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全译本)》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本书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前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罪与罚(全译本)》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最深刻最富于现实意义的作品。他以犀利的笔触无情地剖析那个时代俄国的社会现实,深入地触及社会底层的各个角落,令人窒息地感到,走投无路就是小说的主旋律。种种社会原因把穷苦无告的人们逼到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困境。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贫富不均、社会贫困且动荡不安的俄国城市中。拉斯柯尼科夫,一个怀抱着理想的法律系大学生,被贫困的生活逼的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停止在校的课业。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尾声
七月初的一个傍晚,天气非常炎热,有个年轻人从他的小屋里走出来,这间小屋是他从S巷二房主那儿租来的。他信步走在大街上,慢慢地、好像犹豫不决地朝K桥那边走去。
他很顺利地在楼梯上避开了女房主。他那间小屋,在一座五层高楼的最上层,说它像个住人的房间,还不如说它是个衣柜。他向女房主租了这个小屋,其中包括吃饭以及女仆人照顾等。女房主住在下面一层楼的一个单独的套间。女房主的厨房门口是他每次外出的必经之地,那个厨房的门朝着楼梯,几乎总是大开着。每当这个年轻人从这里走过,他就会产生一种痛苦而又惧怕的感觉,也因此觉得很不好意思而眉头紧锁。他欠了女房主的房钱,所以生怕碰到这个女房主。
他并非没有胆量不敢惹事,他根本就不是这种人。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脾气十分不好,一触即发。他处在紧张不安的状态中,好像得了疑心病。他经常胡思乱想,喜欢一个人独处,不仅怕碰见女房主,而且害怕碰到别的人。他被穷困压得气喘吁吁;然而最近,就连这种穷困潦倒的境遇也使他麻木了。他已不再去干那些日常生活中需要干的活儿,也不想去干了。事实上,他压根儿就不怕女房主,不论她想出什么花招来耍弄他。但是,与其被挡在楼梯上听她那些与他毫不相干的废话,被她纠缠着逼债、威胁、埋怨,他不得不想办法搪塞几句,道歉一下,说些谎话,倒不如像只猫似的溜下楼去,逃之天天,以免让别人碰着。
但是这一次出来,他那种害怕遇到女债主的心情,使他自己都觉得很吃惊。
“我想去做的是一桩怎样的事啊,可是却害怕起这样不起眼的小事!”他想着,脸上露出奇怪的笑容。“嗯……对啦,什么事都是人干出来的,可能就因为他胆量太小,才丧失了大好机会……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真想知道,人最害怕什么?他们最害怕的是新举措、新见解……但是,我空话讲得太多了。之所以我一事无成,是因为我总讲些空话;不过又一想,也许正因为我一事无成,因此我才总说空话。最近这一个月来我已习惯说空话了,因为我整天躺在这个小屋里苦思冥想……甚而至于想到久远的古代。眼下我去做些什么呢?我真的能做这件事吗?难道说这不是开玩笑吗?确确实实在开玩笑;再者,这不过是异想天开,没事偷着乐罢了;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是的,这也许是举手之劳的事而已!” 大街上酷热难挨。闷热的空气,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是石灰、脚手架、砖块、灰尘,还有每一个不能租别墅住的圣彼得堡人都很熟悉的、夏天那种特有的臭味——所有这一切使得这个年轻人原本就已经不太正常的神经更加受到了痛苦的刺激。一阵阵令人难以忍受的臭气从那些酒馆里飘出来,像这样的酒馆在城里这一带非常多。即使在工作日,仍然会不断遇到那些醉汉,那难闻的臭气和醉汉给这幅画面增添了一层叫人恶心的阴郁色彩。刹那间,在这个年轻人清瘦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极其厌恶的神情。顺便提一下,这个年轻人长得漂亮英俊,有一双美丽的乌黑的眼睛和一头深褐色头发,身材中等偏上,清秀而匀称。可是一会儿他就好像陷入沉思中,换句话讲,仿佛有些魂不守舍。他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而且也不愿再去注意。有的时候,他小声唠叨,自言自语,因为他有独白的习惯,此时此刻,他本人也承认有这个独白的习惯。与此同时,他也明白他的思想有些时候是混乱的,并感到身体疲惫不堪,浑身无力,他几乎一天多没有进食了。
他穿的衣服破旧不堪,假如是别的什么人,哪怕是穿惯了破烂衣服的人,也不大好意思穿他这样的衣服在白天逛街。但是在这一带,着装是不会引起人们惊讶的。因为干草市场就在附近,妓院比比皆是,同时聚居在彼得堡中心区这些大街小巷里的住户大多数都是些手艺人和工厂的工人。有的时候,模样奇特的人们就到这里来,因此看到一个这种打扮的人就一惊一乍,那就怪了。但是由于这个年轻人满肚子的愤怒和轻蔑,因此他穿着破烂衣服走在大街上,一点儿也不觉得是丢人现眼,尽管有时他也像年轻人一样怕人家议论。如果碰到熟人或是老同学,那就另当别论。
说实话,他根本就不想遇着他们……但是,就在这会儿工夫,有个醉汉坐在一辆由一匹高头大马拉着的大车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被拉到什么地方去。当这辆车从这个年轻人身边驶过时,车上的那个醉汉忽然朝他喊道:“喂,你这个戴德国帽子的!”那醉汉大喊大叫着,还用手指着这个年轻人。这时,年轻人突然停住了脚步,颤抖地用手抓住自己的帽子。这是从齐默尔曼帽店买来的一顶圆形高筒帽,但是现在已经是破烂得很,由于时间太长,上面的颜色也褪没了,而且到处是破洞儿,脏得要命,连帽边也没有了,整个帽子已经是七扭八歪,不成形状。然而,他并不感到羞愧,而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甚至像害怕似的。
“我早就清楚了!”他惶恐不安地自言自语道, “我也曾这么想过!这可坏啦!像这样的蠢事,或者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使全盘计划落空!这顶呢帽的确太招人耳目了……因为很可笑,所以才显眼… …我穿了这一身破烂的衣服,一定要佩戴一顶便帽,哪怕是一顶旧的扁平的帽子,只要不是这种不像样的东西就成。没有谁会戴这种帽子,一俄里开外别人就会看到,而且会被人记住……更何况,假如日后被人记住了,那可是有力的罪证呵。做这种事,必须尽量不要引人注意……虽然事儿倒不大,但是细微处还是要当心的!……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会影响到整个计划……” 他无需走得太远;他甚至知道那儿离他的房子大门口总共有多远:一共是七百三十步。有一次,他想得出神的时候,居然把这段路一步一步地数过。那时,他并不相信这些幻想会付诸实施,只不过那种荒唐的、诱人的莽撞行为把他的心给打动了。现在时隔一个月,他便有了新的想法,虽然他独自唠叨时总是嘲笑自己的软弱无能、没有勇气和信心;可是,他不由自主地想把这个荒唐的幻想付诸实施,尽管他还不充分相信自己。现在,他准备去试探一下,所以他越往前走,心里就越发不安起来。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