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名句中国”丛书中之一种,系著名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精思傅会,积数十年之功编撰而成。“哲理妙喻”卷,是“名句中国” 丛书中的第六种,汇聚了中国历代哲士贤达的哲理名言以及历代诗文中的绝妙比喻近千条,皆是中国数千年来无数贤哲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生深度思考的智慧结晶,长期以来一直为中国人视为座右铭。阅读品赏这些名句,不仅可以让我们明白更多的道理,懂得人生的意义,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让我们增长人生的智慧,提高我们为人处世的能力,获得人生最大的快乐。
吴礼权,字中庸,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25日生。文学博士(中国修辞学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复旦大学全国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等。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专任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等,上海市语文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学术研究方面,迄今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言情小说史》、《清末民初笔记小说史》、《古典小说篇章结构修辞史》、
吴礼权,字中庸,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25日生。文学博士(中国修辞学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复旦大学全国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等。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专任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等,上海市语文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学术研究方面,迄今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笔记小说史》、《中国言情小说史》、《清末民初笔记小说史》、《古典小说篇章结构修辞史》、《中国修辞哲学史》、《中国语言哲学史》、《中国现代修辞学通论》、《表达力》、《修辞心理学》、《现代汉语修辞学》、《委婉修辞研究》等16部。另有《阐释修辞论》、《中国修辞学通史》、《中国修辞史》、《20世纪的中国修辞学》、《中国历代语言学家评传》、《大学修辞学》等合著8种。学术论著曾获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7项,专业类全国最高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研究一等奖1项。三十多岁即成为复旦大学百年史上最年轻的文科教授之一,也是唯一最年轻的语言学教授与博导。曾多次赴日本等海外高校讲学或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并受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等许多国际知名学府作学术演讲。
文学创作方面,著有长篇历史小说《远水孤云:说客苏秦》、《冷月飘风:策士张仪》,2011年11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与云南人民出版社以繁简体两种版本同步推出,在海峡两岸读书界与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均有大量报道,新浪、搜狐、雅虎、香港凤凰网等各大门户网站亦有报道。另有历史类著作《假如我是楚霸王:评点项羽》,2005年由台湾著名出版机构远流出版公司隆重推出,与日本“国民作家”司马辽太郎的《项羽对刘邦》、台湾作家陈文德的《刘邦大传》为系列套书,是当年风靡于台湾读书界的畅销读物。另两部长篇历史小说《镜花水月:游士孔子》、《易水悲风:刺客荆轲》,分别于2013年10月与2014年1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暨南大学出版社以繁体与简体两个版本在海峡两岸同步出版发行。
百闻不如一见。
【注释】出自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译文/点评】此言实践的重要性。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一干”,其义都与此有相通之处。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注释】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译文/点评】此以探穴得虎为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过人的胆略与拼死一搏的气魄,就不可能取得异乎寻常的惊人成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出自宋·苏轼《题西林石壁》。缘,因为。
【译文/点评】此以看山为喻,说明了要看清事物的本质,必须跳出圈外,保持与事物必要的距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
察察者有所不见,恢恢者有所不容。
【注释】出自汉·陆贾《新语·辅政》。察察,清楚或清白的样子。恢恢,阔大的样子。
【译文/点评】明察秋毫的人也会有看不到的地方,心胸开阔的人也有容不下的事物。此言任何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注释】出自先秦·屈原《楚辞·卜居》。
【译文/点评】此言事物都有相对性,要善用其长,避其所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注释】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译文/点评】把假的说成是真的,那么真的也变成了假的;把无说成有,那么有也就是无了。此言真假、有无不容混淆,客观事实必须予以尊重。
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
【注释】出自先秦《列子·杨朱》。将,将要、准备。治,做。细,小。
【译文/点评】准备做大事的人,不要纠缠于小事;要成就大业的人,不要满足于做成很多小事。此言追求卓越、成就大业的人立志要高,眼界要广阔,要有“抓大放小”的魄力。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注释】出自先秦《商君书·更法》。知,通“智”。
【译文/点评】愚蠢的人对于已经成功的事为什么成功也弄不明白,而智慧的人对于未曾发生的事情就能够预见到其结局。此言愚者贤人对事物不同的认知境界,意在强调凡事要洞
悉先机的重要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出自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译文/点评】此写登楼观景的感悟:要想看得远,就得站得高。引申之,则说明了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凡事立意要高,视野要广,才能有与众不同的境界,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才能有过人的独到之见;只有具备大眼光,才会有大作为。
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注释】出自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译文/点评】此言乃以比喻修辞法评论南宋词人姜白石的词写景不够确切。后引申之,比喻对某件事情或某事物的观察与了解不够深入、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