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由李树业主编,本书的主要 内容包括: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体系、创立、 发展及学习与研究意义的阐释;结合人类社会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实,论述了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在对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阐释的基础上,对每种方法又做了案例分析说明;探讨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国家治理和人文引导;阐述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涵、特征、国家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 编写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理论,搭配案例、知识链、思考题和进一步阅读书目等内容,便于自学和深入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可作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于高年级本科生、一般科技工作者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者使用。
绪论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第三节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第四节 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第五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系统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一、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二、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一、分析与综合二、归纳与演绎三、从抽象到具体四、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评思维方法一、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二、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三、思维的直觉与顿悟特征 四、思维的批判性五、移植、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第三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一、数学方法及其作用二、系统方法及其作用三、复杂性思维及其方法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方法一、科学实践的方法二、技术活动的方法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一、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二、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三、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一、科学技术社会体制的形成和内涵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制三、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一、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二、科学技术运行的国家治理三、科学技术运行的人文引导 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历史形成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三、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一、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