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她们
路易斯?米雪儿、 西蒙娜?薇依、 汉娜?阿伦特 、珂勒惠支 、里芬施塔尔 、赫塔?米勒 、卢森堡……以女性天性的柔弱而具有乃至超越男性的胆魄、智慧、意志力,实在是很可赞美的。本书所写的十几位不凡的的女性,大多来自西方国家,而且都生活在近现代。其中有革命家、思想家、学者、作家和艺术家,她们以不同的方式同权力与自由相联系,在历史多幕剧中完成了各自担当的角色。
《她们》为“微阅读大系?林贤治作品”之一种,精选作者近年创作的有关女性人物的思想文化随笔十多篇。
编后记
所写关于著名女性的文字,积存下来居然可以凑成一 个集子,这是始料未及的。好像是歌德说的,“女性带领 人类飞升”;我虽然未至确信,但想以女性天性的柔弱, 而具有乃至超越男性的胆魄、智慧、意志力,实在是很可 赞美的。 这里的女性,大多来自西方国家,而且都生活在近现 代。其中有革命家、思想家、学者、作家和艺术家,她们 以不同的方式同权力与自由相联系,在历史多幕剧中完成 了各自担当的角色。惟有一位女性,在个人情感的纠缠中 挣扎,犹如背景音乐中一个悄然脱落的音符。 女革命家特别令我敬佩。在旧制度面前,她们的反抗 明确、激烈而彻底。秋瑾和米雪尔与其说是危难时刻考验 216 她 们编后记 | 217 了她们,毋宁说是她们给自己制造了危难时刻。卢森堡将 近有一半时间在牢狱中度过。她的著作内涵丰富,有一种 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显然同她身为女性有关。 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拙于理性思考,其实是不确的。就 说薇依和阿伦特,论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刻性,都远出于许 多伟大的男性著作家之上。不妨拿同出巴黎高师的薇依和 萨特相比,萨特的存在哲学,一样蕴藏在薇依带点神学意 味的著作中,而薇依的丰饶的诗性是萨特所没有的。两人 对哲学的履践一样令人起敬,惟薇依的人生实践,严格到 近于自虐;萨特的实践则是通向外部,通向集体活动和社 会运动,更着意于时代的风向,乃至一度走到斯大林主义 者的边缘。阿伦特关于极权主义,关于革命与共和等等的 论述,明显地融入了她的人生经验和内心体验,是一般学 者所没有的。 爱与死,据说是现代艺术的基本主题,到了珂勒惠支 手里,却成了藉以保护穷人、妇女和儿童的武器。另一位 德国女性不同,里芬施塔尔拿艺术同魔鬼做交易,建立起 一种“法西斯美学”,至今一些意识形态国家的宣传仍然 有她的遗响。这里的反差是极大的。 同为俄罗斯妇女,对于身处逆境的态度,茨维塔耶娃 同曼德施塔姆夫人很不相同。一个因绝望而自杀,一个则 说是没有希望仍然希望,坚持活下来,终至于见证一个反 自由反人民的庞大政体的沦亡。赫塔?米勒是一只孤鸟, 在黑暗和沉默里飞行,即使远离祖国,依然不改变原来的 文学方向:反抗专制和追求自由。 我没有过多地关注西方的女权主义者,就因为她们太 局限于争取妇女自身的权利的斗争。我始终觉得,女权问 题是同人权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何况,世界上绝大多 数的国家和地区,人权状况依旧严峻。于是这个问题,连 同形象,也就在我的笔下经意和不经意地滑过去了。 2014年5月2日__
林贤治,著名作家,学者。著有《五四之魂》、《人间鲁迅》、《中国新诗五十年》等,主编丛书丛刊多种。
目 录
米雪尔:比男人伟大 穿过黑暗的那一道幽光 “嗜血的红色罗莎” 沉思与反抗 旷代的忧伤 一个女人和一个时代 赫塔·米勒:带手绢的作家 见证:一个人的斗争史 墓地的红草莓 最后的迷失 秋风秋雨愁煞人 编后记
沉思与反抗
