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实验(第二版)》主要分三部分72个实验,第一部分无机材料实验,共32个实验;第二部分高分子材料实验,共25个实验;第三部分设计性实验,共15个实验。本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类学生使用,也可供化学和材料研究人员参考。
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支柱性高新技术。新材料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材料技术是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的共性基础技术,是当前最重要、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材料工业在我国整个工业体系中占较大比重。据统计,2004年我国材料行业骨干企业约7万家,工业总产值达到4万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9万亿元,工业增加值15万亿元,占当年我国GDP的14.6%。发展材料科学技术将促进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将带动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方位建设期,急需大量环境友好、节能降耗的高性能新材料,培养材料类专业化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无机化学等传统专业而言,材料化学属于新专业,其相关教材在图书市场上比较少,专业教材《材料化学》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都有出版,但目前尚未见到其配套教材《材料化学实验》的出版。因此,设置材料化学专业的高校只能采用讲义的形式来进行相关教学,由曲荣君教授主编的《材料化学实验》的出版恰恰填补了这方面教材建设的空白。
纵观全书,本人认为本教材一方面很重视对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掌握,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实验的综合性和完整性。该教材涵盖了化学、材料等大学科及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二级学科,包括了材料合成、材料表征及材料性质等方面内容。此外,该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和先进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等科技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材料化学实验》即将出版了,在此,我高兴地向曲荣君教授以及在他领导下的编写组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祝贺。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是我国高校材料化学建设和改革的一种体现,我相信它的出版对材料化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11月于北京
曲荣君,鲁东大学,校长教授,曲荣君教授在国际SCI、EI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教育厅课题4项,参与完成各类项目30余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1篇;山东省硕士研究生科技创新二等奖2项;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3篇。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项。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二届“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高等学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烟台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多个荣誉称号。
第一部分无机材料实验
实验1纳米BaTiO3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实验2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测试
实验3水热法制备微孔材料
实验4无机耐高温涂料的制备
实验5草酸根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表征
实验6模板固相制备磷酸铝类化合物及其吸附性质的研究
实验7VO(acac)2配合物的制备及波谱研究
实验8无水四碘化锡的制备和性质
实验9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制备及镀层性能测定
实验10固相室温模板法制备类分子筛材料磷酸镉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实验11氧化铝粉末的压缩成型
实验12成型样品的抗压碎强度测试
实验13富勒醇的制备及表征
实验1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实验15含咪唑基配体锌配合物的制备及生物酶模拟研究
实验16纳米金胶体的制备及吸收光谱测定
实验17离子液体辅助液相法制备二氧化锰
实验18非晶态常温薄膜磷化及磷化膜性能测试
实验19水热法制备硫化锌纳米粒子
实验20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电池性质测定
实验21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钴及其热分解制备四氧化三钴
实验22大粒径水溶性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催化性能测试
实验23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实验24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及其胶体晶的制备
实验25离子液体辅助模板法制备空心球状二氧化硅材料
实验26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六价铬及总铬的含量
实验27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实验28特殊形貌氧化亚铜负极材料的制备及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29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实验30染料敏化TiO2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性能
实验31氧化锌的形貌控制及光催化性能测试
实验32陶瓷坯体的成型以及烧成收缩的测定83第二部分高分子材料实验
实验33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
实验34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悬浮聚合
实验35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白乳胶的制备)
实验36苯乙烯的分散聚合
实验37黏度法测聚合物的分子量
实验38偏光显微镜观察聚合物的结晶形态
实验39GPC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实验40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聚苯乙烯
实验41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实验42逆向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
实验43相转移催化法合成3取代喹唑啉4酮类药物材料
实验44酸性含磷萃淋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实验45环氧氯丙烷交联淀粉的制备
实验46微波催化合成4氨基喹唑啉类药物材料
实验47硅胶表面的化学修饰
实验48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
实验49巯基聚倍半硅氧烷载银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测试
实验50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微球
实验51吡咯烷类离子液体自组装制备超分子材料
实验52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及表观流动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53乌氏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的特性黏度
实验54咪唑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及交换容量的测定
实验55两亲性自组装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包裹客体应用
实验56聚离子液体对金纳米粒子的固载及复合物的催化性能
实验57微乳液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酯纳米粒子151第三部分设计性实验
实验58纳米铈锆固溶体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性能测试
实验59低温锌系磷化工艺及磷化膜防腐性能测试
实验60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掺杂改性研究
实验61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实验62P507浸渍树脂吸附铟(Ⅲ)的性能
实验63绿色方法制备纳米贵金属颗粒及其结构表征
实验64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
实验65聚苯乙烯负载聚乙二醇200硫杂开链冠醚的合成
实验66多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聚合物晶体结构
实验67微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
实验68小粒径油溶性金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应用
实验69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SBA15的制备
实验70金纳米棒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实验71咪唑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实验72线型聚烯烃与长链支化聚烯烃特性黏度的测定180附录常用大型设备的使用说明
附录1Rigaku D/max2500VPC型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仪
附录2Nicolet MAGNAIR 550 (series 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附录3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附录4GBC932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附录5LS55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附录6带冷热台(THMS600,Linkam)的偏光显微镜Olympus BX
附录7JSM5610LV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附录8LK98BⅡ型电化学仪
附录9GC2010 型气相色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