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序
羌族卷编委会
羌族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其文学发展史已有数千年之久,并因生活的地域不同与支系的众多而呈现出自己的丰富性。
从远古到近现代,羌族文学主要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现。
它们鲜活地存在于羌人的历史进程中,将经历的场景和想象、情感表达出来后,又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在各个时期都体现出了自己的特点。无论是远古神话,古代传说、史诗、歌谣,还是近现代的民间传说、故事、民歌等,它们都内容广泛、形式优美、艺术水平极高。其题材涉及到天地起源、动植物的来历、民族习俗、地方及人物传说等。
在当代,以汉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羌族文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体裁涉及散文、诗歌、小说、散文诗、游记、电视文学剧本、杂文等,表现技巧日渐成熟,特别是十 序
羌族卷编委会
羌族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其文学发展史已有数千年之久,并因生活的地域不同与支系的众多而呈现出自己的丰富性。
从远古到近现代,羌族文学主要以民间文学的形式表现。
它们鲜活地存在于羌人的历史进程中,将经历的场景和想象、情感表达出来后,又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在各个时期都体现出了自己的特点。无论是远古神话,古代传说、史诗、歌谣,还是近现代的民间传说、故事、民歌等,它们都内容广泛、形式优美、艺术水平极高。其题材涉及到天地起源、动植物的来历、民族习俗、地方及人物传说等。
在当代,以汉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羌族文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体裁涉及散文、诗歌、小说、散文诗、游记、电视文学剧本、杂文等,表现技巧日渐成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里,羌族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创作成果引人注目。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羌族作者、作家倾情于时代变迁,抒写故乡山水民情,表达生活情思。其间,朱大录的散文《羌寨椒林》、谷运龙的小说《飘逝的花瓣》、何健的诗歌《山野的呼唤》,分别获得了第一、二、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他们以《新草地》《民族文学》等为阵地,创作发表了大量作品,而汶川创办的《羌族文学成为了团结和培养羌族作者的重要平台。
20世纪90年代,羌族的文学创作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上受已成长起来的羌族作家影响而得到进一步繁荣。生于60、70年代的羌族作者加入到创作群体,老作家发扬传、帮、带的精神,共同歌吟时代,取得成绩。如,叶星光的小说《神山神树神林》获第二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情殇》获全国首届路遥文学奖,余耀明的《羊皮鼓》获得了“1998·中国杯”全国青年诗歌创作佳作奖。
进入21世纪,羌区经济社会得到更好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学事业高度重视,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羌文化得到的空前关注与发展,广大作者所创作的作品和所出版的专著产生的影响,超过了以往各个时期。
其间,谷运龙文集《谷运龙散文选》获第五届四川文学奖,小说《迁徙》被改编为了同名电影。李炬的诗集《夏天的速度》、杨国庆的诗集《一只凤凰飞起来》、张力的报告文学《飘飞的羌红》分别获得了四川省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雷子的诗集《雪灼》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张成绪(成绪尔聃)的长篇小说《银雪骁骑》获公安部第九届金盾文学奖;羊子获巴金文学院第七届茅台文学奖,其长诗《汶川羌》入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与其《昆仑看》先后成为2008年度、2012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近来,羌族作家及其作品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四川省作协在成都主办了“谷运龙散文创作研讨会”,四川省作协、《诗刊》社、《民族文学》杂志社联合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为羊子举办“羊子长诗《汶川羌》作品研讨会”,他还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参与了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开展以“生命探索”为主题的中美作家交流。