美国政治学者汉娜?阿伦特的著作,有八种汉译本, 不同的传记数种。虽然她的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 在大陆未见出版,但是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她的名 字及主要的思想,已为广大读者所知悉。 阿伦特于1906年10月14日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犹太 人家庭。她的父母都是社会民主党成员,母亲还是卢森堡 的崇拜者。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 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先后师从海德格尔和雅斯贝 斯,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1933年纳粹上台后,参与 犹太复国主义的秘密活动,一度被捕,后流寓巴黎。在法 国,她继续为犹太组织工作。1940年,与流亡的共产主义 者海因利希?布吕歇尔结婚。同年,被关进居尔集中营, 深思与反抗 | 91 阿伦特 法国沦陷后,同母亲和布吕歇尔一同逃往马赛,次年前往 美国。总的来说,她是喜欢美国的,二战胜利后,大批德 国知识分子返回德国,她坚持留了下来。在这里,她最先 为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工作,曾任舍肯出版社编辑,芝加 哥大学教授,并在多所大学开设讲座。其间陆续出版多种 政治学著作及其他著作。主要有:《极权主义的起源》、 《人的条件》、《论革命》、《共和危机》、《耶路撒冷 的艾希曼》、《黑暗时代的人们》等。1975年12月4日, 因发作心肌梗塞,病逝于纽约寓所。 阿伦特的政治学者的形象是在美国完成的。作为学 者,她大大拓宽了政治科学的论域,譬如“极权主义” 论,便极具原创性质,它取自时代经验,为亚里士多德以 来的政治学经典所未见。由于她坚持自由写作,因此不能 不打破经院式的“学术规范”,她的绝大多数著作,以评 论和随笔的形式出现绝非偶然。然而,在充满激情的表达 中,却又无处不显现着她固有的沉思的气质。她是从哲学 走向政治学的。 在实证主义学者看来,阿伦特的著作当有许多不够严 谨或者偏颇的地方,事实上,她在生前便遭到不少这样那 样的损毁。可是关键的是,她及时地介入现实,把她的思 考集中到带公共性的问题,“人的处境”问题上面,直逼 92 她 们深思与反抗 | 93 时代的核心。她确信,真正的思想者不在于完成,而在于 打开。不是由自己终结真理,先知般地把真理交给人们, 而是打开思考之门,让自己和人们一道在思考中行动,这 正是阿伦特作为一个现代学者不同于传统学者的地方。 在确立个人身份的时候,阿伦特并不把自己看作是纯 粹的德国人,或者是纯粹的犹太人,而是一个德国的犹太 人。她拒绝被德国文化同化,同时拒绝犹太复国主义。对 美国来说,她也是“外来的女儿”。她要做一个边缘人, 局外人,“有意识的贱民”。学者总是喜欢标榜“价值中 立”,而她争取的,惟是身份的独立而已,价值倾向却是 鲜明的。对自由的渴望,使她始终坚持独立批判的立场, 不惮于自我孤立。关于艾希曼审判是最突出的例子。我们 看到,她不但从中挑战广大社会的惯常的善恶观念,“美 化”屠夫和公敌,而且把矛头直接指向受害者团体——自 己所属的种族团体——犹太委员会以致全体犹太人,终至 于众叛亲离,这需要何等超迈的道德勇气!她固然不是那 类埋首于专业的麻木的学者,但也不是那类与时俱进的聪 明的学者,而是逆流而上的反抗的学者。她反潮流,反抗 她的时代,因为她确信,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极端的时 代,黑暗的时代。 极权主义:群众运动、组织、宣传与恐怖 二十世纪人们最为刻骨铭心的经验,就是在极权主义 统治下的生活。阿伦特于1949年完成的《极权主义的起 源》第一次系统地描述了这一人类境况,并通过对传统社 会的比较研究,在理论上做了深入的总结。全书共分三 部:第一部为“反犹主义”,第二部为“帝国主义”,第 三部才说到“极权主义”。前面两部对欧洲十八世纪以降 的历史进行多个方面的考察,指出极权主义的崛起,乃是 人类文明的一次大崩溃过程,实际上是全书的一个前奏。 