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疼》是作者怀念父母的博文的辑录。博文发表时即在网络上产生很大反响,激起众多网友的共鸣。作者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了父亲母亲的往事,以敏锐的感觉,在最不经意处发现我们最深沉、最敏感的情愫,从而直抵我们心灵的最柔软处。
在繁华而拼爹的时代,作者却以最质朴的语言,讲述不会大道理,连名字也不会写、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的父亲母亲的艰辛和向往、担当和幸福,以及不经意间对作者心灵的影响。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亲疼》绝对是一本非常“另类”的书。其“另类”就体现在它的平淡。平是平静、平易、平实,在惊涛骇浪、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之时,平是难得的;淡是淡雅、淡定、淡然,在浓墨重彩、干脆肥浓、纸醉金迷之际,淡是珍贵的。平中见奇,淡中显真,这是本书的成功之处。 在追捧明星、追逐时尚、追求卓越的当下,《亲疼》写的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不识字、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父母,讲的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事——家乡农村的家长里短,抒发的是常见到不能再常见的感情——亲情。在平淡如水的文字里,我们会想起抚育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几十年平淡如水的日子,单调的如同复制。我们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从农村到了城市,不就是从这平淡如水、单调的如同复制的日子中过来的吗?我们成家立业、著书立说,不都是发端于这平淡如水、单调的如同复制的日子吗?咀嚼、回味过去的平淡的日子,能够安抚我们波动的、驿动的、躁动的心,使我们的心得到休息,得到力量,而不再脆弱。爱父母,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正因为父母的爱永无间断永无停止,有如空气,以至于我们常常会视而不见,以至于我们觉得父母对我们爱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我们对父母的爱有多少呢?我们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呢?《亲疼》就是引导我们去品味这种潜藏于平凡的日子中的、蛰伏于心底的至纯至性的情感,这种发源于血缘的亲情是本源的、不可论证的,也是不可怀疑的。这种情感,是我们一切情感的底色,没有它,友情、爱情以至于一切的情感都会失去依托,成为无源之水。
孝顺,并无来世(代序)
世间最难写的文字,莫过于写父亲母亲。
说难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父母的呵护,几乎麻木了父亲母亲为我们的付出。因为太亲近,所以总是疏忽父母内心的在意、承受和担当。因为要抚养孩子长大,忙于生计的父母,时常顾不上自己的头疼脑热,在贫穷的年代,常常扛一扛、发发汗,肚子不舒服时吃点胃药也就挺过去了。而当我们长大,在外成家立业时,父亲母亲又怕子女担心,生了病依然不主动告诉我们哪儿不舒服,偶尔去医院看一下,吃点药对付。
做梦也没想到,前不久左腿摔伤,静养后还只能勉强下地的母亲,会因肝腹水和胰腺出现严重问题而住院。坚强一辈子、从不喊疼痛的母亲,这回疼得有点受不住了。老家医院专家会诊明确诊断了病情并得到北京专家朋友诊断结果印证后,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多么希望只是误诊。因为母亲的病情和年岁,为减轻老人的痛苦,专家建议保守治疗,现实能做的是尽量减轻痛苦、增强老人的免疫力。得到明确的消息时,脑袋发紧的我,深感生命的脆弱和无助。
母亲属兔,周岁73,按老家习惯算,虚岁74,本该是享福的年纪,却不幸得了重病。当专家告诉我这个病会特别疼痛时,我的泪水止不住流淌下来——为母亲的病痛揪心,为母亲要承受的折磨难过。
母亲不识字,但极明事理。从来不抱怨生活,无论生活怎样艰辛,她都相信日子会好起来。这次生病,当病痛稍有缓解时,母亲就相信一定能好起来。在母亲病房,控制着不掉眼泪的我悄悄跟她说,“医生是不是没告诉你,不光是胃炎,还有很重的胰腺炎?你肚子里有很多细菌,需要两三个月才能逼退它们呢”。捏捏母亲的胳膊问,“你觉得自己好不好得起来?”母亲笑着回答“只要不痛,就好得起来”。“只要你自己认为能好起来,就一定能好起来”,我以此作为“信心”的同义词鼓励母亲,并握着她的手说,“出力些(加油),争口气就会逼退细菌”,用这句话来代替“奇迹”,鼓励母亲加油。
母亲病了,我一直在想,除了跟医护人员沟通治疗方案,除了多陪母亲说说话,还能做点什么。当从未看过儿子写的文字的母亲,在病床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朗诵《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的博文视频后自语,“那么小的事情都记得啊!”我坚定了以最快速度将写父亲母亲的博文编辑成册的想法。
博文成书,不是简单送给不识字的母亲一份礼物,而是对母亲的一份敬重。在微博征询好友对博文集名字的意见时,《父母在,家便安好》、《其实我并不孝顺》、《亲情无华》、《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孝顺,并无来世》、《亲疼》、《不老的心港》、《我们遗落了多少亲情》等,每一个书名都得到了好友不同角度的鼓励和指正,学武心存感激。
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我们从母亲孕育生命的疼痛中来到世界,但总有一天,我们会拉不住老人的手,无助地看着至亲离开这个世界。
亲疼,是至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而我们总是未能更好地心疼我们的至亲。
王学武,科技日报社主任记者,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64年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安川村,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初中毕业后曾回家务农,挣过半劳力工分,砍过柴,学过木工,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艰辛特别是父亲母亲的向善和坚韧,有深切的体会。1979年重新上学考上高中,之后上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电子报社、中国财经报社、科技日报社等机构任职。艰辛生活的磨练和多年从业历练,从未忘记自己从何处来,信守向善,心存山村孩子的本色。
1 孝顺,并无来世(代序)
2 给母亲一个惊喜
3 父亲的剃头情结
4 想买双高筒雨鞋
5 蒸饭那些日子
6 父亲的胡琴
7 父亲,一生最倔是担当
8 借钱记忆
9 其实我并不孝顺
10 锁边是范儿
11 皮鞋情
12 感受时间
13 你有多幸福,其实自己并不知道
14 让心静下来
15 回家
16 天堂的父亲,是否每天还喝点小酒?
17 温暖足底
18 你知道,妈妈期望你过得好
19 安川,小村故事多
20 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
21 最是那斧头背的一敲……
22 温暖是棉
23 禁山斫柴
24 威坪女人
25 鸡蛋和大豆,硬通货二十年
26 母亲,苦乐乾坤
27 磅师傅老王
28 威坪三宝
29 排岭记忆:珍馐三弄
30 生日如烟
31 人生中有多少个第一次的记忆,幸福感就会有多强
32 往夕是何年
33 七旬母亲去上班
34 守护中秋
35 流动的年夜饭
36 亲疼
后记
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