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研究》分别从资本监管、贷款损失计提、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研究》分别给出了目前可行的缓释措施。在监管资本逆周期模型构建方面,对迈克尔B.戈迪等(Micheel B.Gordyetal.,2006)构建的指数函数逆周期调整参数模型进行完善,计算出与其成负相关关系的顺周期缓释乘数μt,然后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检验其准确性。补充动态资本充足率和动态损失准备金率的逆周期调整方案,并从加入杠杆率监管等措施改善目前单一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体系。在会计准则方面,明确使用细则、建立估值储备等方法缓解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对基于危机后的会计准则修订进行探讨,并指出公允价值计量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此外,《我国商业银行逆周期监管研究》创新性地引进ARIMA模型,并将ARIMA模型和MSVAR模型结合,从而真正做到了能够提前半年时间对即将发生的危机发出警告的“预警”作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 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关于顺周期性与金融危机的文献回顾
二 关于资本监管与顺周期性的文献回顾
三 关于公允价值、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文献回顾
四 关于金融风险预警及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文献回顾
五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容及结构安排
一 研究思路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 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关于顺周期性与金融危机的文献回顾
二 关于资本监管与顺周期性的文献回顾
三 关于公允价值、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文献回顾
四 关于金融风险预警及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文献回顾
五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容及结构安排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 本书的创新之处
二 本书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金融监管理论概述
第一节 金融监管内涵
一 金融监管概念
二 金融监管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金融监管理论
一 早期的自律型金融监管理论
二 金融监管的需求理论
三 金融监管的效应理论
四 金融监管的政策理论
第三节 金融监管理论评述
一 启示
二 研究展望
第三章 商业银行顺周期理论及传导机理
第一节 银行顺周期性的经济学基础
一 古典-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
二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三 新自由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四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五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六 金融周期理论
第二节 金融周期生成原理
一 金融周期的传导机制
二 顺周期性与金融加速器
第四章 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及缓释
第一节 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
一 新资本协议标准法的顺周期性
二 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顺周期性
第二节 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实证研究
一 《巴塞尔协议Ⅱ》顺周期效应的测度
二 中国上市银行缓冲资本的顺周期实证研究
第三节 资本监管缓释机制构建
一 国外几种缓释机制的介绍
二 缓释机制的构建
三 不同缓释机制的效果比较
第五章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顺周期及缓释
第一节 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顺周期性
一 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行为特征
二 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问题剖析
第二节 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性实证研究
一 数据来源
二 动态面板GMM模型研究基础及其模型设定
第三节 动态拨备的意义及国际实践
一 提取动态拨备的意义
二 动态拨备提取的主要方法
三 动态拨备的国际实践
第四节 我国动态拨备机制构建
一 两指标约束下的准备金需求
二 动态拨备的计量
三 平均信用成本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六章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加速效应及调节
第一节 公允价值计量顺周期传导机制
一 资本监管传导机制
二 财务报表传导机制
第二节 公允价值计量顺周期实证分析
一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银行财务波动影响
二 上市银行财务对公允价值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第三节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应对策略
第七章 我国银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构建
第一节 完善逆周期监管工具
一 完善逆周期监管工具与宏观审慎指标体系
二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第二节 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一 MS-VAR模型
二 预警指标选取及实证研究
三 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四 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检验
第三节 强化银行体系压力测试
一 History-Bascd Stressed PD模型介绍
二 数据的选取
三 压力因子确定及情景假设
四 样本银行压力测试
五 基于IRB方法的压力测试
六 两种模型的结果比较
第四节 合理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与监管目标
第八章 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动态
第一节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目标、容及进展
一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目标
二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进展
第二节 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简评
一 拓展了金融监管的视野,有助于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稳定
二 未能充分解决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根本缺陷
第三节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下一阶段主要任务
一 完善降低SIFI道德风险的监管框架
二 监控影子银行体系
三 强化交易业务监管以及信用集中度监管标准
四 监督金融监管改革项目以及新监管标准实施进展
五 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协调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 主要结论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