羌族作家群的作品也得到集中展示:汶川《羌族文学》编辑部主编出版了文集《汶川时空——地震周年作品精选集》、《读书间——〈羌族文学〉作品精选》,茂县羌族文学社主编出版羌族文学史上第一套羌族文学作品专集“羌山文丛” 小说集《那方的故事》、诗歌集《颤动的笛音》、散文集《云朵上的歌谣》,以及地震灾区第一套文学作品集《羌族文学作品选》。羌族第一本文论集《从遥远中走来——羊子长诗的评论》收录了叶梅、梁平、徐希平等发表在报刊的专题论文,艾克拜尔·米吉提、叶延滨、李小雨、彭学明、张清华等在作品研讨会的专题发言,以及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的专题座谈等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谷运龙的《灿若桃花》、羊子与作家王晋康合著的《血祭》、冯翔的遗作《策马羌寨》等填补了羌族长篇小说的空白。谷运龙在坚持创作小说的同时,其散文《淘金》获民族文学山丹奖,《家有半坑破烂鞋》《岷江河——母亲的河》分获四川省第二、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奖,之外还出版了散文集《天堂九寨》《花开汶川》《我的岷江》。羊子在诗歌创作的同时,写出了一些歌词,其中《神奇的九寨》被广泛传唱,并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的全国优秀歌曲奖、四川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
现在,一支较为稳定、并有新鲜血液注入的羌族作家群体业已形成,其中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5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20余人。各类文学作品在《四川文学》《星星诗刊》《民族文学》《诗刊》《文艺报》《人民日报》《草地》《西部散文家》《民族》等报刊上陆续发表,所出版的个人专著如长篇小说、小说集、长诗、诗歌集、散文集、民间文学集、评论集等达近百部之多。
此次选编的作品只是其中极少的部分。但是,从总体来看,羌族文学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体裁上仍以诗歌创作为多,散文次之,小说创作相对薄弱,影视剧本、文学评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显得有点失衡,长篇小说的创作仍是弱项。这些都需要经历一个酝酿沉淀的过程,需要更多羌族作家、作者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已经取得历史性的开篇与奠基之后,继续摈弃边缘化创作观念,坚定民族信念和创作理想,创作出更自觉、更深远、更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品。
在此,衷心感谢中国作家协会让羌族文学得到这样一次历史性的展示,它将有力推动羌族文学事业迈上更新的高度。
2014年6月15日
序
老辣子
水
神山神树神林
金山的葬礼
嫁妆
芬芳朵哟喂
雾兮归来
将军行到拐弯处
美丽麻风
最后一个硬币
樱桃红了
白石的思念
羌族婚礼
马莲草
序
小说
老辣子
水
神山神树神林
金山的葬礼
嫁妆
芬芳朵哟喂
雾兮归来
将军行到拐弯处
美丽麻风
最后一个硬币
樱桃红了
散文
白石的思念
羌族婚礼
马莲草
羌寨椒林
雾锁巴朗山
居家闲语
山中的母亲
握笔的姿势(外一篇)
啊麦——土地岭
羌寨人家
因为草在那里
记忆深处的老屋(外一篇)
闲话酸汤搅团
岷江上游看都江堰
聆听故乡的童谣
羌族记忆(三章)
悠悠羌笛
尔玛人与酒(外一篇)
土门河谷的早春
生活(外三章)
酸菜荞面(外三章)
羌寨山珍:核桃花与蕨菜
高原果城一茂县
万恶的狗
山谷两岸
羌笛悠悠
诗歌
山野的呼唤(组诗)
在这片星光下
山魂乐章
永远的怀念
家政(组诗)
守望星空
岷江流淌的高原
一只凤凰飞起来
震殇·蓝色叠溪
致山神
记忆:位于二〇〇六年和二〇〇七年之间的冬天
旅者的誓言
汶川之歌(组诗)
释比经典(组诗)
岷江的高度
关于桃坪羌寨冬天的记忆
听涛
乡恋(外一首)
姑娘
痛过怎样(长诗选五)
尾巴相牵,让我们去漫步
后地震诗歌·浮生光影(组章)
短笛音韵(四则)
羚羊
入梦的羌寨(组诗)
羊皮鼓点
人海岷江(组诗)
羌寨万年孝(外二首)
这个季节
长篇作品存目
后记
老辣子
谷运龙
不知你是否闻到这四合院里升腾的发潮霉变十分刺鼻的味道。我正在那里倒腾翻弄,找寻那两年丢失在那里的青春红颜,要是果真找不到,那么肯定它已经在一年一度的出圈粪时被扔出去,壮腴了山里人地里的希望,那希望又在次年变成屎,变成尿。世界像循环的链条似的,生活亦如此,我总会在一堆堆屎中找到一点零星的碎渣,那碎渣说不定还很管用,如同儿时从热气腾腾、草味弥漫的马粪中找到的一颗半颗胡豆,洗净了仍可香口。那时和这时都是十分饥饿的。
用尽力气掀翻一张大石板,这下面经常珍藏着一些美好如马兰花的生活。冥冥之中便传来悦耳的敲击声,停下手中的活计,马老婆子正站在龙门子正中,用手里的黑漆拐杖轻叩地面。院里金色的阳光火辣辣地弥漫出一片火焰,她看不清我,深沟里的两个磨出光泽的玻璃球老态龙钟地滑动,寻找着院里的声音。我正欲前去搀扶她、拥抱她,让她辨认我时,正屋的大门吱嘎嘎嘎地响了,老辣子一边扎裤腰带一边张大松软懒散的嘴唇打哈欠,然后挤出漆筒一般的葱花鼻涕,急急地收拾着衣裤。我迷蒙如墙角柱缝那些陈旧的蛛网,蹑手蹑脚地踱到一边。
“呸呸呸!龌龊!”
