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的视角对质量管理理论进行讨论, 内容包括质量管理概要、 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图、 统计过程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 制造过程质量自动控制等内容。同时配套电子课件、 习题答案等教学辅助资源, 读者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下载。
本书强调质量控制理论与应用算例分析应用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诠释质量管理现象与问题。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质量控制的基本思想、基础理论、控制方法、应用案例和实践应用系统等。对集成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应用做了深入分析,体现了当今质量控制发展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学科的前沿。
王海燕,2006 /07–至今,南京财经大学,教授
1997/07–2003/07,中国科技大学,讲师
,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副院士
美国质量学会ASQ会员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质量协会学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副理事长
第一章 质量分析与控制概要
章前导引
第一节 质量的概念与特性
一、 产品与质量
二、 质量的特征
第二节 质量分析概述
一、 质量分析的内容
二、 质量分析的关键内容
第三节 质量控制概述
一、 质量控制理论基础
二、 质量波动理论
三、 质量控制的任务
四、 过程控制以及验收检查
五、 质量控制的原则
六、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第一章 质量分析与控制概要
章前导引
第一节 质量的概念与特性
一、 产品与质量
二、 质量的特征
第二节 质量分析概述
一、 质量分析的内容
二、 质量分析的关键内容
第三节 质量控制概述
一、 质量控制理论基础
二、 质量波动理论
三、 质量控制的任务
四、 过程控制以及验收检查
五、 质量控制的原则
六、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七、 质量控制的保证
第四节 质量控制的发展概况
一、 质量控制发展
二、 中国质量控制发展简介
小结
习题一
第二章 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
章前导引
第一节 质量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 调查表法
二、 水平对比法
三、 流程图法
四、 因果图法
第二节 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
一、 直方图法
二、 排列图法
三、 散布图法
四、 分层法
小结
习题二
第三章 控制图
章前导引
第一节 控制图概要
一、 控制图的重要性
二、 产品质量的统计观点
三、 控制图的概念
四、 控制图的解释
第二节 计量值控制图
一、 计量值控制图系数
二、 控制图方法
第三节 计数值控制图
一、 计件控制(适用于二项分布)
二、 计点控制(适用于泊松分布)
第四节 标准化控制图(通用控制图)
一、 统计量的标准化
二、 标准化控制图
第五节 控制图的观察分析与使用
一、 两类错误和3σ的方式
二、 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第六节 控制图的经济设计
一、 x 图最优设计准则
二、 x 图经济设计的简化方案
三、 损失费用的计算
四、 np图最优设计的准则
五、 np图经济设计的简化方案
小结
习题三
第四章 SPC与SPCD
章前导引
第一节 过程控制与SPC概述
一、 过程控制
二、 SPC概述
第二节 统计过程控制的发展
一、 统计过程控制的理论发展
二、 控制图的图种发展
第三节 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施
一、 共同原因与特殊原因
二、 SPC的推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 SPC的成功条件
第四节 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
一、 两种质量诊断理论
二、 两种质量多元诊断理论简介
小结
习题四
第五章 工序质量控制
章前导引
第一节 工序控制概述
一、 主导因素的分析
二、 控制影响工序的因素
三、 质量控制点
四、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五、 工序质量控制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工序能力分析
一、 工序能力
二、 工序能力指数
三、 工序能力的判断
四、 工序能力测定的方法
五、 工序能力调查
第三节 工序质量控制的革新
一、 线内质量控制
二、 线外质量控制
第四节 工序质量控制系统
一、 功能设计
二、 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三、 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创新之处
四、 功能的实现方式
小结
习题五
第六章 制造过程质量自动控制
章前导引
第一节 制造过程质量自动控制的概念
第二节 质量工程控制应用系统概述
一、 系统简介
二、 系统的特点及目的
三、 质量工程应用系统控制方案
四、 系统主要子系统介绍
第三节 质量数据采集及其自动化
一、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 数据采集方式分类
三、 检测方法
四、 检测参数
五、 典型检测方法
第四节 质量控制平台实验设计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设备
三、 实验步骤
四、 实验结果分析
小结
习题六
附录 标准化打点表(pnT-1~pnT-10)
参考文献
总 序
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 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 但是产品、 工程、 服务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等现象比较严重; 质量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 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制造”质量竞争力还不够强, 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产品, 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也是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从国际上看,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标准、 人才、 技术、 市场、 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从国内看, 我国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市场化、 国际化进程加快,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 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特别是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需要可靠的质量支撑; 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也需要更强的质量保障能力。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一直没有列入教育部学科目录, 从本科生教育到研究生教育, 针对专业质量人才的培养规模极为有限。