所以,雅斯贝斯建议从第三部读起。最后一部对极权主义 的起因和条件,表现形态和特点,做了缜密的分析,指出 这是“我们时代的重荷”,并且警告说,极权主义并未终 结于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终结。 “极权主义”一词并非阿伦特的发明,而是二十世纪 四、五十年代欧美惯于使用的,但是,阿伦特在著作中赋 予它以确定的限界和内涵。极权主义运动是一种大众运 动。“群众”、“运动”是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理论中的两 个重要概念。她在书中对“群众”和“暴民”做了区分。 暴民是从十九世纪阶级社会中脱离出来的人们,而群众则 是阶级社会解体的产物,因此不像暴民那样拥有“阶级的 94 她 们深思与反抗 | 95 基础”,他们反映的是 “全体人民”的利益,实际上是 一群原子化的人们。极权主义运动,实质上是由这些互相 孤立的个人构成的群众组织,它的一个最显著的外部特征 是个体成员必须完全地、无限地、无条件地、一如既往地 忠诚。忠诚,是极权统治的心理基础。极权主义运动的领 袖和精英人物必须不断维系群众的忠诚,以激发他们在运 动中的献身精神。他们要让群众知道,他们之所以存在于 这个世界并占有一席之地,完全因为他们属于一个运动, 是政党中的一个成员,他们只能“受惠于自己所加入的党 和党交给自己的任务”。运动,不断地运动,它在实践上 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更多的人们引入其中并组织起 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维持下去。 在论及极权主义运动时,阿伦特着重指出宣传和组 织二者的作用。极权主义宣传之所以需要在大众中反复 不断地进行,是因为它的意识形态内容原本便是虚构 的,非事实、非经验的;但是无庸置疑的是,某些观念 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产生长期不变性,也可称为“彻底 性”。阿伦特认为群众由于缺乏自由交流的空间,已然丧 失由常识所提供的现实感,极权主义宣传正好利用逻辑 演绎的强制性,以恐怖的力量,为他们提供现实感的另 一种代用品——“科学”的谎言。如果说在极权主义国家 里,宣传(Propaganda)需要和恐怖相互为用的话,那 么,在极权主义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地方,宣传便为灌输 (Indoctrination)所代替了。 关于组织的任务,阿伦特在书中写道,是“把经过宣 传所粉饰的意识形态虚构的主要内容一一转化为现实,并 且把各个地方尚未被极权主义化的人们组织起来,使他们 按照这种虚构的现实而行动”。这样的组织是分层级的, 有先锋组织,有精英阶层,也有普通成员,领袖则处于核 心位置。在这个类似洋葱头一般结构的组织内,越靠近运 动的中心,越是远离外部的现实,于是悉数埋入为极权主 义教义所虚拟的世界之中,为“彻底性”所蒙蔽。 1958年,《极权主义的起源》出版第二版,阿伦特加 写了《意识形态与恐怖》一章,取代初版的“结语”部 分。她写道:“极权主义是一种现代形式的暴政,是一个 毫无法纪的管理形式,权力只归属于一人。一方面滥用权 力,不受法律约束,服从于统治者的利益,敌视被统治者 的利益;另一方面,恐惧成为行动原则,统治者害怕人 民,人民害怕统治者——而这些,在我们全部的传统中都 是暴政的标志。”她在书中对极权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国家 形式和历史上各种专制政治、独裁制和暴政形式做了区 分,分析它的“现代性”的特点。在最后一章,她指出, 96 她 们深思与反抗 | 97 极权国家除了独一(monolithic)结构,一个突出的现象 就是政党和国家并存的现象,完全缺乏制度。