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一书梳理了流行文化和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大量文献以及传播学、文学批评等学科的原始材料,考察了二战以来文化生产性质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在文化研究内部构架“文化生产”观点的中心问题。
《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一书梳理了流行文化和艺术社会学领域的大量文献以及传播学、文学批评等学科的原始材料,考察了二战以来文化生产性质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分析了在文化研究内部构架“文化生产”观点的中心问题。
戴安娜·克兰,美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艺术、媒体、大众文化研究权威。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媒体文化范式
第三章 社会分层与媒体:被媒体充斥的社会中的受众
第四章 全国性文化工业中的文化生产
第五章 分析媒体文化意义的方法
第六章 城市中的阶级文化:文化组织与都市艺术文化
第七章 媒体文化、都市艺术文化和政府政策
第八章 结论:走向全球性文化
参考文献
序《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媒体文化范式
第三章 社会分层与媒体:被媒体充斥的社会中的受众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媒体文化范式
第三章 社会分层与媒体:被媒体充斥的社会中的受众
第四章 全国性文化工业中的文化生产
第五章 分析媒体文化意义的方法
第六章 城市中的阶级文化:文化组织与都市艺术文化
第七章 媒体文化、都市艺术文化和政府政策
第八章 结论:走向全球性文化
参考文献
序《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媒体文化范式
第三章 社会分层与媒体:被媒体充斥的社会中的受众
第四章 全国性文化工业中的文化生产
第五章 分析媒体文化意义的方法
第六章 城市中的阶级文化:文化组织与都市艺术文化
第七章 媒体文化、都市艺术文化和政府政策
第八章 结论:走向全球性文化
参考文献
序《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媒体文化范式
第三章 社会分层与媒体:被媒体充斥的社会中的受众
第四章 全国性文化工业中的文化生产
第五章 分析媒体文化意义的方法
第六章 城市中的阶级文化:文化组织与都市艺术文化
第七章 媒体文化、都市艺术文化和政府政策
第八章 结论:走向全球性文化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科学家们诋毁或干脆不理会媒体娱乐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以否定的眼光看待媒体工业产品的社会科学家们称这些产品为大众文化,并且预言它们在总体上会对受众和一般社会关系产生可怕的影响。大多数社会学理论一般都将文化降低为一个从属的、无足轻重的角色,当做结构上的可变因素产生的后果或结果。近年来,媒体文化逐渐受到比较年轻一代的社会科学家的青睐。在一些新近的社会学理论中,文化,尤其是媒体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角色,影响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Denzin,1986)。
在本书中,我将关注媒体娱乐是怎样随着生产和消费状况的不同而变化的。它表达的是哪些种类的意义和意识形态?这些种类的意义和意识形态是怎样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怎样才能够描述媒体文化受众的特征?媒体文化如何不同于非工业背景下产生的其他形式的录制文化?
过去,大多数对录制文化的讨论区分出精英文化和大众传播文化。这些讨论认为,这两种文化形式表现了不同类型的价值,代表不同的审美标准(Bensman&Gerver,1958;Gans,1974)。受到不同社会阶级的成员消费,每一个阶级的声誉从“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存在明显分离这个角度看,都附属于它的文化(Angusand Jhally,1989;DiMaggio,1982)。
时至今日,这种从阶级文化角度看待文化消费的观点依然是文献中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主题。例如甘斯(Gans,1974)认为,每一个社会阶级都构成一个具有与其他阶级不同趣味的公众,其成员对于文化内容会做出相似选择,并且对文化内容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或偏好(preference),尽管在这些群体内部会因地域、宗教、世代以及族群等因素而产生某种差别。布迪厄(Bourdieu,1984)也认为文化偏好是由阶级背景决定的。他认为,文化知识或文化“资本”是强化和提高社会阶级地位的一种手段。
大众文化的性质以及对自身的消费者的影响一直是社会科学家们争论的主题。最先批判大众文化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学家们(Bottomore,1984)。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这个学派的一些成员移居美国,这些人认为大众文化是颓废的,艺术或高雅文化具有优越性,这些思想影响了美国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家。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领导人之一西奥多?阿多诺的说法,同其他提供了一种新奇幻觉的、由标准化部件所构成的工业产品一样,大众文化是建立在肤浅的细节基础上的。大众文化之所以被公众接受,是因为,由于工业经济中的劳动具有抹杀人性的性质,公众缺乏理解比较复杂的文化的精力或意愿。大众文化反应了经济精英的价值观念并提供了一种社会控制形式。