这是马婆婆的声音。
如果你终于忘记了七五年。那是我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第一年。
一坨坨从县城里挤出被抛洒的新生事物都被知青点来接人的同志吸铁一般裹成一团,新新鲜鲜嗡嗡嘤嘤雀跃看活活泼泼地远去了。唯有我这一坨垃圾似的被扔在公社的院坝里。一群小不点儿瞪眼瞅我。
“上寨接知青的人来没有?”冬瓜似的干部鼓凸着青筋吼着。没有人应,只软不拉叽地走出一个面团似的人。
“老辣子。”
脸上一点光彩都没有了,这也配接知青。一副丑陋的嘴脸,衬托出眼角黄浊浊、昏沉沉的眼屎,岁月就那般积淀着他的生活。上寨人都死绝了,要不都他妈的是瞎子、聋子、驼子、麻子、秃子、傻子,缺胳膊少腿。
山路乱绳似的任意抖落在山坡上,坎坎坷坷的路旁葳蕤着肥腴的马兰草,马兰花幽静地开放。脚耙手软的我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负重前行了。侧身倒在一个路弯上,行李卷恰到好处地挡住了行人的去处。老辣子上来了,气儿匀匀,步儿轻轻,在路弯上眶都没有眶我一眼,从背包上跨过,独自走他的路。愤怒的野兽在我的体内碰撞撕咬,顾不得了,我三步两步追上去挡在他的前面:“你是不是接知青的?”
他用力眨巴着眼帘,挤出一层层皱纹不屑一顾地将我往路边轻轻一拨,径自往前走了。
心中的怪兽更加肆无忌惮地撕扯我,咬啃我的心,茂盛的马兰草被我压在屁股底下再也不能随风飘摇,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我失声了,但愿他能听见,他果然听见了,待我从手指缝里辨认这轻轻的脚步声时,只见他一个漂亮的抛甩,轻捷而娴熟地将背包准确利落地定点在他那瘦瘠的背上。也不招呼,也不抚慰,也不道歉,独自往前,马兰花轻柔的唇吻着他那肮脏的裤管。
总得找点话说:“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快落山了,明天照样是个好天气。”没听到一丝回音。
“这马兰花开得真灿烂。”
“不要看不起人。人不可貌相。”
“谁眶不起你了?”
又是一长溜的马兰花装点着这青幽幽的生活,蛇行的路令人恐怖。黄昏是美丽的。
“你当过兵?”
他停了一下马上又往前走了。“你看你背包的姿势是受过训的。”
“马兰草晒干了是打草鞋的上等料。”
话不投机。这人一定是疯子,疯到家了。
我被他带进四合院的大门时,第一颗星星已被上帝敲进那片蔚蓝色的海洋中了。碰巧收工,一位头缠白帕、身穿羊皮褂子的长者迎上前,抱歉地从老辣子背上接过行李,微笑同声音一道轻轻地跌宕着。
“阿妹子,对不起,今天队长忘派人去接了。多亏了老辣子。”
“一句好听的话当用,今天得给我记十分。”
“四五十斤一个行李卷,半天的活路,宽大你记七分。”
老辣子寸步不让。“记十分。要不是我,你们还得挨公社的训呢。”说后坐在行李卷上,“不给老子记个标劳分,我马上连更宵夜把这东西背回公社去,明天你派人背。”
“八分。咱们都吃点亏。”
老辣子刷的一声就将背包甩到背上,做着急步流星的架势。我体内的那只怪兽又动作了。我赶紧上前抓住背包,哀求着:“队长,就给他记十分吧,要不然……”
“看在知青妹子的面子上,就便宜你狗日的一回,记十分。”
老辣子这才把背包背入四合院的耳房内。一股古老的潮湿味儿漫在我的四周。黑沉沉的一个房间被一点儿火苗照耀着。恐怖在屋角里伸缩。
老辣子这人丑,丑到你爱怎么形容他都可以,甚至还嫌汉语形容词的贫乏和苍白失血,但他的营生则是极美极细致逗人喜爱的。要是你不知道你嘴里吃着的豆腐是老辣子做的,你会以为变了仙升天堂吃了凤脑,如果你知道那豆腐会是这种丑陋不堪的人做的,保你把刚才咽下的呕吐出来,甚至吐出黄色的胆汁。
他又开始做豆腐了。眼角上是肮脏的豆渣,轻轻地将磨架横在毛边锅上,弯腰端磨子时额上的青筋突突地暴涨,两扇磨都叠在一起后,用右手握住磨手空磨半圈。左手将小木勺轻轻地在水面往回一荡、往前一引,凭了回旋时的作用,泡涨的黄豆顺势而入勺,总不多就十粒左右。右手转动磨扇、左手准确无误地将黄豆和少许的水倒入磨眼。一圈圈地转着。呜隆隆呜隆隆。白泡沫立即弥漫了整个下扇,一点点、一滴滴地落入锅里。