2012年, 教育部批准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当中增设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南京财经大学是国内首个设置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的高校, 并且江苏省教育厅为了充分发挥区域高教资源集聚优势, 高校之间实现优势互补、 强强联合,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扎实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将此专业作为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五校共建的专业。因为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教育缺乏系统的教材, 因此我带领南京财经大学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的骨干教师们主编了这套质量工程系列教材, 主要包括《质量统计学》 《质量可靠性理论与技术》 《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 《服务质量管理》 《质量工程试验设计》5本教材, 希望这套教材能缓解质量管理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教材短缺的压力, 为我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由于质量管理工程的专业建设在我国还处于探索期, 加上我们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有限, 教材当中难免存在各种不足, 恳请国内外同仁多加批评指正。
本系列教材受以下项目资助——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微分迁移谱质谱快速检测仪的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3YQ09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质量链协同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71373117), 在此对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表示感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江苏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院 执行院长
王海燕教授
于南京
前 言
21世纪被认为是质量的世纪, 产品质量、 服务质量等依然是企业现代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依然是企业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提升顾客满意度、 增强经济效益、 增加企业竞争力、 树立企业品牌优势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措施之一。
本书主要围绕企业内部质量管理、 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内容开展编写工作, 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系统地阐述了质量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体系。本书包括质量分析概要、 质量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质量控制图、 统计过程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以及质量集成制造等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质量分析、 质量控制的概念, 介绍了质量控制的发展; 第二章质量分析与控制方法阐述了质量控制方法的基本理论, 主要介绍了质量控制管理的常用方法; 第三章从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等方面分析了质量控制图理论, 介绍了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第四章介绍了统计过程控制的发展与实施, 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 第五章阐述了工序能力分析和工序质量控制理论; 第六章分析了质量集成制造系统, 该系统是实现现代质量自动控制应用的典型案例。同时, 本书配套电子课件、 习题答案等教学辅助资源, 读者可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下载。
作为一本针对广大高校师生以及质量管理爱好者的专业教材, 本书力求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的知识, 在对质量控制领域的基本思想、 基础理论、 控制方法等进行全面阐述的同时, 尤其注重教材的可用性、 灵活性、 实践性。在内容安排上, 囊括了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 理论框架、 研究方法、 应用案例。同时, 本书对近年来集成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应用做了深入的分析, 体现了当今质量控制发展的重要成果, 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质量分析与质量控制学科的应用。
本书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质量管理学习者掌握质量控制理论提供的一本教科书。为了便于教学工作, 帮助学生和广大专业工作者自学, 每章中均安排了部分例题, 此外, 每章结尾部分也均给出了习题训练, 目的是加深其对相关原理和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质量管理工程、 工业工程等专业的教材, 同时, 也可供工程类、 管理类专业师生使用。
本书由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编写, 由王海燕、 张庆民主编, 参与编写的人员还有刘军、 孟秀丽、 唐润、 张斯琪、 仲琴等老师, 感谢沈鑫、 俞磊、 王虎、 尹小华、 钱昆、 马晖玮、 陆晶晶等研究生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付出的辛苦劳动。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的教材和专著, 由于篇幅原因未能将所有的参考资料都列出, 编者在此对这些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大力支持此次编写工作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和南京财经大学也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 诚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相关咨询、 意见和建议可反馈至本书责任编辑邮箱:wangzy@phei.com.cn。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