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成长太慢?还是盲目的父母让孩子深陷?
本书从数十万青少年家长来信中精心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从性格、品质、生活习惯、学习等各方面分析青少年成长中最常遇见的问题及家长困惑,给出详细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好父母满足需求,好家长用对方法!把握“青春期”的教育关键点,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方式,做一个智慧家长,引导孩子顺利过渡、健康成长!
●“青少年励志教育之父”为中国家长量身打造的“家教宝典”●找到“叛逆”的根源,别让孩子伤在青春期●朱永新 周国平 孙云晓 李镇西 卢勤 联袂推荐
尚阳,著名青少年成长励志教育专家、企业管理咨询专家。曾荣获中国十大企业管理、营销策划专家,中国十大青少年励志畅销书著者,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现任杭州尚阳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浙大、浙江工业大学MBA客座教授,杭州市十大佳大学生创业导师等职务。
主要著作有:《你在为谁读书》系列、《最棒男孩》系列、《智慧背后的秘密》、《商理》、《营销渠道设计、管理与创新》等。
前言:其实我们是不称职的家长
一、沟通篇: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开篇小语:沟通的前提是尊重002
1你的孩子是哪种性格?(九型人格)004
2对付“叛逆期”,只能智取010
3如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爱与无奈014
4沟通是消除“代沟”的法宝018
5莫将“关心”变“唠叨”023
6孩子为什么要和我“唱反调”027
7孩子离家出走是为什么031
8在孩子关闭的房门前止步036
9批评的艺术040
10父母经验可以分享,不能强行灌输044
11如何帮助孩子与老师沟通048 前言:其实我们是不称职的家长
一、沟通篇: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开篇小语:沟通的前提是尊重002
1你的孩子是哪种性格?(九型人格)004
2对付“叛逆期”,只能智取010
3如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爱与无奈014
4沟通是消除“代沟”的法宝018
5莫将“关心”变“唠叨”023
6孩子为什么要和我“唱反调”027
7孩子离家出走是为什么031
8在孩子关闭的房门前止步036
9批评的艺术040
10父母经验可以分享,不能强行灌输044
11如何帮助孩子与老师沟通048
二、品格篇: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
开篇小语: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054
12孩子成长需要有成功的体验056
13为孩子编织一个英雄梦061
14培养责任心,别让孩子当“逃兵”064
15你们在孩子心中有良好信用记录吗068
16会感恩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幸福072
17宽容,是成长的门票076
18别让成绩毁掉孩子的自信心080
19怎样提高孩子的心理抗挫力083
20靠实力争面子才是真的了不起087
21输赢只一时,朋友一辈子091
22讲礼貌是对他人的尊重094
三、学习篇:和孩子一起培养学习能力
开篇小语:学习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100
23自学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102
24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106
25怎样纠正孩子偏科的问题109
26和孩子一起实施学习计划表113
27小心,有种典型状态叫“发呆”117
28孩子很努力,为什么没有好成绩121
29克服孩子的考试焦虑125
30凡事都想争第一129
31课外班——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133
32别想“阻止”孩子上网137
33怎样平衡和发展孩子的兴趣141
34警惕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145
四、生活篇: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
开篇小语:这是一个成年人都感到迷茫的时代150
35家庭氛围:要规则还是要民主152
36掐灭男孩手中的烟156
37简单几招帮助孩子学会攒钱159
38穿衣不着调——理解孩子的“特立独行”164
39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168
40孩子染上说谎的恶习怎么办173
41过度宅在家里,警惕“自闭症”178
42跟孩子聊聊自己的工作182
五、安全篇:指引孩子躲过人生陷阱
开篇小语:一厢情愿的“天下无贼”188
43了解并引导孩子的“交际圈”191
44不要对孩子的异性朋友太敏感195
45孩子陷入“网恋”怎么办?199
46“义”字——给儿子一个正确的解释203
47安全上网,拒绝黄色网站207
48女孩要学会保护自己210
49男孩也要注意“性侵害”214
50“女孩富养,男孩穷养”对吗?218
观点篇:育儿故事——画龙点睛
附录:好家长必须了解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对付“叛逆期”,只能智取
Q:
自从孩子进入初中以后,我就感觉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她好像总有发脾气的理由:我买给她的衣服,她会觉得款式难看;我要她认真学习,少看电视剧,她就会举出很多反驳的例子;我们让她放学早些回家,她就强调和朋友相处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她总是能找到我们错误而她正确的理由。孩子平时对我们的叮嘱也只当作耳边风,置若罔闻。我很担心她的学习以及生活状态,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孩子这样我行我素的状态会持续多久呢?
