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银行的基本观念,全书共分为六篇,介绍了货币银行学的新面貌、货币的意义、货币本位制度、金融市场简介、利率与汇率、银行体系与金融市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等内容,可作为金融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读者学习使用。
这本书介绍货币与银行的基本观念。我一直认为可以用轻松的方式了解学术,所以我写这本书时即以这种方式及笔法撰写。我尽量做到笔调轻松,内容严谨。本书常比较美国、中国大陆与台湾省的差距,希望可以藉由比较,了解到货币银行的发展,体会彼此之间的优缺点,以及可以互相研究与比较学习之处。
本人感谢在学术上切磋的众多朋友,如天津南开大学周立群院长、梁琪教授及成都西南交通大学黄登仕院长,也感谢武汉大学出版社范绪泉先生的校正及提出的一些见解,好友刘荣辉总经理的奔走,促成本书的出版更是铭感五内。本书力求严谨但内容难免挂一漏万,敬请各位读者不吝批评指教。
沈中华 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博士。目前任职为中国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教授,曾任职为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兼系主任以及台湾中央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台湾2006年艾森豪威尔奖得主、傅尔布莱德学者;目前亦为台湾逢甲大学讲座教授、中国大陆天津南开大学长江学者、西南交通大学讲座教授。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货币银行学的新面貌
第一节 货币银行学的改变
第二节 货币与经济
第三节 银行与经济
第二章 货币的意义
第一节 Money的中译
第二节 货币的意义
第三节 货币的衡量
习题
第三章 货币本位制度
第一节 贵金属本位的意义
第二节 银本位制度
第三节 复本位制度
第四节 金本位制度
第五节 纸币本位制度
习题
第四章 金融市场简介
第一节 金融市场基本知识-_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结构
习题
第二编 利率与汇率
第五章 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的利率计算
第一节 简单贷款与固定偿还贷款
第二节 货币市场利率
第三节 债券的投资收益率
第四节 当期殖利率
习题
第六章 资产需求理论——简单模型
第一节 五种关键因素影响资产需求
第二节 风险分散
习题
第七章 利率的走势与决定
第一节 可贷资金说
第二节 流动性偏好理论
第三节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习题
第八章 风险与利率期限结构
第一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
第二节 殖利率曲线
第三节 三个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习题
第九章 汇率的决定
第一节 外汇市场名词解释
第二节 长期汇率的决定
第三节 短期汇率的决定
第四节 影响汇率的短期因素
第五节 考虑风险贴水下的无抛补利率平价
第六节 台湾省被美国逼迫升值个案——台湾省金融自由化的转折点
第七节 中国汇率演进过程
习题
第三编 银行体系与金融市场
第十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项目
第二节 国际收支均衡式
第三节 最适外汇存底
第十一章 信息成本与财务结构
第一节 资本结构无关论
第二节 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
第三节 如何减少不对称信息
习题
第十二章 银行资金来源及运用
第一节 银行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 银行存放款业务
第三节 存款的种类
第四节 资金运用
第五节 银行对顾客的放款标准
习题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第一节 银行的管制与规范
第二节 银行的经营管理
第三节 银行信用评级:CAMELS
习题
第十四章 银行的种类与投资银行
第一节 银行的种类
第二节 双轨银行
第三节 单一银行与分支银行
第四节 投资银行
习题
第十五章 综合银行及金融控股公司
第一节 综合银行演化
第二节 综合银行与外在防火墙
第三节 综合银行(无外在防火墙)的优缺点
第四节 综合银行(无内在防火墙)的优缺点
第五节 台湾省个案:迈向综合银行
第六节 台湾省个案:金融控股公司
习题
第四编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国中央银行的起源
第二节 央行的角色与功能
第三节 全球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
第四节 央行独立性的五个衡量标准
第五节 美国联邦储备制度
第六节 金融监理权与货币政策应同时兼顾吗?
习题
第十七章 货币供给创造的简单模型
第一节 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名词
第二节 存款货币创造的过程——简单模型
第三节 放宽存款货币创造的四个假设
第四节 实例演练
习题
第十八章 银行准备与货币供给过程
第十九章 货币需求函数
第五编 货币政策的流行
第二十章 操作工具(Ⅰ)——存款准备金率真
第二十一章 操作工具(Ⅱ)——再贴现政策
第二十二章 操作工具(Ⅲ)——公开市场操作及其他
第二十三章 操作目标
第二十四章 中间目标
第二十五章 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六编 货币政策的效果
第二十六章 IS-LM
第二十七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二十八章 货币政策、效果、传递过程与银行角色
第二十九章 货币政策与物价
第一章 货币银行学的新面貌
第一节 货币银行学的改变
货币银行自1986年起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前,货币指的货币政策;现在,虽然仍有这个含意,但却掺杂了不同的意味。货币中多了一点“钱”的意味,包括赚钱及热钱的含意,也多了一点财富的意义,有了财富则必须进一步考虑如何进行资产组合。
在西方的教科书里,银行以前是中央银行,现在,虽仍不失以中央银行为主体,但商业银行所扮演的角色大增。不仅如此,投资银行( 综合证券商)也应纳入考虑,实务上,许多综合证券商的股价早就超过一些商业银行。
在西方,以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极为清楚:工具、。目标、传递效果均极为明确,现在直接金融的盛行、衍生性商品的多样化,造成货币政策的效果再也不确定。当央行要为景气降温时,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但企业却可能到股市或海外发行公司债,使货币政策大打折扣。
以前业者较少关心央行的货币政策,总是认为离他们很远,但在1998年1月之后,许多综合证券商预测央行将在某月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同时,综合券商积极了解央行的心态及货币政策,推测会不会有一波资金行情。他们甚至研究央行总裁的个性。
以前学者在设定投资函数时,考虑的是加速效果及GDP效果,现在,大家多考虑了“财务限制”,加入公司保留盈余、现金股利政策,金融市场反过来影响实质面。
以前景气循环是由总供给与总需求互相影响,但美国在1990——1992年的不景气却是源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新规定:“银行资本充足率”必须大于8%,此时,货币政策如何因应?这是银行影响货币政策的一个例子。同时,什么是资本充足率也成为关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