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幻想、活泼开朗的孤女安妮被绿山墙的马修兄妹收养了,她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安妮自尊心极强,又非常敏感。林德太太对她的长相评头品足,让她非常愤怒。班上男生吉尔伯特嘲笑她的红头发,她就发誓一辈子不理他。安妮发奋读书,顺利考进奎因学院,然后又以优异成绩拿到了奖学金。可以去上大学了!安妮满心欢喜。谁知飞来横祸,马修因心脏病不幸去世,玛瑞拉因为眼疾想卖掉绿山墙。为了保住绿山墙,为了照顾玛瑞拉,安妮决定放弃上大学,留下来在当地的中学任教。
“世界经典文库名师点评系列”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主编。所选图书均为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的推荐图书。 * 新课标推荐、学生备考的必读书目。 * 书中的点评是中小学语文考试的考点。 * 战斗在一线的名师亲自提炼考点,分析,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 随文评析,帮助学生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 随时提问,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边读边思考。
(加)露西 莫德 蒙哥玛丽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是出版于1908年的《绿山墙的安妮》。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对这本书评价非常高,认为“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斯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第1章 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1
第2章 马修大吃一惊 7
第3章 玛瑞拉大吃一惊 17
第4章 绿山墙的早晨 23
第5章 安妮的身世 27
第6章 玛瑞拉的决 38
第8章 对安妮的教育开始了 41
第9章 安妮大发脾气 47
第10章 安妮去道歉 54
第11章 主日学校 60
第12章 黛安娜 64
第13章 期待的快乐 70
第14章 安妮的坦白 73
第15章 学校里的挫折 81
第16章 醉酒风波 92 第1章 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1
第2章 马修大吃一惊 7
第3章 玛瑞拉大吃一惊 17
第4章 绿山墙的早晨 23
第5章 安妮的身世 27
第6章 玛瑞拉的决 38
第8章 对安妮的教育开始了 41
第9章 安妮大发脾气 47
第10章 安妮去道歉 54
第11章 主日学校 60
第12章 黛安娜 64
第13章 期待的快乐 70
第14章 安妮的坦白 73
第15章 学校里的挫折 81
第16章 醉酒风波 92
第17章 新生活的开始 99
第18章 安妮大显身手 104
第19章 音乐会后的小插曲 110
第20章 弄巧成拙 118
第21章 事关名誉的挑战 126
第22章 圣诞音乐会和灯笼袖 132
第23章 故事社 141
第24章 虚荣心的报应 145
第25章 倒霉的“百合少女” 150
第26章 值得纪念的一件事 155
第27章 报考奎因学院 160
第28章 金榜题名 164
第29章 大饭店里的音乐会 172
第30章 奎因学院的女学生 179
第31章 光荣与梦想 183
第32章 马修去世了 188
第33章 曲折之路 192
第1 章
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雷切尔?林德的家位于亚邦里村一片长满野生花草的小洼地里,紧挨着村里的大路。越过洼地,便是卡斯巴特家的绿山墙农舍和老农场。农场后面有一片树林,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从林子里奔腾而出,横穿洼地,流过林德太太家门前。
林德太太是个热心肠的、相当能干的女人,对教会里的各种工作很热心,做起家务活儿来也是干净利落。她常常一连几个小时端坐在厨房的窗前,一边瞧着窗外大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一边飞针走线地缝制棉被。有一次,她竟然一口气缝了16 床被子!因此,林德太太深受村里主妇们的尊重。另外,由于窗前的这条大路是进出亚邦里村的必经之路,来往办事的人们谁也逃不过林德太太那双敏锐的眼睛。
六月初的一个下午,林德太太和往常一样端坐在窗前,一边缝缝补补,一边注意着窗外的动静。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了进来,又温暖又明亮。附近的果园中盛开着粉红色的花朵,成群结队的小蜜蜂嗡嗡地在花丛中飞舞着。
下午3 点半正是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可是,林德太太却一眼瞅见,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卡斯巴特穿着最好的礼服,扎着白色领结,赶着马车,悠然地往村外驶去。林德太太心里暗暗琢磨:“马修赶着马车,应该是要出远门,可他究竟要到哪里去?去做什么呢?”
