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可读性强、非常实用的指导手册,全书提供了88个幼儿教师与孩子、与家长相处的细节,以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让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得到健康发展。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文化是世界上现存的,并且从未间断的最古老的文化。但是那里的土著人没有创造自己的文字。在长达五万年的历史中,他们的文化都是靠年长的人以讲故事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的。讲故事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教给人们各种风俗习惯,以及什么才是得体的言行。奥利(Wally)是当地国家公园的一名管理者。他曾告诉我,讲故事的长者为了能更好地把知识和道理解释清楚,常常会自己编一个故事,给故事中的坏人取名叫“Mimis”。沿袭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这一传统,我也喜欢讲故事给别人听,并且寓教于乐。我在这本书里写下这些故事目的就是要帮助老师和学生家长更好地理解幼儿,促使他们学会如何跟幼儿打交道,以及如何教导幼儿。
我衷心地希望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能对里面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至于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的故事讲了些什么而一直往下看。我还想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看完这本书以后,请不要只把它放在书架上就不理了。相反,请从中选出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把这一章节重新读一读。在重读的过程中,请花点时间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我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案例呢?我可以试着做哪些工作?我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我应该怎样灵活地应用这些道理来处理自己特殊的情况呢?
请将此书当成你的私人导师。为了让你能更好地利用此书,我在该书的末尾还附上了帮助策略:《创建自己的提高计划》。每年,你自身技能的提高、知识的增加以及阅历都会影响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衷心希望你能将该书中的各个章节视为一些微型会议,在执教期间经常参考此书。也许我的期望太高了,但是请千万别因此就打退堂鼓。相反,最好是让它们激励你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虽然书中的内容来自我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亲身经历,但是我的建议和观点都是以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关于儿童成长与学习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的,例如布鲁纳(Bmner)、杜威(Dewey)、埃尔金德(Elkind)、福禄贝尔(Fmebel)、皮亚杰(Piaget)以及维果茨基(Vygotsky)等。本书中所提供的材料对家长和教师都有利用价值,毕竟,我们——家长与教师——属于同一战线上的人。
我不可能回答你将会提出的或将来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我所能做的只是向你提供一些这些年来指导我工作的原则:尽量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时间和自由去探索一个丰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环境。要知道玩耍对于小孩来说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坏事,相反,那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展水平。只要我们明察秋毫,他们就会给我们指明方向。
本书着重介绍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建立积极有益的家一园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
本书中的每一章都以一小段导言开头,之后是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的后面都附有名为“小贴士”的建议和请读者朋友自问的几个问题。而每一章的末尾都有一个小结——“不妨试试”,其中提供了不少供读者朋友们参考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和想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你想出更多对主题有效的办法。