A: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自己平时乖巧可爱的孩子,似乎在某一天,一下子就变得不服从管教,爱顶嘴了,对家长和老师的话不屑一顾。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变化,很多父母都慌了手脚,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现象,在心理学上它有个专门的名词:青春叛逆期。青春叛逆期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总会持续到当事人心智成熟为止。所以,帮助孩子成长,心智成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一直是非常了不起的。孩子们接纳父母的观点,并且能够依靠父母所提供的思维角度来判断是非。但是,如同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就会发芽,孩子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加,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他们每天都在学习,都在接受新的东西,所以必然会进步,会获得许多新的能力。这是一个走向独立的过程。
某一天,孩子忽然发现,家长提供给自己的空间和外面的大千世界相比,实在是太渺小、太狭隘了!孩子们会开始觉得自己的想法和见识比父母更先进,他们更喜欢和有相同爱好的同龄人来交流和沟通,而站在对立面的自然是那些“陈腐”的长辈。他们会开始无法接纳父母长辈的人生观、价值观。于是,父母越是千叮咛、万嘱咐,孩子反而故意反其道而行之,这个时候一些偏激的孩子会把逆反心理付诸实践,在行动上开始不配合家长,甚至用早恋、逃课、出走等激烈方式来对抗,这就不仅仅涉及逆反心理,甚至还涉及青春期的其他诸多问题。
因此,当孩子进入了青春叛逆期时,家长必须重视。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当然重视并不等于恐慌,家长要具有基本的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不会在“逆反”这条路上愈走愈远,同时也要采取一些正确的措施引导孩子,而不是火上浇油,忙中添乱。
总的来说,有三点是家长们必须要注意的:
第一,家长心中不要拥有固定的成见。有些家长在孩子一进入青春期时,便主观判断孩子会有青春期逆反心理。心理学家告诫我们,实际上并不存在青少年行为的必然模式,不同的心理反应的强弱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变得敏感、易怒、不容易管教。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们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极力压制,担心稍有让步就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其实可怜的孩子本来没有逆反心理的,但当一些合理诉求被扼杀以后,反而会走向父母的对立面。于是乎,父母反应越激烈、越过分,孩子们就越会坚持己见;父母若强行压制,那么一场大冲突在所难免。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实事求是,而不是抱着先入为主的成见,用“想当然”来教育孩子。
第二,家长要对孩子持有一颗包容的心。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朋友、对同事,甚至对陌生人都能理解和包容,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往往缺乏耐心和容忍。我们已经知道,有的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以后,会变得非常难以管教,这种情形很容易引起父母、老师们的反感,而父母、老师们越是恼火,就越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心理反弹。青少年有自我意识了,很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所以父母不要太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而是应该多打感情牌,多和孩子交流,照顾到孩子的尊严。
第三,家长要保持住自己的权威性。也许看到这里,有些家长会觉得和第二点矛盾。矛盾吗?一点都不矛盾。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家庭的快乐,但这种友谊不应包括地位的平等。就好比一艘前进的轮船里,你仍应是一名船长,你可以听取船员的意见,但最终决定航向的仍是你。权威型家长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
要知道,家长可分为三种类型:放纵型、专制型和权威型。假设一个13岁的孩子要去同学家参加周末聚会,放纵型的家长会说:“好吧,但不要待得太晚。”这种情况下,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并不会把家长说的话当一回事,因为自己是“大人”了,那就自己安排时间呗!