如果换成别人,消息灵通的林德太太只要稍微动下脑子,就能轻松地猜到那人是去干什么,可是马修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也不爱见陌生人,平时很少出门。林德太太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他这是要去哪里。
“这会儿人人都忙着播种,很少有人进城啊。如果是去买种子,马修为什么要穿着礼服呢?可要是去请大夫,他怎么会不慌不忙呢?哎呀,不把事情弄清楚,我一时一刻也安稳不了!唉!看来我得去卡斯巴特家一趟,去问问马修的妹妹玛瑞拉了。”林德太太想到这儿,暗暗地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林德太太就出了门,向绿山墙农舍走去。他们两家离得并不太远,但是绿山墙农舍却远离村里的大路,躲在一处僻静的地方,农舍的周围全是郁郁葱葱的大树。马修和玛瑞拉都没结婚,就在这里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林德太太一边走在长满野玫瑰的坑坑洼洼的小路上,一边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住在这种偏僻的地方,也不经常出门,这兄妹俩非变成怪人不可!树就是再多,也不能和人聊天。”
正嘀咕着,林德太太就走进了绿山墙农舍的后院。院子里一片苍翠,两旁栽着柳树和白杨树。地上干净得连一个石头子儿、一根树枝都找不到。看来,女主人玛瑞拉是一个严谨持家的勤快人。
林德太太敲了敲虚掩着的门,听到一声“请进”后便推门走了进去。绿山墙的厨房也相当干净,简直就像崭新的客厅一样,不过让人觉得冷冰冰的。房间的东西两面都有窗户,西窗外照进一抹六月的温暖的阳光,东窗上爬满了密密层层的常春藤。
林德太太注意到,屋内的桌上摆着三个碟子,里面盛着果脯、野苹果和小蛋糕。这些点心显然是为客人准
备的,看来马修一定是去接什么客人了。林德太太暗自猜想着这兄妹俩要招待什么人。
玛瑞拉正坐在窗边织东西,看到林德太太进来,便快活地招呼道:“下午好,雷切尔!我今天心情不错。你家里一切都好吗?”
玛瑞拉高高瘦瘦的,灰白的头发绾成一个发髻,用两只发卡别在脑后,这使她整个人看起来硬邦邦的,有些保守和古板。而事实也正是如此。玛瑞拉和健谈的林德太太完全是两种人,但是她们一直相处得很融洽。
“一切都好。”林德太太回答说,“你这里呢?刚才我瞧见马修出门了,是不是谁生病了要请大夫?”
玛瑞拉笑了笑,解释说:“没人生病,马修是去火车站了。我们打算从孤儿院里领养一个男孩,他今天晚上坐火车过来。”
就算马修是去迎接一只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林德太太也不会这么惊讶。她一下子怔在那里,半天都说不出话来。一缓过神来,她就急忙问道:“这是真的吗,玛瑞拉?”
“当然是真的了。”玛瑞拉平静地说,“只不过是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罢了,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可是,林德太太非常震惊。“男孩!马修和玛瑞拉要领养男孩!从孤儿院!这个世界真是颠倒过来了!天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她暗想道。
“你们俩怎么会有这种打算呢?”林德太太用责备的口气问道。
“很早之前我们就开始盘算这件事了。”玛瑞拉说,“去年圣诞节的前几天,亚历山大?斯潘塞的妻子来家里做客,她说想在春天的时候从孤儿院领养一个女孩。后来,我和马修商量了好几次,想领养一个男孩。马修已经60 岁了,以前那种精神劲儿早没了,心脏也不太好。可雇人是件很难的事,以前雇来的都是些毛头小伙子,根本靠不住。
“所以我们就托斯潘塞太太帮我们物色一个男孩。我们希望找一个10 岁左右、机灵能干的男孩,年龄不那么正好也行,只要帮忙干点儿简单的活儿就好。我们打算好好培养他,送他上学。斯潘塞太太来信说她和那个孩子坐的火车今天下午5 点半到,马修就去接站了。当然,留下孩子,斯潘塞太太就直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