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简史》将先秦至明清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分作诗骚序曲、大汉文学、魏晋诗赋、南北朝诗文、三唐诗国、两宋词坛、金元苑曲、明清小说林等八个部分来阐述。突出的是每个时代最有成就的文体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以史为经,以作者群或文学流派为纬,把对文学流变的叙说和精品个案的阐释相结合,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是一本具有特色的中国文学简史教材。
在如此多元悠久的古老文明之中,作为文学的古老样式一的神话与诗歌早就翱翔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上空,只是无法原汁原味地流传下来。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由于人们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思想沟通工具的文字的诞生与成熟,以及物质生产的相对发达,人际交流的日渐频繁,文学渐渐从起初文史哲混沌不分的状态中独立出来,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以后经过历代文人作家与是间艺人的共同努力,文学样式愈来愈多,作品的悠久传统的汉文学史。
以史为经,以作者群或文学流派为纬,文学流变的叙说与精品个案的阐释相结合,以期给人留下清晰的历史脉络和深刻的审美印象。
学习古代优秀作家的代表作品,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乃是作为『社会人』文化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诗词曲赋,美不胜收。小说戏剧,各领风骚。
《中国文学简史》旨在帮助读者鸟瞰中国文学走过的历史轨迹,了解中国文学主要样式的兴衰荣枯。
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成的共识之一,就是要着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共识的形成,是以对时代发展的新特点的理解为基础的,以对当今世界和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的分析为背景的,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任务为目标的,深刻地反映了高等教育确立“以人为本”新理念的必然要求。
教育创新的首要之义就在于,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相适应,努力造就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达到教育创新的这些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实行教育理论和理念的创新,而且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注重学科与专业设置的调整和完善,形成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形成既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又能体现和反映高校优秀的办学特色、办学风格和办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创新的这些措施,必然提出怎样对传统意义上的以“学科”、“专业”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结构进行整合,并使之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通识”教育相兼容和相结合的重大问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专”、“通”关系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至于与“专业”教育相对应的“通识”教育的思想,出现得更早些。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与“自由”教育相联系的“通识”教育的思想。这里所讲的“通识”教育,通常是指对学生普遍进行的共通的文化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广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人格与学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和全面的发展。
绪言
第一章 诗骚序曲
概说
第一节 诗三百:无名诗人的歌吟
第二节 楚辞:南国荆楚的新诗体
第三节 辞的余波:赋
第二章 大汉文学
概说
第一节 汉赋:文学样式的创新
第二节 散文:去学术化的倾向
第三节 歌诗:花样翻新,五言独秀
第四节 历史故事化:传记文学的巨星——《史记》
第三章 魏晋诗赋
概说
第一节 曹魏君臣
第二节 竹林名士:正始文人集团
第三节 “二十四友”:西晋文人集团
第四节 陶渊明:东晋大家
第四章 南北朝诗文
概说
第一节 诗:去玄言化
第二节 赋:骈俪化
第三节 乐府民歌的南北风貌
第四节 笔记小说的精品:《世说新语》
第五章 三唐诗国
概说
第一节 古典诗歌的律化与定型
第二节 盛唐气象
第三节 中唐风景
第四节 晚唐烟霞
第六章 两宋词坛
概说
第一节 诗余:词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婉约派:词调蕴藉
第三节 豪放派:气象恢弘
第四节 格律派:醇雅协律
第七章 金元曲苑
概说
第一节 词余:元代文坛的新诗体
第二节 诸宫调:元杂剧的先驱
第三节 散曲:豪放派与清丽派
第四节 杂剧:中国最早的成熟戏曲
第八章 明清小说林
概说
第一节 从“小说”到小说
第二节 讲史小说“《三国演义》
第三节 豪侠小说:《水浒转》
第四节 神怪小说:《西游记》
第五节 人情小说:《红楼梦》
第六节 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
结语
第一章 诗骚序曲
概说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漫长时期,史称“先秦”。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前文学史时期。
自公元年2070年起中国历史进入到夏朝;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桀,建立了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纣,建立了周朝;公元前770年,西周亡于太戎之手,周平王迁都雒邑,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但是,周天子自此以后失去了对诸侯的驾驭能力,春秋诸假纷争与战国群雄争霸构成了东周的主要内容。因此,人们习惯上把周平王东迁半个世纪后的鲁隐公元年(前722)至《春秋》记事的终年鲁哀公十四年(前221)为“战国”时代。
在夏、商、西周三代中,甲骨文字的成熟对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正因为有了文字这样的载体,才使得先民所创造的文明得以著之竹帛,才使得我们这些炎黄的子孙至今有幸目睹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
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发生于这个时期。春秋末年,土阶层的出现与活跃是最值得注目的历史现象。士人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初的杰出代表,以自己富于创造性的文化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兴盛。他们为了推销自己的治世方略,创立了不少学派,撰述了大量的著作,诸如《老子》、《论语》、《孟子》、《庄子》以及《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这些著作虽然是陈述为人处世、兴邦立业的论文或记录兴衰更替、改朝换代的历史,但其思想和文笔都给予文学以很大的影响。不过,就本质而言,它们仍是思想家、哲学家或历史学家的著作,与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作品毕竟有着相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