我坐在他旁边,真没耐性等下去,他却仍是悠然自得、不紧不慢地做着手中的活计,偶尔两眼一挤又嘟噜出一层黏糊糊的东西,松了右手,抬起轻轻地抹一下,往腰上一擦又开始转响小磨。嗡嗡,嗡嗡,嗡嗡。
十斤黄豆要整整转三个小时。
马婆婆是每天他快磨完时准确无误地从偏房里或其他什么地方回来坐在灶门前为他燃火,然后坐在那里,一边吮着一些陈旧的岁月,一边尽心尽责地往灶膛里填些柴草。及至豆泡散尽、煮沸过滤后,她便从肮脏的案板上找一只碗,捞起衣摆擦擦碗,也不用请示,自个握了勺把舀上一碗咕嘟嘟都不出气地喝下去,扁扁嘴,啧几下,各自便不辞而别了。
豆渣还在猪食桶里散发那股特殊的黄豆味时,她就来了,轻轻地推开门,在马婆婆刚才坐过的凳子上坐下来,给老辣子摆些一天中发生的事,满脸的疲倦愁苦。需要火的时候便往灶膛里填几个柴,不需火时便捉着火钳或火柴头什么的瞎拨弄一阵。老辣子不开腔,做着他精细的营生。她就没趣地提起猪食桶悻悻地走了。
“不吃了饭再走。”
“不了,都还等我哩。”
等这女人已快出龙门子,老辣子才风扯地从屋里跑出去,声音很轻又很明亮地喊道:“阿花,我等你,今晚我俩吃豆花面汤。别忘了顺便舀碗酸菜来。”
我觉得我在四合院里已足足过了大半辈子,马婆婆说才半月,真不知道她是怎么算计这许多时间的。一天马婆婆喝完那碗似乎天经地义该她喝的豆浆后,照例用肥美的手掌将嘴一抹,扁扁嘴,吮吮牙。但她没像往常一样立即就走,而返坐于灶前的凳子上,脸上升腾起一股诱人的光彩。老辣子拿眼屎巴渣的眼眶她一眼,不知在说什么话,我想那豆浆的营养正在活跃她体内的每一个粒子,或许会灌出她一个新的向往。
“老辣子。”他扭转头看着她。
“你不要用那眼睛看着我,我受不了。我说这四合院里就我们三个人,干脆三家合一家,搭伙开伙食算了,不然这田姐姐也太累了。一天忙得打屁都不成个数。”
我马上雀跃着赞成。
老辣子将眼睁到最大的极限,努力使自己镇静地找到一个拒绝的理由,但终于失败了。
“以后你卖豆腐的钱就交我作为三人的生活开支。田姐姐的粮也放一起,我们粗细搭配着吃。”
知青吃一年的国家供应粮。那时的细粮,特别是大米要医生开证明的,垂危的病人才可换得一斤两斤。
王金花如期而至,豆渣仍一如往日地扩散着诱人的味道。看见马婆婆坐在灶门前,径自提了猪食桶就往回走。刚出门,马婆婆就叫住她:“花鼻子,这算最后一次了。从明天起我们三人成立伙食团,我们也要喂一头猪,豆渣就不给外人了。”王金花抖擞着她水豆腐一般的身体款款地一声不吭地出了四合院。
从单个到小集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生活,一种崭新而光鲜的生活。首先是我再不用为做饭赶工苦闷了,马婆婆也再不用在我吃大米饭时两眼死沉沉地瞪着,脸上泛着一种酸楚,一种努力克制食欲的表情。只有老辣子脸上罩着一层眼屎一般模糊的表情,令你看到就觉得世界就在晚上毁灭,什么东西都在劫难逃。
我和马婆婆有了聊天的时间。
王金花再也不到四合院里提豆渣了,于是就有了老辣子的深深后悔和马婆婆的欢娱及王金花那灿烂的忧郁。她每天自然要到四合院来两次,早饭后从院里赶出那群黑白黄都有的马,下午再把它们饱饱地关进来。
她的家是破破烂烂、凄凄惨惨、风风雨雨的。男人得了痨病,大女儿早已嫁人,接着来了三个儿子为她挣到女人的面子。老四与前三姐弟俨然不同,真不像一个窑子里烧出来的货。
我和马婆婆常在灿烂的秋阳下依傍着摆些绝妙而公开的秘密,她总是把话说得含含糊糊,她喜欢这样,她说啥东西都是不明不白、意味深长,一旦明白了就莫味道了。一天我们俩正谈话时,从龙门中跳进一个十多岁的小孩,我知道这是王金花的小儿子,就叫他过来。马婆婆不屑地打量他,然后叫他去了。
“你看这娃像不像痨病鬼。”
“不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