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共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塑料成型基础、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成型制件的结构工艺性、注射成型模具结构及注射机、注射模设计、注射成型新技术的应用、压缩模设计、压注模设计、挤出模设计、气动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模具和模具工业
第二节 塑料成型工业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CAD/CAE/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
二、大力发展快速原型制造
三、研究和应用模具的快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
四、发展优质模具材料和采用先进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技术
五、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
六、热流道技术的广泛应用
七、模具的大型化与精密化、复杂化
八、用于模具工业的高速加工技术的推广
九、塑料注射成型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塑料成型模具的概念、功用与分类
一、塑料成型模具的概念和功用
二、塑料成型模具的分类
第五节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思考题
第二章 塑料成型基础
第一节 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能
一、聚合物的分子结构
二、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与加工工艺性
第二节 聚合物流变方程与分析
一、牛顿流体及其流变方程
二、温度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三、聚合物熔体的粘弹性
四、热塑性和热固性聚合物流变行为的比较
第三节 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的流动状态
一、聚合物熔体在简单截面导管内的流动
二、注射成型中的流动状态分析
第四节 聚合物在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一、聚合物的结晶
二、成型过程中的取向
三、聚合物的降解
四、聚合物的交联
第五节 塑料的组成及工艺特性
一、塑料的组成
二、塑料的分类
三、塑料的成型工艺性能
第六节 常用塑料
一、热塑性塑料
二、热固性塑料
思考题
第三章 塑料成型工艺与塑料成型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一节 塑料成型原理与成型工艺特性
一、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艺特性
二、压缩成型原理及其工艺特性
三、压注成型原理及其工艺特性
四、挤出成型原理及其工艺特性
第二节 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一、尺寸及其精度
二、表面粗糙度
三、形状
四、斜度
五、壁厚
六、加强肋及其他防变形结构
七、支承面及凸台
八、圆角
九、孔的设计
十、螺纹设计
十一、齿轮设计
十二、嵌件设计
十三、文字、符号及标记
思考题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四章 注射成型模具结构及注射机
第一节 注射模具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一、注射模具的分类
二、注射模具的结构组成
第二节 注射模具的典型结构
一、单分型面注射模
二、双分型面注射模
三、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
四、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注射模
五、带有活动镶件的注射模
六、定模带有推出装置的注射模
七、角式注射机用注射模
第三节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一、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二、国产注射机的主要技术规格
思考题
第五章 注射模设计
第一节 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一、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二、分型面的设计
第二节 浇注系统与排溢系统的设计
一、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二、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的设计
三、排溢系统的设计
四、热流道浇注系统
第三节 成型零件的设计
一、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二、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三、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第四节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一、导向机构的作用
二、导柱导向机构
三、锥面定位机构
第五节 推出机构设计
一、推出机构的结构组成
二、脱模力的计算
三、简单推出机构
四、推出机构的导向与复位
五、动定模双向推出机构
六、顺序推出机构
七、二级推出机构
八、浇注系统凝料的脱模机构
九、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
第六节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分类
二、斜导柱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三、弯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四、斜导槽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五、斜滑块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六、齿轮齿条侧向抽芯机构
七、其他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第七节 温度调节 系统
一、模具温度调节 的重要性
二、冷却系统的计算
三、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与常见冷却系统的结构
四、模具加热系统
第八节 注射模的标准模架
一、我国的塑料注射模标准模架
二、国外塑料注射模标准模架简介
第九节 注射模具材料选用
一、注射模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
二、模具材料及其选用
三、注射模具新材料
第十节 注射模设计程序
一、塑料产品及成型工艺分析
二、注射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思考题
第六章 注射成型新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 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