极权统治蔑 视一切成文法,甚至蔑视自己制订的法律,发展到全面专 政,就是警察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活生生的人被强行 塞进恐怖的铁笼中,从而消灭行为(活动)的空间——没 有这种空间,就不可能获得自由的现实状态。极权统治的 结果,人们不但丧失了自由,甚至窒息了自由的渴望,窒 息了在政治领域以致一切领域内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整个 社会无所作为。 “极权主义企图征服和统治全世界,这是一条在一切 绝境中最具毁灭性的道路。”对于极权主义对人类的戕 害,阿伦特有着切肤之痛,所以倾全力加以揭露,反对 “鲁莽地一头钻进乐观主义”。可以认为,《极权主义的 起源》不但是她的学术道路的起点,也是她的一生思想中 的一个聚合点。后来,她论革命,论共和,论责任伦理等 等,都与此密切相关,不妨看作极权主义问题的不同维度 的延伸。 平庸的恶,责任与良知 1960年5月1日,在逃的前纳粹分子,在犹太人大屠杀 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特工 绑架,随后带回以色列。次年4月11日至12月15日在耶路 撒冷受审,被判处绞刑。阿伦特以《纽约客》记者的身份 目睹了审判的全过程,根据有关材料,写成《耶路撒冷的 艾希曼:一篇关于平庸的恶魔的报告》在杂志连续发表, 引起轩然大波。 阿伦特的文章被普遍误解并遭攻击,主要集中在两个 地方:其一是提出“平庸的恶”的概念,代替此前在《极 权主义的起源》中提出的“极端的恶”的概念,将恶魔艾 希曼平庸化;其二是指出犹太人委员会,众多犹太人领导 人对大屠杀同样负有责任,这无异于拿自己的民族开刀, 用阿伦特的话说,她揭开了“整个黑暗的故事中最阴暗的 一章”。 在阿伦特的眼中,艾希曼并非恶魔,而是即使在今天 看来也是“正常的人”。在第三帝国中,他是一个遵纪守 法的公民,一个好党员,当然没有理由将自己看成是有罪 的。他承认,他并非灭绝的组织者,他负责协调并管理 将犹太人押往死亡营,只是执行“自上而下的命令”,忠 诚履行职责而已。阿伦特写道:“从我们的法律制度和我 们的道德准则来看,这种正常比把所有残酷行为放在一起 还要使我们毛骨悚然。”她认为艾希曼是“官僚制的杀人 98 她 们深思与反抗 | 99 者”,因此 同意法庭的判决;但是同时指出,艾希曼不 是那种献身于邪恶的罪犯,而是一个缺乏思考,不具有判 别正邪能力的人。在这里,她把罪犯与“平庸”联系起 来,说:“艾希曼既不阴险奸诈,也不凶横,而且也不像 理查德三世那样决心‘摆出一种恶人的相道来’。恐怕除 了对自己的晋升非常热心外,没有其他任何的动机。这种 热心的程度本身也绝不是犯罪。……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表 达的话,他完全不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是什么样的事情。还 因为他缺少这种想象力。……他并不愚蠢,却完全没有思 想——这绝不等同于愚蠢,却是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犯罪 者之一的因素。这就是平庸……这种脱离现实与无思想, 即可发挥潜伏在人类中所有的恶的本能,表现出其巨大的 能量的事实,正是我们在耶路撒冷学到的教训。” 阿伦特强调“平庸的恶可以毁掉整个世界”,实质上 是强调思考在政治行动中的意义。这正是她对于极权主义 运动的基础——群众问题的深入思考的结果。在极权主义 运动中,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跟着像希特勒这样一个独裁者 跑了?为什么一个像纳粹主义这样的专制政体能够靠像艾 希曼这样粗鄙、肤浅的人来支撑?在阿伦特看来,根本原 因就在于整个社会缺乏批判性思考。 还有一个集体不抵抗问题。阿伦特发现,犹太人委员 会提供“遣送名单”,从中协助了纳粹的灭绝行为的主 题,在审判中被故意回避了。她指出,犹太人领导人几乎 都无例外地用某种方法,某种理由和纳粹合作。没有他们 的积极配合,有计划的犹太人大屠杀不可能达到后来发生 的那种规模。