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简洁、强调基础、突出重点,着重能力培养,精选例题和习题。
全书共分六章,包括: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网络定理,动态电路,正弦交流电,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适合学时数为40~60学时,可作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本科教材或参考书。
电路理论是电工和电子科学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由于整体课程和知识的增加,不少高校都有压缩电路课程学时的趋势,
还有些专业对电路理论的要求稍低,学时数也很少。为了应对这种形势和需要,在电路课的教学中应体现这样的指导思想: 强调基础、突出重点、精炼内容、着重能力培养。本书正是依据这种指导思想编写的。
本书中将二端网络的伏安关系及等效的概念部分提前,放入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这一章,便于在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一章中利用等效概念化简电路,减少列写方程的数量。同时为了合并内容,本书将内容相关的部分合成一章。例如将动态元件、一阶电路、二阶电路合并成动态电路一章; 将相量、正弦电路分析、正弦稳态功率、三相电以及电路频率特性合成为正弦交流电一章。
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中的例题和习题力求体现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题目中多体现出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本书由李京清主编统稿,第1章由叶金来编写,第2章由王明坤编写,第3章由王雪明编写,第4章由李京清编写,第5章由刘海成编写,第6章由张勇编写,全书由龚珊画图、编排、校对。
由于编者水平和知识的局限性,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9年7月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1电路及电路模型
1.2电路变量、电功率
1.3电阻元件
1.4电源元件
1.4.1理想电压源
1.4.2理想电流源
1.4.3电源的功率
1.5受控源
1.6基尔霍夫定律
1.6.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6.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7二端网络的等效
1.7.1二端网络端口的伏安关系及求法
1.7.2二端网络的等效
1.7.3常用基本网络的等效
习题1
第2章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2.1图与电路方程
2.1.1电路的图
2.1.2电路分析方法介绍
2.2网孔分析法
2.3节点分析法
2.4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2.4.1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4.2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习题2
第3章网络定理
3.1叠加定理
3.1.1线性网络的特性——齐次性和叠加性
3.1.2叠加定理
3.1.3叠加定理举例
3.2置换定理
3.2.1置换定理
3.2.2置换定理的论证
3.2.3置换定理应用举例
3.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3.1戴维南定理
3.3.2戴维南等效电路中Uoc和R0的求法
3.3.3诺顿定理
3.4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3.5电阻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3.5.1△形电路等效变换为形电路
3.5.2形电路等效变换为△形电路
习题3
第4章动态电路
4.1电容元件
4.1.1电容元件的定义
4.1.2电容的伏安关系
4.1.3电容电压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
4.1.4电容的储能
4.2电感元件
4.2.1电感元件的定义
4.2.2电感的伏安关系
4.2.3电感电流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
4.2.4电感的储能
4.3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及求解
4.3.1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
4.3.2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4.3.3初始值y(0+)的求解
4.4一阶电路的响应
4.4.1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4.4.2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4.4.3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4.4.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4.5二阶电路
4.5.1LC电路中的正弦振荡
4.5.2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4.5.3过阻尼情况
4.5.4临界阻尼情况
4.5.5欠阻尼情况
4.5.6直流RLC串联电路的完全响应
4.5.7GCL并联电路的分析
习题4
第5章正弦交流电
5.1引言
5.2正弦信号
5.2.1正弦量的三要素
5.2.2相位差
5.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5.3.1复数及其四则运算
5.3.2相量与相量图
5.4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5.5阻抗与导纳
5.5.1电阻元件
5.5.2电容元件
5.5.3电感元件
5.5.4阻抗与导纳
5.6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5.6.1简单串并联
5.6.2复杂电路分析
5.7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5.7.1频率特性的概念
5.7.2系统传输函数
5.7.3RC串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5.7.4谐振
5.8正弦稳态功率
5.9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10三相交流电
习题5
第6章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6.1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6.2耦合电感间的串并联
6.3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
6.4空芯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6.5理想变压器
习题6
部分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