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不匀衡的,区域经济的不同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国国民经济的纵向“三大经济地带”和横向“三大泛经济区”划分进行的研究表明,符合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内在联系的经济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长三角及其经济腹地经济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研究,对于推动区域銶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曾庆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重庆工商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科技处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重庆市教育系统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重庆市高校首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商贸流通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商业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主编规划教材2本;主持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5项,主持各级政府委托课题7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政府奖16项,其中,科研成果奖9项,教学威果奖7项。
二、国内学者关于商贸流通及城乡商贸统筹研究
(一)国内学者关于商贸流通的研究
在我国,对流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传统计划经济背景下的“流通无用论”、“流通从属论”到“流通先导论”、“流通基础论”、“流通战略论”的提出,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商贸流通业的蓬勃发展。
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重本抑末”思想传统的国度里,商品流通长时间以来被视为“末业”,商贾被列为“五蠹”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沿袭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计划经济思想的指导下,生产与交换的辩证关系一直没被真正弄清楚,商业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定位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流通论”的观点,否认商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流通与分配相混淆,以分配代替流通,从而忽视了商品流通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世纪60年代初,孙冶方最早开始对“无流通论”提出反驳。他认为,生产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不是仓库,生产单位要有流通观念;社会主义流通既包括商品流通,又包括产品流通;并且既要尊重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又要尊重产品规律的作用。孙冶方对“无流通论”的批评对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有很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伊始,以孙冶方和卓炯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率先对“无流通论”进行了批判,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薛暮桥、刘国光等一大批经济学家对流通问题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供给约束型经济、资源约束型经济逐渐向需求约束型经济、市场约束型经济转变,全面的买方市场渐趋形成,社会生产过程的“瓶颈”已从生产转向消费,消费者主体地位的确立使消费者权利整体向上位移。在此背景下,理论界开始重新确立流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有地位。经过若干年的讨论,理论界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仅仅局限于交换和生产的争论,普遍抛弃了过去传统的“生产决定交换”的观点,把流通置于整个产业活动的循环中、置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中,这种宏观研究视角的转变,使对流通地位的认识更加深人。关于这一问题的主流观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先导产业论。最早提出先导产业论观点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1999a)。他认为必须深刻认识到流通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是不断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位的一个助推器。消费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商业作为消费启动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