放纵型家长要么对孩子漠不关心,要么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取悦他们。而一位专制型家长的反应则是:“不行。你还太小,不能参加这种活动。”很显然,这种专制型家长只会让青春期的孩子反感,矛盾也激化了。这种家长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事无巨细全由他说了算,家庭里又怎么可能和谐呢?
权威型的家长会在考虑孩子的意见后,再给出一个答复:“你知道我们周末的作息安排。我们是11点熄灯,你如果11点前回家,就可以去。”这样既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也让孩子不至于脱离管教。
所以,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权威型的家长会变得游刃有余。
最后,我要告诉各位家长,中国有句古话:“养儿方知父母恩”,换句话说,只有等到孩子也有了他的孩子,两代人才能真正相互理解。当孩子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之后,他就会尝试独立,这个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也许会一直延续到他自己也成家立业。只有他拥有了相当的阅历和修养之后,他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苦心,而不是为了反对而去反对,两代人之间才会重新融合和理解,最后达到和谐。所以,面对逆反期的孩子们,家长们也可以看到自己以前的影子,既然你们都最终平静安稳地走过来了,孩子们也一定可以。
孩子成长需要有成功的体验
Q:
尚老师好,我是一位初三男生的母亲,昨晚我又失眠了。前天,老师把我叫到学校谈话,说离中考只有两个月了,孩子在学校的状态不太好,上课总打瞌睡,学习没有积极性!我想更重要的是他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提不起精神,整天唯唯诺诺,无所事事,没有特长、没有激情,缺乏斗志和自信。
我们家庭很和睦,爷爷、奶奶知书达理,孩子父亲也是文化人,脾气很好,可以说我们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孩子从小就拥有我们给予的无限的关爱,他听话、懂事,规规矩矩,学习成绩也比较好,人也长得漂亮,大家都喜欢他。怎么一到了初三,所有的问题都一下子暴露出来了。
我现在忧心忡忡,该怎么办呢?
A:
你知道为什么“好父母不等于好家长”吗?
从信中可以看出你是位好母亲,因为你们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但是,在家庭教育上你们只看到表面的规矩、听话,却没有真正尽到家长(导师)的责任,所以,你还不是一位真正的好家长。
你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吗?
喜欢、快乐和喜悦;恐惧、痛苦和悲伤;这是人类行为的两大源动力。
成功的快乐能带给人们内心真正喜悦和幸福的感受,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人,每经历一次痛苦,就会成长一次;每体验一次成功,就会得到一次真正的快乐和成长。你的孩子在你们营造的温室中长大,他的内心既没有真正的喜悦,也没有强烈的痛苦,那么,他的激情、斗志、自信、动力,又从何而来呢?
什么是孩子的成长?
我们还需要弄明白,孩子的成长,不仅是身体长高了、知识增长了,还包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才是成长,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熟。
所以说,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有成功体验的!
当我们了解了“成功体验”的重要性之后,我们还需要搞明白“成功体验”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我认为:成功的界定、关注与赞许、创造机会、抗挫折能力、自信与能力、兴趣的培养是成功体验的重要关联要素。
那么,好家长如何才能做好“成功体验”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呢?
