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钢琴学派笔记》的内容源于笔者自2010年起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钢琴艺术》杂志上以连载形式发表的文章,其中简述了俄罗斯钢琴艺术的历史和发展,文章的重点在于阐述了苏联时期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四大钢琴学派在演奏与教学中的重要观点和原则,并通过俄罗斯钢琴家格言的形式具体有效地指导钢琴演奏家、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涉及的所有人名,笔者没有以俄文而是均以拉丁字母的形式呈现,原因是国内读者大多不熟悉俄文,拉丁字母人名更便于读者查询相关文献。另有几篇是笔者整理、翻译的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论文。为了尊重原著,其中的人名是以俄文形式呈现的。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俄罗斯鼎盛时期的音乐文化氛围。
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四大钢琴学派
四大钢琴学派的黄金年代
俄罗斯钢琴艺术与欧洲钢琴文化
俄罗斯知名音乐学院的钢琴系
俄罗斯钢琴学派对美国钢琴艺术的影响
俄罗斯钢琴学派对欧洲钢琴艺术的影响
俄罗斯钢琴学派对亚洲钢琴艺术的影响
俄罗斯钢琴家格言
亲历第十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
作为诠释者的作曲家
我的升c小调前奏曲
钢琴演奏艺术之新光
关于拉赫玛尼诺夫的个人回忆
《俄罗斯钢琴学派笔记》:
因为手指极为粗壮,以致经常在演奏中刮到旁边的琴键,但其每次演奏都能令在场的所有听众为之倾倒。1888年至1889年,安东·鲁宾斯坦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演出的著名的历史系列音乐会中,演奏了57位作曲家的877首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巨人的风貌。他对于贝多芬的音乐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认识。由于安东·鲁宾斯坦的长相酷似贝多芬,在俄罗斯甚至有流言说其是贝多芬的私生子。在后来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工作中,把贝多芬奏鸣曲视为是最重要的演奏曲目。他的经典演奏曲目中,包含贝多芬所有钢琴作品,其中对《月光奏鸣曲》的诠释,在欧洲音乐评论界被誉为“唯一一个可以与李斯特相媲美的版本”。在他10岁时,已经以公演贝多芬所有钢琴奏鸣曲而令欧洲刮目相看。对于肖邦的作品,安东·鲁宾斯坦也情有独钟。他对肖邦作品作出的独特而富有诗意的诠释直逼肖邦的原貌,在后来成为俄罗斯钢琴家对于肖邦作品的一种特有的演奏方式(相对于欧洲对肖邦的演奏方式而言),成为俄派钢琴艺术的传统。(在钢琴艺术领域中,有一个形容钢琴演奏家的词是人们自造的,叫作Chopinist,意为肖邦的诠释者,安东·鲁宾斯坦正是俄罗斯钢琴艺术史上第一位真正的肖邦诠释者。)笔者曾经访问过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一些钢琴家和教师们,他们直至今日依然保持着这种优良的传统,一致认为贝多芬和肖邦的作品是钢琴演奏中的主体,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只代表其所属学派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