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78 元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实践系列规划教材
- 作者:文传浩主编
- 出版时间:2014/11/13
- ISBN:9787030422354
-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61.5
- 页码:240
- 纸张:印 次:1
- 版次:1
- 开本:16开
流域经济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门 新兴交叉学科,尽管该学科还没有形成完 整、成熟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但其在水利水电库区等实践领域已经得到 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流域经济评论.第1 辑》是国内外最早专注于流域经济理 论和实践的出版物之一,旨在探索和推进 流域经济学的发展、壮大。《流域经济评论.第1 辑》涵盖了流 域经济、流域生态、流域管理及流域可持 续发展的相关研宄成果,集中展示了近几 年流域经济学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通过 《流域经济评论.第1 辑》,读者不仅可以了解流域经济领域最 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可以深入思考流域经 济研宄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流域经济评论.第1 辑》可供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生 态学等专业的研宄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 业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学习和参考。
目录
前言 1
◎长江经济支撑带的作用与对三峡库区的影响 1
(廖元和)
◎长江经济支撑带建设的反贫困区际分异动态效应研究 10
(向书坚郑瑞坤)
◎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建设及重庆使命 31
(李春艳文传浩)
◎构建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几个核心问题 40
(陈学敏)
◎珠江上游流域环境退化及生态重建的社会工程途径分析 56
(文传浩周杰铁燕等)
◎加强环保科技创新,构建美丽三峡库区 70
(梁福庆)
◎三峡库区生态涵养发展目标取向与政策支撑 80
(彭国川)
◎三峡库区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度研究一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 95
(马文斌谭静曹军辉等)
◎基于地统计学的三峡库区重庆段耕地承载力时空特征研究 109
(周启刚张晓媛曹倩倩)
◎三峡库区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基于21个区县面板数据的分析 123
(吴华安文传浩)
◎三峡库区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研究一基于三峡库区问卷调查数据 142
(尹元福)
◎三峡库区重庆段人口变动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Granger因果检验 154
(张文爱)
◎政策环境、关系网络与微型企业创业成长 165
(周立新苟靠敏)
◎“库旅融合”一水电库区开发建设可持续模式 179
(罗光莲莫延芬李南洁)
◎开发者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进化博弈分析一以水电项目为例 191
(曾胜)
◎国家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行机制 204
(田世政)
◎耕地生态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为例 216
(陈海燕)
长江经济支撑带的作用与对三峡库区的影响
廖元和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
摘 要: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作为我国的两大经济支撑带,在能源保障、水资源保障、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水运交通、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缩小区域差别等方面都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就以上八个方面提出个人观点,以论证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字: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战略意义
一、长江经济带对中国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是中国未来的两大经济战略支撑带,在这两大经济战略支撑带中,沿海经济带已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成为中国现实的三大经济增长极。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域。如果不是以自然地理的流域划分,而是从经济活动的流域联系来看,长江经济带包括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 10省(直辖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八大战略支撑作用。
(1)它是中国主要的水电基地,在中国的能源保障中,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
据中国科学院郎一环主编的《全球资源态势与中国对策》一书研究,在中国已探明的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 23种可以保证经济建设,有 7种储存量不足,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在内的 10种不能保证经济建设,有 5种主要依赖进口。由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不能保证经济建设,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又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水电既是一种清洁能源,又是一种可持续开发和可再生的能源。中国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长江流域又是中国水能资源的主要富集地。从联合国统计的长江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来看,长江流域可开发水电资源为 1.97亿千瓦,为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 3.78亿千瓦的 52.1%,年发电量 1.03万亿千瓦 /时,占全国的 53.6%,长江流域的水电资源有三个特点。
一是主要分布在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相对集中。
二是大、中、小型枢纽电源点齐备,有利于不同层级开发。其装机容量大于 25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有 102座,年发电量可达 8020亿千瓦 /时。
三是长江上游建水电站的良好坝址多,淹没损失小,搬迁人口少。
水电的多种优势使长江流域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将发挥巨大的战
略支撑作用。
(2)长江流域是中国最主要的水资源富集区,在中国的水资源保障中,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
郎一环( 2000)认为,全球每顷耕地的水资源拥有量为 35 565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 8211立方米。全球的水资源总量为 400 220亿立方米,中国为 28 000亿立方米,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 7%。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0%以上,这表明中国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 1/3,因此,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就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多年来,长江流域的地表水资源量平均值为 95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平均值为 2463亿立方米,江河水资源量平均值为 9280亿立方米。长江是中国最主要的水资源库。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湖、巢湖等主要湖泊,南水北调的东、中、西三大调水工程,都源于长江流域,都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紧密相关。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中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关系着中国水资源的保护。
(3)长江经济带已形成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在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中,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长江流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积累了大批人才和工业生产基础。从 1865年的上海江南造船厂到 1890年破土动工的武汉汉冶萍公司,再到 1891年重庆的近代工厂的建立,长江上中下游的工业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进行三线建设, 45个工业基地的绝大部分集中在长江经济带的上中游。