在报告中,阿伦特还列举了欧洲国家在德国 下达驱逐犹太人命令后的不同反应,并做了分析。其中, 丹麦、保加利亚、意大利并没有出现反犹主义;丹麦还公 开表示反对意见,帮助隐藏和拯救犹太人,曾经将5919个 犹太人运往瑞典。相反,罗马尼亚公民普遍反犹太人,甚 至以自发大屠杀的方式屠戮犹太人,以致党卫军为了贯彻 “以一种更为文明的方式”进行屠杀而不得不进行干预。 阿伦特认为,罗马尼亚不仅是一个谋杀者的国度,而且是 一个堕落的国度。她指出犹太人委员会没有在“帮助犹太 人迁移与帮助纳粹驱逐他们”之间做出抉择,同样是一种 “恶行”。没有个人的反抗,也没有集体的反抗——对于 纳粹在欧洲社会,不仅在德国,对几乎所有的欧洲各国, 不仅在迫害者之间,而且在受害者之间引起的整体性的道 德崩溃,她认为,耶路撒冷审判所提供的内容,是带冲击 性的。 谁之罪?对于一个民族的空前浩劫的反思,阿伦特在 这里留下的启示是,必须在法律犯罪与政治、道德上的责 100 她 们深思与反抗 | 101 任问题作出区分,不但要从政治体制方面追究历史责任, 还要从人性道德方面追究个人和集体的责任。所谓历史的 反思,就是反思责任。正如究诘共同罪责一样,认为共同 无罪也是不成立的。 关于阿伦特在艾希曼审判中表达的观点,诺曼?波特 莱兹在一篇文章中的概括是准确的:“取代罪大恶极的纳 粹,她给我们的是“平庸的”纳粹;取代作为高尚纯洁的 犹太殉教者,她给予我们的是作为恶的同案犯的犹太人; 而代替有罪与无罪的对立的,她给了我们是犯罪者与受害 者的‘合作’。”对于一段苦难历史的批判反思,阿伦特 是丰富的,深刻的,但确实是惊世骇俗的。由于她,无情 地撕破了一些政治体的卑鄙的伪装,撕破了人们借以掩盖 自身的人性弱点的外罩,所以备受攻击和诽谤也是必然 的。 革命,共和,公民参与 1963年,阿伦特的著作《论革命》出版。雅斯贝斯认 为,此书是作者基于在美国的生活经历的产物,主题是政 治自由和追求人的尊严的勇气;并且评价说,它的重要性 并不亚于《极权主义的起源》。阿伦特认为,革命精神已 经失去,她把这看作是现代人的悲剧,从而给予正面的阐 释,把革命与共和联系起来,重塑革命精神。从中所体现 的作为一个饱经极权统治迫害的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与不 泯的激情,倘若拿来与后文革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告别 革命”的论调相比较,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事。 在书中,阿伦特集中讨论了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她 认为,两个革命都极其重视公共自由和大众福祉,但是美 国革命并没有像法国革命那样限制公民的个人权利,它的 成功经验表明,革命只能使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她指 出,美国这个国家的确有它的特殊性,它所以能够避免极 权主义的影响,就因为它不具备民族国家那种建基于历史 和文化的统一性意义上的民族一体性,此外,也不曾出现 如十九世纪欧洲社会那种具有强大内聚力的阶级结构,作 为一个移民国家,原本就是一个大众社会。但是,美国与 欧洲文明是同源的,这也是一个事实。在阿伦特看来,革 命和宪法的制订,在总体上是革命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 段,美国革命的一个特点是,它并非一场突发的暴力运动 的结果,而是始终依靠众多参与者普遍的协商和相互契约 来发动、推进和维系的。阿伦特说:“革命的目的在于缔 造自由。”美国宪法的制订与定期修正,就是建构和扩大 自由空间,将自由制度化。