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原理》按“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传递”和“区域经济运行调控”四大板块构建区域经济学理论内容体系。注重系统梳理、总结区域经济学经典理论及前沿理论研究成果,所阐述的基础理论内容、列举的复习思考题、开放性讨论题及代表性参考文献,为读者学习基础理论、开展理论应用及拓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知识信息平台。
《区域经济学原理》适宜用作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等专业本科教材及参考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硕士生教材及参考书,国家公务员区域经济学理论培训参考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基于空间维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一国范围内不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运行调控等一般性规律的经济学科。西方区域经济学滥觞于1826年至20世纪40年代的经济区位理论,正式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第一次发展高峰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第二次蓬勃发展期。中国区域经济学滥觞于1949-1979年间的产业布局(生产力布局)理论,正式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为其迅猛发展期。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区域经济学中的“经济区域”和“区域经济”范畴分析
1.1.1 “经济区域”范畴
1.1.2 “区域经济”范畴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中外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
1.2.2 本书关于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
1.3 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概况
1.3.1 西方区域经济学学科演进概况
1.3.2 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演进概况
第2章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
2.1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2.1.1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产生背景
2.1.2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
2.1.3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简评
2.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2.2.1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产生背景
2.2.2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前提
2.2.3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基本要点
2.2.4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简评
2.3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2.3.1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产生背景
2.3.2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2.3.3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简评
2.4 史密斯和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
2.4.1 史密斯的盈利空间界限理论
2.4.2 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
第3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1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3.1.1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3.1.2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
3.2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2.1 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2.2 区域输出基础模型
3.2.3 区域循环累积因果模型
3.2.4 希伯特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2.5 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1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滥觞
3.3.2 增长极理论
3.3.3 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3.3.4 阿朗索的钟型理论
3.4 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3.4.1 一般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3.4.2 特殊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第4章 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
4.1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评价分析
4.1.1 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法
4.1.2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和分析
4.2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
4.2.1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标准
4.2.2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内容与方法
4.2.3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4.3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1 区域产业链
4.3.2 区域产业集群
4.3.3 区域产业带
第5章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5.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5.1.1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内涵
5.1.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
5.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5.2.1 中心一外围二元空间结构理论
5.2.2 城市一城乡边缘区一乡村三元空间结构理论
5.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5.3.1 极核式空间结构
5.3.2 点轴式空间结构
5.3.3 网络式空间结构
5.3.4 双核式空间结构
5.4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5.4.1 西方学者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5.4.2 中国学者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5.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理论
5.5.1 区位势能机制
5.5.2 集聚与扩散机制
5.5.3 空间近邻效应
5.6 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
5.6.1 增长极开发模式
5.6.2 点轴开发模式
5.6.3 网络开发模式
第6章 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6.1 区际经济传递的内涵和内容
6.1.1 区际经济传递的内涵
6.1.2 区际经济传递的内容
6.2 经典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的流变
6.2.1 缪尔达尔的回波效应一扩散效应学说
6.2.2 赫希曼的极化效应一涓滴效应学说
6.2.3 程必定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6.2.4 厉以宁的区际经济辐射理论
6.2.5 马海霞的区际经济传递理论
6.3 区际要素流动理论
6.3.1 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式和作用
6.3.2 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规律
6.3.3 区际要素流动的基本内容
6.4 梯度推移理论
6.4.1 “梯度”的内涵
6.4.2 狭义梯度推移理论及其拓展
6.4.3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6.5 区际产业转移
6.5.1 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和类型
6.5.2 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6.5.3 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第7章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
7.1 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和特征
7.1 I1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
7.1.2 区域经济政策的特征
7.2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和战略
7.2.1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
7.2.2 区域经济政策战略
7.3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7.3.1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分类
7.3.2 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
7.4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
7.4.1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的必要性
7.4.2 区域经济政策评价面临的困难
第八章 区域治理理论
8.1 区域治理的内涵和特点
8.2 区域治理的主体、客体和自组织协调机制
8.3区域治理的类型和模式
中心区政治机构集中,处于稳定发展和支配地位。由于核心增长区的繁荣大大刺激了相邻区域的发展,投资不断增加,资源利用和农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迁移量不断上升。与外围区域相比,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区域显示出经济上升的趋势,形成上过渡区域。而下过渡区域多位于边远的农村,还包括原料枯竭、老工业向衰退方向变动在内的区域,该区域的农业呈停滞状态,产业结构老化,效率低下,以粗放型经营生产方式为主,人口向外迁移。资源前沿区域是指那些富有待开发的资源,对区域发展有极大潜在价值的区域,一般位于两种过渡区域之间。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共同组成一个严整的空间系统,亦即结节性区域。
(2)中心区和外围区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中心区从外围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材料、技术、社会和文化体制等),另一方面,这一创新又源源不断地从中心区向外扩散,引导外围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同时,这两类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决策的传播、移民的迁徙和投资转移三种基本的空间作用过程,各种空间作用的力度也不均衡。中心区对外围区所具有的支配和控制地位可描述为六大反馈效应:①从外围区净获得资源的支配效应;②因各种要素增长、潜在相互作用增强和创新速度提高,给中心区带来的信息效应;③因创新机会多且预期成功率高而使创新者向往中心区的心理效应;④因转变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组织机构,而有利于创新出现的现代化效应;⑤因一种创新的产生而引致其他创新出现的连锁效应;⑥因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创新成本引致更多创新性产业配置的生产效应。在成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上下过渡区、中心区和资源前沿区四种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将发生改变,并使空间关系重新组合,这一过程将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直到实现完全的空间经济一体化。
(3)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具有阶段性。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历经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都反映了中心区域与外围区域关系的变化特点。经过四个阶段的演变,由最初的区域不平衡逐步形成功能各异的城市集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