我们常常用“托儿所管理员”、“幼儿专家”、“学前教师”以及“托管老师”等术语来指称那些从事幼儿教育(或幼儿照看)的人。为了简洁明了,我在此书中将他们一律称为“教师(或老师)”。“育幼中心”和“学校(或幼儿园)”等名称在书中也交替出现,两者在这里并没什么区别。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为了避免“他”和“她”所造成的误解,我一律用“他”来指代幼儿——除非能确定是个小女孩。而对于幼教从业者,我偏向于用“她”来指代。这是因为这方面的工作者大多数都是女性。在此,我向那些在幼儿教育战线上尽心尽力,作出贡献的男性工作者们致以诚挚的歉意。
我的母亲曾教给我一条简单的人生哲理。她的话至今还萦绕在我耳畔:“人不能只知道索取,还应该懂得回报。你要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在此,谨希望这本书能助你一臂之力。
格温·斯奈德·科特曼(Gwen Snvder Kaltman),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幼儿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近30年,当过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大学教师和教育培训者,还兼任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早教项目审核员。
第一辑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一、“咿呀,咿呀,咿呀”——有效地与幼儿交流
1 使用非言语交流方式
2 多与幼儿交谈
3 蹲下并正视孩子的眼睛
4 请用肯定的语句
5 与其关注小孩所说的,不如关注他所做的
6 给予有限的选择
7 做语言的规范使用者
8 用语言来影响小孩对不快事件的反应
9 请用具体的词语
10 避免说反语
11 鼓励幼儿开口说话
12 借助道具来引出交谈
13 对幼儿的提问要难度适中
14 引导幼儿说真话
15 要诚实守信
16 回答之前先弄清楚幼儿究竟问的是什么
不妨试试引
二、“你怎么就不能规矩点儿?”——管教和惩罚是不一样的
17 请控制你的情绪
18 大人之间先统一口径
19 从正面关注幼儿
20 请减少物质奖励
21 避免主动权之争
22 想让一群小孩安静,就和他们一起嚷吧
23 重新安排不理想的游戏
24 帮助幼儿学会轮流
25 当孩子在挑战你的忍耐极限时,别发火
26 不要期望过高
27 尽量减少课堂规定
28 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其他小朋友的侮辱
29 制止暴力
30 别以为年幼的孩子一定是无辜的受害者
31 看清小孩的用意
32 务必让孩子专心致志
33 教孩子学会在生气和沮丧时不使用暴力
34 引导孩子逐步解决问题图
不妨试试
三、“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帮助他们掌握与别人相处的艺术
35 积极健康的自我评价
36 提醒家长注意溺爱的危害
37 对每个孩子都表示赞赏
38 提供需要幼儿合作完成的活动
39 鼓励幼儿积极地与同学互动
40 创造幼儿互相帮助的机会
41 当孩子开始懂事时,要营造鼓励大家分享的氛围
42 做一个好榜样
43 让幼儿有机会自己解决争端
44 提供玩具,鼓励幼儿户外活动时进行人际交往
45 既要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又要及时退出
46 让幼儿在表演游戏中享有私密和自由
不妨试试
第二辑 建立良好的家一园关系
四、“妈妈,请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帮助家长和幼儿做好上学的思想准备
47 如何减少新人学幼儿的离别之苦
48 在幼儿入学前就和家长建立联系
49 建立和家长沟通的良好方式
50 协助家长顺利离开孩子
51 鼓励家长留在孩子旁边
52 逐步增加幼儿在学校的时间
53 给所有的幼儿额外的关照
54 认可幼儿真实的感受
55 想办法哄小孩开心
56 支起画架,找到一个安全的观察角度
57 引导幼儿理解每日作息时间表
58 频繁使用老师和幼儿的姓名
59 佩戴幼儿喜欢的小饰品盈
60 幼儿教师务必注意着装
61 从早到晚多次清点人数
不妨试试
五、善、恶、丑——与家长建立一种团队合作关系
62 帮家长们消除与生俱来的嫉妒心理
63 将个人情感放在一边
64 让家长们愿意对你推心置腹
65 了解幼儿的家庭文化与习惯
66 张贴课表,让家长心中有数
67 写有意义的校园通讯
68 教育孩子,也要教育家长
69 想办法与家长沟通
70 尽全力让火冒三丈的家长息怒
71 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
72 甘愿为了家长去做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
73 向家长表示感谢
74 要明白,你不可能帮助每一位家长
不妨试试
六、“我们能聊聊吗?”——充分利用家长见面会
75 合理安排家长见面会
76 让每个来参加家长会的人都能主动地谈话
77 回答问题之前,请先整理思路
78 为每个小朋友都制订一套计划
79 提开放式的问题,让家长畅所欲言
80 讲具体事件,让谈话顺利进行
81 提供一件孩子的“杰作”
82 问问家长,孩子不在学校时做些什么
83 约见家长前先明确自己要谈的内容
84 会谈前多花点时间做铺垫
85 必要时鼓励家长带孩子接受检查或看专家
86 避免妄下结论
87 对家长不愉快的反应要有心理准备
88 家长见面会上的巧办法
不妨试试
附录 创建自己的提高计划
20 请减少物质奖励
是奖励我贴纸和金色小星星,还是奖励其他的?
