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是根据教育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基本要求组织编写的。内容有计算机概述、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操作系统概述、Windows XP、Office应用软件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基本原理与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编写,立意新颖、概念清楚、讲解深入浅出。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学信息技术的逐步普及,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内容改革已成为各高校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其他高等院校的交流,并且参考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经过几年的教学和实践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作了部分修改。
本书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了一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配合相应的实验课,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全书共分六章。
第一章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并介绍了微机的安装与设置。
第二章介绍操作系统基础。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和windows xP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和高级操作。
第三章介绍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和Access等组件的使用。
第四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念,分类,体系结构,Inernet的IP地址表示方法、接入方法、服务类型等。
第五章介绍信息系统安全。包括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与防范、加密解密原理和防火墙技术等。
第六章介绍多媒体技术。包括多媒体硬件和软件,图像处理技术,音频技术,动画技术,视频技术和压缩原理,等等。
本教材由康卓、何宁、高建华、蒋华、熊素萍、李艳编写。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武汉大学出版社和武汉大学计算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许多老师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帮助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张,书中的内容和形式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也难免有错漏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指正,作者万分感谢。
康卓,男,博士,教授,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研室教师。1992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2003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毕业,2006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理论专业博士毕业,长期从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7年晋升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计算,计算机密码学,数据挖掘等。在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武汉大学学报等一级刊物和国际杂志、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多次被国际三大索引摘录。另外先后主持或参与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2005年,参与的科研项目“并行演化优化与建模算法”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3年,参与编写的由机械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计算机基础》荣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第1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1.1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1.1.2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展望
1.2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1.2.1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1.2.2 计算机的特点
1.2.3 计算机的应用
1.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3.1 进位计数制
1.3.2 不同进位制之间的转换
1.3.3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单位
1.3.4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3.5 字符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3.6 汉字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4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1.4.1 计算机硬件系统
1.4.2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4.3 微型计算机中的硬件资源
1.4.4 基本输入输出设备
1.5 计算机软件系统概述
1.5.1 计算机软件分类
1.5.2 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
1.6 计算机系统安装和配置
1.6.1 硬件安装
1.6.2 BIOS设置
1.6.3 硬盘初始化和安装软件
习题一
第2章 中文Wi ndows XP
2.1 Windows XP概述
2.1.1 Windows XP的发展历史
2.1.2 Windows XP特点
2.1.3 Windows XP运行环境和安装
2.1.4 Windows XP的启动和退出
2.2 Windows 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2.1 鼠标的使用
2.2.2 桌面简介
2.2.3 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
2.2.4 窗口和对话框
2.2.5 剪贴板
2.2.6 任务管理器
2.2.7 帮助系统
2.3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2.3.1 文件和文件夹
2.3.2 “资源管理器”窗口
2.3.3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2.3.4 “回收站”的使用
2.3.5 快捷方式
2.3.6 文件和应用程序相关联
2.4 Windows XP控制面板
2.4.1 显示属性的调整
2.4.2 添加新硬件
2.4.3 系统
2.4.4 打印机
2.4.5 安装和删除应用程序
2.4.6 设置多用户使用环境
2.5 中文操作处理
2.5.1 打开和关闭汉字输入法
2.5.2 操作说明
2.5.3 输入法简介
2.5.4 输入法设置
2.6 多媒体
2.6.1 多媒体属性设置
2.6.2 多媒体附件程序
2.7 磁盘管理
2.7.1 配置磁盘分区
2.7.2 磁盘格式化
2.7.3 浏览和改变磁盘的设置
2.8 附件程序
2.8.1 命令提示符
2.8.2 画图程序
习题二
……
第3章 办公软件Office 2003应用
第4章 计算机网络
第5章 信息安全
第6章 多媒体技术概述
参考文献
第1章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电子计算机(Electronic Computer)又称电脑(Computer),是一种能存储程序和数据并能自动执行程序和自动完成各种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原理、特点及用途;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设置。
1.1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1.1现代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计算机——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是l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ENIAC的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起点。ENIAC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Mauchly)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美国陆军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总工程师由埃克特(Eckert)担任。ENIAC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他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
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多年来,人们以计算机物理器件的变革作为标志,把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1946-1958年)是电子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也称电子管时代。主存储器先采用延迟线,后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软件方面,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这个时期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一般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这个时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从事军事及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其代表机器有: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