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名篇导读》主要选取了《尚书》、《论语》、《庄子》、《史记》等文学名著中的片段,以嵇康、陶渊明、欧阳修等文学名家的部分作品为研究对象,不仅对选文进行梳理,更以选文为切入点向学生讲授历史、文化常识,既可以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写作、鉴赏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国古代散文名篇导读”是我担任高校教职以来开设的第一门课,是针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全校公选课。
这门课的开设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饶有意义的尝试。我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主攻方向之一是中国文章学,其中特别着力于散文写作和散文理论方面的研究,所以在知识储备上我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担任课程的讲授。但另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摆在面前,那就是现今高校公选课面临的尴尬局面。我的很多同事都发出这样的感慨:“给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上公选课真是痛苦。”我理解他们所说的“痛苦”,多数学生只是为了凑学分而来选课,既缺乏对文学的热爱,也毫无学习的动力。于是,学生学得乏味无聊,老师上得心灰意冷,大家如坐针毡,相看两厌。有一些老师另寻他策,为博学生高兴,开设一些花哨无益的课程,活生生把大学课堂变成了相声专场或是娱乐秀。后一种情况,总让我想起《史记·儒林列传》里辕固对公孙弘说过的一句铿若金石的良言:“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在准备这门课的时候,有三个方面是我特别注意的。第一,所有讲授的内容,必是我亲身研读、亲身体会得来的成果。苟无己见,虽众口一词,尽量避而不谈;若有会心,则不惮打破陈说,亦不刻意回避前贤之说以自证高明。我选择古代散文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因为这些熠熠生辉的作品深深打动着我、影响着我,我也坚信这些动人之处有着感染普世人心的伟大力量。作为教师,我的义务正是带领学生细细领略和品味这些激动人心的力量。在课程开始之前,一位朋友偶然瞥见我第一次课的教案,那是关于《尚书,秦誓》的内容,她惊呼:“《尚书·秦誓》?这么难,学生会听吗?”朋友的顾虑不无道理,《尚书》的佶屈聱牙连古人都畏惧三分,何况今天的年轻学子。而在第一次课临近末尾的时候,我讲到秦帝国的命运犹如一个先天不足的贫寒子弟,凭借不屈不挠的努力、坚毅顽强的拼搏,以及开阔博大的胸怀,最终战胜了许许多多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富二代”而成就了举世无双的辉煌伟业,其中的奥秘,竟可以在短短的《尚书·秦誓》中找到答案。此时,我能感觉到课堂一片肃穆,有一种精神的力量映照在一双双年轻的眼睛里。我深知这不是我的成功,而是伟大作品焕发出了尘封已久的光芒,而我只不过为它轻轻拭去了表面的尘埃。
第二,所有的讲授内容必须基于作品。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作品而更好地表达作者心中所有。一切不基于作品而空发的议论和感想都是打边鼓,而这一点却是目前文学教育最大的流弊。目前流行的许多文学教材、文学鉴赏书籍,很喜欢匆匆下一个“大包围”,隔靴搔痒地说说作家A是什么风格、作家B有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像记交通信息一样记忆了许多这方面的东西,虽然记住了一个又一个标签,却对活生生的作品非常陌生。比如在讲授陶渊明散文的课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像背书一样回答陶渊明是一个不愿做官、品格高洁的诗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凭借对文本的认知回答《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哪一篇写在前(这两篇文章都是中学语文的课文,仅从文本本身也不难判断先后问题),两篇文章所传达的情绪究竟有何细微不同。所以我坚持带领学生对作品作逐字逐句的疏通、研读,并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讲授相关知识。
第三,我力图将所讲授的古代散文与当下社会和人生经历相结合。当然,前提是基于文本,且文本与我们的生活确有联系。我坚信与生命无关的古董哪怕再精美,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而我所讲授的古代散文是活生生的,不是无用的死古董。对高古如《尚书》、《论语》这样的著作,我侧重于讲授其至今仍能摄受人心的厚重思想和平实道理;对唐宋文章名家的作品,我更多是结合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唐宋文官集团的崛起和成型,来说明这种文官思想和趣味;对《世说新语》、晚明小品文这样意趣盎然的可人小品,则结合当下社会的恶趣味予以对比和评论;对于示人以写作门径的归有光散文、桐城古文等,我侧重于对今天仍然适用的文章写作原则和文章技法进行讲授……要之,我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真正从古人的作品中学习到有用的东西,而不是记住一串又一串令人生厌的名字和无用的题目。我相信,学生虽然年轻,但多数业已成年,基本的判断力是具备的。我不会将沉闷乏味的责任推给年轻的学生,因为他们在无益无趣和真切的知识之间能够迅速、敏锐地作出判断。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甚至提出了一些相当有水平的问题,学习热情超出我的想象,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另一方面,我在授课之初因没有找到适合大学生公共课学习的教材而颇费心思,多数时候只能借助幻灯片和印发材料,这催生了我将讲义整理出版的想法。希望这本不成熟的小书能够为高校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散文提供帮助,激发起年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兴趣。
而今我虽然忝列高校教席,但实则刚结束学生生涯不久,从学力、见识上说仍是一介学生。通过整理出版讲义这种形式,我可以更加广泛地求教高明,并可以更加简明直接地面对批评。
