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三个层面(消费媒介、体验场所、公共交往空间)探讨商业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通过对商业环境的分类及其构成要素的研究,尝试针对商业环境设计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地图和整体框架。强调整体设计能力、技术意识和理性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商业环境全程策划的观念,加强学生处理问题的逻辑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现场设计协调能力。适合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将在市场营销策略、生活方式与空间互动体验及其背后的问题设定中,并置若干不同的描述,内容涉及商业环境设计的功能、空间、技术材料等物质方面,以及消费和社会生活的价值判断层面。本书适合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朱力,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工学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方向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方向博士。现为中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带头人、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若干,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四部,在国内外设计竞赛及投标中多次获奖。博士论文获中央美术学院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曾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室内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IFI成员、集美设计公司北京分公司主任设计师、北京F3环境艺术工作室主持人。
第一章 商业环境设计的再认识
第一节 商业环境设计概念
一、作为“媒介”的商业环境
二、作为“场所”的商业环境
三、作为“社会交往空间”的商业环境
第二节 商业环境发展历程
一,中国商业环境发展沿革
二、西方商业环境发展沿革
第三节 商业环境发展趋势
一、可持续的商业环境发展策略
二、由物质设计到符号设计
三、综合化设计趋势
四、关注细分人群的设计伦理关怀
五、高技术与高情感设计的融合
六、环境事件设计
第一章 商业环境设计的再认识
第一节 商业环境设计概念
一、作为“媒介”的商业环境
二、作为“场所”的商业环境
三、作为“社会交往空间”的商业环境
第二节 商业环境发展历程
一,中国商业环境发展沿革
二、西方商业环境发展沿革
第三节 商业环境发展趋势
一、可持续的商业环境发展策略
二、由物质设计到符号设计
三、综合化设计趋势
四、关注细分人群的设计伦理关怀
五、高技术与高情感设计的融合
六、环境事件设计
七、从“叙事空间”到“体验空间”
八、从“VI”设计到“EI”设计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商业环境设计前沿课题
第一节 商业环境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一、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
二、环境心理学与商业环境
三、传播学在商业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第二节 商业环境设计相关问题线索
一、“买商品”与“分享体验”
二、地域化与文化殖民
三、“视觉污染”与“可识别性”
四、时尚消费与生态设计
五、商业环境与公共艺术
六、“混搭”设计与“风格冻结”
七、回归设计本体与中国“风水”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营销模式与业态分析
第一节 百货商场
第二节 超级市场
第三节 专卖店
第四节 购物中心
第五节 商业步行街
第六节 主题商业空间与体验馆
第七节 网络商业空间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商业环境构成要素
第一节 商业空间外部环境构成
一、店前广场
二、建筑“表皮”再设计
三、户外广告与招牌
四、店面与橱窗展示
第二节 商业空间内部环境构成
一、中庭与共享空间
二、室内POP广告
三、室内道具设计
四、陈设小品设计
第三节 商业环境公共配套设施
第四节 商业环境导向系统设计
一、商业全过程导向概念
二、商业环境导向标识的特征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商业环境整体设计
第一节 商业环境策划战略
一、品牌文化的延伸与完善
二、场所精神的塑造
三、社会公共生活的体验互动
第二节 商业空间组织
一、动线设计
二、视线设计
三、空间构成原理
四、空间界面处理
第三节 商业环境创意材料
一、材料分类及其再定义
二、材料的表情
三、商业环境设计中的材料实验
第四节 商业环境色彩计划
一、色彩设计基本原理
二、色彩功能与组合
三、色彩运用基本原则
第五节 商业空间与光环境一体化设计
一、商业环境照明理念
二、商业照明设计原则
第六节 商业环境声效设计
一、声效设计基本概念
二、商业空间声效设计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技术意识与规范限制
第一节 建筑结构技术
第二节 消防原则
第三节 设备线路与终端的细部处理
第四节 多媒体技术意识
第五节 装饰材料的安全意识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商业环境设计基本程序
第一节 背景调研与场地勘测
一、商业空间的场地分析
二、商业空问的消费者定位
三、商业空间的商品构成定位
四、相关设计案例和理论分析
第二节 评估与策划
第三节 概念生成
第四节 深化设计
第五节 方案表达
第六节 施工设计监理与陈设配置
本章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综合设计能力与课程评价
第一节 综合设计能力的建构
一、批判式体验的敏感
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语义还原能力
四、对矛盾性的理解与宽容
五、“非纸上表达”能力
第二节 课程学习成果评价
一、过程性
二、实践性
三、从问题到形式的连续性
四、意义传达的完整性
本章思考与练习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