从现状来看, 2011年长江经济带的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九省(直辖市)的工业总产值,如表 1所示。
2011年全国的工业总产值为 844 268亿元,长江经济带九省(直辖市)的工业生产值已占全国的 40%以上,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已达全国的 45%,电气机械占 52%,专用设备制造占 4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占全国的 47.7%,化学纤维占全国的 79.5%,此处不再列举其他工业行业,但上述事实足以证明长江经济带已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区域之一,它在中国未来现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4)长江流域是中国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区域,长江经济带在中国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基地作用。
长江流域地处秦准线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自古以来,在长江下游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美誉,在长江中游有 “湖广熟、天下足 ”的佳称,在长江上游有 “天府之国 ”的美称。农业离不开水,而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可以说长江流域既是中国重要的粮仓和亚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又最有条件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解决 “三农”问题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全国之所以把城乡统筹试验区选在同属于长江经济带的重庆市和成都市,也与其能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有关。
(5)长江 “黄金水道 ”在中国的内河水运交通网和 “江海联运 ”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支撑作用。
长江航道从四川宜宾市合江门到长江口,全长 2813公里,均可通航,是中国最主要的黄金水道。从宜宾到重庆的 384公里川江上游航道经过整治后可通 1000吨轮船,从重庆到湖北宜昌的川江下游航道,全长 660公里,可通万吨级船队;从宜昌到武汉的荆江航道, “九曲回肠 ”,经整治后也能通万吨级船队;从武汉到长江口的 1545公里航道,航道条件优越,全年可通 3000吨船舶、 5000吨油轮和万吨级船队。除长江干流外,长江上游的嘉陵江、乌江,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长江下游的太湖水系和运河水系,共同构成了中国主要的内河交通运输网。它和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这一 “黄金水道 ”将促进人、财、物的运输、交流,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和机遇。
(6)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区域,也是中国城市群最密集、规模最大的区域,在城镇化进程中,将发挥巨大的促进、带动和示范作用。
远在中国唐代,长江流域就有 “杨一益二 ”的繁荣城市,即扬州和成都。熊月之和沈祖伟的论文《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中介绍,在 1843年,中国按人口规模排列前 20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苏州、广州、武汉、杭州、成都、福州、西安、南京、长沙、天津、上海、南昌、宁波、湘潭、佛山、常州、开封、景德镇与潮州,长江流域就有几个。 1935年,从上海至重庆的航线上,轮船沿江停靠的港口有南通、江阴、口岸、镇江、南京、芜湖、大通、安庆、华阳、九江、武穴、蕲春、黄石港、黄州、汉口、沙市、宜昌、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万县、忠县、丰都、涪陵、长寿。轮船的通行不仅促进了沿江城市的繁荣,也加强了长江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和经济交流,形成了上海、镇江、芜湖、九江、武汉和重庆六大物流集散地,而以上海为总枢纽。
在中国近代史上,长江沿岸先后有上海、镇江、汉口、九江、宜昌、芜湖、重庆、沙市、南京九个城市被列强按照不平等条约开放为通商口岸。它表明长江沿岸的城市对外开放已有 100多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除上海外, 1980~ 1983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南通、张家港、江阴、高港、扬州、镇江、南京、马鞍山、芜湖、安庆、九江、黄石、武汉、城陵矶、重庆等 15个长江沿岸港口城市为外贸口岸港。长江流域九省(直辖市)已设市的大中城市共达 160多个,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并即将形成武汉城市群、鄱阳湖平原城市群、巢湖平原城市群。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各国经济基本上都是兴起于江河流域,成长于城市带群。长江流域的城镇化包括以下几个特点:①兴起于长江流域;
②聚集于平原和沿江的浅丘、平坝地区;③对外开放较早;④城市群较多;
⑤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上述特征使得长江流域的城镇化进程比中国其他区域更具有优越的条件,能够在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
(7)长江经济带将成为中国沿海对外开放、新疆对外开放和西南对外开放的联结纽带,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整体。
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强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四条对外开放通道:第一条是从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两侧到中亚和中东的北部丝绸之路,这条对外通道自汉代张骞通西域以来已有 2000多年历史;第二条是南方丝绸之路,即 “蜀身毒道 ”,印度古称 “身毒 ”,蜀身毒道,即从成都经云南到印度的对外开放通道;第三条是元朝都城大都经内蒙古自治区到中东的瓷器之路;第四条便是从东南沿海海港城市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笔者把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开放称为 “海洋战略 ”;把通过陆上丝绸之路的对外开放称为 “大陆战略 ”。
中国未来面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匮乏的危机,西北的对外开放有助于引进中亚、中东地区和独联体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西南的对外开放则有利于扩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印度和东南亚各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当发达国家遭遇金融危机,进出口增速减缓的环境下,中国未来应当尽量开发南亚、东南亚市场、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巨大潜力。从现状来看,昆明至新加坡的高速公路已开通。重庆已开辟 “渝新欧 ”国际大通道,即从重庆经新疆到欧洲的国际大通道。如果再开通 “渝昆新 ”国际大通道,即重庆 —昆明—新加坡国际大通道,就形成了长江把中国的海上、陆上对外开放大通道联结起来的格局,使海洋战略和大陆战略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对外开放格局。长江经济带无疑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发挥着巨大的纽带作用和支撑作用。
(8)长江经济带横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域,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别,也有利于建立稳固的战略后方基地。
中国的东、中、西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中国的工业高度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东部集中了中国工业总产值的 65%,中部集中了 22%,西部 12省(自治区、直辖市)仅占 13%左右。中国的工业在地区上可以高度集中,但城市不能高度集中,促进城镇化建设是全国各地区需要普遍解决的问题。而城镇化的推进离不开工业化,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需要同工业化进程协调起来。长江经济带地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其发展不仅可以缩小东中西经济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还可以促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所发挥的作用,从能源到水源,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到综合交通运输,从城镇化到对外开放,从缩小区域差异到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每一个问题无一不是中国未来全局所面临的问题。长江经济带在这八个方面的作用也就是一种事关全局的战略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