杨昊鸥,四川乐山人也。为人用志纷繁,原为运动员出身,半路出家读书。高中时代获全国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著有长篇小说《百年树人》等。早喜纵横,好为文,欲为诗人而才情苦寡。后嗜老庄,乃知文辞小道不足以观,复归于学,欲为哲人则为知力所限,孟子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生愿得此“放心”二字,不复他求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前言
导论何谓散文
第一章 荣怀系于一人——从《尚书·秦誓》看秦帝国的崛起
第二章 言约义丰,平实厚重——《论语》二则选讲
第三章 逍遥与困顿——《庄子》选读
第四章 映照生辉——《史记》传人技法选讲
第五章 贵族风神——《世说新语》选讲
第六章 两个正牌魏晋人物的冲突——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导读
第七章 旷世雅集——王羲之《兰亭集序》导读
第八章 隐逸诗人的去与来——陶渊明散文选讲
第九章 唐代文官阶层的崛起——以韩愈《进学解》为中心
第十章 宋代文官之典范——欧阳修散文选讲
第十一章 《史记》神髓之变——归有光《先妣事略》导读
第十二章 烟水气与烟火气交织的意趣——明代小品文选讲
第十三章 一位英雄的两种写法——桐城派古文风神管窥
第十四章 “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子”——《浮生六记》选讲
我知道,多数同学一听到四书五经这几个字就开始准备打瞌睡了,感觉那是迂腐古板如孔乙已的人才会读的书;还有少数同学,也许是随着近年来社会上“国学热”的兴起,对传统文化有那么一点了解,激发起了一点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说到四书五经又觉得好像有点高不可攀,觉得那都是讲高深道理的书。这两种看法其实都是误解。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既不陈腐,也不神奇,我希望大家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思路去理解儒家经典。五经这样的著作,说白了,就是占代的官方文件、官方档案汇编。经学史家钱基博先生在《经学通志》里面说过一段很精辟的话:
古之所谓经,乃三代盛时典章法度常所秉守,见于政教行事之实,而非圣人有意作文字以传后世也。
我们今天说“经典”这个词说得太多、太滥,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款没计……只要影响大,今天的人都喜欢用“经典”这个词去形容,说着说着就变成了形容词。其实钱基博先生对“经典”原意的阐释非常精确,就是和政治有关,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特指正面影响)的官方文件和典章制度。
下面,我们逐个地来看看五经的情况:
《诗经》,我们今天的文学研究主要把它看成是娱情的诗歌集,其实在以前《诗经》主要是担任教化功能的。中国古代有“诗教”的传统,即认为善与美的诗歌作品能够导养正性,培育好的人品道德。更简单地说,《诗经》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官方审订的思想道德课课本。古代的诗和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合一的,所谓诗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歌词,是要用来唱的,所以《诗经》和失传的《乐经》在功能上是一致的,“诗教”和“乐教”都足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道德。这个思路不是中国古人所特有的,在当代社会也有运用和尝试。2009年,德国导演PauI smaczny以委内瑞拉极其特殊的“音乐救助体系”为主题,拍摄了一部叫《音乐带来希望》的纪录片,主要内容是讲南美贫穷国家委内瑞拉原来治安混乱、人口素质低下,后来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让大量贫困儿童接触、学习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口素质,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我们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可以活学活用,在任何一个时代焕发光彩的,比如“诗教”和“乐教”在今天仍然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尚书》,就是重要政治人物的讲话记录汇编,本来是分成一篇一篇的,一篇一个内容,汇编在一起就成了《尚书》。有时是政治人物的会议纪要,比如《皋陶谟》,是舜帝和大臣皋陶、禹一起讨论政事的记录;有时是帝王为了贯彻重大的政治举措而当众发表演说,比如《盘庚》,是商代的盘庚帝为了迁都而发表演说说服臣民;有时是君王对臣僚或者诸侯国君所作的训诫,比如《大诰》、《康诰》、《酒诰》等;还有战争时的动员讲话,我们今天还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誓师”,这个“誓”不是诅咒发誓一定要打赢战争,而是从《尚书》这里来,就是帝王或军政要人面对自己的军队发表动员讲话,比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尚书·秦誓》……传统上把《尚书》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体,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六种形式的讲话记录而已。我们可以联想一下现代社会的例子,诸多国家领导人发表的重要讲话、重要会议纪要,比如“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的美国对日宣战演说,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在争取民族独立时发表的关于“非暴力不合作”的演讲,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南行讲话,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纪要……如果把这种性质的讲话内容记录下来,并且编辑成书,那就是一部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尚书》。
《礼经》,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礼”在中国的意思和今天主要作为“礼貌”、“礼节”的意思不同,而主要指制度。比如什么样的人在什么场合下应该做什么样的事,穿什么样的衣服,说什么样的话,这些在中国古代都有较为严格的制度规定。制度的发达在某种意义上与文明的程度成正比,孔子之所以特别热爱周朝的文明,热情地宣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正是因为在孔子眼中,周朝的制度最为完备和发达。《礼经》中记载的关于中国先秦时代的各种制度设计,是深入研究中国文明发生、发展的重要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