七和弦 三、转位属七和弦 练习十一第十二章 副三和弦 一、副三和弦概述 二、副三和弦的作用 三、副三和弦的用法 四、各级副三和弦 练习十二第十三章 和声大调 一、和声大调概述 二、和声大调的用法 三、关于声部对斜 练习十三第十四章 副七和弦 一、副七和弦概述 二、副七和弦的应用 三、Ⅱ级七和弦 四、Ⅶ级七和弦 五、其他各级副七和弦 练习十四第十五章 属九和弦与加六音属和弦 一、属九和弦 二、加六音属和弦 练习十五第十六章 离调(一)——重属和弦 一、离调概述 二、重属和弦 三、重属增六和弦 练习十六第十七章 离调(二)——副属和弦 一、各级副属和弦 二、副属和弦的连锁进行 练习十七第十八章 离调(三)——副下属和弦 一、副下属和弦概述 二、各级副下属和弦 练习十八第十九章 近关系转调 一、转调概述 二、调性关系 三、转调的步骤 练习十九第二十章 模进 一、模进概述 二、调内模进 三、离调模进 练习二十第二十一章 持续音 一、持续音概述 二、持续音的种类 练习二十一附录 和声分析综合谱例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