倡导宪政建设,不能只是考虑 102 她 们深思与反抗 | 103 秩序与程序的确立,而放逐了自由精神与公众参与;恰恰 相反,阿伦特的关于以“评议会制”取代政党制和代议 制,建立一个“参议国家”的近乎政治乌托邦的设想,都 是以公众参与、公共空间的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她认为, 美国宪法体制的本质意义,并不在于保障公民的自由,而 在于创建使人民能够由自己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自由,树 立一种新的权力体系:一、真正体现“权力属于人民”而 非哪一个政党这一共和原则;二、联邦宪法体制不是采取 主权国家的形式,保证没有主权的权力存在;三、通过各 政治体互相平等,彼此约束,而非定于一尊,实行代替或 兼并;四、民族既非政治体的基础,也就不存在历史和起 源的同质性。在阿伦特看来,美国的开国者们在创建共和 政体时,确曾将罗马的共和政体当作最早的范型,但是, 美利坚合众国的创建并非罗马的重建,而是新的罗马的创 建,体现了一种延续以政治自由为第一义的欧洲共和主义 传统的创新精神。 美国在五十年代初曾经一度产生麦卡锡主义,疯狂迫 害共产党人以及异议知识分子,阿伦特本人也深受其害。 但是,这股“划一主义”的狂流没有肆虐多久 ,便很快 得到纠正。阿伦特深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美国 拥有以联邦宪法为核心的各种自由制度。 《共和危机》是阿伦特于1972年出版的另一本文集, 收入三篇论文和一篇访谈录。这些作品见证了六十年代越 南战争、学生暴动、黑人民权运动以及七十年代前期以美 国为首的世界性动荡,体现了阿伦特的政治卓识。其中, 曾经在《论革命》中所强调的公民参与对于保护美国共和 制并促使其健康发展的思想,特别富于时代实践的意义。 关于政治谎言。1971年6月,《纽约时报》披露了由 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授意的机密文件,其中包括美国卷入 越南战争的决策过程的记录,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五角大 楼文件事件”。这些文件的内容,暴露了有关政治领域中 的欺骗的诸多问题。阿伦特指出,事实是脆弱的,谎言更 可能成功,尤其是来自政府的谎言。她说:“由于说谎者 拥有预先知晓听众希望或者期待听到些什么的极大优势, 因此谎言通常比现实更可信,更合乎理性。”其中一些谎 言很容易被事实戳穿,但某些类型的谎言则可以将事实真 相从人类的存在中完全抹掉,从而侵犯和损害了人类的自 由。她指出有两种相关的说谎方式,一种属宣传性质,如 越战;另一种则属专家、政治智囊人物所为,它一开始就 带有自我欺骗性质,因为决策者生活在阿伦特称之为“去 事实化的世界”。不过,对于政府的欺骗,她并不感到特 别沮丧,理由就是她对美国一直处于自由状态下的新闻机 104 她 们深思与反抗 | 105 构对民众服务方面持积极评价的态度,——即使政府文件 有着严密的保密分级制度,也很难不为美国民众所知道。 此外,美国人民的天性中具有一种抵制破坏自由的力量的 东西,这也是她有信心可以战胜政府谎言的希望之一。 关于公民不服从。阿伦特相信,公民不服从首先是一 个美国现象,因为它源自一个契约社会中的公民对于法律 的道德责任。她将公民不服从与良心的抵制进行区别。公 民不服从是集体的、公开的、以挑战政治权威的正当性为 目的的社会运动,而良心反抗只是个人性行为。参与公民 不服从的人都是有组织的团体的成员,这些团体出于某个 观点的一致性而联合行动,并共同采取反对政府的立场。 当然,这得从宪法上对诸如言论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罢 工自由等等基本人权有着切实的保障,就是说,即使同属 于一个基于同意的社会,这种同意也是必须隶属于不同意 的权利的。她提供的思路是一个“契约论传统”——政府 必须取得人民同意(容许异议),如政府已违背托付,人 民有权利不服从。尽管公民不服从也许会转化为暴力行 为,对于共和制而言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但是,鉴于社会 上公民参与的减少,各种形式的自愿联合的减少,阿伦特 仍然鼓励美国政府考虑将公民不服从问题纳入法律体系之 中,——因为她相信,这是一个自由国家自信有能力保护 人类自由的一种手段。 