我曾参加过一位心理学家主持的研讨会,主题是对行为的奖励。她的观点是基于“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一些物质奖励”这样一个前提。她提出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人们上班是为了得到报酬。如果没有任何酬金,那么就不会有人来当教师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逻辑。我之所以当老师是因为我觉得教师这份工作能让我感到满足,受到鼓舞,并且得到快乐,而并不是因为经济上的报酬。
那位心理学家还说,用金色小星星、贴纸以及其他一些小玩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她指出这些小玩意能轻松地解决小孩的行为问题。我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这一理论确实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有一大堆贴纸,并且经常拿来当奖品。我所担心的是他们恐怕没有考虑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小贴士
当小孩子知道有诸如美食、贴纸和金色小星星这样的奖励时,他们会积极配合大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有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是故意视而不见——这种对幼儿行为给予小奖励的做法会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通常要等到小孩上了小学以后才会露出其丑陋的真面目,到那时,你就不得不自己承担后果了。因为小孩子逐渐会认为他们打扫自己的房间或是做点儿其他家务都是应该得到报酬的,于是他们会问你:“我打扫自己的房间,你打算怎么奖励我?”看吧,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呢!随着孩子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会慢慢学着和大人讨价还价。比如,他会说:“我打扫房间,只给一张贴纸是不够的,要两到三张。”这最终还会发展成为直截了当的“收买”。到那时,明明是为了奖励好习惯的一个制度很可能就演变成了一个敲诈勒索的计划。何时才会是个头呢?这些孩子究竟是明白了他们有责任完成某些工作呢,还是把这些工作视为潜在的挣钱机会呢?
我们必须认真、全面地考虑奖励和调动积极性这两个问题。口头表扬和认可是大人在对待小孩时可以,并且应该经常使用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当然,偶尔——在经过全面考虑以后——使用一些物质奖励,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时刻都要牢记:必须培养幼儿从自己完成的工作中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不论是完成一个任务,爱惜财物,还是解决一个问题,其中的自我满足感应该成为一种必然的内在奖励,而不是以某些外在物质为基础。
问问自己
☆我是否过多地依赖给孩子物质奖励(如好吃的,好看的贴纸和小星星之类),以此来影响孩子的行为?
21 避免主动权之争
爬进去
现在,小朋友们应该从操场上回教室了。可是,4岁的理查德还站在离教室门最远的地方,一副坚持自己立场的神情。曾经有几次,都是等到老师专门去邀请他,他才会加入到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中来。有时,我干脆就不理他,假装没发现他没和我们一起,而他最后还是只好自己跑过来。然而,这一次,我知道还是得由我走过这段长长的距离——穿过操场——亲自去叫他进教室。
我走到他跟前对他说:“现在该回教室了。”他冲我笑了笑,回答:“不。”为了说服他,我连哄带骗地跟他说教室里会做很多有趣的游戏,说尽了一切好话,可惜都不管用。当时的我简直是束手无策。为安全起见,我别无选择,必须回教室了。为了给理查德留面子,我还是耐着性子对他说:“要么我像抱着一个婴儿那样把你抱回教室,要么你像个大男生一样自己走进去。”这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后一招了。可是,令我失望的是他的回答仍然是“不”。(其实我当时也觉得自己很傻,自找麻烦。他体重约18公斤,真不想抱着这么重的孩子穿过操场。)
所幸的是,后来理查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他不愿意像我最初要求的那样走回去,而要自己爬回去。虽然这样的方式很慢,也很不舒服,但是既然我的目的就是要他回教室,难道真的还在乎他以什么方式回去吗?于是,我答应了他的要求,转身准备离开。他真的双腿跪地,一点一点地爬。可怜的小家伙——铺了沥青的操场表面很粗糙,他那样爬肯定是相当难受的。我每隔一会儿就会听到他在地面上小跑时脚下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可是只要我一转过身去看,他又回到原来爬行的状态。出于对他的爱怜,我不再转身了,只希望他能跑完大多数路程,反正我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要他回教室,而他,除了膝盖很疼,也为自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感到自豪。
小贴士
当幼儿要和你争夺主动权时,一定要记住自己真正想要完成的是什么。我们要小孩乖乖听话的办法有很多。不妨试着给他一定的选择权,让他觉得自己并非事事都得服从大人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他也可以掌控整个局面。只要他提出的要求合理,又能达到你原来的目的,你就不妨变通一下接受他的提议。
小孩子需要一些积极的正面的途径来体现自己的意愿,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机会——你可以借机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心愿,成功地解决问题。