五十年代的美国大众文化理论家认为,流行文化是完全一致(monolithic)的,它体现了销售给一群无差别观众的单一系列的思想和价值(Rosenberg&White,1957)。事实上,这种看法在某一时期部分是真话。例如,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通俗歌曲由几家大公司生产和传播。这些歌曲表现了白人中上层阶级的价值观念并以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要内容,只不过采取了十分理想化的和伤感的方式。在音乐所描绘的这个奇幻世界里,社会问题和世界大事实际上被彻底忽视了。
好莱坞电影也涉及到一个奇幻世界,一般来说,它们讲述的是大富翁的问题或相对而言几乎没有什么暴力的侦探小说的问题。社会问题和世界大事再一次被彻底排斥在银幕之外。面向全部家庭成员销售的大众杂志,例如《生活》和《星期六晚邮报》,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特色。广播电台通过全国网络广播它们的节目。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使得文化精神食粮标准化在经济上可行的条件消失了。电视的出现对所有娱乐媒体产生了有力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媒体被迫将它们的活动转向特定受众(Hirsch,1978)。这必然产生大量的传播渠道。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人们创办了许多新的流行杂志;所有的杂志都变得高度专门化,专门以体育迷、新闻迷、计算机迷等为读者对象,投其所好。妇女杂志瞄准了年轻妇女、职业妇女或家庭主妇,但并不是同时针对这三种妇女。广播电台也变得专门化,它们提供特定类型的音乐以取悦不同的听众。
一九五五年之前,当生产各种文化形式的组织还比较少的时候,大众媒体广泛传播一套一致的、但却是狭隘的价值观念。从表面上看,这些价值观念是主导文化,但是它们并不反映各个阶层的人们的需要、利益和价值。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广泛传播文化的组织的数量增多的时候,人口中更多阶层的利益得到集中体现。从那时起,广泛传播各种类型的文化组织的数量稳步上升。
这种情况使人们对向大众广泛传播的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产生了新的理解。早在六十年代,麦克卢汉(Mcluhan,1964)就认识到,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全新的和革命的形式,电视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这种媒体自身比它传送的实际内容更能影响受众。换句话说,信息的传送手段而不是实际传送内容是主要因素。根据麦克卢汉的洞见,梅罗维茨(Meyrowitz,1985)认为,关键因素是信息的可传达性:电视使以前被某些群体垄断的某些种类的信息为每一个人所自由地获得。与印刷品不同,印刷品根据解读专门化语言编码的不同能力,产生了不同等级的社会群体,电视使用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简易编码,使不同社会地位的所有观众都能理解它的信息,从而打破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界限。通过将人口中不同阶层结合为一体,电视创造了一种单一的观众,一个文化活动场所。
人们并没有将媒体看做传送信息和思想的中性的工具,现在,有关媒体在向公众播送新闻和娱乐节目的过程中如何转变和阐释现实这方面的争论颇多。斯诺(Snow,1983)认为,在当代社会,公众往往接受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因此,当代文化实际上就成了“媒体文化”。与大众文化理论家不同,他并不认为大众媒体影响的背后存在精英分子的密谋活动。他没有将媒体看做是有意强加给公众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相反,他认为,媒体的巨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传播过程自身性质产生的,传播过程本身不可避免地以某些方式改变了被传送内容的特征。
最后,离开对生产和广泛传播录制文化的组织的考察,而去理解录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性质和角色,是不可能的。文化生产理论关注的是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DiMaggio,1977)和不同类型的市场(Peterson& Berger,1975)对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和范围的影响。
今天欧美许多论述流行文化和艺术的著作可被看做是对以下三个视角的继续和修改,这三个视角是阶级文化、媒体文化和文化生产文化生产研究方法主要见于美国社会科学文献中,阶级文化方法主要见于欧洲社会科学文献中。媒体文化研究方法的因素同时出现在上述两种社会科学文献当中。。在本书中,我将论证,根据结合这三种研究方法的综合模型能够理解录制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然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将每一种理论重新概念化以适应当代录制文化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