第一,我们要正确认识什么叫“成功”?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成功的理解与感受是不同的。
成年人的成功往往是指:事业、财富、爱情和家庭,而且因人而异,对成功的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偏重也是不同的。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则大有不同:
学走路的孩子,摔倒在地能自己爬起来,就是很大的成功;
学讲话的孩子,能发出“妈”的声音,就是很大的成功;
上幼儿园的孩子,学会了穿衣服、扣扣子,就是很大的成功;
上小学的孩子,能自觉起床,专心做作业,就是很大的成功……
我的大儿子,两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坐在椅子上乱扔东西,把一切能拿到手的东西都往地上扔,孩子他妈就忙着捡回去,他乐得哈哈大笑,更使劲地不断往上扔、往下扔、往前扔、往后扔,不少东西都被扔坏了,我严肃地批评孩子,小家伙还不服气。后来我明白了,在我们大人眼里这是不良的行为,而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对自己扔东西距离、目标、力量的一种成功体验。许多父母往往在不经意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或扼杀了孩子的某种能力。
我的二儿子,两岁的时候,也开始乱扔东西,这时的我完全换了一种态度,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破碎的物体鼓励他扔,陪他玩。
结果令人震惊:20年后,大儿子笨手笨脚;小儿子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很强。
所以,对成功的界定很重要,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成功,否则将会铸成大错!
第二,对孩子的成功要给予高度关注和及时赞许。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不难发现,每一次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看到孩子眼睛里闪烁着无比激动的成功喜悦、脸庞上露出灿烂而幸福的欢笑。
时间如流水。“成功”就像山溪的清泉,只有遇见岩石才会激荡出浪花,只有暂时的停顿才能形成碧潭,对于孩子的成功,只有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才能放大、锁定他对成功的心理体验,否则这种感受就会在时间的流淌中消失。
第三,创造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
现在,许多孩子(你的孩子也是这样)的心理世界之所以由荒原成为沙漠,就是因为他们很少有过“我能行”的体验。许多父母以“爱”的理由,使孩子们失去了很多体验的经历和机会。
因为怕孩子弄脏衣服或跌倒受伤,不让他们参加户外活动和劳动;
因为怕孩子弄脏房间或影响学习,不让他们做洗碗、拖地等家务活;
因为怕孩子不安全或有意外风险,不让他们独自外出办事和旅行;
因为怕孩子分心或上当学坏,不让他们与朋友、外人交往……
有些父母,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淑女”、“绅士”气质,从而拒绝孩子参与学校和家庭正常学习、生活之外的一切“无益”活动。
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机会比成败更重要!因为,你不跑起来,怎么知道走是多么缓慢;你不飞起来,又怎么体会到爬行是多么辛苦啊!
第四,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顽强意志。
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体验同样重要。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往往躲在失败的拐角背后。之所以成功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快乐和喜悦,正是因为成功来之不易。要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
我的老二,小学一年级时参加了足球培训班,刚开始他还很开心,但随着训练难度的加大,有许多科目很吃苦,经常摔跤疼得哭鼻子,我鼓励他:“坚持就是胜利!”一年后他训练回来总是很开心,我问他:“为什么开心?”他说:“因为我坚持下来了!”两年后,他进了校队,成了主力,同学们都称他是“中国的马拉多纳”,后来还进了浙江省绿城少年队。
因为他抗过了挫折,因为他有成功的体验,所以他的心理比较成熟,成长也比同龄的孩子快!
第五,自信与能力。
自信与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因为能力强,所以自信心强;因自信,所以增加了能力;他们都是“成功体验”的孩子,因为有了“成功的体验”,才会产生出自信和能力!
让孩子独自上附近的小超市买东西,偶尔让他独自坐地铁去博物馆,甚至让他独立完成一篇论文研究,独自坐火车去外婆家,独自坐飞机去北京旅行……享受了成功体验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第六,兴趣的培养。
兴趣、特长及能力的培养是由投入、毅力、成绩、积极的体验、良好的评估五个阶段和要素的多次循环而产生的。
而这五个阶段和要素中的后三个(成绩、积极体验、良好评估)都属于“成功体验”的范畴。正是因为有了成功的体验,才会进一步地投入精力、时间和热忱,才会用顽强的毅力去坚持、认真的态度去钻研,通过这五个步骤的多次循环,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
做一名好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做好了这一点,大有“事半功倍”的功效哦,千万不可忽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