关于暴力。在《论暴力》一文中,阿伦特对权力、权 威、强力和暴力作了区分。她把暴力和权力对立起来,认 为暴力只能导致破坏,但不能创造出权力,一旦开始便无 法控制,所以,暴力行动所产生的最可能的结果便是“一 个更为暴力的世界”。而权力,在她看来是尊重人类的多 元样态,使政治自由得到保护的力量。当一个团体或政府 发现权力正在丧失时,很容易试图通过暴力来继续掌控权 力。她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暴力出现时,权力即明 显地处于危险之中。阿伦特关于暴力的论述,多局限于一 个契约国家——民选政府的理论前提。她将权力过分合理 化,不但忽略了权力中隐性的合法性暴力,也忽略了不同 政治势力在某种历史情势中的变动关系。这里,大约是因 为她在68年学生运动中,瞥见了二十世纪上半叶极权主义 运动中群众的不祥的阴影吧? 在黑暗的年代,期待启明 阿伦特以一种新异的文体风格,写作了一本书,名叫 《黑暗时代的人们》。所谓黑暗时代,当是她所经历的 二十世纪,主宰这一时期的极权主义和官僚政治;按她的 106 她 们深思与反抗 | 107 说法,同时带有象征的性质,采用的是较广泛的意义。其 中,她写了从莱辛到同时代人中的多位诗人、作家、哲学 家,包括卢森堡这样的革命者,提供了一个处于精神领域 中的人物谱系。当时代将人们卷入屠杀、混乱、饥饿、不 义与绝望之中时,作为“时代的代表”,这少数人却几乎 不受它的控制和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作为时代的沉思者,阿伦特无疑同样是其中优秀的一 员。如果从专业爱好来说,她应当埋首于哲学研究;事实 上,直到临终前,她仍然进行着严肃的哲学思考。她的最 后一部未竟的著作,就是《精神生活》。她本人声称,她 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思考,而不是一个长于行动的人。在弥 漫着斗争气息的日子里,她没有成为一名革命者或是抵抗 运动的成员,然而,她的思考却不能不一再地被现实政治 问题——人类生存最急迫的问题——所打断。这样的思考 不同于一般学者的思考在于,它并非服务于知识的目的, 而是与实际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密切相关,是对于生存意 义的探寻。阿伦特试图通过思考打破现实——主要来自体 制——的遮蔽,阻止人类作伪和行恶,敞开广大的公共空 间,这样的思考,不能不带上批判与反抗的性质。在《人 的条件》中,她承认:“事实上,在专制条件下行动比思 想来得容易。”为了人类的自由生存,她为自己选择了最 孤立、最需要坚忍、最艰难的工作:思考。 在《黑暗时代的人们》的序言末尾,阿伦特如此表达 她的信念:“即使是在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 一种启明(illumination),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来自理论 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 弱的光亮。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的生命 和作品,它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 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像我们这样长 期习惯了黑暗的眼睛,几乎无法告知人们,那些光到底是 蜡烛的光芒还是炽烈的阳光……”阿伦特爱这个世界,她 和她的著作,就是这样一种充满温暖的光辉,使我们在黑 暗中感知人性和真理的存在而深受鼓舞。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