一、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艺概述
二、热固性塑料注射模设计简介
第二节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一、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原理
二、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分类及工艺过程
三、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特点
四、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周期
五、气体辅助注射系统
六、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应用实例
第三节 精密注射成型
一、精密注射成型的工艺特点
二、精密注射成型工艺对注射机的要求
三、精密注射成型对注射模的设计要求
第四节 低发泡注射成型
一、低发泡注射成型的方法
二、低发泡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
三、低发泡注射成型模具设计简介
第五节 共注射成型
一、双色注射成型
二、双层注射成型
第六节 反应注射成型
一、反应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应用
二、反应注射成型设备
三、反应注射成型模具
思考题
第七章 压缩模设计
第一节 压缩模结构组成与分类
一、压缩模结构组成
二、压缩模分类
第二节 压缩模与压机的关系
一、压机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二、国产压机的主要技术规范
第三节 压缩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一、塑件在模具内加压方向选择
二、凸模与加料室的配合形式
三、加料室尺寸计算
四、压缩模脱模机构
思考题
第八章 压注模设计
第一节 压注模的分类与结构组成
一、压注模的分类
二、压注模的结构组成
第二节 压注模成型零部件设计
一、加料室结构
二、压柱结构
三、加料室与压柱的配合
四、加料室的尺寸计算
第三节 浇注系统与排气槽设计
一、主流道
二、分流道
三、浇口
四、浇口位置的选择
五、排气槽
思考题
第九章 挤出模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挤出模分类及作用
二、挤出模的结构组成
三、挤出成型机头的设计原则
四、挤出模与挤出机
第二节 管材挤出成型机头
一、常用结构
二、机头内主要零件尺寸及其工艺参数
三、定径套的设计
第三节 吹塑薄膜机头
第四节 异型材挤出成型机头
一、板式机头
二、流线型机头
三、异型材挤出成型机头的设计要点
第五节 电线电缆挤出成型机头
一、挤压式包覆机头
二、套管式包覆机头
思考题
第十章 气动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一节 中空吹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中空吹塑成型模具的分类、特点及
成型工艺
二、吹塑成型的工艺参数
三、中空吹塑成型塑件设计
四、中空吹塑设备
第二节 真空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真空成型特点及成型工艺
二、真空成型塑件设计
三、真空成型模具设计
第三节 压缩空气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 压缩空气成型特点及成型工艺
二、 压缩空气成型模具
思考题
附录
附录A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GB/T1844—2008)
附录B常用塑料的收缩率
附录C注射成型塑件成型缺陷分析
附录D压缩成型塑件成型缺陷分析
附录E压注成型塑件成型缺陷分析
附录F聚氯乙烯硬管的挤出成型缺陷
及其解决措施
附录G塑料注射模用材料
参考文献
填充剂按其化学性能可分为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按其形状可分为粉状的、纤维状的和层状(片状)的。粉状填料有木粉、纸浆、硅藻土、大理石粉、滑石粉、云母粉、石棉粉、高岭土、石墨、金属粉等;纤维状填料有棉花、亚麻、石棉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金属须等;层状填料有纸张、棉布、石棉布、玻璃布、木片等。
(三)增塑剂
有些树脂(如硝酸纤维、醋酸纤维、聚氯乙烯等)的可塑性很低,柔软性也很差,为了降低树脂的熔融粘度和熔融温度,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改进塑料的柔软性以及其他各种必要的性能,通常加入能与树脂相溶的不易挥发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称为增塑剂。树脂中加入增塑剂后,加大了其分子问的距离,因而削弱了大分子问的作用力。这样便使树脂分子容易滑移,从而使塑料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柔软性。如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可变为像橡胶一样的软塑料。加入增塑剂固然可以使塑料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均得到改善,但也降低了树脂的某些性能,如硬度、抗拉强度等。因此,添加增塑剂要适量。对增塑剂的要求是:与树脂有良好的相溶性;挥发性小,不易从塑件中析出;无毒、无臭味、无色;对光和热比较稳定;不吸湿。常用的增塑剂是液态或低熔点固体有机化合物。其中主要有甲酸酯类、磷酸酯类和氯化石蜡等。
(四)稳定剂
稳定剂可以提高树脂在热、光、氧和霉菌等外界因素作用时的稳定性,阻缓塑料变质。许多树脂在成型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上述因素的作用,性能会变坏。加入少量(千分之几)稳定剂可以减缓这种情况的发生。对稳定剂的要求是除对聚合物的稳定效果好外,还应能耐水、耐油、耐化学药品,并与树脂相溶,在成型过程中不分解、挥发小、无色。常用的稳定剂有硬脂酸盐、铅的化合物及环氧化合物等。稳定剂可分热稳定剂、光稳定剂等。
(五)润滑剂
为改进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减少或避免对设备或模具的摩擦和粘附,以及降低塑件表面粗糙度等而加入的添加剂称为润滑剂。常用的润滑剂有硬脂酸及其盐类。
(六)着色剂
在塑料中有时可以用有机颜料、无机颜料和染料使塑料制件具有各种色彩,以满足使用上的美观要求。有些着色剂兼有其他作用,如本色聚甲醛塑料用炭黑着色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止光老化;聚氯乙烯用二盐基性亚磷酸铅等颜料着色后,可避免紫外线的射入,对树脂起屏蔽作用,因此,它们还可以提高塑料的稳定性。对着色剂的一般要求是:性质稳定,不易变色,不与其他成分(增塑剂、稳定剂等)起化学反应,着色力强,与树脂有很好的相溶性。
(七)固化剂
固化剂又称硬化剂,它的作用在于通过交联使树脂具有体型网状结构,成为较坚硬和稳定的塑料制件。例如,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在环氧树脂中加入乙二胺、顺丁烯二酸酐等。
塑料的添加剂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发泡剂、阻燃剂、防静电剂、导电剂和导磁剂等。并非每一种塑料都要加入全部添加剂,而是根据塑料品种和使用要求加入所需的某些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