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385高地》是一部带有寓言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连长李东方的后代记述他的爷爷在385高地与对峙的美军连长维特.哈里斯上尉从仇杀到争执到相拥取暖而成为相互的救命者,以及战后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为线索,突出战争对个体人命运的影响,揭示了战争与人性的矛盾。书中既不美化也不丑化地刻画了交战双方的士兵,以真实简洁的笔触描写了残酷肮脏的战斗场面,亲人生离死别的撕肝裂胆,战士从容赴死的凛然,战场上圣诞夜的疯狂、毁灭与新生,也有两个敌人的后代相爱相恋的浪漫热烈以及年轻一代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该书以富有哲理的简洁笔触,讲述了一个颇具寓言色彩的战争故事,对战争进行反思,谴责给人民造成巨大伤害的战争本身。作者吸取电影和戏剧的表现手法,采用多线索多视角并进以及意识流、跳接等小说技巧,虚构人物与真实人物交织,将现实与历史、梦境与真实融为一体。
靳大鹰,男,笔名大鹰。生于1951年11月。作家,编剧,导演。曾服役于海军、总政治部、总参谋部。创作有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电影及电视剧本等,主要作品有《志愿军战俘记事》、《生命只有一次》、《诺言》、《九一三事件始末记》、《再讲一遍的故事》、《天降大任》、《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等,作品曾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曾获全国畅销书奖,解放军文艺奖等文学奖,应邀在十几所著名大学做文学创作演讲。从编剧始,继而做影视剧导演,主要作品有《铁甲英豪》、《炮打双灯》、《青藏大测量》、《女兵与理发师》、《传令三军》、《军校毕业生》、《啊,中国战俘》、《湄公河之恋》等,影视作品曾在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西班牙国际电影节、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纽约影评人协会评奖、比利时国际电影节、加拿大温哥华电影节、法国康城电影节等,获最佳影片大奖、最佳故事片等奖项,并在中国珠海国际电影节、中国大学生电影节、中国首届录象片评比、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金星奖等获奖项。
威廉.约翰逊上尉头发蓬乱,眼眶淤青,面色土灰,像是被冻僵的香蕉皮。他的军衣上沾着污泥、血渍和硝烟,脚下的军靴裂开了口,伤痕累累。他大口喘着粗气,吐出一团团带着臭味的雾气。他举起右手,乌黑的五指并拢,给维特.哈里斯上尉敬了一个标准的美国军礼,口齿含混不清地说道:“美国陆军104连上尉连长威廉.约翰逊率领19名士兵突围归来。”维特.哈里斯和威廉.约翰逊相识多年。他们是西点军校的同学。在大家的眼里,威廉.约翰逊是个高傲自负的家伙。他出身在一个军人世家,父亲是二战时的美国将军,曾在北非指挥美军重创过纳粹德国的部队。他父亲的同僚巴顿将军是威廉.约翰逊的偶像,他处处模仿巴顿将军自以为是锋芒毕露的做派,巴顿将军的那些著名的狂傲的句子常常随口而出。毕业前的一次野外生存训练中,维特.哈里斯和几个人实在走不动了,那天担任值勤官的威廉.约翰逊走过来,他手里挥舞着一根树枝,高吼着:“嘿!队伍在前面,不在地下!”维特.哈里斯趴在地上喘着粗气,没有搭理他。威廉.约翰逊粗鲁地踢了哈里斯的屁股,催促他们赶上队伍。毫无疑问,这对一个西点军校的学员来说是个莫大的耻辱,这让维特.哈里斯多年都耿耿于怀。从军校毕业时,威廉.约翰逊坚决要求到父亲曾经指挥过的部队服役,虽然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美军只是驻守德国而已。在部队里,威廉.约翰逊的自豪感和优越感毫不掩饰,他军服笔挺,皮鞋锃亮,腰杆笔直,见到不顺眼就口出不逊----昔日的威廉.约翰逊和眼前的威廉.约翰逊的巨大反差,让维特.哈里斯一时难以接受。世事难料啊,谁说不是呢?维特.哈里斯实在不忍心直视威廉.约翰逊的眼睛,躲闪着把目光转向他的身后。维特.哈里斯上尉的眼前是19双麻木、困顿、恐惧、疲惫、失魂落魄、惊魂未定的眼睛和19只呼哧带喘找寻空气的嘴巴。这些士兵衣衫褴褛,满身泥土和血污,由于沾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他们的脸像戴了灰色的面罩一般,仿佛刚从地狱里跑出来。啊,我的上帝。仅仅在几天前,他们离开出发营地时还是那么生龙活虎,军容严整,豪气冲天。威廉.约翰逊站在吉普车上挥着胳膊扯着嗓子向整装待发的士兵训话说:“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威将军已经找到了中国军队的死穴!我们这支曾经在北非和欧洲战场上威风八面的部队,要狠狠教训一下那些由农民组成的中国军队!”那手势和腔调都透着那个自负傲慢的巴顿将军的影子,维特.哈里斯甚至闻到了巴顿将军爱吸的英国烟丝腻腻的香味。谁说军人都挺拔英武风流倜傥,那是在阅兵式酒会舞会上镜头前面。既然穿上军装就难免会有一天上战场去杀人或被人杀,不陈尸荒野,成为虎豹豺狼的晚餐,或者在风雨中腐朽溃烂,能够幸运地从战场全身而退或是残废而退的人,不论是将星闪耀还是落寞隐居,不论是壮怀激烈还是余悸犹存,不论是成为嗜血成性的战争狂人还是成为慈悲为怀的反战分子----无论如何,从尸山血海里趟过一遭的人,绝不会再是战前的那个人,永远也回不去了。不信?你看看眼前失神落魄的上尉连长威廉.约翰逊和他手下那些死里逃生的士兵们。维特.哈里斯回忆起1952年12月在朝鲜的那个寒冷的下午,浑身冰凉。威廉.约翰逊终于抑制不住,放声嚎啕大哭起来,撕心裂肺的哭声带着悲戚的苦涩,仿佛到了世界的末日。如果不是遇到了什么痛彻心扉的事情,一个成年男人,一个美国陆军上尉军官,怎么会如此毫无顾及地哭天嚎地。威廉.约翰逊带领的145个士兵只回来了19个人。换了任何一个指挥官,这都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