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小组”是20世纪中叶在CIAM之后出现的具有革命气质与实践追求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年轻团体。《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不仅是关于“十次小组”的专题研究著作,还是一部由此延展的相关城市与建筑关联的探索性专著。全书始于“十次小组”与CIAM的决裂与继承,将“现世的乌托邦”的核心论题逐步引入“十次小组”特性的“中介”之解。其中,“整体关联”“社会对应物”“CIAM格网的分析工具”“大量性”“As Found”美学等,表述了研究的核心内容。最后,基于批判性重建,《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以“新毯式建筑”理念的提出,对未来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现世的乌托邦:“十次小组”城市建筑理论》适于城市设计及理论、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等相关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与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近十年来,中国城市设计专业领域空前活跃,除了继续介绍引进国外的城市设计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案例实践成果外,国内学者也在一个远比十年前更加开阔而深入的学术平台上继续探讨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广泛开展了基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而展开的城市设计实践并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
首先,在观念上,建筑学科领域的拓展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得到重要突破和体现。吴良镛先生曾提出“广义建筑学”的学术思想,“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来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合为一体”。事实上,建筑设计,尤其是具有重要公共性意义的和大尺度的建筑设计早已离不开城市的背景和前提,可以说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时的城市设计意识在今天已经成为基本共识。如果我们关注一下近年的一些重大国际建筑设计竞赛活动,不难看出许多建筑师都会自觉地运用城市设计的知识,并将其作为竞赛投标制胜的法宝,相当多的建筑总平面都是在城市总图层次上确定的。实际上,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即使不专门从事城市设计的工作,也应掌握一定的城市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如场地的分析和一般的规划设计,建筑中对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表现,城市空间的理解能力及建筑群体组合艺术等等。
……
0 绪论
0.1 缘起
0.1.1 乌托邦与日常生活之间
0.1.2 “十次小组”重塑
0.1.3 “中介”视角下的“实践乌托邦”的命题
0.2 研究途径与意义
0.2.1 关键词
0.2.2 研究范围
0.2.3 途径
0.2.4 意义
0.3 相关研究综述
0.3.1 CIAM与“十次小组”的出版物及研究
0.3.2 国外学者对于“十次小组”相关的研究与评价
0.3.3 平行关注
0.3.4 国内的研究成果
0.4 研究框架
1“十次小组”初识——角色的转承
1.1 从CIAM到“十次小组”
1.1.1 CIAM概述
1.1.2 “十次小组”前夕
1.1.3 准“十次小组”
1.1.4 “十次小组”的形成
1.1.5 CIAM消亡
1.1.6 “十次小组”成立
1.1.7 CIAM之后
1.1.8 “十次小组”之后
1.2 角色转承的“十次小组”初释
1.2.1 僭越式回归
1.2.2 现代主义重塑
1.2.3 日常生活:渐行的基本社会话题
2“十次小组”门阶认知——“内”“外”“内与外”
2.1 “内”——本体认知
2.1.1 “十次小组”认知图表
2.1.2 “十次小组”会议
2.1.3 “关联”矛盾的调和
2.1.4 平台——主要出版物与杂志解析
2.1.5 教育轨迹
2.2 “外”——先锋的实证性
2.2.1 从“新巴比伦”“插件城市”“流动城市”到“十次小组”
2.2.2 游弋与秩序:“巨构”乌托邦
2.2.3 日常性的回归
2.3 “内与外”——“十次小组”定位认知
2.3.1 组织“内与外”的关联跨界(横向)
2.3.2 多“点”定位下的“线”性演进(纵向)
3 “十次小组”解析——“中介”理念之策略导入
3.1 “中介”理念
3.1.1 语义
3.1.2 矛盾性的永恒
3.1.3 “真实的第三类”
3.1.4 “门阶”——一种循环的门槛与边界
3.2 “中介”模型解析
3.2.1 “中介”特性
3.2.2 “中介”之发展层级
3.2.3 “中介”模型之“形式对应物”特性
3.3 “十次小组”角色之“中介”解析
3.3.1 继承与决裂
3.3.2 “内”与“外”:相对角色的转换
3.3.3 作为建筑师
3.3.4 “松散”与“聚合”:“十次小组”组织形式启示
3.3.5 乌托邦与日常性
3.3.6 一种常态的建立
3.4 “十次小组”辩省——现世的乌托邦
4 整体关联:迷宫式的清晰
4.1 “整体性”
4.2 迷宫式的清晰
4.3 “总体人”的辩护
4.4 “茎干与网”:整体的关联城市
4.4.1 街道的关注
4.4.2 从街道到“茎干”
4.4.3 从“茎干”到“簇群”
……
5 “社会对应物”:社会属性的内外辨析
6 “CIAM格网”:现实特质转向的分析工具
7 “大量性”:恒定的动态陈述
8 “As Found”美学:现实的真实认知
9 批判性重建
10 启示性延展:“新毯式建筑”探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十次小组”会议简述
附录2 12点建议
附录3 杜恩宣言:人居主张
附录4 新雅典宪章
索引
索引1 人名英中对照
索引2 文章名英中对照
索引3 地名英中对照
图片来源
致谢
“图示”以一种多样性的集中工具,在汇集、反复作用、联系、揭示、筛选、深省中,逐渐将信息数据转化为现实再现。该途径脱离静态的研究方法,以不断演变的动态视角,展现了“十次小组”格网化信息展示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种整体化的“新毯式建筑”设计的主要策略,“图示”逐渐成为在衡量与描述的过程中建造世界的工具。这不仅是一种对现实的写照,而且融入了对人们生活世界的重塑,以实现其中的潜在价值。在此,“图示”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诠释工具,在设计与规划中,呈现具有开启式的思维模式策略。
随着不断重复的信息处理,点与边界的不断变化,带来了开放形式的活跃性,并以非可视路径化的特性,开创信息的综合显现途径。同样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期,相对于“规划”(planning),“图示”融入了对现存环境潜在能动力更多的研究,以寻求与揭示过程。当“规划”以一种高瞻远瞩的姿态引领未来发展的同时,“图示”则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将现有要素的潜在意义融于未来的发展可能之中。“图示”的主要目标在于对现有环境中物质性与思维性的双重突破,从而使隐性的结构逐渐显现。
基于“十次小组”发展“格网”的分析理念,“新毯式建筑”在理论性的表达中,将以重新发现的眼光,在历史与现在中,开启建立于现有潜在路径之上的全新肌理,并在物质性(地形、河流、道路、建筑等)与非物质性(文化、经济、政治、调控机制等)的叠加中,表述不断协调的基础上,从复杂与矛盾的关注转向潜在的实践途径中不断发展的动态表述。“新毯式建筑”将以实证性的诠释,充实缺乏实证的理论化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